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4969发布日期:2019-07-06 12:4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伸缩缝是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如墙体、楼板、屋顶(木屋顶除外)等分成两个独立部分,使建筑物或构筑物沿长方向可做水平伸缩。

在建筑结构中,需要在建筑结构伸缩缝相对应位置设置防水结构,以防漏水、渗水。

但是,如果防水结构采用诸如不锈钢等刚性结构,不但会产生诸如不锈钢产品与结构梁、柱、板等混凝土面,都是刚性物质,相互结合不密实,易产生漏水、渗水质量问题,还会产生诸如不锈钢板施工难度大,接口多,在接合处不稳固,此处易产生漏水、渗水质量等问题。同时,刚性结构产品不能做到无接口施工,如果有外力作用及时间过久,就会出现松动,产生微缝,导致漏水、渗水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水进入到伸缩缝里的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与伸缩缝配套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盖,设置在所述伸缩缝上方,在所述防水盖下侧均匀设置有多个卸荷槽,在所述卸荷槽内均匀设置有多根卸荷杆;防水带,设置在所述伸缩缝内,由上下相对且相契合的一对齿板组成;吸水珠,均匀设置在所述伸缩缝的位于所述防水带上下两侧的空间内。

采用这种方案,使用三种防水方式能够有效阻挡水从外部流入所述伸缩缝内,所述防水盖能够阻挡绝大部分的流水,当有极少量流入所述伸缩分内时,所述吸水珠能够进一步吸收水分,所述防水带能够进一步阻挡所述吸水珠未能及时吸附的水流入更深的所述伸缩缝内。

优选的,在所述防水盖下侧设置有固定凸起,在位于所述伸缩缝两侧的建筑物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凸起相匹配的固定凹槽。

采用这种方案,能够稳固的将所述防水盖固定在所述伸缩缝上方。同时,通过所述固定凸起还能阻止位于所述伸缩缝两侧的水沿所述防水盖与建筑物表面之间的接触空隙流入到伸缩缝中。

优选的,在所述卸荷槽的两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相对置、用于安装所述卸荷杆的多对凹孔。

采用这种方案,便于放置所述卸荷杆。

优选的,在所述防水带外表面设置有凹凸层。

采用这种方案,扩大了所述防水带与所述伸缩缝的接触面积,能够阻挡水从所述防水带与所述缝隙的相接触的缝隙进一步流入所述伸缩缝内。

优选的,在所述一对齿板间设置有间隙。

采用这种方案,所述间隙能够留存所述吸水珠未能及时吸收的水,对进入所述伸缩缝中的水进行有效地拦截。

优选的,所述卸荷杆为由具有一定形变的弹性材料所制成的弹性部件。

采用这种方案,所述卸荷杆便于卸荷外界所施加给所述防水盖的外力或对所述防水盖自身因热胀冷缩所产生的的荷载进行卸载。

优选的,所述防水盖的与所述伸缩缝相对的部分相对于其剩余部分朝上突出。

采用这种方案,便于滴落在所述防水盖上的水排至所述防水盖两侧,避免水流停顿或聚集在伸缩缝处。

优选的,所述间隙的纵截面呈波浪形。

优选的,所述间隙的纵截面呈曲折线形。

优选的,所述间隙的纵截面呈两侧壁朝外倾斜的U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的示意图,为第一实施例;

图2为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的示意图,为第二实施例;

图3为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的示意图,为第三实施例;

图4为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的示意图,为第四实施例。

附图标号说明:

100-防水盖、110-卸荷槽、120-卸荷杆、130-定位凸起、140-凹孔、 200-防水带、210-齿板、220-缝隙、300-吸水珠、400-伸缩缝、410- 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进行具体地描述。

图1所示为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与伸缩缝400配套设置,在伸缩缝400 上方设置有覆盖伸缩缝400的防水盖100。

本实施例中,防水盖100是中间高、两端低的曲面部件,由于其中间部分朝上突出设置,如此便于滴落在其上的水排至防水盖100两侧,避免水流停顿或聚集在伸缩缝处。

在防水盖100下表面左右两侧一体形成有对称设置、向下突出的固定凸起130,在构成伸缩缝400的左右两侧建筑物墙壁上设置有与固定凸起130相对应、开口向上的固定凹槽410,经由固定凸起130 与固定凹槽410相配合来固定防水盖100,同时,通过固定凸起130 还能阻止位于伸缩缝400两侧的水沿防水盖100与建筑物表面之间的接触空隙流入到伸缩缝400中。

在防水盖100的下侧于与伸缩缝400相对处设置有朝上凹进的两条卸荷槽110,该卸荷槽110开口向下,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单个卸荷槽110左右两侧的壁部设置有相对的多对凹孔140,在这多对凹孔 140内设置有连接两者、均匀设置的多根卸荷杆120,这多根卸荷杆 120沿图1中的前后方向(即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卸荷杆120由具有一定形变的弹性材料所制成,可以用于卸荷在伸缩缝400伸缩过程中防水盖100所受到的力。

在构成伸缩缝400的左右两侧建筑物墙壁上设置有相对的安装槽,该安装槽位于防水盖100的下方,沿前后方向设置,开口左右相对设置。在安装槽内安装有防水带200,该防水带200由上下相对的一对齿板210契合组成,其中,齿板210具有弹性。

特别地,本实施例中,在这一对齿板210相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间隙220,用于留存流入到伸缩缝内的水,如图1所示,间隙220的纵截面形状为波浪线,即一对齿板210的契合面为曲面。

进一步地,在防水带200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不光滑的凹凸层,这样能够扩大防水带200与安装槽的接触面积,有效阻挡水从防水带 200与安装槽的接触间隙流入伸缩缝中。

进一步地,在伸缩缝400内于防水盖100与防水带200之间、防水带200下方还分别均匀设置有吸水珠300,该吸水珠300为现有产品,用于吸附进入到伸缩缝400内的水。

图2所示为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2所示,卸荷槽110为三个,在这三个卸荷槽110内均设置有卸荷杆120。

不难理解,卸荷槽110的设置个数并非局限于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所述,卸荷槽110的具体个数可根据伸缩缝400伸缩距离的不同视情况设置,伸缩距离越大,设置的卸荷槽110越多。

图3所示为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3所示,在第三实施例中,间隙220的纵截面形状为曲折线,即齿板210的契合面上具有多个棱角。

图4所示为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在第四实施例中,间隙220的纵截面形状呈左右两侧朝外倾斜的U形,如此使间隙220的两端高于中段,便于流入到伸缩缝400内的水留存在缝隙内。

由上,采用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新型伸缩缝防水结构主要具有如下效果:

在伸缩缝400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多层防水结构,例如,防水盖100和固定凸起130的阻挡、上层吸水珠300的强力吸收、防水带 200利用不光滑的外表面扩大与建筑物墙壁的接触面积来阻挡水沿接触间隙渗入、一对齿板210间的契合缝隙220对流水的留存、下层吸水珠300的吸收保护,如此,一旦伸缩缝400外部的水进入伸缩缝内时,这部分水在渗入过程中必须依次流经上述多层防水结构才能最终进入伸缩缝400内,然而,在这部分水流经上述途径过程中,这部分水会被层层截留和吸收掉,同时,有些防水结构也会因为吸水膨胀而提高防水效果,则使流水最终不能进入到伸缩缝400深处,由此来实现防水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