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混凝土预制板类构件的自动翻转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3206发布日期:2019-04-20 02:56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用于混凝土预制板类构件的自动翻转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构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板类构件的自动翻转架。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程施工中,为降低现场施工时长,混凝土预制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这类混凝土预制件一般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厂内完成生产,再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施工。

在实际施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需要将水平向的混凝土预制构件翻转至竖直状态,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吊车实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翻转,但是这样的翻转方式必须由多个工人扶稳并且进行引导,方可将混凝土预制构件竖立于预定位置,存在一定的不便性;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板类构件的自动翻转架,通过利用重力实现预制件的自动翻转,从而为翻转预制件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板类构件的自动翻转架,包括两个支架,以及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架之间的搁置平板,所述搁置平板一端为翘起端,另一端为下压端,所述下压端上端面设置有挡板,所述翘起端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预制件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时,将本实用新型移动至预定位置,调整搁置平板至支撑柱支撑于地面,此状态下搁置平板呈水平状态;将预制件水平放置于搁置平板上表面,推动预制件调整其位置,直至其一侧抵接于挡板,从而防止预制件在翻转过程中滑离搁置平板;对翘起端施加一定的上拉力后,搁置平板的平衡受到破坏,从而重心朝向下压端偏移,进而由重力迫使搁置平板连同预制件翻转至竖直状态;最后在预制件底端放入垫块,向后拉动本实用新型使其脱离预制件,即可完成预制件的整个翻转过程;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巧妙利用重心的偏移,由重力实现预制件的自动翻转,无需利用动力设备,达到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工人扶稳及引导预制件,即可将预制件竖立于预定位置,从而为翻转预制件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侧视呈等腰三角形,并设置有水平横杆,所述水平横杆两端分别与支架的腰部中点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采用三角稳定结构,从而在确保支撑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支架的材料使用;并增设水平横杆提供水平向的支持力,有效提高支架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底端设置有水平脚板,所述水平脚板竖直贯穿开设有锁地螺栓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翻转重量较大的预制件时,可以通过锁地螺栓实现支架与地面的固定,有效防止因预制件重量过大,而导致本实用新型发生倾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搁置平板两侧中点处分别设置有转轴销,所述支架顶端设置有与转轴销转动配合的轴销孔,所述轴销孔与转轴销之间设置有轴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搁置平板通过转轴销与轴销孔之间的配合,实现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架之间的技术要求;同时,利用轴承降低摩擦力的特性,有效降低轴销孔与转轴销之间的摩擦力,从而达到搁置平板转动更加顺畅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朝向翘起端侧设置有橡胶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橡胶垫片的柔软性,有效防止挡板与预制件的相互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搁置平板下表面设置有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配重块进一步平衡搁置平板两端的重力,从而确保在放置预制件的过程中,搁置平板处于水平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搁置平板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截面呈T形的滑轨,所述配重块开设有供滑轨间隙嵌入的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通过滑轨与滑槽之间的滑移配合,赋予其沿搁置平板长度方向滑动的能力;当需要翻转搁置平板时,朝向下压端滑动配重块,从而无需对翘起端施加上拉力,即可使得搁置平板的重心朝向下压端偏移,进而为翻转搁置平板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块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环状拉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环状拉把提供一个控制配重块滑动的施力点,从而为滑动配重块提供便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巧妙利用重心的偏移,由重力实现预制件的自动翻转,无需利用动力设备,达到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无需工人扶稳及引导预制件,即可将预制件竖立于预定位置,从而为翻转预制件提供便利;支架采用三角稳定结构,从而在确保支撑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支架的材料使用;增设水平横杆提供水平向的支持力,有效提高支架的结构强度;通过锁地螺栓实现支架与地面的固定,有效防止因预制件重量过大,而导致本实用新型发生倾倒;利用橡胶垫片的柔软性,有效防止挡板与预制件的相互磨损;无需对翘起端施加上拉力,即可使得搁置平板的重心朝向下压端偏移,进而为翻转搁置平板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配合预制件翻起至竖直状态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1、支架;12、搁置平板;121、翘起端;122、下压端;13、挡板;14、支撑柱;15、水平横杆;16、水平脚板;17、锁地螺栓孔;18、转轴销;19、轴销孔;20、轴承;21、橡胶垫片;22、配重块;23、滑轨;24、滑槽;25、环状拉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用于混凝土预制板类构件的自动翻转架,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呈相对设置的支架11,以及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架11之间的搁置平板12,搁置平板12一端为翘起端121,另一端为下压端122,下压端122上端面焊接固定有挡板13,翘起端121下端面焊接固定有支撑柱14。

当需要将预制件由水平状态翻转为竖直状态时,如图1、图2所示,将本实用新型移动至预定位置,调整搁置平板12至支撑柱14支撑于地面,此状态下搁置平板12呈水平状态;将预制件水平放置于搁置平板12上表面,推动预制件调整其位置,直至其一侧抵接于挡板13,从而由挡板13防止预制件在翻转过程中滑离搁置平板12;对翘起端121施加一定的上拉力后,破坏搁置平板12的重力平衡,使其重心朝向下压端122偏移,从而由重力迫使搁置平板12连同预制件翻转至竖直状态;最后在预制件底端放入垫块,向后拉动本实用新型使其脱离预制件,即可完成预制件的整个翻转过程;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巧妙利用重心的偏移,由重力实现预制件的自动翻转,无需利用动力设备,达到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技术效果,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无需工人扶稳及引导预制件,即可将预制件竖立于预定位置,从而为翻转预制件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中支架11采用如下结构,如图1所示,支架11侧视呈等腰三角形,采用三角稳定结构,从而在确保支撑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支架11的材料使用;为提高支架11的结构强度,支架11设置有水平横杆15,水平横杆15两端分别与支架11的腰部中点焊接固定,从而通过增设水平横杆15为支架11提供水平向的支持力,有效提高支架11的结构强度。

在实际运用中发现,当需要翻转重量远大于本实用新型的预制件时,本实用新型存在倾翻的隐患,为此如图1所示,支架11底端焊接固定有水平脚板16,水平脚板16竖直贯穿开设有锁地螺栓孔17,从而在必要时可以通过锁地螺栓实现支架11与地面的固定,有效防止因预制件重量过大,而导致本实用新型发生倾倒。

搁置平板12通过如下方式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架11之间,如图1所示,搁置平板12两侧中点处分别插接固定有转轴销18,支架11顶端设置有与转轴销18转动配合的轴销孔19,从而通过转轴销18与轴销孔19之间的配合,实现搁置平板12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架11之间的技术要求;为提高搁置平板12的转动顺畅性,轴销孔19与转轴销18之间设置有轴承20,轴承20的内圆与转轴销18卡接固定,其外圆与轴销孔19卡接固定,从而利用轴承20降低摩擦力的特性,有效降低转轴销18与轴销孔19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提高搁置平板12的转动顺畅性。

为降低挡板13与预制件相互磨损的隐患,如图1所示,挡板13朝向翘起端121侧卡接固定有橡胶垫片21,从而利用橡胶垫片21隔离挡板13与预制件,进而防止挡板13与预制件发生相互磨损。

为提高搁置平板12水平状态下的稳定性,如图2所示,搁置平板12下表面设置有配重块22,从而通过配重块22进一步平衡搁置平板12两端的重力,有效提高搁置平板12水平状态下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搁置平板12下表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截面呈T形的滑轨23,配重块22开设有供滑轨23间隙嵌入的滑槽24,从而赋予配重块22沿搁置平板12长度方向滑动的能力;当需要翻转搁置平板12时,朝向下压端122滑动配重块22,从而无需对翘起端121施加上拉力,即可使得搁置平板12的重心朝向下压端122偏移,进而为翻转搁置平板12提供便利。

为便于滑动配重块22,如图2所示,配重块22下表面固定焊接固定有环状拉把25,从而由环状拉把25提供一个拉动配重块22的施力点,进而为滑动配重块22提供便利。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