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窗洞口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9018发布日期:2019-09-12 09:14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窗洞口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洞口的可调节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带门洞或窗洞的预制构件需要采用支撑件卡设在在门洞或窗洞部位,以保证门洞或窗洞周边不变形。实际施工时,由于门洞或窗洞的尺寸、规格不一致,则所需的支撑件尺寸也不一致,不同门洞或窗洞的规格需要不同尺寸的支撑件,这样支撑件无法通用,而且生产支撑件时还可能存在尺寸误差,造成原材料极大的浪费。

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在门洞或窗洞侧壁的预制墙板上预埋胀管,支撑件在与门洞或窗洞两边侧壁的连接板上开螺栓孔,通过紧固螺栓将支撑件两边的连接板与胀管固定在一起。这样的结构,对预制混凝土墙体在工厂制造过程中预埋胀管的尺寸和预埋定位要求高。现场制造过程中如果预埋胀管安装位置偏差大会造成后期支撑件难以对接,甚至造成预制构件不合格。因此给预制混凝土墙板生产制造带来繁琐的处理工艺,且后期支撑件与预埋胀管连接固定时,费时费力,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窗洞口的可调节支撑装置,设置于预制构件的门窗洞口部位,不需要在预制构件中设置预埋胀管,安装方便、精度控制准确、调节灵活,对不同模数、规格的门窗洞口都能够通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门窗洞口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调节机构和设置于所述调节机构两端的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虎口夹和连接板,所述虎口夹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长度可调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板固定。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虎口夹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块夹板和连接两块夹板的紧固组件,所述两块夹板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紧固组件调节。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且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板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板端头穿过所述夹板的固定孔。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两块夹板上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紧固组件依次穿过两块夹板的固定孔并将二者固定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一端固定于所述虎口夹之间连接板的表面,所述限位件高度低于所述虎口夹高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件,所述两块夹板之间连接板的表面设有滑槽,所述限位件一端固定于所述滑槽中。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的连接杆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以及紧固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均开设长条槽或腰形孔,所述紧固组件穿过长条槽或腰形孔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固定。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其中第一支撑板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端部,第二支撑板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端部。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的连接板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宽度与所述支撑板宽度配合,所述支撑板卡入所述卡槽中。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的连接板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将所述调节机构的支撑板与所述连接板紧固连接;或者所述夹紧机构的连接板和调节机构的支撑板设有固定孔,所述连接板和支撑板通过所述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方案的门窗洞口的可调节支撑装置,通过两端的夹紧机构夹紧门窗洞口的侧壁,实现与预制构件的连接,取代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预埋胀管和支撑件固定的结构形式,减少了预制构件的预埋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避免了预埋胀管安装位置偏差造成的支撑件安装困难,提高门窗洞口支撑装置的施工效率;

2、通过设置在夹紧机构中间的调节机构实现整个装置在水平方向长度的可调节,精度控制准确、调节灵活,可以使用于不同模数、规格的门窗洞口,因此支撑装置的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节省施工成本;在连接杆上开长条槽,可以精确调节连接杆的长度,进而将调节机构长度匹配至门窗洞口的长度,这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预制构件制作时预埋胀管定位偏差导致无法与支撑件拼装的问题;

3、本方案的可调节支撑装置,两端的夹紧机构和中间的可调节调节机构,通过卡槽、卡槽或螺栓连接固定,安装方便,相比现有技术的预埋胀管与支撑件的对接施工,对安装的精度要求低,安装操作更简单,且能避免对预制构件造成损伤;

4、本方案的可调节支撑装置,在夹紧机构中设有限位件,一方面各限位件顶面共面且与预制构件的门、窗洞口侧壁接触,能减少夹紧机构对预制构件的紧固压力所带来的裂纹或破损;另一方面限位件顶面低于夹板且高于紧固夹板的紧固螺杆,可以避免夹紧机构夹紧于门窗洞口侧壁时受力挤压导致紧固螺杆或预制构件边缘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可调节支撑装置中的夹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夹紧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可调节支撑装置中的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可调节支撑装置的安装使用状态图;

图6为图5的安装节点放大图;

附图标记:1-夹紧机构,11-夹板,12-紧固组件,13-连接板,14-限位板,15-滑槽,16-卡槽,17-第一固定孔;2-调节机构,21-连接杆,211第一连接杆,212-第二连接杆,22-支撑板,221-第一支撑板,222-第二支撑板,23-长条槽,24-紧固螺栓,25-加强肋;3-预制墙板;4-门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参考示意图5,本实施例中门窗洞口的可调节支撑装置,使用时设置在预制墙板3的门洞口4空间的内侧,可调节支撑装置包括调节机构1和设置于调节机构两端的夹紧机构2,两端夹紧机构2顶住门洞4的侧边。调节机构1的长度可以调节,根据门洞口4的宽度进行适应性的伸缩。通过在门洞处设置可调节支撑装置,能减少门洞处的混凝土的应力集中,防止门洞处的预制构件出现变形;同时在运输和吊装预制件时能也提高了安全性,显著降低门洞处混凝土被撞损的可能性。

参见示意图1和2所示的夹紧机构1,夹紧机构1包括夹板11和连接板13,两块夹板11相对设置,且固定于连接板13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两块夹板11中间设置有紧固组件12,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螺杆和螺母(图中未标注)。两块夹板11上设有与螺杆尺寸配合的第二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可以设置内螺纹或不设置内螺纹(图中未标注),螺杆依次穿过两块夹板11的第二固定孔,并在夹板11外侧的螺杆端头套设螺母,通过螺母和螺杆将两块夹板11紧固在一起。两块夹板11和紧固组件12组成虎口夹。夹紧机构1在使用时,预制构件门窗洞口侧壁卡设在虎口夹的两块夹板11之间,因此夹板11内侧不需要设置螺母。

继续参见示意图1和2,第一夹板11设置在连接板13的端部外侧,通过紧固组件12与连接板13卡紧。第二夹板11上设有与连接板13端头配合的第一固定孔17,连接板13端头穿过夹板11的第一固定孔17,根据所需要卡设的预制构件厚度调节第二夹板11在连接板13上的位置,再通过紧固组件12与两块夹板11固定在一起。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夹板外侧端部以及连接板对应设置设置带内螺纹的固定孔,通过螺栓依次插入第一夹板和连接板的固定孔,将二者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可以均设置固定孔,然后连接板的两端分别穿过两块夹板上的固定孔,再通过紧固组件将两块夹板紧固。这样设置,在实现夹板和连接板之间的固定连接的基础上,保证了两块夹板直接的距离可调节,因此夹紧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预制构件,提高了整体装置的适用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虎口夹的两块夹板11之间还设置有限位件,具体形式为多个限位板14,限位板14一端固定于连接板13的表面,限位板14的高度低于夹板12的高度且高于紧固组件12的高度,多个限位板14的顶侧位于同一水平面。具体的,连接板13设有夹板11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两条滑槽15(参见示意图1),两条滑槽15分布在紧固组件12两侧的连接板13表面。滑槽15的尺寸与限位板14的边缘配合,限位板14的一边卡设在滑槽15中。通过设置两条滑槽及限位板,可以保证连接板的受力均匀,避免夹紧预制构件时出现应力集中造成夹紧装置变形。限位板14采用标准化的尺寸,针对不同的门窗洞口宽度,通过数量调节来实现宽度的适应性匹配,提高夹紧装置的通用性;而且当限位板14发生变形或破损时,可以进行更换。这样,一方面各限位板顶面共面且与预制构件的门、窗洞口侧壁接触,能减少夹紧机构对预制构件的紧固压力所带来的裂纹或破损;另一方面限位板顶面低于夹板且高于紧固夹板的紧固螺杆,可以避免夹紧机构夹紧于门窗洞口侧壁时,导致紧固螺杆受力挤压发生变形或预制构件边缘受损。

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件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比如圆柱形等,只要能实现顶住预制构件门窗洞口侧壁表面的作用,以及可以调节替换即可。连接板13的表面也可以开设卡槽或固定孔,实现与限位件的连接。比如限位件为多个圆柱形,连接板13的表面开设一条卡槽,圆柱形一端嵌入卡槽中,且多个圆柱形顶侧位于同一水平面从而形成限位件。

参见示意图3所示的调节机构2,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机构2包括连接杆21和设置于连接杆两端的支撑板22,连接杆21通过设置长条槽23和固定螺栓组件24实现长度调节,支撑板22与夹紧机构1的连接板13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调节机构2与夹紧机构1组成门窗洞口的可调节支撑装置,通过夹紧机构1与门窗洞口侧壁固定,通过调节机构2对两端的夹紧机构1提供水平方向的支撑力和压力,对门窗洞口侧壁施加水平方向的压力,保证预制构件门窗洞口附近不发生变形。在其他实施例中,调节机构2为长度可调的连接杆21,连接杆21与连接板22通过焊接或者螺栓等方式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将调节机构2与夹紧机构1连接为整体,使用时将调节连接杆21的长度缩短,使得整个支撑装置的长度短于门洞或窗洞处的宽度,接着将一端的夹紧机构1固定于门洞或窗洞处的墙板上,然后将调节机构2的长度拉长,使另一端的夹紧机构1卡在门洞或窗洞处的墙板上,最后将夹紧机构1的紧固螺栓24拧紧,保证支撑装置的稳定。

参见示意图4,调节机构2的连接杆2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且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上均开设长条槽23,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通过紧固螺栓组件24连接固定。支撑板22包括第一支撑板221或第二支撑板222,其中第一支撑板221固定于第一连接杆211端部,第二支撑板222固定于第二连接杆212端部,为了生产方便和组装方便,第一支撑板221设置于与第一连接杆211端部且二者一体成型,第二支撑板222设置于第二连接杆212端部且二者一体成型。由于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上均开设长条槽23,因此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可以重叠或错位设置,再通过紧固螺栓组件24穿过长条槽23上实现二者的固定,从而实现连接杆21整体长度的调节。连接杆21整体长度大于等于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中较长的长度,小于等于第一连接杆211和第二连接杆212二者长度之和。参加示意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强连接杆21整体的刚度和受力性能,第一连接杆211设计为两侧边缘翻折的凹槽形式,第二连接杆212的宽度与第一连接杆211凹槽的内宽配合,安装时将第二连接杆212插入第一连接杆211的凹槽内部,再通过螺栓24将二者紧固。这样设置,第一支撑板221与第一连接杆211两侧翻边和底部水平板均连接,能增强连接强度,提高受力性能,减少第一连接杆在二者的连接处由于应力集中而发生变形。为了提高第二支撑板222和第二连接杆212之间的连接强度,在第二支撑板222和第二连接杆212之间设置加强肋222,加强肋222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22连接,另一端和第二连接杆212连接,且三者一体成型。

参见图1和图2,夹紧机构1中连接板13上与夹板11相对的表面设有卡槽16,卡槽16的宽度与调节机构2的支撑板22的宽度匹配。夹紧机构1和调节机构2组装时,只需将支撑板22卡入卡槽16中即可完成连接;组件生产时较为方便,安装简单方便,连接可靠。在其他实施例中,夹紧机构的连接板设有卡扣,卡扣将调节机构的支撑板与连接板紧固连接;卡扣连接较为方便,但连接强度不如卡槽。在另一实施例中,夹紧机构的连接板和调节机构的支撑板设有固定孔,连接板和支撑板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通过螺栓组件连接,连接强度高,但是增加现场施工步骤,操作较卡槽费时。

参见示意图6,介绍门洞口的可调节支撑装置的安装过程和工作原理:

步骤1、预先测量门洞口的宽度L,将调节机构2中的连接板21的长度调节至小于门洞口的宽度L;

步骤2、预先预制件门洞口的厚度H,将夹紧机构1中两个夹板11之间的距离调节至大于H;

步骤3、将调节机构2的两个支撑板22分别插入两个夹紧机构1的卡槽16中,组装成可调节支撑装置,再将支撑装置置于门洞内部;

步骤4、调节两端夹紧机构1的的螺栓12将其分别卡住门洞侧壁,保证两端夹紧机构1位于同一水平面;同时拧松调节机构2的连接杆21上的螺栓24,调节连接杆24的长度,再通过螺栓24保证调节结构2顶紧两端的夹紧机构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在预制构件门窗洞口设置可调节支撑装置,通过两端的夹紧机构夹紧门窗洞口的侧壁,实现与预制构件的连接,取代现有技术中采用预埋胀管和支撑件固定的结构形式,减少预制构件的预埋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且避免了预埋胀管安装位置偏差造成的支撑件安装困难,提高门窗洞口支撑装置的施工效率;通过设置在夹紧机构中间的调节机构实现整个装置在水平方向长度的可调节,精度控制准确、调节灵活,可以使用于不同模数、规格的门窗洞口,因此支撑装置的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节省施工成本;两端的夹紧机构和中间的可调节调节机构,通过卡槽、卡槽或螺栓连接固定,安装方便,相比现有技术的预埋胀管与支撑件的对接施工,对安装的精度要求低,安装操作更简单,且能避免对预制构件造成损伤。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因此,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下权利要求(包括所有等同物)旨在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