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桩蒸压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3085发布日期:2019-10-29 22:08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管桩蒸压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蒸压养生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蒸压釜。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管桩高压反应釜又叫蒸压釜,是一种大型容器设备,一般长度在20米以上,蒸压釜内设置有轨道,通过将釜内的轨道连接釜外的输送轨道,将装有管桩的运输车输送至釜内,蒸压完成后再将运输车经轨道运出。蒸压釜内通过蒸汽管道充满高压高温的蒸汽,由于釜内空间较大,且装满管桩,蒸汽在釜内流通困难,再加上釜底经常有冷凝水集聚,这样就造成了釜内温度梯度大,养生时对混凝土管桩的养生效果不好,强度等的提高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工作效率高且结构紧凑的一种混凝土管桩蒸压釜。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凝土管桩蒸压釜,包括蒸压釜和混凝土管桩,所述的混凝土管桩设在蒸压釜内,所述的混凝土管桩设在滑车上,所述的滑车上设有多个车轮,所述的车轮设在底座上,所述的底座上的一端设有限位卡,所述的蒸压釜内腔的一端设有蒸汽动力机构,所述的蒸汽动力机构包括气缸,所述的气缸内设有飞轮,所述的飞轮与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与活塞相连,所述的活塞上方设有阀球,所述的阀球上方设有蒸汽进气管道,所述的气缸侧面设有蒸汽进口,所述的蒸汽进口与蒸压釜相通,所述的飞轮与蒸汽动力机构外壁上的风扇相连;所述的蒸压釜内的底座上设有回收孔,所述的底座下方设有回收腔,所述的回收腔底端设有过滤网,所述的回收腔下方设有冷凝水储水腔,所述的冷凝水储水腔与冷凝水回水管相连。

所述的蒸汽进气管道和冷凝水回水管上均设有关断阀。

所述的车轮设有不止一个。

所述的蒸汽进气管道和冷凝水回水管均与高压蒸汽发生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一种混凝土管桩蒸压釜,通过蒸汽动力机构带动风扇转动,使蒸压釜内形成高温气流,使蒸压釜内的混凝土管桩受温均匀,养生效率高;通过冷凝储水腔的设置,在排冷凝水时,仅需要将冷凝回水管上的关断阀打开,通过蒸压釜内的高压即可自动排出,方便简单;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一种混凝土管桩蒸压釜,包括蒸压釜2和混凝土管桩1,所述的混凝土管桩1设在蒸压釜2内,所述的混凝土管桩1设在滑车16上,所述的滑车16上设有多个车轮14,所述的车轮14设在底座15上,所述的底座15上的一端设有限位卡8,所述的蒸压釜2内腔的一端设有蒸汽动力机构7,所述的蒸汽动力机构7包括气缸19,所述的气缸19内设有飞轮17,所述的飞轮17与曲柄连杆机构相连,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与活塞20相连,所述的活塞20上方设有阀球9,所述的阀球9上方设有蒸汽进气管道6,所述的气缸19侧面设有蒸汽进口4,所述的蒸汽进口4与蒸压釜2相通,所述的飞轮17与蒸汽动力机构7外壁上的风扇3相连;所述的蒸压釜2内的底座15上设有回收孔18,所述的底座15下方设有回收腔13,所述的回收腔13底端设有过滤网12,所述的回收腔13下方设有冷凝水储水腔11,所述的冷凝水储水腔11与冷凝水回水管10相连。

所述的蒸汽进气管道6和冷凝水回水管10上均设有关断阀5。

所述的车轮14设有不止一个。

所述的蒸汽进气管道6和冷凝水回水管10均与高压蒸汽发生器相连。

一种混凝土管桩蒸压釜,在使用的过程中,将混凝土管桩1通过滑车16放置到蒸压釜2内后,开启高压蒸汽发生器,使之工作,通过蒸汽带动蒸汽动力机构7,再通过蒸汽动力机构7带动风扇3转动,当蒸汽在蒸汽动力机构7内做完功后排到蒸压釜2内,使蒸压釜2内形成高温高压的养生环境,当冷凝水足够多的时候,开启冷凝水回水管10上的关断阀5,通过蒸压釜2内的压力将冷凝水排出,排出后,再想蒸压釜2内加压和升温。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一种混凝土管桩蒸压釜,通过蒸汽动力机构7带动风扇3转动,使蒸压釜2内形成高温气流,使蒸压釜2内的混凝土管桩1受温均匀,养生效率高;通过冷凝储水腔的设置,在排冷凝水时,仅需要将冷凝回水管上的关断阀5打开,通过蒸压釜2内的高压即可自动排出,方便简单;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便于推广。

最后说明的是,选取上述实施例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专利的技术方案,并不是想要局限于所示的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同等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的,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