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铝合金模板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2902发布日期:2019-11-01 20:5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式铝合金模板配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铝合金模板配件。



背景技术:

模板是建筑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施工工具之一,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临时设施。我国目前使用的模板种类众多,主要有木模板、钢模版、铝合金模板等,但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及人工费上涨,铝合金模板替代传统模板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以其分量轻、强度高、板幅面大,拼缝少的特色有用确保了施工质量,尽管铝合金模板的前期投入相对较高,可是却能够有用缩短施工工期,进步施工质量,削减二次施工带来的不必要麻烦。首先,因为铝膜的规划具有规范化和规范多样化的特色,使它能够适应任何方位的装置和施工,并让建设工程的规范化程度得到了有用的保障和提高。在经济效益方面,铝合金模板与传统模板比照前期投入较多,之所以受到了遍及的期待,缘由是木模等传统模板尽管在前期投入较少,可是后期投入许多,从全体上选用铝模的效益较高。其次,因为铝合金是环保修建资料,有很高的收回率和收回价值,残值收回率可到达原资料报价的80%以上。别的,铝合金模板能够被屡次重复运用,节约了出资本钱。也就是说,运用铝合模板,除了较高的前期投入外,后期投入为零,这也是其经济效益杰出的缘由地点。所以铝合金模板在今后有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但目前来看,因为铝合金模板种类繁多,并且没有一套标准的规范,这也使铝合金模板缺乏统一性。其中,在墙模板搭设中,由于层高的原因,往往铝模板外板下口需要抬高50mm或40mm左右,一般的做法是给铝模板下口接一定尺寸的角铝,待使用完毕后,再将铝模板下口的角铝拆下,无形中增加了劳动量,并且由于角铝以及螺母较小,经常出现丢失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铝合金模板配件,克服现有模板搭设中,抬高模板的过程繁杂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调节式铝合金模板配件,该配件用以调节铝合金模板的抬高高度,该配件包括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边缘设有多个连接头,每个连接头上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上端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铝合金模板上;

所述第一连杆及其连接的第二连杆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支撑板;所述第一连杆与连接头之间、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以及第二连杆与固定座之间均通过螺栓实现铰接连接或螺栓锁紧。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

可选地,所述连接头包括两个垂直于支撑板的带有通孔的第一夹板,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为带有通孔的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杆的上端为带有通孔的第二夹板;

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为带有通孔的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杆的上端为带有通孔的第三连接板;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且带有通孔的第三夹板;

所述第一夹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第二夹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三连接板与第三夹板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用以实现铰接连接或螺栓锁紧;

所述底板与铝合金模板之间焊接。

可选地,所述的连接头有两个,两个连接头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上边缘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位置,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螺栓为M10螺栓。

可选地,所述铝合金模板包括矩形的竖板、设在竖板下边缘的水平的横板以及垂直于竖板且设在竖板左右两侧的侧板,所述侧板与横板垂直连接;在所述竖板与横板的连接处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支撑板的长度,所述贯通槽的宽度大于支撑板的厚度,用以使支撑板能穿过贯通槽;

所述固定座的底板固定在所述竖板上,所述固定座到横板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支撑板连接后的最大长度。

可选地,在所述竖板与侧板的连接处设有贯通槽。

可选地,所述铝合金模板的长和宽分别为2600mm和400mm,横板的宽度为80mm,铝合金模板的厚度为4mm;

所述支撑板的长和宽分别为400mm和50mm,支撑板的厚度为14mm;

所述固定座与横板之间的距离为170mm,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长度均为78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铝合金模板的抬高并能调节铝合金模板的抬高高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当铝合金模板需要抬高时,由于第一夹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第二夹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三连接板与第三夹板之间通过螺栓铰接连接,推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使支撑板穿过贯通槽并与铝合金模板平行,从而将铝合金模板抬高,满足抬高要求后,将第一夹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第二夹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三连接板与第三夹板之间用螺栓锁紧固定。当不需抬高铝合金模板时,将第一夹板与第一连接板之间、第二夹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第三连接板与第三夹板之间螺栓松开形成活动的铰接,从而收回支撑板,收回的支撑板用螺栓锁紧固定,可做为标准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铝合金模板上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铝合金模板上的侧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的主视图,(b)为支撑板的侧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杆的主视图,(b)为第一连杆的侧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杆的主视图,(b)为第二连杆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竖板和侧板连接处的贯通槽。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竖板和横板连接处的贯通槽。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支撑板,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固定座,5-铝合金模板;

11-连接头,111-第一夹板,21-第一连接板,22-第二夹板,31-第二连接板,32-第三连接板,41-第三夹板;

51-竖板,52-横板,53-侧板,54-贯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可调节式铝合金模板配件,该配件包括支撑板1,在支撑板1上边缘设有多个连接头11,每个连接头11上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杆2,所述第一连杆2上端连接有第二连杆3,所述第二连杆3的上端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固定在铝合金模板5上;第一连杆2及其连接的第二连杆3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支撑板1;所述第一连杆2与连接头11之间、第一连杆2与第二连杆3之间以及第二连杆3与固定座4之间均通过螺栓实现铰接连接或螺栓锁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配件能实现铝合金模板5的抬高,并能用以调节铝合金模板5的抬高高度。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头11包括两个垂直于支撑板1的带有通孔的第一夹板111,所述第一连杆2的下端为带有通孔的第一连接板21,第一连杆2的上端为带有通孔的第二夹板22;第二连杆3的下端为带有通孔的第二连接板31,第二连杆3的上端为带有通孔的第三连接板32;所述固定座4包括底板和垂直于底板且带有通孔的第三夹板41;第一夹板111与第一连接板21之间、第二夹板22与第二连接板31之间、第三连接板32与第三夹板41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用以实现铰接连接或螺栓锁紧;底板与铝合金模板5之间焊接。

具体的,的连接头11有两个,两个连接头11分别位于支撑板1的上边缘的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位置,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支撑板1的连接和拉动;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用以实现铰接连接或螺栓锁紧;所述螺栓为M10螺栓。

铝合金模板5包括矩形的竖板51、设在竖板51下边缘的水平的横板52以及垂直于竖板51且设在竖板51左右两侧的侧板53,所述侧板53与横板52垂直连接;在所述竖板51与横板52的连接处设有贯通槽54,所述贯通槽54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支撑板1的长度,所述贯通槽54的宽度大于支撑板1的厚度,用以使支撑板1能穿过贯通槽54;所述固定座4的底板固定在所述竖板51上,所述固定座4到横板52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3和支撑板1连接后的最大长度,从而能实现通过支撑板1将铝合金模板5抬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竖板51与侧板53的连接处设有贯通槽54,此贯通槽54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支撑板1的宽度;当支撑板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竖板51的宽度时,支撑板1能穿过贯通槽54。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铝合金模板5的长和宽分别为2600mm和400mm,横板52的宽度为80mm,铝合金模板5的厚度为4mm;支撑板1的长和宽分别为400mm和50mm,支撑板1的厚度为14mm;固定座4与横板52之间的距离为170mm,所述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的长度均为78mm。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当铝合金模板需要抬高时,由于第一夹板111与第一连接板21之间、第二夹板22与第二连接板31之间、第三连接板32与第三夹板41之间通过螺栓铰接连接,推动第一连杆2和第二连杆3使支撑板1穿过贯通槽54并与铝合金模板平行,从而将铝合金模板5抬高,满足抬高要求后,将第一夹板111与第一连接板21之间、第二夹板22与第二连接板31之间、第三连接板32与第三夹板41之间用螺栓锁紧固定。当不需抬高铝合金模板5时,将第一夹板111与第一连接板21之间、第二夹板22与第二连接板31之间、第三连接板32与第三夹板41之间螺栓松开形成活动的铰接,从而收回支撑板1,收回的支撑板1用螺栓锁紧固定,可做为标准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