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的支撑预应力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2716发布日期:2019-04-03 00:0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的支撑预应力连接节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的支撑预应力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经过多年理论研究和工程试验证明,其抗侧刚度良好,是一种经济而又十分有效的的结构体系。支撑一般采用钢构件制作,可采用普通钢支撑或屈曲约束支撑。

然而,对于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而言,支撑与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之间合理有效的连接构造一直是实际工程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存在的众多连接构造方式普遍有着节点区传力不明确、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等问题,为了将支撑受拉时的拉力传递至梁柱节点,在传统的连接节点处,预埋的节点板往往需要配置大量的抗剪件和锚筋,效率低下,同时会影响混凝土的浇捣质量。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传力直接、施工简单、构造简洁的连接节点,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和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的支撑预应力连接节点,通过使用预应力的手段使节点区传力高效直接,构造简洁,施工过程简单。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的支撑预应力连接节点,包括包括节点区混凝土墩台、预应力组件、预埋连接件。

所述混凝土墩台内设架立筋,并插入结构柱及结构梁中满足一定锚固长度要求,箍筋绑扎在架立筋和结构梁的纵筋间;所述预应力组件包括高强预应力钢筋、内锚板、预应力钢筋两端的锚具、方格网式间接钢筋或螺旋式间接钢筋;所述预埋连接件包括预埋钢板、连接钢板和锚筋,所述预埋钢板预埋在混凝土墩台表面,所述连接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所述锚筋插入节点区混凝土墩台中,所述连接钢板与支撑连接。

所述高强预应力钢筋可采用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或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当所述高强预应力钢筋采用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时,所述预应力组件还包括所述节点区混凝土墩台及节点区内预埋的波纹管、灌浆管、泌水管,当所述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成后,通过所述灌浆管向波纹管和预应力钢筋间注浆。

所述预埋钢板上还需设置孔洞,高强预应力钢筋穿过孔洞并锚固在预埋钢板上。

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的支撑预应力连接节点,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产生的预应力将支撑受拉时的拉力传递至梁柱节点,通过墩台混凝土抗压将支撑受压时的压力传递至梁柱节点,节点区域的传力高效直接;

2、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的支撑预应力连接节点,简化了传统的支撑和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之间连接的构造形式,构造简洁,制作方便;

3、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的支撑预应力连接节点,施工过程及工序较为简单,易于操作,节省了各种费用成本,提高了支撑装配安装的效率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时连接构造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构造中采用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时预应力组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时连接构造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构造中采用缓粘结预应力钢筋时预应力组件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构造中预埋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构造中预埋连接件的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的支撑预应力连接节点,包括节点区混凝土墩台1、预应力组件2、预埋连接件3。

在所述混凝土墩台1内设架立筋11,并插入结构柱4及结构梁5中满足一定锚固长度要求,箍筋12绑扎在架立筋11和结构梁5的纵筋间;所述预应力组件2包括高强预应力钢筋21、内锚板22、预应力钢筋两端的锚具23、方格网式间接钢筋24或螺旋式间接钢筋25;所述预埋连接件3包括预埋钢板31、连接钢板32和锚筋33,所述预埋钢板31预埋在混凝土墩台1表面,所述连接钢板32与预埋钢板31焊接,所述锚筋33插入节点区混凝土墩台1中,所述连接钢板32与支撑连接。

所述高强预应力钢筋21可采用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或缓粘结预应力钢筋,当所述高强预应力钢筋21采用有粘结预应力钢筋时,所述预应力组件2还包括所述节点区混凝土墩台1及节点区内预埋的波纹管26、灌浆管27、泌水管28,当所述预应力钢筋21张拉完成后,通过所述灌浆管27向波纹管26和预应力钢筋21间注浆。

在所述预埋钢板31上还需设置孔洞,所述高强预应力钢筋21穿过孔洞并锚固在预埋钢板31上。

连接设计时,各部分按强度设计,其中,预应力钢筋的张拉预应力宜接近或大于支撑使用过程中传递至节点处的最大拉力设计值,混凝土应该能够承受预应力及支撑传递至节点处最大压力设计值的合力。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支撑框架结构的预应力支撑连接节点使得节点区传力直接,施工简单,充分结合了预应力受拉及混凝土抗压的优点,改善了传统的非预应力连接节点处复杂且低效的构造方式及施工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