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的防晃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336发布日期:2018-12-07 21:58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车库的防晃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的防晃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私家车进入了城市中,这导致城市公共场所的停车位远远达不到需求。为了解决此问题,很多城市地区采用立体停车库,用来缓解停车困难的问题,但是立体停车库的结构要求载车板悬于空中时,由于钢丝绳的摆动而引起车板晃动幅度较大的现象,造成一定的危险,目前,为了防止晃动,做一块铁板安装在载车板边梁上,其缺点在于升降载车板时防摆杆和铁板直接摩擦,噪音大,并且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立体车库的防晃定位装置,有效的解决了人工涂装效率低下及滴落的涂料不能及时清理,造成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载车板,载车板上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竖直方向的限位板,载车板上开设有两个左右方向的弧形凹槽,每个弧形凹槽分别位于限位板的左侧且与限位板相对应,载车板内设有两个可左右转动90°的挡板,挡板位于弧形凹槽的左侧且与弧形凹槽相对应,当挡板处于水平位置时其上侧面与载车板的上表面平齐;载车板前后两侧固定有多个U型固定板,固定板内侧安装有一个前后转动的滚轮,每个固定板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竖向立柱,滚轮随着载车板的上下移动可在立柱的侧面上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弧形凹槽和限位板及可以转动90°的挡板将车体牢固的固定在载车板上,采用带有内凹面的滚轮在具有弧形凸起轨道的立柱上滚动,避免了载车板在升降过程中产生晃动的现象,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防晃效果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载车板1,载车板1上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竖直方向的限位板2,载车板1上开设有两个左右方向的弧形凹槽3,每个弧形凹槽3分别位于限位板2的左侧且与限位板2相对应,载车板1内设有两个可左右转动90°的挡板4,挡板4位于弧形凹槽3的左侧且与弧形凹槽3相对应,当挡板4处于水平位置时其上侧面与载车板1的上表面平齐;载车板1前后两侧固定有多个U型固定板5,固定板5内侧安装有一个前后转动的滚轮6,每个固定板5的外侧分别设有一个竖向立柱7,滚轮6随着载车板1的上下移动可在立柱7的侧面上滚轮6。

所述的载车板1内部安装有一个前后方向且位于弧形凹槽3左侧的转轴8,两个挡板4均安装在转轴8上,转轴8前端固定有蜗轮9,蜗轮9下方啮合有左右方向的蜗杆10,蜗杆10右端同轴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1,第一锥齿轮11前方啮合有左右转动的第二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2前端同轴安装有位于载车板1外侧的手轮13,手轮13带动第二锥齿轮12与第一锥齿轮11啮合使蜗杆10带动蜗轮9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挡板4经转轴8随蜗轮9一起转动。

所述的载车板1内安装有多个左右方向的第一弹簧14,第一弹簧14位于转轴8的右侧,当挡板4处于竖直方向时,第一弹簧14的自由端与挡板4的右侧面接触。

所述的载车板1内安装有多个竖直方向的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位于转轴8的左侧,当挡板4处于水平位置时,第二弹簧15的自由端与挡板4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的挡板4的宽度等于弧形凹槽3宽度的一半,每个挡板4的前后中心面均与相对应的弧形凹槽3的前后中心面在同一平面内。

所述的滚轮6的圆周侧面为内凹面16,立柱7靠近固定板5的一侧设有一个竖直方向的弧形凸起轨道17,弧形凸起轨道17可与滚轮6的内凹面16配合,固定板5的自由侧与立柱7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所述的载车板1上安装有多个钢丝绳18,钢丝绳18带动载车板1向上移动使得滚轮6在立柱7上滚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使挡板4处于水平的初始位置;设置两个弧形凹槽3的宽度大于标准车轮的宽度,两个弧形凹槽3之间的距离等于两个标准车轮之间的距离。

当车体从左向右驶入载车板1上时,右侧的两个车轮分别进入两个弧形凹槽3内,使车轮的右侧与限位板2接触,驾驶人员从车体内下来后转动手轮13,手轮13带动第二锥齿轮12与第一锥齿轮11啮合使得蜗杆10与蜗轮9啮合,从而经转轴8带动两个挡板4顺时针转动90°,即两个挡板4处于竖直方向,转动后的挡板4的右侧面与车轮的侧面接触并压缩第一弹簧14,停止转动手轮13,由于蜗轮9蜗杆10的自锁性,转轴8不会带动两个挡板4反转,便把车轮固定在载车板1上了。

当钢丝绳18带动承载着车体的载车板1向上运动时,载车板1经多个固定板5带动滚轮6在立柱7上滚动,由于滚轮6的内凹面16与立柱7上的弧形凸起轨道17配合,使得滚轮6始终不会脱离弧形凸起轨道17,在载车板1升降的过程中起到了防止载车板1晃动的作用。

当需要将车开走时,反转手轮13,手轮13带动第二锥齿轮12与第一锥齿轮11啮合使得蜗杆10与蜗轮9啮合,从而经转轴8带动两个挡板4逆时针转动90°,即两个挡板4的上表面分别与载车板1的上表面平齐,这时停止转动手轮13,可以将车取走。

本实用新型设置弧形凹槽3,为的是在两个车轮进入载车板1上后,不会因着车轮的惯性继续向右移动,两个弧形凹槽3起到很好的定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个限位板2和两个挡板4,为的是当车体停止在载车板1上后,防止车体随着载车板1在升降的过程中冲出载车板1外,避免出现意外。

本实用新型在载车板1内设置第一弹簧14和第二弹簧15,为的是在挡板4随着转轴8转动的过程中,防止挡板4与载车板1之间产生冲击,起到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滚轮6的圆周面为内凹面16且立柱7上设有与内凹面16配合的弧形凸起轨道17,滚轮6的内凹面16与弧形凸起轨道17是滚动摩擦,减少了载车板1在升降的过程中与立柱7之间的摩擦,且内凹面16始终不会脱离弧形凸起轨道17,防止钢丝绳18带动载车板1在升降过程中出现晃动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弧形凹槽和限位板及可以转动90°的挡板将车体牢固的固定在载车板上,采用带有内凹面的滚轮在具有弧形凸起轨道的立柱上滚动,避免了载车板在升降过程中产生晃动的现象,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防晃效果好,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