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浆外掺剂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8139发布日期:2019-11-01 21:5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泥浆外掺剂添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浆外掺剂添加装置。



背景技术:

泥浆是由泥土和水混合而成的半流体,有的还会添加一些外加剂和外掺料。泥浆的外加剂与外掺料是为了调节泥浆的性能,需在其中加入一些特殊物质,其加入量小于或等于水泥质量5%的物质成为外加剂;其加入量大于水泥质量5%的物质,则称为外掺料,在这里将外加剂和外掺料统称为外掺剂。

目前泥浆外掺剂添加方式主要采用人工投放的形式,即在泥浆池中倒入外掺剂,然后进行搅拌,再通过管道输送到桩基钻孔内。

这种人工投放的方式再生产量较小时较为适宜,而一旦大量生产,这种方式则不再适合,且这样的投放方式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而且在投放过程中从泥浆池中排放的粉尘对投放人员身体健康危害极大,还会出现多投、少投、漏投的现象,使得生产效率变低,人工成本高,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亟待需要一种泥浆外掺剂添加设备来代替这种人工投放的操作方式,来减轻人力成本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泥浆外掺剂添加装置,以保证外掺剂均匀加入且减轻人力成本,同时提高工程实施的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泥浆外掺剂添加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储料斗、下料调节板、输出管、三角底托、软管和输送泵,

所述储料斗包括第一储料部和第二储料部,所述第一储料部为内部中空的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二储料部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储料部和所述第二储料部焊接在一起;

所述第二储料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长孔,所述长孔内部设置有所述下料调节板;

所述输出管为圆管状结构,所述输出管的一端开口与桩基钻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软管连接,所述输出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储料部的一端焊接;

所述三角底托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二储料部的侧壁上;

所述软管的一端套设在所述输出管的一端,另一端与所述输送泵连接。

可选的,所述下料调节板上设置有卡接部,用于调节外掺剂的流量。

可选的,所述软管与所述输出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钢丝。

可选的,所述软管为不锈钢软管、金属软管、橡胶软管或者塑料软管中的一种。

可选的,所述输出管的直径不小于10厘米。

可选的,所述第一储料部的外口边长不大于50厘米。

可选的,所述输出管为具有刚度的铁制管。

可选的,所述输送泵设置在泥浆池内。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泥浆外掺剂添加装置,包括储料斗、下料调节板、输出管、三角底托、软管和输送泵,储料斗包括第一储料部和第二储料部,第一储料部为内部中空的倒梯形结构,第二储料部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第一储料部和第二储料部焊接在一起;第二储料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长孔,长孔内部设置有下料调节板;输出管为圆管状结构,输出管的一端开口与桩基钻孔连接,另一端与软管连接,输出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方孔,方孔的边缘与第二储料部的一端焊接;三角底托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二储料部的侧壁上;软管的一端套设在输出管的一端,另一端与输送泵连接。在施工过程中,将外掺剂加入储料斗,按照施工要求调节好下料调节板,控制外掺剂传输的速度,输送泵从泥浆池将泥浆抽到桩基钻孔内,输送泥浆的过程中,泥浆会途径输出管,此时泥浆将和从输出管侧壁上的储料斗内流下的外掺剂汇合,输送泵不停地将泥浆池内的泥浆抽往桩基钻孔内,外掺剂按照设定好的速度与泥浆融合在一起,保证外掺剂的均匀混合,以减轻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工程实施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泥浆外掺剂添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储料斗;11、第一储料部;12、第二储料部;2、下料调节板;3、输出管;4、三角底托;5、软管;6、输送泵;7、泥浆池;8、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泥浆外掺剂添加装置,装置包括储料斗1、下料调节板2、输出管3、三角底托4、软管5和输送泵6,

储料斗1包括第一储料部11和第二储料部12,第一储料部11为内部中空的倒梯形结构,第二储料部12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第一储料部11和第二储料部12焊接在一起,储料斗1用于装载外掺剂,因储料斗1安置在输出管3的侧壁上,当外掺剂从储料斗1流下,就会流入输出管3,输出管3的一端连接着桩基钻孔。

可选的,第一储料部11与第二储料部12的材料可以为不锈钢、铁制或者铝合金其中的一种。

第二储料部12的侧壁上开设有长孔,长孔的宽度与第二储料部12侧壁的长度一致,长孔内部设置有下料调节板2,下料调节板2的宽度略小于长孔的宽度,便于下料调节板2插入长孔内,下料调节板2可以在第二储料部12的内部做水平运动,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将下料调节板2调节在所需的位置,然后固定起来,就可以将外掺剂的流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就可以使得外掺剂均匀的与泥浆混合。

可选的,下料调节板2可以为不锈钢、铁制或者铝合金其中的一种。

可选的,下料调节板2上设置有卡接部,用于调节外掺剂的流量,下料调节板2可以水平抽拉来改变第二储料部12口径的大小,从而调节外掺剂输送的流量,根据施工的要求,会提前调节好下料调节板2的位置,这样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就可以保证外掺剂按照相同的流量流向输出管3,当下料调节板2位置设定好后,就需要将其固定,以免下料调节板2经过外掺剂的冲击会改变位置,所以在下料调节板2上设置了卡接部,在固定好下料调节板2的位置后,运用卡接部就可以锁定下料调节板2的位置,避免其发生位移。

输出管3为整体直径一致的圆状管,输出管3的一端开口与桩基钻孔连接,用于向桩基钻孔内输送泥浆和外掺剂,另一端与软管5连接,输出管3的侧壁上开设有方孔,方孔的尺寸与第二储料部12的尺寸相匹配,这样设计的目的为了防止外掺剂渗出,第二储料部12的一端就沿着方孔一圈设置,并与输出管3的侧壁焊接在一起。

三角底托4是用三根钢材焊接在一起组成,三角底托4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二储料部12的侧壁上,用于将泥浆外掺剂添加装置支撑起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整体装置晃动,影响外掺剂的添加。

可选的,三角底托4的材质为高强塑料材质、合金材料、钢铁材料和碳纤维其中的一种,本申请选用铝合金作为三角底托4的材质,其优点为质量轻,更坚固,稳定性好。

软管5的一端套设在输出管3的一端,另一端与输送泵6连接,软管5的形状可变,设置在输出管3的一端,并与输送泵6连接,可以将泥浆池7内的泥浆抽到输出管3内,软管5与输送泵6连接,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的改变管口的方向,所以使用起来较硬质材料的管子更为方便,软管5的直径略大于输出管3的直径,这样就可以将软管5的一端套设在输出管3上,为了将二者更牢固的连接,还可以在连接处拴上钢丝8。

可选的,软管5为不锈钢软管、金属软管、橡胶软管或者塑料软管中的一种,本申请选用橡胶软管作为软管5的材料,橡胶软管是钢丝编织胶管,胶管由内胶层,一层钢丝编织层和外胶层组成,适用于输送液压流体,所以用在此处传输液体状的泥浆更为合适。

可选的,输出管3的直径不小于10厘米,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桩基钻孔有一定的尺寸,且输出管3输送的是泥浆和外掺剂的混合物,所以输出管3的直径太小,就会使得输送不通畅,影响施工效率。本申请根据施工经验设置的输出管3不小于10厘米,可以满足泥浆与外掺剂混合物在输出管3内顺利的流动。

可选的,第一储料部11的外口边长不大于50厘米,第一储料部11外形呈倒梯形,上部开口大于下部开口,为了便于添加外掺剂,且不会使得外掺剂停留在储料斗1内时间过长,让外掺剂均匀的下流,本申请将第一储料部11的上部开口设置为不大于50里米,既可以满足便于外掺剂的添加,又使得外掺剂不会停留在储料斗1内时间过长。

可选的,输出管3为具有刚度的铁制管,本申请选用铁制管,因为铁制管自身有一定的硬度,不会向软管5一样随意的改变方向,能够承受泥浆的重量,同时又可按照预定的位置给桩基钻孔灌注泥浆与外掺剂的混合物。

可选的,输送泵6设置在泥浆池7内,输送泵6的目的是将低处泥浆池7内的泥浆抽到软管5内,再经过输出管3到达桩基钻孔内,所以输送泵6要设置在泥浆池7内,这样才能将泥浆从泥浆池7内输送出去。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泥浆外掺剂添加装置,包括储料斗、下料调节板、输出管、三角底托、软管和输送泵,储料斗包括第一储料部和第二储料部,第一储料部为内部中空的倒梯形结构,第二储料部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结构,第一储料部和第二储料部焊接在一起;第二储料部的侧壁上开设有长孔,长孔内部设置有下料调节板;输出管为圆管状结构,输出管的一端开口与桩基钻孔连接,另一端与软管连接,输出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方孔,方孔的边缘与第二储料部的一端焊接;三角底托的两端分别焊接在第二储料部的侧壁上;软管的一端套设在输出管的一端,另一端与输送泵连接。在施工过程中,将外掺剂加入储料斗,按照施工要求调节好下料调节板,控制外掺剂传输的速度,输送泵从泥浆池将泥浆抽到桩基钻孔内,输送泥浆的过程中,泥浆会途径输出管,此时泥浆将和从输出管侧壁上的储料斗内流下的外掺剂汇合,输送泵不停地将泥浆池内的泥浆抽往桩基钻孔内,外掺剂按照设定好的速度与泥浆融合在一起,保证外掺剂的均匀混合,以减轻人力成本,同时提高了工程实施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内容,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