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多功能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5671发布日期:2019-10-08 21:52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井多功能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地防护设置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电梯井多功能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超高层电梯井施工完成后,一般只在门口出设置防护栏,电梯井道内不设任何防护措施,对于电梯井道内后期施工,尤其在超高层电梯井道内施工时,存在交叉施工,没有保护措施会发生上面施工过程中有东西掉下来砸到下面施工人员或砸坏下面电梯施工安装的精密设备,不仅会造成产品损失严重了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需要针对以上技术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井多功能防护装置,解决了电梯井内施工无安全保障的技术问题,保证电梯井门口处的安全防护,又保证了井道内的水平防护,减少了施工成本,并且缩短了施工工期。

一种电梯井多功能防护装置,包括兜网组件和防护栏杆,所述兜网组件包括方形兜网和平行设置在所述方形兜网两侧的柱管,所述防护栏杆包括栅栏、设置在所述栅栏底部的连接板以及平行固定设置在所述栅栏两侧的铰接杆,两个所述铰接杆的底端部均设置有延伸杆,两个所述延伸杆的侧面均设置有铰接孔,并通过所述铰接孔分别与两个所述柱管的端部铰接连接;

所述柱管远离所述铰接孔的另一端与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铰接杆顶部设置的通孔,两个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与水平放置的连接柱两端连接,所述连接柱和所述兜网分别设置在所述防护栏杆的两侧;

所述防护栏杆两侧面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钢丝绳支撑起来的挡杆组件,所述连接板下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连接柱的限位块。

使用时,防护栏杆竖直固定设置在电梯门的两侧,控制连接柱,使得兜网组件缓慢地水平设置在电梯井道内,当兜网组件水平设置时,连接柱与防护栏杆的外侧面接触,这对钢丝绳的绷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当需要将兜网组件收起时,拉动连接柱,使得连接柱设置在限位块内,这样连接柱通过钢丝绳拉动兜网组件,使得兜网组件与防护栏杆贴合在一起,方便运输;

使用时,由于兜网一侧的钢丝绳长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这样在收起后,连接柱设置在限位块中,导致防护栏和兜网组件不能紧密接触,为了能使得兜网组件与防护栏杆紧密接触,使得收起状态下的钢丝绳完全处于限位块的一侧,则设置有挡杆组件,使得当连接柱设置在限位块时,将防护栏杆靠近限位块一侧的钢丝绳支起,用于增加钢丝绳在限位块一侧的使用长度。

所述限位块包括横块和设置在所述横块一端的斜块,所述横块与所述斜块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横块底面一侧设置有半圆形开口槽,所述横块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横块通过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铰接杆的底部连接,所述斜块嵌入所述连接板底面开设的斜开口槽内;

所述半圆形开口槽整体位于所述铰接杆远离所述方形兜网的一侧。

连接柱设置在横块底面设置的半圆形开口槽内,斜块的作用是使得限位块与连接板契合在一起,并且不易松动。

所述挡杆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铰接杆外侧的转轴、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转盘、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转轴外端的转杆、水平设置且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转杆另一端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设置有挡盘;

所述转盘侧面阵列设置有若干销孔,所述铰接杆外侧设置有通孔,所述转盘通过设置在所述销孔和所述通孔内的定位销与所述铰接杆连接。

当连接柱设置在限位块内后,钢丝绳搭设在所述支撑柱的外侧,根据钢丝绳的紧固程度,适当调整转杆的转角,这样支撑住的高度也能得到适当的调节。

两个所述通孔的内底面设置有弧形拱部,所述钢丝绳与所述弧形拱部的上端面接触。

钢丝绳与弧形拱部接触,有助于减少摩擦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达成以下显著效果:

(1)电梯井门口采用防护栏杆进行固定式防护,电梯井内采用兜网组件进行可调节式水平防护,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使用时只需将兜网组件与电梯门口防护栏杆分离即可,具有可周转性,适用各个楼层。

(3)将电梯门口处的防护栏杆和电梯井内的兜网组件相结合,解决了传统电梯井道内施工没有水平防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护栏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铰接杆和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挡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兜网组件;2、柱管;3、螺栓;4、限位块4;5、防护栏杆;5-1、铰接杆;5-101、通孔;5-2、延伸杆;5-201、铰接孔;5-3、连接板;5-301、斜开口槽;6、连接柱;7、钢丝绳;8、挡杆组件;8-1、转盘;8-2、转杆;8-3、支撑柱;8-4、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加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一种电梯井多功能防护装置,包括兜网组件1和防护栏杆5,兜网组件1包括方形兜网和平行设置在方形兜网两侧的柱管2,防护栏杆5包括栅栏、设置在栅栏底部的连接板5-3以及平行固定设置在栅栏两侧的铰接杆5-1,两个铰接杆5-1的底端部均设置有延伸杆5-2,两个延伸杆5-2的侧面均设置有铰接孔5-201,并通过铰接孔5-201分别与两个柱管2的端部铰接连接;

柱管2远离铰接孔5-201的另一端与钢丝绳7的一端连接,钢丝绳7的另一端穿过铰接杆5-1顶部设置的通孔5-101,两个钢丝绳7的另一端分别与水平放置的连接柱6两端连接,连接柱6和兜网分别设置在防护栏杆5的两侧;

参见图2,防护栏杆5两侧面还分别设置有用于将钢丝绳7支撑起来的挡杆组件8,连接板5-3下端设置有用于卡接连接柱6的限位块4。

使用时,防护栏杆5竖直固定设置在电梯门的两侧,控制连接柱6,使得兜网组件1缓慢地水平设置在电梯井道内,当兜网组件1水平设置时,连接柱6与防护栏杆5的外侧面接触,这对钢丝绳7的绷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当需要将兜网组件1收起时,拉动连接柱6,使得连接柱6设置在限位块4内,这样连接柱6通过钢丝绳7拉动兜网组件1,使得兜网组件1与防护栏杆5贴合在一起,方便运输;

使用时,由于兜网一侧的钢丝绳7长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这样在收起后,连接柱6设置在限位块4中,导致防护栏和兜网组件1不能紧密接触,为了能使得兜网组件1与防护栏杆5紧密接触,使得收起状态下的钢丝绳7完全处于限位块4的一侧,则设置有挡杆组件8,使得当连接柱6设置在限位块4时,将防护栏杆5靠近限位块4一侧的钢丝绳7支起,用于增加钢丝绳7在限位块4一侧的使用长度。

限位块4包括横块和设置在横块一端的斜块,横块与斜块的夹角为钝角;

参见图3,横块底面一侧设置有半圆形开口槽,横块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横块通过螺栓3与铰接杆5-1的底部连接,斜块嵌入连接板5-3底面开设的斜开口槽5-301内;

半圆形开口槽整体位于铰接杆5-1远离方形兜网的一侧。

连接柱6设置在横块底面设置的半圆形开口槽内,斜块的作用是使得限位块4与连接板5-3契合在一起,并且不易松动。

参见图4,挡杆组件8包括设置在铰接杆5-1外侧的转轴、固定设置在转轴上的转盘8-1、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转轴外端的转杆8-2、水平设置且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转杆8-2另一端的支撑柱8-3,支撑柱8-3的另一端设置有挡盘;

转盘8-1侧面阵列设置有若干销孔,铰接杆5-1外侧设置有通孔5-101,转盘8-1通过设置在销孔和通孔5-101内的定位销8-4与铰接杆5-1连接。

当连接柱6设置在限位块4内后,钢丝绳7搭设在支撑柱的外侧,根据钢丝绳7的紧固程度,适当调整转杆的转角,这样支撑住的高度也能得到适当的调节。

两个通孔5-101的内底面设置有弧形拱部,钢丝绳7与弧形拱部的上端面接触。

钢丝绳7与弧形拱部接触,有助于减少摩擦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使用时,防护栏杆5竖直固定设置在电梯门的两侧,控制连接柱6,使得兜网组件1缓慢地水平设置在电梯井道内,当兜网组件1水平设置时,连接柱6与防护栏杆5的外侧面接触,这对钢丝绳7的绷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当需要将兜网组件1收起时,拉动连接柱6,使得连接柱6设置在限位块4内,这样连接柱6通过钢丝绳7拉动兜网组件1,使得兜网组件1与防护栏杆5贴合在一起,方便运输;

使用时,由于兜网一侧的钢丝绳7长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这样在收起后,连接柱6设置在限位块4中,导致防护栏和兜网组件1不能紧密接触,为了能使得兜网组件1与防护栏杆5紧密接触,使得收起状态下的钢丝绳7完全处于限位块4的一侧,则设置有挡杆组件8,使得当连接柱6设置在限位块4时,将防护栏杆5靠近限位块4一侧的钢丝绳7支起,用于增加钢丝绳7在限位块4一侧的使用长度;

铰接杆5-1上端设置有通孔5-101,通孔5-101的内底面设置有弧形拱部,钢丝绳7与弧形拱部的上端面接触,这样钢丝绳7在来回滑动的过程中,始终与弧形拱部点接触,有助于减少摩擦力,促进操作过程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