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膜大型塑料建筑模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4062发布日期:2019-04-03 00:07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脱膜大型塑料建筑模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脱膜大型塑料建筑模壳。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建筑技术逐渐改进,现代化的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房屋构建过程中若是遇到板厚较大的平板时,若采用原始施工工艺导致楼板笨重,混凝土和钢材用量较大,既降低了房屋的安全系数,又增大了经济成本,现浇密肋楼将很好的解决自重大、成本高等问题,塑料模型壳常用于密肋楼楼板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塑料模壳的使用解决了密肋楼盖的强度低、施工工艺繁琐、施工周期长的问题。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但是现有的塑料模壳在浇筑过程中常会出现拆模非常困难,使得塑料模壳难以脱落,降低了周转模型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脱膜大型塑料建筑模壳,具有方便脱膜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脱膜大型塑料建筑模壳,包括塑料建筑模壳,所述塑料建筑模壳的顶部设置有底部封堵板,所述底部封堵板的底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顶压脱模杆,所述塑料建筑模壳顶部壳体上开设有底部开口槽,且塑料建筑模壳顶部壳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塑料建筑模壳中部壳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定位加强板,所述定位加强板的中部板体上设置有滑动孔,且定位加强板下端面的一侧板体上设置有定位耳板,所述定位耳板的板体上贯穿设置有定位杆。

优选的,所述顶压脱模杆的底部杆体上开设有卡槽,且顶压脱模杆的顶部杆体上套设有顶压脱模弹簧。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底部杆体上固定设置有卡块,且定位杆的顶部杆体上套设有定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定位弹簧的一端抵触在卡块上,且定位弹簧的另一端抵触在定位耳板上。

优选的,所述顶压脱模弹簧的顶部抵触在底部封堵板上,且顶压脱模弹簧的底部抵触在定位加强板上。

优选的,所述顶压脱模杆通过滑动孔与定位加强板贯穿式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部封堵板通过底部开口槽与塑料建筑模壳卡合连接,且底部封堵板与塑料建筑模壳卡合时,所述底部封堵板的下端面搭载在限位板的上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底部的卡块通过卡槽与顶压脱模杆的杆体卡合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底部封堵板通过底部开口槽与塑料建筑模壳卡合连接,通过底部开口槽方便底部封堵板与塑料建筑模壳的卡合连接,从而方便完整的建筑模壳使用时的组装。

2、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下拉顶压脱模杆,使底部封堵板通过底部开口槽与塑料建筑模壳卡合连接,同时定位杆底部的卡块通过卡槽与顶压脱模杆的杆体卡合固定连接,此种方式,方便顶压脱模杆杆体的固定,从而确保底部封堵板与塑料建筑模壳卡合连接时的稳固性,同时通过定位弹簧对卡块施加的紧固力,确保了卡块与卡槽卡合时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在建模完毕后,拔拉定位杆,使卡块与卡槽分离,使顶压脱模杆可竖直方向上可活动,从而使底部封堵板在顶压脱模弹簧的紧压力下向上移动,使得底部封堵板与塑料建筑模壳分离,从而方便塑料建筑模壳使用时的脱模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塑料建筑模壳;11、底部开口槽;12、限位板;13、定位加强板;131、滑动孔;132、定位耳板;2、底部封堵板;3、顶压脱模杆;31、顶压脱模弹簧;32、卡槽;4、定位杆;41、定位弹簧;4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脱膜大型塑料建筑模壳,包括塑料建筑模壳1,塑料建筑模壳1的顶部设置有底部封堵板2,底部封堵板2的底端面上固定设置有顶压脱模杆3,塑料建筑模壳1顶部壳体上开设有底部开口槽11,且塑料建筑模壳1顶部壳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板12,塑料建筑模壳1中部壳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定位加强板13,定位加强板13的中部板体上设置有滑动孔131,且定位加强板13下端面的一侧板体上设置有定位耳板132,定位耳板132的板体上贯穿设置有定位杆4。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顶压脱模杆3的底部杆体上开设有卡槽32,且顶压脱模杆3的顶部杆体上套设有顶压脱模弹簧31。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杆4的底部杆体上固定设置有卡块42,且定位杆4的顶部杆体上套设有定位弹簧41。

为了实现卡块42的定位功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弹簧41的一端抵触在卡块42上,且定位弹簧41的另一端抵触在定位耳板132上。

为了确保顶压脱模弹簧31给底部封堵板2施加的脱模力,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顶压脱模弹簧31的顶部抵触在底部封堵板2上,且顶压脱模弹簧31的底部抵触在定位加强板13上。

为了方便顶压脱模杆3的活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顶压脱模杆3通过滑动孔131与定位加强板13贯穿式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部封堵板2通过底部开口槽11与塑料建筑模壳1卡合连接,且底部封堵板2与塑料建筑模壳1卡合时,底部封堵板2的下端面搭载在限位板12的上端面上。

为了实现顶压脱模杆3杆体的固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定位杆4底部的卡块42通过卡槽32与顶压脱模杆3的杆体卡合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下拉顶压脱模杆3,使底部封堵板2通过底部开口槽11与塑料建筑模壳1卡合连接,且底部封堵板2与塑料建筑模壳1卡合时,底部封堵板2的下端面搭载在限位板12的上端面上,通过底部开口槽11方便底部封堵板2与塑料建筑模壳1的卡合连接,从而方便完整的建筑模壳使用时的组装,定位杆4底部的卡块42通过卡槽32与顶压脱模杆3的杆体卡合固定连接,此种方式,方便顶压脱模杆3杆体的固定,从而确保底部封堵板2与塑料建筑模壳1卡合连接时的稳固性,定位杆4与定位耳板132贯穿式设置,定位杆4的顶部杆体上套设有定位弹簧41,定位弹簧41的一端抵触在卡块42上,且定位弹簧41的另一端抵触在定位耳板132上,通过定位弹簧41方便卡块42的往复式活动,同时通过定位弹簧41对卡块42施加的紧固力,确保了卡块42与卡槽32卡合时的稳固性和可靠性,在建模完毕后,拔拉定位杆4,使卡块42与卡槽32分离,使顶压脱模杆3可竖直方向上可活动,从而使底部封堵板2在顶压脱模弹簧31的紧压力下向上移动,使得底部封堵板2与塑料建筑模壳1分离,从而方便塑料建筑模壳1使用时的脱模作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便于塑料建筑模壳1使用时的脱模处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塑料建筑模壳1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