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悬臂式简易升降立体车库主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0697发布日期:2019-04-20 04:0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悬臂式简易升降立体车库主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库主框架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后悬臂式简易升降立体车库主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升降立体车库主框架结构多采用四柱式结构形式,该结构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且车库占地面积大,前段有立柱不便于车辆进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后悬臂式简易升降立体车库主框架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后悬臂式简易升降立体车库主框架结构,所述后悬臂式简易升降立体车库主框架结构包括:

相对称的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地表上,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顶部通过上连接梁连接,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的底部通过下连接梁连接;

左斜撑结构,所述左斜撑结构分别与左立柱和地表可拆卸地连接;

右斜撑结构,所述右斜撑结构分别与右立柱和地表可拆卸地连接;

顶部加强梁,所述顶部加强梁分别与左立柱和右立柱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都由底部安装板、H型钢、底部加强筋板、外侧加强筋板、上连接梁安装板和下连接梁安装板组成,所述底部安装板设置在H型钢底部,所述底部加强筋板设置在底部安装板上,并与H型钢连接,所述外侧加强筋板设置在H型钢的侧面,所述上连接梁安装板设置在H型钢的顶部,并与上连接梁配合连接,所述下连接梁安装板设置在H型钢的底部,并与下连接梁配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梁和下连接梁都由方管和两块安装板组成,两块安装板分别焊接固定在方管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顶部加强梁为槽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左斜撑结构包括左斜撑杆和左底部支架,所述左底部支架可拆卸地固定在地表上,所述左斜撑杆一端与左底部支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立柱的侧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右斜撑结构包括右斜撑杆和右底部支架,所述右底部支架可拆卸地固定在地表上,所述右斜撑杆一端与右底部支架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立柱的侧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进出车方便,承载能力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悬臂式简易升降立体车库主框架结构,其包括左立柱100、右立柱200、上连接梁300、下连接梁400、左斜撑结构500、右斜撑结构600和顶部加强梁700。

左立柱100和右立柱200相互对称,分别可拆卸地固定在地表上。

左立柱100和右立柱200的顶部通过上连接梁300连接,左立柱100和右立柱200的底部通过下连接梁400连接,这样通过上连接梁300和下连接梁400可将左立柱100和右立柱200连接为一体,从而提高左立柱100和右立柱200的支撑强度。

左立柱100和右立柱200都由底部安装板810、H型钢820、底部加强筋板830、外侧加强筋板、上连接梁安装板840和下连接梁安装板组成。

底部安装板810焊接固定在H型钢820底部,在底部安装板810上设有若干个连接孔,这样底部安装板810可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固定在地表上。

底部加强筋板830焊接固定在底部安装板810上,并与H型钢820焊接连接,底部加强筋板830用于提高底部安装板810与H型钢820之间的连接强度。

外侧加强筋板焊接固定在H型钢820的侧面,外侧加强筋板是用于提高H型钢820与斜撑结构的连接强度。

上连接梁安装板840焊接固定在H型钢820的顶部,其是用于与上连接梁300配合连接。

下连接梁安装板焊接固定在H型钢820的底部,其是用于与下连接梁400配合连接。

上连接梁300和下连接梁400都由方管910和两块安装板920组成,两块安装板920分别焊接固定在方管910两端,安装板920和上连接梁安装板840或下连接梁安装板上分别设有相配合的连接孔,这样通过螺钉可实现上连接梁300和下连接梁400与左立柱100和右立柱200的可拆卸连接。

左斜撑结构500,其分别与左立柱100和地表可拆卸地连接,其是用于对左立柱100进行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左立柱100的支撑强度。

左斜撑结构500包括左斜撑杆510和左底部支架520,左底部支架520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固定在地表上,左斜撑杆510一端与左底部支架52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左立柱100的侧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具体也通过螺钉连接。

右斜撑结构600,其分别与右立柱200和地表可拆卸地连接,其是用于对右立柱200进行支撑,从而进一步提高右立柱200的支撑强度。

右斜撑结构600包括右斜撑杆610和右底部支架620,右底部支架620可拆卸地固定在地表上,右斜撑杆610一端与右底部支架62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右立柱200的侧面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具体也通过螺钉连接。

顶部加强梁700,其具体为一槽钢,其分别与左立柱100和右立柱200的底部连接,并将上连接梁300罩住,其是用于进一步提高左立柱100和右立柱200顶部的强度。

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本申请大大降低了成本,使得承载能力更高,并且安装和拆卸都非常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