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隔热型龙骨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6307发布日期:2018-09-07 22:0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型材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隔热型龙骨型材。



背景技术:

洁净厂房也叫无尘车间、洁净室(Clean Room)、无尘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的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的房间。也就是不论外在的空气条件如何变化,其室内均能俱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的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的特性。洁净室通常使用FFU过滤器来保证洁净室的洁净度,FFU过滤器一般安装在龙骨型材上,龙骨型材下方是洁净室,上方是回风静压区,龙骨型材通常为铝合金材质,其本身形成一个冷桥,传热快,热量流失大。如若洁净室需要进行恒温控制,龙骨型材的安装会导致能量损失,导致洁净室内的温度产生波动无法维持恒温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新型隔热型龙骨型材,能起到隔热的效果,有效地防止洁净室内的热量通过龙骨型材流失,此外,通过隔热条连接上型材和下型材,连接牢度高,整体结构稳定,并提高对龙骨型材所预留并用于安装照明装置的凹槽的遮蔽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隔热型龙骨型材,包括上型材,下型材以及连接上型材和下型材的隔热条;所述上型材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下型材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下型材中部还形成有连接通道,嵌设在第二凹槽中的压条组件,所述压条组件由活动扣合的第一压条及第二压条组成,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处形成第一台阶;

所述第一压条的横截面呈U形并形成收容第二压条的口部,且横向形成抵靠在第一台阶上的翼部,并在翼部的内侧形成第二台阶部,所述第一压条的内侧壁上形成凸棱;

所述第二压条包括嵌设在第二台阶上的基部,自基部垂直凸伸设置的两个弹臂,所述弹臂的外侧形成扣持凸棱的卡扣部;

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处形成向内延伸设置的凸伸部,所述凸伸部的内侧设置防滑部,以通过所述防滑部卡持第一压条的外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的底部与翼部的底部齐平,所述翼部的底部与下型材的底部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条包括:本体,自本体端部分别向两侧延伸的第一卡持部,自本体中部分别向两侧延伸的第二卡持部;所述上型材和下型材对向设置有收容第一卡持部的第一卡持槽以及收容第二卡持部的第二卡持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滑部采用柔性有机材料制成,并在防滑部的内侧形成波浪形的锯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卡持部的横截面呈梯形且短边与本体连接;所述第二卡持部的横截面呈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压条与第二凹槽的底部呈分离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新型隔热型龙骨型材既能起到隔热效果,又能有效地防止了洁净室内的热量通过龙骨型材流失,同时通过第一压条与第二压条的相互卡持,实现了压条组件对第二凹槽进行遮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隔热型龙骨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标号为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所示出的压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图1至图3所示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隔热型龙骨型材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一种新型隔热型龙骨型材,包括上型材1,下型材2以及连接上型材1和下型材2的隔热条3。上型材1与下型材2均采用铝合金制成。上型材1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下型材2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0。下型材2中部还形成有连接通道200,嵌设在第二凹槽20中的压条组件4。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压条组件4由活动扣合的第一压条41及第二压条42组成。第二凹槽20的开口处形成第一台阶290。

第一压条41的横截面呈U形并形成收容第二压条42的口部,且横向形成抵靠在第一台阶290上的翼部413,并在翼部413的内侧形成第二台阶部4131,第一压条41的内侧壁上形成凸棱414。第二压条42包括嵌设在第二台阶4131上的基部421,自基部421垂直凸伸设置的两个弹臂422,所述弹臂422的外侧形成扣持凸棱414的卡扣部4221。第二凹槽20的开口处形成向内延伸设置的凸伸部29。凸伸部29的内侧设置防滑部291,以通过所述防滑部291卡持第一压条41的外侧壁。基部421的两端端部4211搁置在第二台阶4131上,并遮蔽第一压条41所形成的狭长状的开口。同时,下型材2的底部形成两个水平设置的折边26,折边26的底部与第一压条41及第二压条42的底部齐平。

基部421的底部与翼部413的底部齐平,所述翼部413的底部与下型材2的底部齐平。防滑部291采用柔性有机材料制成,例如,可采用橡胶或者硅胶制成,并在防滑部291的内侧形成波浪形的锯齿2911。从而通过该防滑部291起到夹持第一压条41外侧壁的效果,以起到防止整个压条组件4发生掉落的有益效果。

参图1所示,该第一卡持部31的横截面呈梯形且短边与本体30连接。第二卡持部32的横截面呈圆形。第一压条41与第二凹槽20的底部呈分离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下型材2设置横向设置的肋板25。第一压条41与肋板25不接触,以保持分离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隔热条3包括:本体30,自本体30端部分别向两侧延伸的第一卡持部31,自本体30中部分别向两侧延伸的第二卡持部32。上型材1和下型材2对向设置有收容第一卡持部31的第一卡持槽以及收容第二卡持部32的第二卡持槽。第一卡持部31的横截面呈梯形且短边与本体30连接。第二卡持部32的横截面呈圆形。隔热条3可采用玻璃纤维、橡胶、硅胶或者尼龙66制成,并优先为尼龙66。同时,下型材2的底部形成两个水平设置的折边26,折边26与第二压条42的底部齐平。

上型材1端部设有收容第一卡持部31的第一卡持槽11,上型材1中部设有收容第二卡持部32的第二卡持槽12,从而将上型材1与隔热条3活动连接。下型材2端部设有收容第一卡持部31的第一卡持槽21,下型材2中部设有收容第二卡持部32的第二卡持槽22,从而将下型材2与隔热条3活动连接。通过隔热条3连接上型材1和下型材2,能够将龙骨型材打断,有效地防止了洁净室内的热量通过龙骨型材流失,能起到隔热的效果。此外,通过隔热条3连接上型材1和下型材2,连接牢度高,整体结构稳定且便于拆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持槽11、第二卡持槽12和第一卡持槽21、第二卡持槽22呈对向设置。上型材1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下型材2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20,从而便于隔热型龙骨型材与其他部件进行连接。下型材2中部还形成有连接孔200,从而便于隔热型龙骨型材与龙骨连接头(未示出)进行连接。

参图2与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压条41采用柔性材质制成,并首先将第一压条41嵌设入第二凹槽20中,并通过凸伸部29的内侧设置防滑部291卡持第一压条41。第一压条41包括底板411,与底板411一体式结构的侧壁412,以及自侧壁412横向延伸设置的翼部413。

在安装该压条组件4时,首先,将第一压条41压入第二凹槽20中,并将翼部413抵靠在第一台阶290上。然后,将第二压条42塞入第一压条41所形成的狭长状的开口,并驱使两个弹臂422的末端延伸过第一压条41的内侧壁上形成凸棱414,从而通过凸棱414与弹臂422所设置的卡扣部4221实现活动扣持,从而将第二压条42与第一压条41实现活动扣合,提高了压条组件4遮蔽第二凹槽20的便捷性与可靠性。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