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8322发布日期:2018-08-28 22:0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墙面连接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或连接而成的混凝土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一般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预制混凝土墙面之间的连接需要支模现场浇灌水泥,作业量大、预制混凝土墙面连接处钢筋交叉,造成施工工艺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具有安装工艺简单、施工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预制墙面和连接两个预制墙面的连接构件,连接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主体、固定连接在连接主体两侧的连接块以及与连接块活动连接的插接杆,所述预制墙面朝向连接构件一侧开设有容置连接块插接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下壁向下开设有容置插接杆插接的插接孔;所述连接构件设置有驱动插接杆插接于插接孔的传动件,所述连接主体设置有驱动传动件运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连接主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上端延伸出连接主体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与安装槽相插接,通过驱动杆带动传动件运动,从而带动插接杆竖直插接插接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上固定连接有驱动传动件运动的第一锥齿轮,所述连接主体内开设有容置第一锥齿轮和传动件的安装腔,所述传动件包括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中心连接的第一转轴、与第二锥齿轮同轴且设置在第一转轴的主动同步轮、设置在连接块一端的被动同步轮、套设于主动同步轮与被动同步轮的同步带、与被动同步轮同轴设置的传动齿轮以及连接被动同步轮与传动齿轮的第二转轴;所述插接杆设置有齿纹,所述插接杆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连接块内开设有容置插接杆竖直运动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连通连接块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同步轮和同步带传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运动,从而带动插接杆向下运动插接插接孔或向上运动脱离插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动件在同一水平面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传动件关于第一锥齿轮轴线中心对称,两个所述传动件同步驱动连接主体两侧的插接杆插接插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传动件关于第一锥齿轮轴线中心对称,保证了两个传动件所带动的插接杆运动方向相同。实现了用一个驱动杆就同步驱动两侧的插接杆运动,进一步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沿连接主体两侧竖直方向均等距设置多个,所述安装槽沿预制墙面竖直方向对应连接块设置多个,所述安装槽与连接块插接配合,所述连接块的竖直高度与安装槽的竖直高度相等,所述传动件对应连接块竖直设置多组,所述驱动杆上对应传动件竖直设置多个第一锥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与连接块设置多个,增加了预制墙面与连接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连接块的竖直高度与安装槽的竖直高度相等,增加了预制墙面与连接构件之间连接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孔为盲孔,且插接孔的深度小于插接杆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设置,使得插接杆在安装时不会完全落到插接孔中,增加了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上端可拆卸连接有转动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盘可以更加方便地使驱动杆转动,转动盘可拆卸,增加了连接构件的整体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上端中心开设有六边形槽,转动盘中心固定连接有六边形杆,所述六边形杆插接于六边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六边形槽与六边形杆相互插接配合,且不会相互转动,实现了转动盘相对驱动杆可拆卸,增加了连接构件的整体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主体上表面连接有覆盖六边形槽的盖子,所述连接主体上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盖子下表面设置有插接环形凹槽的环形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六边形槽开口向上,在安装过程中容易被杂物堵塞,所以设置盖子,用于覆盖六边形槽,使其不容易被杂物堵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安装槽与连接块插接配合,通过驱动杆带动传动件运动,从而带动插接杆竖直插接插接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其二,两个传动件关于第一锥齿轮轴心中心对称,保证了两个传动件所带动的插接杆运动方向相同。实现了用一个驱动杆就同步驱动两侧的插接杆运动,进一步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施工效率;

其三,安装槽与连接块设置多个,增加了预制墙面与连接构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连接块的竖直高度与安装槽的竖直高度相等,增加了预制墙面与连接构件之间连接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预制墙面和连接构件部分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预制墙面;12、连接构件;121、连接主体;122、连接块;123、插接杆;13、安装槽;14、插接孔;15、驱动杆;20、第一锥齿轮;21、第二锥齿轮;22、主动同步轮;23、第一转轴;24、被动同步轮;25、同步带;26、传动齿轮;27、第二转轴;28、容置槽;29、安装腔;31、转动盘;32、六边形槽;33、六边形杆;34、盖子;35、环形凹槽;36、环形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墙面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预制墙面11和连接构件12,连接构件12放置在两个预制墙面11之间,用于连接两个预制墙面11。

结合图2所示,连接构件12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主体121、固定连接在连接主体121两侧朝向预制墙面11的连接块122以及与连接块122活动连接的插接杆123,预制墙面11朝向连接构件12一侧开设有容置连接块122插接的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下壁向下开设有容置插接杆123插接的插接孔14,插接孔为盲孔。插接孔14的深度小于插接杆123的长度,这使得插接杆123在安装时不会完全落到插接孔14中,增加了安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安装槽13和连接块122插接设置,连接构件12设置有驱动插接杆123竖直插接插接孔14的传动件,连接主体121设置有驱动传动件的驱动杆15,驱动杆15与连接主体121转动连接,驱动杆15上端延伸出连接主体121上表面。转动驱动杆15,使其带动传动件运动,从而带动插接杆123竖直插接插接孔14。本实施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如图2所示,驱动杆15上固定连接有驱动传动件运动的第一锥齿轮20,连接主体121内开设有容置第一锥齿轮20和传动件的安装腔29,传动件包括与第一锥齿轮20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1、与第二锥齿轮21中心连接的第一转轴23、与第二锥齿轮21同轴且设置在第一转轴23的主动同步轮22、设置在连接块122一端的被动同步轮24、套设于主动同步轮22与被动同步轮24的同步带25、与被动同步轮24同轴设置的传动齿轮26以及连接被动同步轮24与传动齿轮26的第二转轴27。第一转轴23与第二转轴27均与连接构件12转动连接,插接杆123设置有齿纹,插接杆123与传动齿轮26啮合,连接块122内开设有容置插接杆123竖直运动的容置槽28,容置槽28连通连接块122下表面。驱动杆15带动第一锥齿轮20转动,第一锥齿轮20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1转动,从而带动同步轮和同步带25传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26运动,从而带动插接杆123向下运动插接插接孔14或向上运动脱离插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传动件在同一水平面设置有两个,两个传动件关于第一锥齿轮20轴线中心对称,两个插接杆123均位于传动齿轮26外侧,这保证了两个传动件所带动的插接杆123运动方向相同。两个传动件分别驱动连接主体121两侧的插接杆123插接插接孔14,两个传动件由驱动杆15同时驱动,进一步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施工效率。

如图1所示,连接块122沿连接主体121两侧竖直方向等距设置多个,本实施例设置三个,安装槽13沿预制墙面11竖直方向对应连接块122设置三个。三个连接块122与三个安装槽13插接配合,连接块122的竖直高度与安装槽13的竖直高度相等。结合图2,两个水平设置的传动件为一组,传动件对应三个连接块122设置三组,驱动杆15上对应三组传动件设置三个第一锥齿轮20。安装槽13与连接块122设置多个,增加了预制墙面11与连接构件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连接块122的竖直高度与安装槽13的竖直高度相等,增加了预制墙面11与连接构件12之间链接密封性。

如图2所示,驱动杆15上端可拆卸连接有转动盘31,驱动杆15上端中心开设有六边形槽32。转动盘31中心固定连接有六边形杆33,六边形杆33插接于六边形槽32内。六边形槽32与六边形杆33的设置,使得转动盘31相对驱动杆15可拆卸,又不会相对转动,增加了连接构件12的整体美观性。

如图2所示,连接主体121上表面连接有覆盖六边形槽32的盖子34,连接主体121上表面开设有环形凹槽35,盖子34下表面设置有插接环形凹槽35的环形凸条36。六边形槽32开口向上,在安装过程中容易被杂物堵塞,所以设置盖子34,用于覆盖六边形槽32,使其不容易被杂物堵塞。连接主体121与盖子34高度以及与预制墙面11的高度一致。

安装过程:将连接构件12放置在需要连接的两个预制墙面11之间,并使连接块122插接安装槽13,取下连接主体121上端的盖子34,将转动盘31插接于六边形槽32。转动转动盘31使驱动杆15带动第一锥齿轮20转动,从而带动与第一锥齿轮20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1转动,从而带动主动同步带25转动,从而带动同步带25以及被动同步轮24转动,使与被动同步轮24同轴连接的传动齿轮26转动,从而带动插接杆123向下运动,插接插接孔14,然后取下转动盘31,盖上盖子34,从而完成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