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空调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6171发布日期:2019-07-31 21:40阅读:906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空调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建筑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空调板。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建筑构件都趋于预制装配式构件,虽然空调板是建筑中相对较小的建筑构件,但是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现场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方式,由于高层建筑中空调板的数量比较多,因此在现场钢筋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容易对建筑施工环境产生影响,一旦混凝土出现外溢就会造成施工环境污染;而且,在现场浇筑空调板时,容易增强施工人员的作业强度,且人员投入成本较高。

虽然,目前越来越多的装配式空调板涌入市场,但是大多采用固定螺栓将装配式空调板固定在建筑框架的外墙上,然后在做混凝土勾缝填充。这种固定形式很难保证装配式空调板的永久的固定安全性,一旦固定螺栓发生锈蚀,将导致装配式空调板固定不牢,称重能力下降,发生高空坠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空调板,它具有安装稳定、施工便捷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空调板,包括空调板本体,所述空调板本体上一体设置有插块和预埋钢筋,插块设置在空调板本体的端部,预埋钢筋从空调板本体向插块水平穿出;所述空调板本体的上端埋设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底座、扣板以及螺栓,所述底座为顶部敞口的矩形盒体,所述底座的上端固接有环状的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面垂直固接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套管,套管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板与扣板上均开设有通孔,螺栓穿过通孔与套管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板本体由钢筋混凝土预制浇筑一体成型,底座及套管一体浇筑在空调板本体上;在建筑框架施工时,在建筑外墙上预留不小于插块厚度的插接孔,在楼板汇总预留的钢筋插孔,然后通过机械将空调板本体起吊到需要装配的位置,起吊到位后,将空调板本体上的预埋钢筋插接在楼板汇总预留的钢筋插孔中,然后将空调板本体向着建筑外墙内推动,当插块完全插接在外墙中预留的插接孔内后,用建筑防水胶对空调板本体与建筑框架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填充,完成空调板本体的装配;当空调板本体固定好后,拧动螺栓,将扣板从底座上脱离,然后将防护栏的底端插在底座上,再用螺栓进行进一步固定,将防护栏通过安装件安装在空调板本体上,以保证后期安装空调上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件的数量为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在空调板本体的上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调防护栏通过四个安装件安装固定后,能够使空调防护栏围设在空调板本体上,提高防护栏的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的外周面上固接有加强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增大了底座与空调板本体的接触面积,使底座在空调板本体上更加稳固,从而提高防护栏安装后的稳定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板面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与底座内部相适配的插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扣板放置在底座上后,插接环伸入到底座内,对扣板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使其通孔与连接板的通孔对应,方便进行下一步螺栓固定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板背离底座的一侧固接有吊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环以便对空调板本体进行吊运,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安装件有效保证对空调板本体吊装时的稳定性,避免空调板本体吊装时由于受理不均而发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调板本体的厚度由远离插块的一端向设有插块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空调板本体的上侧面为水平面,空调板本体的下侧面为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调板本体装配完毕后,厚度较大的一端抵在建筑外墙上,从而对空调板本体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调板本体下侧面上远离插块的一端开设有滴水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水线用于防止水渍漫延到建筑外墙表面,保证建筑外墙的整洁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块背离空调板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凸沿,所述凸沿的厚度为插块的厚度的一半,凸沿上侧面靠近插块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预埋钢筋位于凸沿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内填充发泡聚乙烯棒,对空调板本体与建筑框架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填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空调板本体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空调板,空调板本体在工厂批量化预制生产,合格成品空调板本体直接运往施工现场进行局部钢筋混凝土搭接和浇筑,充分简化现场施工程序,节省建筑现场施工时间,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2、通过在空调板本体上设置插块及预埋钢筋,在建筑外墙上预留插接孔,从而有效保证空调板本体与建筑外墙之间的牢固性,有效提高空调板本体的支撑力;

3、通过在空调板本体上设置安装件,安装件既方便吊运空调板本体,又方便安装防护栏,保证了空调板本体安装空调时的安全性;且安装件安装防护栏后即可将其吊环卸掉,避免了对空调安装造成干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调板本体;11、滴水线;2、插块;21、凸沿;22、安装槽;3、预埋钢筋;4、安装件;5、底座;51、连接板;52、套管;53、加强板;6、扣板;61、吊环;62、插接环;7、螺栓;8、建筑外墙;81、插接孔;9、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装配式空调板,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用于安装空调外挂机的空调板本体1,空调板本体1由钢筋混凝土预制浇筑一体成型,空调板本体1的厚度由装配时远离建筑外墙8的一端向朝向建筑外墙8的一端逐渐增大,空调板本体1的上侧面为水平面、下侧面为斜面,空调板本体1装配完毕后,厚度较大的一端抵在建筑外墙8上,从而对空调板本体1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空调板本体1上朝向建筑外墙8的一端设置有插块2,插块2上朝向外墙面的一端设置有凸沿21以及伸出插块2端面的预埋钢筋3,预埋钢筋3从凸沿21上侧的插块2端面穿出,凸沿21上侧面靠近插块2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22;在建筑框架施工时,需要在建筑外墙8上预留不小于插块2厚度的插接孔81,在楼板9汇总预留的钢筋插孔及与凸沿21配合的让位槽。

如图1所示,空调板本体1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安装空调防护栏的安装件4,安装件4包括底座5、扣板6以及螺栓7,其中底座5为顶部敞口的矩形盒体,底座5的上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有环状的连接板51,连接板51的下端面垂直固接有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套管52,套管52设有内螺纹,扣板6的外形与连接板51相适配,扣板6和连接板51上均开设有通孔,螺栓7能够穿过扣板6和连接板51的通孔与套管52螺纹连接,将扣板6固定在底座5上,底座5及套管52一体浇筑在空调板本体1上,以此实现安装件4在空调板本体1上的安装固定。安装件4的数量为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在空调板本体1的上端;防护栏安装时,拧动螺栓7,将扣板6从底座5上脱离,然后将防护栏的底端插在底座5上,再用螺栓7进行进一步固定,完成安装。

进一步的,在扣板6背离底座5的一侧固接有吊环61,以便对空调板本体1进行吊运,四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安装件4有效保证对空调板本体1吊装时的稳定性,避免空调板本体1吊装时由于受理不均而发生晃动。在扣板6面向底座5的一侧设置有与底座5内部相适配的插接环62,扣板6放置在底座5上后,插接环62伸入到底座5内,对扣板6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使其通孔与连接板51的通孔对应,方便进行下一步螺栓7固定的操作。在底座5的外周面上固接有加强板53,加强板53水平布置,底座5一体浇筑在空调板本体1上后,加强板53增大了底座5与空调板本体1的接触面积,使底座5在空调板本体1上更加稳固,从而提高防护栏安装后的稳定效果。

空调板本体1下侧面上远离外墙面的一端开设有滴水线11,滴水线11用于防止水渍漫延到建筑外墙8表面,保证建筑外墙8的整洁度。

本实用新型在施工现场装配时,将吊钩挂接在空调板本体1的吊环61上,然后通过机械将空调板本体1起吊到需要装配的位置,起吊到位后,将空调板本体1上的预埋钢筋3插接在楼板9汇总预留的钢筋插孔中,同时凸沿21对接在楼板9中预留的让位槽上,然后将空调板本体1向着建筑外墙8内推动,当插块2完全插接在外墙中预留的插接孔81内后,向安装槽22内填充发泡聚乙烯棒,最后用建筑防水胶对空调板本体1与建筑框架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填充,完成空调板本体1的装配;当空调板本体1固定好后,再将防护栏通过安装件4安装在空调板本体1上,以保证后期安装空调上的安全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