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防火混凝土双T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5371发布日期:2019-03-30 08:47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防火混凝土双T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T板,特别涉及一种高强防火混凝土双T板。



背景技术:

双T板由板、梁结合的预制钢筋混凝土承载构件,由宽大的面板和两根窄而高的肋组成。其面板既是横向承重结构,又是纵向承重肋的受压区,受压区截面较大,中和轴接近或进入面板,受拉主钢筋有较大的力臂。所以双T板具有良好的结构力学性能,明确的传力层次,简洁的几何形状,是一种可制成大跨度、大覆盖面积的和比较经济的承载构件。20世纪50年代后期,双T板在世界各国有所发展。自1958年开始用于工厂的屋面和楼盖。60年代美国普遍采用,成为建造单层多跨工业厂房和多层公共、民用建筑的常用建筑构件。各地也都先后采用双T板,联邦德国还有制作双T板的成套专用设备,在单层、多层和高层建筑中,双T板可以直接搁置在框架、梁或承重墙上,作为楼层或屋盖结构。在单层工业厂房中,双T板用做屋面板,可横向搁置于托梁或承重墙上,也可纵向搁置于屋架梁上。因双T板适于较大跨度,厂房可选用较大的跨度或柱网,借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在现有的双T板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在双T板的使用的范围性以及便捷性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大部分传统双T板内部结构较为简单,缺乏一定的防火抗温性能,使用的安全性较差,影响双T板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强防火混凝土双T板,该双T板通过在板体底部设置的防火涂料可有效起到防火作用,通过内部设置的聚氨酯板使得双T板具有一定的保温抗温性能,有效的提升了双T板的使用范围,提升使用的安全性,简单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强防火混凝土双T板,包括双T板主体,所述双T板主体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防火涂料层,所述防火涂料层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耐水腻子层,所述耐水腻子层的顶端设置有玻纤网,所述玻纤网的表面两侧设置有抹面胶浆,所述双T板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聚氨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水腻子层由高分子有机物、灰钙粉、超细填料和保水剂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双T板主体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强防火混凝土双T板,该双T板通过在板体底部设置的防火涂料可有效起到防火作用,通过内部设置的聚氨酯板使得双T板具有一定的保温抗温性能,有效的提升了双T板的使用范围,提升使用的安全性,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双T板主体;2、支撑腿;3、防火涂料层;4、聚氨酯板;5、耐水腻子层;6、玻纤网;7、抹面胶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防火混凝土双T板,包括双T板主体1,双T板主体1的底端表面设置有防火涂料层3,防火涂料层3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耐水腻子层5,耐水腻子层5的顶端设置有玻纤网6,玻纤网6的表面两侧设置有抹面胶浆7,双T板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聚氨酯板4。

进一步的,耐水腻子层5由高分子有机物、灰钙粉、超细填料和保水剂组成,设置的耐水腻子层5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可增强内部的粘结度,性价比高。

双T板主体1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腿2,通过设置的支撑腿2可方便对双T板进行支撑安装,简单方便。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底部设置防火涂料层3进行涂抹涂料,防火涂料用于双T板基材表面,能降低被涂材料表面的可燃性、阻滞火灾的迅速蔓延,提高双T板的耐火极限,还具有防锈、防水、防腐、耐磨、耐热以及涂层坚韧性、着色性、黏附性、易干性,内部通过设置的耐水腻子层5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可增强内部的粘结度,性价比高,设置的玻纤网6与抹面胶浆7提升内部粘结强度,提升内部的抗温性能,通过内部设置的聚氨酯板4具有伸长率大、硬度范围宽,配方调整范围大,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力学性能,用于双T板内部保温使用。

该双T板通过在板体底部设置的防火涂料可有效起到防火作用,通过内部设置的聚氨酯板使得双T板具有一定的保温抗温性能,有效的提升了双T板的使用范围,提升使用的安全性,简单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