一种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19049发布日期:2019-05-22 02:0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便捷、轻质高强、抗震能力高、隔音隔热保温的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轻质复合内墙板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沙和粉煤灰或其他工业废弃物如水渣、炉渣等作为细骨料,再加入聚苯乙烯颗粒和少量的无机化学助剂,配合轻集料专用搅拌系统,在搅拌过程中引入空气形成芯层蜂窝状稳定气孔结构,以达到降低材料成本,又能达到理想的保温和隔音效果的一种新一代高性能建筑内隔板。轻质复合内墙板用于代替传统的砖瓦,具有环保节能无污染,轻质抗震、防火、保温、隔音、施工快捷的明显优点,而由于其装饰和保温一体化的优势,非常适用于装配式建筑的要求,有非常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由于预制墙板与钢结构梁、结构楼板或浇铸结构梁采用现场浇注混凝土或者预埋栓接件等方式进行连接,采用现场浇注作业、湿法零星施工的施工方式造成施工难度大、工程量大工期长、完成的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其连接处强度较低,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较低,建筑的质量和抗震安全性能低;采用预埋栓接件进行连接,需在预制墙板事先埋设锚固钢构,不仅会造成预制墙板生产效率低、模具成本高,而且其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减低了安装施工速度。此外,由于预制墙板中一般不设增强抗拉和抗弯曲能力的抗拉条或抗拉格栅等,采用现场浇注混凝土或者预埋栓接件等方式进行连接,预制墙板安装后的整体强度和抗震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提供了一种安装便捷、轻质高强、抗震能力高、隔音隔热保温的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还提供了一种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的装配方法。

本发明的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复合轻型墙板、固定板、边龙骨、覆面龙骨、卡扣、装饰面板,所述固定板分别平行对称固定设置于下结构楼板和上结构楼板或结构梁,所述复合轻型墙板的上下两端的一侧面或两侧面分别与下结构楼板和上结构楼板或结构梁的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设置于复合轻型墙板的一侧面或两侧面,所述覆面龙骨竖直设置并与卡扣固定连接,所述边龙骨平行设置于固定板的外侧且外端面与覆面龙骨的外端面平齐,所述装饰面板设置于复合轻型墙板一侧或两侧并与覆面龙骨及边龙骨的外端面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装配方法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基层清理、安装卡扣、安装复合轻型墙板、安装龙骨、安装装饰面板步骤,具体如下:

a、基层清理:清理复合轻型墙板安装位置的下结构楼板和上结构楼板或结构梁使结构面平整、密实;

b、安装卡扣:在复合轻型墙板的一侧面或两侧面分别将至少两个卡扣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

c、安装复合轻型墙板:将复合轻型墙板竖直设置于预定位置,然后在相邻两块复合轻型墙板的相邻面的上下两端分别用固定板跨接固定,随后将固定板与下结构楼板和上结构楼板或结构梁用膨胀螺钉固定连接;

d、安装龙骨:将覆面龙骨竖直设置并用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于卡扣,将边龙骨平行固定设置于固定板的外侧且外端面与覆面龙骨的外端面平齐;

e、安装装饰面板:将装饰面板用螺钉或黏胶固定于复合轻型墙板一侧或两侧的覆面龙骨及边龙骨的外端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复合轻型墙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覆面龙骨,从而为装配后的复合轻型墙板提供纵向的支撑力,改善了传力途径,提高了建筑物适应变形的能力,有效提高了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的整体强度和抗震性能;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墙板内配抗拉物、锚固钢构等造成的预制墙板生产效率低、模具成本高的问题。

2、本发明的复合轻型墙板、固定板、边龙骨、覆面龙骨、卡扣及装饰面板均为工厂标准化生产的预制构件,现场只需采用膨胀螺钉、焊接或胶结等进行装配,无需设置脚手架,通过表面设置装饰面板,避免了传统复合轻型墙板拼接后需要遮挡缝隙的工作,整体施工便捷,工期短,克服了现场浇注作业、湿法零星施工等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完成的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弊端,且后期拆除后可重复利用,可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及环境污染。

3、本发明的复合轻型墙板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隔音、防火耐高温等优越性能,装配后的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重量轻、保温隔热隔音、防火抗震性能好,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加气块、页岩多孔砖、传统红砖砌筑而成的墙体而言,增加了建筑的整体性,减少了建筑自身重量,有效延长建筑整体使用寿命。

4、本发明通过固定板安装定位复合轻型墙板,而通过边龙骨、覆面龙骨、及卡扣来固定连接装饰面板,现场没有湿作业,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湿作业对框架结构中的钢材造成腐蚀生锈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具有安装便捷、轻质高强、抗震能力高、隔音隔热保温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之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鸟瞰图;

图中:1-复合轻型墙板,2-固定板,3-边龙骨,4-覆面龙骨,5-卡扣,6-装饰面板,7-下结构楼板,8-上结构楼板,9-结构梁,10-膨胀螺钉,11-自攻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包括复合轻型墙板1、固定板2、边龙骨3、覆面龙骨4、卡扣5、装饰面板6,所述固定板2分别平行对称固定设置于下结构楼板7和上结构楼板8或结构梁9,所述复合轻型墙板1的上下两端的一侧面或两侧面分别与下结构楼板7和上结构楼板8或结构梁9的固定板2固定连接,所述卡扣5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设置于复合轻型墙板1的一侧面或两侧面,所述覆面龙骨4竖直设置并与卡扣5固定连接,所述边龙骨3平行设置于固定板2的外侧且外端面与覆面龙骨4的外端面平齐,所述装饰面板6设置于复合轻型墙板1一侧或两侧并与覆面龙骨4及边龙骨3的外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复合轻型墙板1包括芯层、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的面层,所述芯层为聚苯颗粒混凝土或加气混凝土或泡沫混凝土或膨胀珍珠岩颗粒混凝土。

所述固定板2为底部与下结构楼板7、上结构楼板8或结构梁9相贴合的整条或多条间隔设置“l”形结构。

所述固定板2为角钢,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边与下结构楼板7、上结构楼板8或结构梁9通过膨胀螺钉10固定连接,且另一侧边与复合轻型墙板1通过膨胀螺钉10固定连接。

所述卡扣5呈开口远离复合轻型墙板1的平底“u”形结构或底部紧贴复合轻型墙板1的“l”形结构,所述覆面龙骨4设置于“u”形卡扣5的槽内且一侧或两侧与卡扣5固定连接,或覆面龙骨4与“l”形卡扣5的侧边固定连接。

所述覆面龙骨4的截面呈矩形或开口面向复合轻型墙板1的平底“u”形、底部远离复合轻型墙板1的“l”形。

所述覆面龙骨4为方管、槽钢或角钢,所述卡扣5为槽钢或角钢。

所述复合轻型墙板1的下端面及在固定板2内的两侧外壁贴合有防水层。

本发明的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的装配方法,包括基层清理、安装卡扣、安装复合轻型墙板、安装龙骨、安装装饰面板步骤,具体如下:

a、基层清理:清理复合轻型墙板安装位置的下结构楼板和上结构楼板或结构梁使结构面平整、密实;

b、安装卡扣:在复合轻型墙板的一侧面或两侧面分别将至少两个卡扣沿竖直方向间隔固定;

c、安装复合轻型墙板:将复合轻型墙板竖直设置于预定位置,然后在相邻两块复合轻型墙板的相邻面的上下两端分别用固定板跨接固定,随后将固定板与下结构楼板和上结构楼板或结构梁用膨胀螺钉固定连接;

d、安装龙骨:将覆面龙骨竖直设置并用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于卡扣,将边龙骨平行固定设置于固定板的外侧且外端面与覆面龙骨的外端面平齐;

e、安装装饰面板:将装饰面板用螺钉或黏胶固定于复合轻型墙板一侧或两侧的覆面龙骨及边龙骨的外端面。

本发明在a步骤及b步骤之间还包括测量画线步骤,所述测量画线步骤是对复合轻型墙板安装位置进行测量定位,并根据固定板、覆面龙骨及门窗的安装位置进行画线;所述c步骤及d步骤之间还包括防裂步骤,所述防裂步骤是在复合轻型墙板安装完成后,在接缝处粘贴自粘性防裂网带并用801水泥砂浆抹平。

本发明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本发明通过在复合轻型墙板的一侧或两侧设置覆面龙骨,从而为装配后的复合轻型墙板提供纵向的支撑力,改善了传力途径,提高了建筑物适应变形的能力,有效提高了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的整体强度和抗震性能;而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在墙板内配抗拉物、锚固钢构等造成的预制墙板生产效率低、模具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复合轻型墙板、固定板、边龙骨、覆面龙骨、卡扣及装饰面板均为工厂标准化生产的预制构件,现场只需采用膨胀螺钉、焊接或胶结等进行装配,无需设置脚手架,通过表面设置装饰面板,避免了传统复合轻型墙板拼接后需要遮挡缝隙的工作,整体施工便捷,工期短,克服了现场浇注作业、湿法零星施工等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完成的建筑质量得不到保障的弊端,且后期拆除后可重复利用,可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及环境污染;本发明的复合轻型墙板具有轻质高强、保温隔热隔音、防火耐高温等优越性能,装配后的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重量轻、保温隔热隔音、防火抗震性能好,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土加气块、页岩多孔砖、传统红砖砌筑而成的墙体而言,增加了建筑的整体性,减少了建筑自身重量,有效延长建筑整体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固定板安装定位复合轻型墙板,而通过边龙骨、覆面龙骨、及卡扣来固定连接装饰面板,现场没有湿作业,有效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湿作业对框架结构中的钢材造成腐蚀生锈的问题。进一步,复合轻型墙板通过角钢等“l”形结构的固定板经膨胀螺钉与下结构楼板、上结构楼板或结构梁实现固定连接,不仅复合轻型墙板及固定板可实现工厂化批量生产,整体成本较低,而且复合轻型墙板现场安装便捷、安装后坚固可靠,且还便于后期拆除后可二次利用。更进一步,在复合轻型墙板的一侧或两侧通过膨胀螺钉等固定连接平底“u”形结构或“l”形结构的卡扣,又通过卡扣以螺纹连接、焊接或铆接的方式来实现覆面龙骨的固定,不仅避免了现有复合轻型墙板需预置锚固钢构而造成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而且也可以减低卡扣在复合轻型墙板的安装定位精度,从而可有效提高装配的效率。再进一步,在复合轻型墙板的下端面及在固定板内的两侧外壁贴合有防水层,可有效避免复合轻型墙板以及覆面龙骨与地面直接接触,地面的潮气被防水层隔断,从而防止复合轻型墙板及覆面龙骨受潮,提高了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发明具有安装便捷、轻质高强、抗震能力高、隔音隔热保温的特点。

如图1所示,装配过程如下:

1、清理复合轻型墙板1待安装位置的下结构楼板7和结构梁9,使前述结构面平整、密实。

2、对清理后的预安装复合轻型墙板1的安装位置进行测量定位,然后根据安装要求,对固定板2、覆面龙骨4及门窗的安装位置进行画线。

3、在复合轻型墙板1的一侧面或两侧面分别纵向排列的将多个卡扣5沿竖直方向间隔用射钉枪或膨胀螺钉10固定。

4、将复合轻型墙板1竖直设置于画线后的预定位置,然后在相邻两块复合轻型墙板1的相邻面的上下两端分别用射钉枪或膨胀螺钉10将固定板2跨接固定,随后将固定板2与下结构楼板7和上结构楼板8或结构梁9用膨胀螺钉10固定连接。

5、在复合轻型墙板1安装完成后,在相邻的接缝处粘贴自粘性防裂网带并用801水泥砂浆抹平。

6、将覆面龙骨4竖直设置并用螺栓固定于同一竖直方向的卡扣5,将边龙骨3平行设置并焊接于固定板2的外侧且外端面与覆面龙骨4的外端面平齐。

7、将装饰面板6用自攻螺钉11固定于复合轻型墙板1两侧的覆面龙骨4及边龙骨3的外端面,从而完成轻质复合内墙板系统的装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