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撑上拉式后浇带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944发布日期:2019-05-21 21:4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撑上拉式后浇带施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撑上拉式后浇带施工装置,属于后浇带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

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现有技术中对后浇带施工方式中两侧混凝土的支撑结构普遍较复杂,成本高。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7806114A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顶板预封闭后浇带结构及施工方法,其在施工前需根据预制板的尺寸设计制作预制板、预制板在板中央开浇筑口,需焊接梳型格构式骨架密目网侧模结构,竖向加固钢板,止水钢板、水平支撑、斜向铁丝撑拉筋杆和直螺纹套管,需要大量吊装及支撑系统施工,需精确定位及固定。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7558729A公开了一种主梁经过后浇带的大面积屋面建筑的后浇带施工方法,其在主梁位于后浇带的位置预埋吊环;浇筑混凝土,在所述主梁位于所述后浇带的位置上露出所述预埋吊环;在所述后浇带的两侧设置临时支撑;在两个所述临时支撑上架设临时型钢梁;待所述后浇带两侧的所述主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在所述临时型钢梁与所述预埋吊环之间设置钢索固定。该专利申请主要改进点是搭设临时型钢梁,从而可同时展开多到工序,搭设临时型钢梁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阻碍了上一层楼板的施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下撑上拉式后浇带施工装置,该施工装置可以保证后浇带在浇筑过程中支撑容易,受力可靠,拆除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下撑上拉式后浇带施工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墙柱和用于支撑第一楼板的第一梁;在第一梁靠近后浇带的端部设有后浇带浇筑区;其结构特点是,所述第一梁靠近后浇带的端部通过第一支撑元件支撑在下一层楼板上,且所述第一梁靠近后浇带的端部通过拉索与墙柱张拉相连。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支撑元件和拉索,从而对第一梁形成下撑上拉式支撑,从而保证了后浇带在浇筑过程中支撑容易,受力可靠,拆除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为了方便安装拉索,所述第一梁靠近后浇带的端部内预埋有第一螺纹套筒,所述墙柱内预埋有第二螺纹套筒,所述拉索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螺纹套筒上,该拉索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螺纹套筒上。这样,相应的螺纹套筒预埋在墙柱内和第一梁内,拉索的端部通过相应的螺杆安装在相应的螺纹套筒内,从而避免形成螺纹套筒外凸,保证了柱面和楼面的平整性。

为了保证张拉可靠,所述第一螺纹套筒与第一梁的所述端部的端面的距离为500-650mm。

为了方便调整拉索的张紧力,所述拉索上装有调整拉索张紧度的张紧器。由此,通过调整张紧器,可以保证拉索对第一梁的张拉可靠,便于后浇带的浇筑。更优选地,所述张紧器为法兰螺杆和螺母组件。

优选地,所述拉索相对于第一楼板平面的张拉角度为30°-60°。这个角度可以保证拉索对第一梁的张拉可靠。

优选地,所述拉索与墙柱的连接点距离第一楼板的上表面不低于3m。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上一层的后浇带浇筑,所述第一梁的上方设有用于支撑第二楼板的第二梁,所述第二梁靠近后浇带的端部通过第二支撑元件支撑在第二楼板上。优选地,所述第二梁靠近后浇带的端部内预埋有套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节省了大量的下部支撑系统的施工,将后浇带施工下部的支撑力大部分转移到上部的拉力,从而实现了节省费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现有一种后浇带施工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中

1-第一梁;2-第二梁;3-第一楼板;4-第二楼板;5-后浇带浇筑区;6-拉索;7-第一支撑元件;8-第二支撑元件;9-第二螺纹套筒;10-第一螺纹套筒;11-墙柱;12-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后浇带处的梁板在砼封闭前,由现有设计的连续梁变成悬臂梁,受力状态与现有设计要求大不相同,在后浇带两侧砼达到设计强度后仍不能满足其承受力要求,故在后浇带施工期间必须设置支撑系统,根据本设计施工图纸该支撑系统可设下撑上拉式方案。下面就后浇带的施工装置做一说明,并做出比较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选择。

一种下撑上拉式后浇带施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竖向设置的墙柱11和用于支撑第一楼板3的第一梁1;在第一梁1靠近后浇带的端部设有后浇带浇筑区5。所述第一梁1靠近后浇带的端部12通过作为第一支撑元件7的Φ180mm的圆木支撑在下一层楼板上,且所述第一梁1靠近后浇带的端部12通过拉索6与墙柱11张拉相连。所述第一梁1靠近后浇带的端部12内预埋有第一螺纹套筒10,所述墙柱11内预埋有第二螺纹套筒9,所述拉索6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螺纹套筒10上,该拉索6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螺纹套筒9上。第一螺纹套筒10、第二螺纹套筒9优选采用Φ20mm的钢筋套筒,第一螺纹套筒10预埋在后浇带主梁上距后浇带浇筑区500-650mm处,吊环预埋在墙柱11距离楼面≥3m处。

为了方便调整拉索的张紧度,所述拉索6上装有调整拉索6张紧度的法兰螺杆和螺母组件。所述拉索6相对于第一楼板3平面的张拉角度为30°-60°。所述拉索6与墙柱11的连接点距离第一楼板3的上表面不低于3m。

为了浇筑上一层的后浇带,所述第一梁1的上方设有用于支撑第二楼板4的第二梁2,所述第二梁2靠近后浇带的端部通过作为第二支撑元件8的Φ180mm的圆木支撑在第二楼板4上。为了方便连接拉索,所述第二梁2靠近后浇带的端部内预埋有套环。

本实施例采用上拉式和下撑式结合,保证了浇筑区域的稳定可靠,且拆模安全。所述上拉式,即将后浇带处的荷载分层传送给建筑结构上,配合两层梁、板底模支撑系统,后浇带施工期间荷载分二层承担。由此,设计可靠的上拉式结构既经济适用,又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保证操作安全和结构安全。

所述下撑式,即在施工层以下悬壁的部位两层支模架不拆除,另在后浇带断开处长悬壁主梁端部预埋Φ20mm的钢筋套筒与主梁相对应的柱子上预埋的Φ20钢筋吊环,用18.5mm(双支)钢丝绳进行悬挑部位拉结(符合要求),两个设备转换层不采用钢丝绳拉结,在后浇带下部梁上改用Φ180mm的圆木进行顶撑。以便保护砼构件和支撑上部结构施工。下撑式支撑系统支撑在后浇带处,上层砼浇捣完成24小时以内,下层模板及支撑不得松动和拆除。

本实用新型的拉索最好为钢丝绳,钢丝绳的拉结应力、应变控制。钢丝绳的连接紧固通过OO型M20的法兰螺杆,当用法兰螺杆将钢丝绳拉直后(刚刚进入受力临界状态)开始计算其拉伸率,拉伸率应控制在1%以内。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内容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