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踢脚线及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3956发布日期:2019-06-29 00:47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踢脚线及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空气调节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踢脚线及室内空气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踢脚线是室内建筑装修用品,固定在墙面与地面的交接处,不仅可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还能够保护墙面下部区域不受清洁卫生时的水渍浸染,因此,在室内建筑装修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多是采用室内供暖,而供暖用的换热片要占用较多的室内空间,为此,很多家庭采用的是不占用室内空间的地暖换热。而地暖系统需要在装修时先行铺设,这就为后续的室内装修施工带来隐患,稍有操作不慎,就会钻坏地暖系统,而地暖系统的维修不仅工作量大,还为以后的安全使用带来隐患。

夏季一般采用空调制冷,需要在室内安装空调内机,空调内机占用室内空间,并且无法同时调节室内所有房间的温度。

随着空气污染的加剧,新风系统的安装和使用越来越多。但这种后续安装的新风系统,需要凿墙挖洞,既大面积破坏了墙体,又难保密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踢脚线,以为室内供暖与制冷换热提供一种全新的换热部件,同时还可实现少破坏墙体的新风系统的快速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就是提供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以实现不占用室内空间的室内供暖与制冷,以及少破坏墙体的新风系统的快速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踢脚线,在踢脚线本体内设有两个横向通道,两个横向通道的两端分别开有通孔,其中一条横向通道为供水流通的水路通道,另一条为供新风流通的风路通道。

在踢脚线本体上开有一条与风路通道相连通的竖直通道,竖直通道的上口作为出风口开设在踢脚线本体的上部,由此构成排风踢脚线。

两个横向通道在踢脚线本体中是上下排布或者是前后排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包括:

踢脚线,在踢脚线本体内设有两个横向通道,两个横向通道的两端分别开有通孔,其中一条横向通道为供水流通的水路通道,另一条为供新风流通的风路通道;所述踢脚线沿室内墙角排布一周,且两相邻踢脚线的风路之间或水路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接,使踢脚线中的水路通道密封连接成水路循环线,使踢脚线中的风路通道密封连接成新风路线;

温度调节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以及设置在所述踢脚线中的所述水路循环线,水路循环线的一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出口相接,水路循环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空气源热泵的进口相接;以及

新风系统,包括新风机、设置在所述踢脚线中的所述新风路线以及回风装置,所述新风路线与所述新风机的出口相接;在连接成新风路线的踢脚线中包含有至少一个排风踢脚线,即在其踢脚线本体上开有一条与风路通道相连通的竖直通道,竖直通道的上口作为出风口开设在踢脚线本体的上部;所述回风装置与新风机的回风入口相接。

在室内的每个房间内设置至少一个所述排风踢脚线。

在所述踢脚线端部的通孔上安装有接头,所述软管安装在所述接头上。

所述踢脚线中的两个横向通道在踢脚线本体中是上下排布或者是前后排布。

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踢脚线之间安装有用于遮盖软管的装饰用踢脚线。

本实用新型将脚踢线与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相结合,并且加入了新风机与用于通风的风路,空气源热泵将水路内的水加热或降温,新风机将新鲜空气压入脚踢线的风路内,风路中的空气被相邻的水路加热或降温,最后风路内的空气通过出风口吹出,室内的空气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回风装置进入新风机的回风入口,并通过新风机排出室内,从而将室内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并且不断输入新鲜空气,同时温度调节与新风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减少了安装时对墙体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踢脚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踢脚线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调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室内空气调节系统接头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气源热泵,2、踢脚线,3、新风机,4、回风装置,5、接头,6、软管,7、套形螺母,8、装饰用踢脚线,21、踢脚线本体,22、水路通道,23、风路通道,24、隔板,25、出风口,2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踢脚线包括的踢脚线本体21,踢脚线本体21外形与普通的踢脚线基本相同,踢脚线2内部有相邻的两个横向通道,两个横向通道的两端分别开有用于安装接头5的通孔26,其中一条横向通道为供水流通的水路通道22,另一条为供新风流通的风路通道23,水路通道22和风路通道23之间由导热性良好的隔板24隔开。水路通道22与风路通道23在踢脚线本体21中可以为上下排布也可以是前后排布,为了在使用时使水路通道22中的水更好地散热或吸热,水路通道22与风路通道23在踢脚线本体21中前后排布,并且将水路通道22设在外侧,将风路通道23设在内侧,使水路通道22有最大的散热面积。在踢脚线本体21上开有一条与风路通道23相连通的竖直通道,竖直通道的上口作为出风口25开设在踢脚线本体21的上部,由此构成排风踢脚线。出风口25可以为长条孔、圆形孔、网孔或其他形状,出风口25位于风路通道23的上部,最好设在风路通道23上部的垂直面上,这样可以减少灰尘与杂质进入风路通道23内。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布了一种室内空气调节系统,该空气调节系统包括上述踢脚线2,将踢脚线2安装于各个房间内,并且沿室内墙角排布一周。两相邻踢脚线2的风路通道23之间或水路通道22之间通过软管6相连接(如图4),使踢脚线2中的水路通道22密封连接成水路循环线,使踢脚线2中的风路通道23密封连接成新风路线。

水路循环线的一端与室外的空气源热泵1的出口相接,水路循环线的另一端与空气源热泵1的进口相接,形成温度调节系统。在水路通道22内装满水,空气源热泵1能够将水路通道22内的水加热或冷却,并通过循环将热水或冷水供应到各个房间的踢脚线2内。

在室外安装有新风机3,新风路线与新风机3的新风出口相接,室内的回风装置与新风机3的回风入口相接,形成新风系统。在室内的每个房间内设置至少一个排风踢脚线,即在其踢脚线本体21上开有出风口25的踢脚线2。新风机3过滤吸入的空气,不断供给踢脚线2的风路通道23内,并通过出风口25将风路通道23内的新鲜空气吹入室内,然后通过回风装置4排到室外形成新风循环。

风路通道23内的空气在踢脚线2内被相邻的水路通道22加热或冷却,然后被输送到室内,从而调节室内温度。在室内还安装有回风装置4,回风装置4安装于室内的顶部,且与新风机3的回风入口相连通,室内空气在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回风装置4进入新风机3,并由新风机3排到室外,从而实现室内空气的流通,保证新鲜空气能够不断进入。由于水路通道22在踢脚线2的外侧,风路通道23在踢脚线2的内侧,位于踢脚线2外侧的水路通道22其一侧通过导热板材与室内空气隔开,另一侧通过隔板24与风路通道23隔开。需要加热时,水路通道22内的热量不仅可以通过风路通道23散发还可以直接散发到室内空气中,散热效率高;需要制冷时,可以通过风路通道23以及直接从室内空气中吸收热量将室内温度快速降低,制冷效率高。

如图4所示,在室内安装踢脚线2时,拐角处相邻两个踢脚线2之间、相邻两个房间的两个踢脚线2之间以及踢脚线2与空气源热泵1的进、出口和新风机3的新风出口、回风入口之间的连接是通过软管6连接的,在软管6外安装有装饰用踢脚线8,装饰用踢脚线8与踢脚线2的外管相同,装饰用踢脚线8将与其相邻的两个踢脚线2连接成为不间断的整体,同时将软管6隐藏,使其不破坏踢脚线2的整体美观性。在踢脚线2端部的通孔26上安装接头5,在接头5上安装软管6,通过套形螺母7将软管6固定在接头5上,并且使软管6与接头5之间密封,其中接头5和软管6都是用不锈钢金属材料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除了能够在夏天制冷、冬天制热外,还可在新风机3上加装加湿器,从而保证室内湿度的恒定。

本实用新型能够调节室内温度,并保证室内空气清新,使室内一直保持适宜的环境,并且与其他采暖和制冷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不占用室内的空间,位置隐蔽能够保持室内装饰的美观,其一体化的设计减少了安装时对墙体的破坏,适用于各个地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