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孔冷弯肋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5528发布日期:2019-03-30 09:19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孔冷弯肋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开孔冷弯肋叠合板。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发展,压型钢板开孔冷弯肋叠合板和钢筋桁架楼承板日益得到推广和应用,但是压型钢板组合楼承存在防火时钢板利用率低,镀锌板镀锌厚度厚,镀锌钢板种类加工受设备限制等问题;钢筋桁架楼承板存在自重大,体积大,运输难,现场钢筋需要穿施工难度高,边角洞口切割困难,管线穿管难等问题。随着民用建筑的发展,对建筑设计多样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板的平面尺寸要求灵活,能适应建筑开间、进深多变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经济、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有利于增强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开孔冷弯肋叠合板。

本发明提出一种开孔冷弯肋叠合板,包括底板、纵向肋及连接件;所述底板上沿底板宽度方向上等间距分布有纵向肋;所述纵向肋在其腹板上冲有均匀分布的孔;所述孔内用于穿越楼板钢筋或管线;所述纵向肋与所述底板设于梁的两侧并相互连接,所述纵向肋通过连接固定件与底板相连;所述纵向肋与板跨方向平行设置。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开孔冷弯肋叠合板,所述纵向肋截面形状包括s型、c型、z型、σ型。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开孔冷弯肋叠合板,所述纵向肋腹板上的孔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圆孔、方孔和菱形孔或其他形状。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开孔冷弯肋叠合板,所述纵向肋腹板的孔部分与腹板脱离,部分与腹板相连,形成侧板,所述侧板在相连部分位置处向内弯折与用腹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并指向板跨内。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开孔冷弯肋叠合板,所述纵向肋沿长度方向在梁位置搁置处设置有支座加强肋,所述支座加强肋置于所述梁上,所述支座加强肋使所述纵向肋在梁位置保持连续性。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开孔冷弯肋叠合板,所述支座加强肋为冷弯型材制作而成。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开孔冷弯肋叠合板,所述连接件布置沿纵向肋长度方向呈s型布置。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开孔冷弯肋叠合板,所述底板为纤维水泥板、木板或其它形式的板材。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开孔冷弯肋叠合板,所述连接件为自攻钉、螺栓、射钉或其它形式的连接件。

本发明提出的所述开孔冷弯肋叠合板,所述连接件的间距根据计算受力要求或构造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底板只作为模板作用,纵向肋和支座加强肋在使用阶段可以兼做楼板钢筋来承受荷载,即经济性高,在保证制作灵活,组合多样的同时还保持压型钢承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孔冷弯肋叠合板的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孔冷弯肋叠合板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孔冷弯肋叠合板与楼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孔冷弯肋叠合板纵向肋开孔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孔冷弯肋叠合板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开孔冷弯肋叠合板固定件平面示意图。

图1-6中,1-纵向肋,2-孔,3-底板,4-支座加强肋,5-梁,6-钢筋,7-钢筋,8-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提出的开孔冷弯肋叠合板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开孔冷弯肋叠合板和钢筋桁架组合楼板比,自重轻,两片正方相扣,较少空间好运输,现场铺板简单,快速,现场铺筋简单,施工方便,现场切割容易,板底美观,而且开孔冷弯肋叠合板的底板上铺设水电管线容易方便,使结构层与管线合成一体,间接的加大了层高或降低建筑高度,给建筑设计带来灵活性。

如图1到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开孔冷弯肋叠合板包括底板3、纵向肋1及连接件8;所述底板3上沿底板3宽度方向上等间距分布有纵向肋1;所述纵向肋1在其腹板上冲有均匀分布的孔2;所述孔2内用于穿越楼板钢筋6,7或管线;所述纵向肋1与所述底板3设于梁5的两侧并相互连接,所述纵向肋1通过连接固定件与底板3相连;所述纵向肋1与板跨方向平行设置。

所述纵向肋1截面形状包括s型、c型、z型、σ型。如图4所示,所述纵向肋1腹板上的孔2的形状包括三角形、圆形、方形和菱形。更为具体的,所述纵向肋1腹板的孔2部分与腹板脱离,部分与腹板相连,形成侧板,所述侧板在相连部分位置处向内弯折与用腹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并指向板跨内。

如图2所示,所述纵向肋1沿长度方向在梁5位置搁置处设置有支座加强肋4,所述支座加强肋4置于所述梁5上,所述支座加强肋4使所述纵向肋1在梁5位置保持连续性。所述支座加强肋4为冷弯型材制作而成。

如图5所示,所述连接件8为自攻钉、螺栓、射钉或其它形式的连接件8。所述底板3为纤维水泥板、木板。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件8布置沿纵向肋1长度方向呈s型布置。所述连接件8的间距根据计算受力要求或构造布置。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开孔冷弯肋叠合板,包括底板(3)、纵向肋(1)及连接件(8);所述底板(3)上沿底板(3)宽度方向上等间距分布有纵向肋(1);所述纵向肋(1)在其腹板上冲有均匀分布的孔(2);所述孔(2)内用于穿越楼板钢筋或管线;所述纵向肋(1)与所述底板(3)设于梁(5)的两侧并相互连接,所述纵向肋(1)通过连接固定件与底板(3)相连;所述纵向肋(1)与板跨方向平行设置。此结构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大大减少施工期间楼板底部脚手架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欧本钢结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28
技术公布日:2019.0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