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9918发布日期:2019-01-18 20:3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应用该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



背景技术:

建筑产业化是一种新的业态模式,随着房地产产业在社会中的不断发展,建筑产业化的模式也随着建筑经济的变化逐步形成,装配式建筑也越来越普及。而在装配式结构设计中,建筑节点大样虽然占的比例比较小,但由于其形式的多样化,容易导致形成异型预制构件,给生产、运输和施工带来极大不便,也增加了成本。所以能否在保证结构安全和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让构件简化、合理配置,将大大影响到整个工程实施的流畅度和效率,也是装配式设计的一个关键点。

飘窗台节点是广东地区大量采用的一种建筑模式,便于采光和提升空间感,通常分窗台顶板和窗台底板两块。如图1所示,传统现浇施工方法中,相邻两楼层中上楼层的飘窗台底板A11、上楼层的飘窗台下墙A121、下楼层的飘窗台顶板A13、结构梁A2和楼板A3一同浇筑;再在同一楼层的飘窗台顶板A13与飘窗台底板A11之间安装窗户A4,即完成了飘窗台的施工。

如图2所示,在现有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飘窗台的施工方法则为:结构梁 A2和楼板A3均采用叠合构件,即结构梁A2由结构梁预制部分A21和结构梁现浇部分A22组成,楼板A3由楼板预制部分A31和楼板现浇部分A32组成,并且,将结构梁预制部分A21与下楼层的飘窗台顶板A13设计为一个预制构件,将上楼层的飘窗台底板A11与上楼层的飘窗台下墙A121设计为一个预制构件,将该两个预制构件与楼板预制部分A31连接定位后,再一起浇筑结构梁现浇部分A22和楼板现浇部分A32的混凝土。

上述现有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飘窗台的施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由于将结构梁预制部分A21与下楼层的飘窗台顶板A13设计为一个预制构件,而结构梁预制部分A21是一个长构件,飘窗台顶板A13则较短,其只占结构梁预制部分A21长度的一部分,这就使得该预制构件成为了一个长度较大的异型预制构件,给生产、运输、吊装都增加了难度和成本,且结构梁预制部分A21与下楼层的飘窗台顶板A13的连接处在运输、吊装过程中很容易断裂损坏。

第二,由于两个预制构件是分体式的,因此,在进行施工时,它们需要分别用一个支撑结构来定位,且上楼层的飘窗台底板A11与上楼层的飘窗台下墙 A121组成的预制构件位于结构梁现浇部分A22上,既不好固定,也不好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为一体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由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构成,所述第二板件的上部相对于下部形成凸台,该凸台朝向所述第二板件的内侧凸出,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均与所述第二板件的外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板件位于所述第三板件的上方,并且,所述凸台预埋有多组灌浆套筒、并对应每一组所述灌浆套筒预留有操作缺口,各组所述灌浆套筒沿所述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每一组所述灌浆套筒的上端口在对应的操作缺口露出,每一组所述灌浆套筒的下端部均从所述凸台的下端面向下伸出,每一组所述灌浆套筒的灌浆孔和出气孔均在所述凸台的内侧面露出;其中,所述第一板件用作相邻两楼层中上楼层的飘窗台底板,所述第二板件的上部用作相邻两楼层中上楼层的飘窗台下墙,所述第三板件用作相邻两楼层中下楼层的飘窗台顶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板件与第三板件相平行,所述第二板件垂直于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各组所述灌浆套筒沿所述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且相邻两组所述灌浆套筒之间的间隔距离在 1000mm以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台在其内侧面底部预留有混凝土浇筑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板件的下部预埋有多根套管,各根所述套管沿所述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每一根所述套管均贯穿所述第二板件的下部的外侧面和内侧面。

一种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包括结构梁和楼板,且所述结构梁和楼板均为叠合构件,即所述结构梁由结构梁预制部分和结构梁现浇部分组成,所述楼板由楼板预制部分和楼板现浇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还包括上述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且所述结构梁预制部分对应所述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每一组灌浆套筒预埋有一根螺杆,每一根所述螺杆的螺纹端部均从所述结构梁的顶面向上伸出;每一根所述螺杆的螺纹端部均穿过对应的灌浆套筒后伸入对应的操作缺口中与螺母拧紧连接,使得:所述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每一组灌浆套筒的下端部均坐落在所述结构梁的顶面上,且所述第二板件下部的内侧面与所述结构梁预制部分的外侧面相紧贴,所述凸台的下端面与所述楼板的顶面相平齐,所述第三板件的底面与所述结构梁预制部分底面相平齐;所述结构梁现浇部分的混凝土和所述楼板现浇部分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使得所述灌浆套筒锚入所述结构梁现浇部分中,并使得所述凸台搁置在所述结构梁现浇部分上;并且,每一组所述灌浆套筒通过其灌浆孔注入灌浆料,以使所述灌浆套筒与对应的螺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第二板件下部预埋有多根套管,各根所述套管沿所述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每一根所述套管均贯穿所述第二板件的下部的外侧面和内侧面;

所述结构梁预制部分对应所述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每一根套管预埋有一根螺纹套筒,每一根所述螺纹套筒的端口均在所述结构梁预制部分的外侧面露出,使得每一根所述螺纹套筒的端口均与对应的套管相连通;所述的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对应每一组相连通的套管和螺纹套筒设有一根螺栓,每一根所述螺栓均穿过对应的套管后与对应的螺纹套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通过其凸台部分搁置在结构梁上,且第二板件下部的内侧面与所述结构梁预制部分的外侧面相紧贴,使得U 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能够直接传力到结构梁上,并且,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与结构梁通过配套的灌浆套筒和螺杆进行连接,使得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偏心弯矩能够通过灌浆套筒和螺杆传递至结构梁上,实现整体抗剪,这对于竖向荷载传递以及结构抗剪都起到了很有利的作用,而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灌浆套筒伸入结构梁现浇部分中一起现浇,则保证了灌浆套筒在主体结构梁和楼板中的锚固,能够加强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和建筑主体结构(即结构梁和楼板) 的连接,提高整体受力性,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结构安全性;

而在保证了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由于长度较短的U 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与长度较长的结构梁预制部分是两个相独立的预制件,且U 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形状也较为规整,避免了“现有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存在长度较大的异型预制构件,造成生产、运输、吊装难度大、成本高,且异型预制构件易断裂损坏”的问题,有利于各个预制件的生产、运输和吊装施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避免了飘窗节点构造出现长度较大的异型预制构件,能够降低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中各个预制件的生产、运输、吊装难度和成本。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施工时,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能够通过灌浆套筒和螺杆与结构梁连接,使得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无需另设支撑就可以就位于结构梁预制部分上,且结构梁现浇部分和楼板现浇部分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将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作为外侧模板使用,减少了施工现场的支摸数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具有施工方便的优点。

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预埋套管、在结构梁预制部分预埋螺纹套筒,并用螺栓穿过对应的套管后与对应的螺纹套筒连接,能够在浇筑现浇部分前进一步确保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与结构梁预制部分之间的临时固定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现浇式飘窗节点构造的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建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其发明构思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为一体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由第一板件11、第二板件12、第三板件13构成,第二板件12的上部121相对于下部122形成凸台1211,该凸台1211朝向第二板件12的内侧凸出,第一板件11和第三板件13均与第二板件12的外侧面12a连接,第一板件 11位于第三板件13的上方,并且,凸台1211预埋有多组灌浆套筒41、并对应每一组灌浆套筒41预留有操作缺口12d,该灌浆套筒41优选为钢制灌浆套筒,该操作缺口12d的尺寸优选为150mm*150mm*130mm,各组灌浆套筒41沿U 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每一组灌浆套筒41的上端口在对应的操作缺口12d露出,每一组灌浆套筒41的下端部均从凸台1211的下端面 12c向下伸出,每一组灌浆套筒41的灌浆孔和出气孔均在凸台1211的内侧面12e 露出;其中,第一板件11用作相邻两楼层中上楼层的飘窗台底板,第二板件12 的上部121用作相邻两楼层中上楼层的飘窗台下墙,第三板件13用作相邻两楼层中下楼层的飘窗台顶板。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包括结构梁2 和楼板3,且结构梁2和楼板3均为叠合构件,即结构梁2由结构梁预制部分21 和结构梁现浇部分22组成,楼板3由楼板预制部分31和楼板现浇部分32组成。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发明构思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还包括上述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且结构梁预制部分21对应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的每一组灌浆套筒41预埋有一根螺杆42,每一根螺杆42的螺纹端部均从结构梁2的顶面向上伸出;每一根螺杆42的螺纹端部均穿过对应的灌浆套筒41后伸入对应的操作缺口12d中与螺母43拧紧连接,使得: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的每一组灌浆套筒41的下端部均坐落在结构梁2的顶面上,且第二板件12下部122的内侧面12b与结构梁预制部分21的外侧面相紧贴,凸台1211的下端面12c与楼板3的顶面相平齐,第三板件13的底面13a与结构梁预制部分21底面相平齐;结构梁现浇部分22的混凝土和楼板现浇部分32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使得灌浆套筒41锚入结构梁现浇部分22中,并使得凸台1211 搁置在结构梁现浇部分22上;并且,每一组灌浆套筒41通过其灌浆孔注入灌浆料,以使灌浆套筒41与对应的螺杆42固定连接。

参见图5,对于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建筑,在同一楼层的飘窗台顶板(即:两相邻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中上方一者的第三板件13)与飘窗台底板(即:两相邻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中下方一者的第一板件11)之间安装窗户6,即完成了该楼层飘窗台的施工。

从而,本实用新型的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通过其凸台1211部分搁置在结构梁2上,且第二板件12下部122的内侧面12b与所述结构梁预制部分21 的外侧面相紧贴,使得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能够直接传力到结构梁2上,并且,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与结构梁2通过配套的灌浆套筒41和螺杆42进行连接,使得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的偏心弯矩能够通过灌浆套筒41和螺杆42 传递至结构梁上,实现整体抗剪,这对于竖向荷载传递以及结构抗剪都起到了很有利的作用,而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的灌浆套筒41伸入结构梁现浇部分22 中一起现浇,则保证了灌浆套筒41在结构梁2和楼板3中的锚固,能够加强U 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和建筑主体结构即结构梁2和楼板3的连接,提高整体受力性,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结构安全性。

而在保证了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由于长度较短的U 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与长度较长的结构梁预制部分21是两个相独立的预制件,且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的形状也较为规整,避免了“现有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存在长度较大的异型预制构件,造成生产、运输、吊装难度大成本高,且异型预制构件易断裂损坏”的问题,有利于各个预制件的生产、运输和吊装施工。

因此,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了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避免了飘窗节点构造出现长度较大的异型预制构件,能够降低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中各个预制件的生产、运输、吊装难度和成本。

在上述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以下优选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第一板件11与第三板件13相平行,第二板件12垂直于第一板件11和第三板件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各组灌浆套筒41沿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且相邻两组灌浆套筒41之间的间隔距离在 1000mm以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凸台1211在其内侧面12e底部预留有形成45°缺角的混凝土浇筑口12f,以便于结构梁现浇部分22的混凝土振捣,避免凸台1211对结构梁现浇部分22的混凝土振捣造成遮挡。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上述装配式飘窗节点构造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一、在工厂,制备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结构梁2的结构梁预制部分21和楼板3的楼板预制部分31;

步骤二、在施工现场,将结构梁2的结构梁预制部分21和楼板3的楼板预制部分31安装定位后,吊装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使得:每一根螺杆42的螺纹端部均穿过对应的灌浆套筒41后伸入对应的操作缺口12d中,且每一组灌浆套筒41的下端部均坐落在结构梁2的顶面上;

步骤三、在每一个操作缺口12d中,用螺母43连接对应螺杆42的螺纹端部并拧紧,使得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无需另设支撑就可以就位于结构梁预制部分21上;

步骤四、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结构梁2的结构梁现浇部分22和楼板3的楼板现浇部分32,使得灌浆套筒41锚入结构梁现浇部分22中,并使得凸台1211 搁置在结构梁现浇部分22上;并且,每一组灌浆套筒41通过其灌浆孔注入灌浆料,以使灌浆套筒41与对应的螺杆42固定连接。

步骤五、用砂浆将各个操作缺口12d封堵。

另外,为了在浇筑现浇部分前进一步确保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与结构梁预制部分21之间的临时固定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优选实施方式:

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的第二板件12下部122预埋有多根套管51,各根套管51沿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且每一根套管51均贯穿第二板件12的下部122的外侧面12a和内侧面12b;

结构梁预制部分21对应U型整体预制飘窗构件1的每一根套管51预埋有一根螺纹套筒52,每一根螺纹套筒52的端口均在结构梁预制部分21的外侧面露出,使得:在完成步骤二后,每一根螺纹套筒52的端口均与对应的套管51 相连通;

步骤三还包括:对应每一组相连通的套管51和螺纹套筒52设置一根螺栓 53,将每一根螺栓53穿过对应的套管51后与对应的螺纹套筒52连接。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例如:锚固件14也可以是其它能够实现两混凝土预制件连接的构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