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板幕墙阳角辅助挂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8682发布日期:2019-08-13 20:26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板幕墙阳角辅助挂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板幕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板幕墙阳角辅助挂件。



背景技术:

陶土板的原材料为天然陶土,不添加任何其它成分,不会对空气造成任何污染,陶板的颜色完全是陶土的天然颜色、绿色环保、无辐射和色泽温和,不会带来光污染,而且陶板的可选之色多达14种,能够满足建筑设计师和业主对颜色的选择要求。

在陶板幕墙安装后,转角处容易遭致损害,需要在拐角处设置阳角连接件,用来加强墙面的牢固度,现有的一些阳角挂件需通过螺钉固定在墙角处,使其更加稳定,因大多在墙体开槽,因陶板较薄,且有蜂窝孔,开槽后强度降低,多次拧松螺钉拆下挂件再进行安装时对墙体造成损坏,而且现有的一些阳角挂件减震效果不好,当阳角挂件受到撞击时,不但挂件容易受损,对墙体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板幕墙阳角辅助挂件,解决了现有的一些阳角挂件需通过螺钉固定在墙角处,使其更加稳定,因大多在墙体开槽,因陶板较薄,且有蜂窝孔,开槽后强度降低,多次拧松螺钉拆下挂件再进行安装时对墙体造成损坏,而且现有的一些阳角挂件减震效果不好,当阳角挂件受到撞击时,不但挂件容易受损,对墙体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陶板幕墙阳角辅助挂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卡接在第一凹槽内壁的右侧面,所述转动装置设置在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墙体的左侧面。

所述墙体的外表面与支撑板的内表面搭接,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与连接板的内表面搭接,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设置在第三凹槽内。

所述第三凹槽开设在支撑板的外表面,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与弹性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体的外表面与隔离装置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帽内,所述螺纹帽卡接在第一凹槽内壁的右侧面。

优选的,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内表面与弹性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外表面与装饰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弹性体设置为橡胶体,所述装饰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装饰纹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陶板幕墙阳角辅助挂件,通过设置装饰板、压板、弹性体、支撑板、连接板和墙体,当该挂件安装在墙体时,工作人员依次将四个第二螺纹杆放置在通孔内进行拧紧,使得四个第二螺纹杆分别螺纹连接在四个第三凹槽内,当该挂件受到撞击时,外力会挤压装饰板,使得装饰板通过压板挤压弹性体,因弹性体为橡胶体,使得弹性体挤压变形后迅速恢复到接近原有状态和尺寸,有效的起到了缓冲的作用,挂件受到撞击时,挂件和墙体不易受损。

2、该陶板幕墙阳角辅助挂件,通过设置弹性体、装饰板、连接板、第一螺纹杆、螺纹帽和第二螺纹杆,当需要更换该挂件时,工作人员拧松四个第二螺纹杆,使得四个第二螺纹杆分别脱离四个第三凹槽,使得工作人员有效的将挂件拆下,因第三凹槽开设在支撑板上,拆卸安装连接板时不会对墙体造成损伤。

3、该陶板幕墙阳角辅助挂件,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螺纹帽、支撑板、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墙体,当需要将支撑板安装在墙体时,工作人员拧紧四个第一螺纹杆,使得第一螺纹杆在与螺纹帽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向右移动,使得第一螺纹杆位于第二凹槽内,因第一螺纹帽位于第一凹槽内,使得支撑板和连接板可以紧密接触,且不会晃动,因支撑板安装在墙体上,不需要多次将支撑板从墙体拆下,不会对第二凹槽内壁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第一凹槽、3转动装置、31螺纹帽、32第一螺纹杆、4第二凹槽、5墙体、6连接板、7通孔、8第二螺纹杆、9第三凹槽、10弹性体、11隔离装置、111装饰板、112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陶板幕墙阳角辅助挂件,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设置有转动装置3,转动装置3包括第一螺纹杆32,第一螺纹杆32螺纹连接在螺纹帽31内,螺纹帽31卡接在第一凹槽2内壁的右侧面,通过设置第一螺纹杆32,工作人员拧紧四个第一螺纹杆32,使得第一螺纹杆32在与螺纹帽31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向右移动时不会晃动且更加稳定,转动装置3卡接在第一凹槽2内壁的右侧面,转动装置3设置在第二凹槽4内,第二凹槽4开设在墙体5的左侧面,通过设置第二凹槽4和第三凹槽9,因第二凹槽4和第二凹槽4内均设置有内螺纹,使得第一螺纹杆32和第二螺纹杆8分别螺纹连接在第二凹槽4和第三凹槽9内时更加稳定,第二凹槽4内设置有内螺纹,第三凹槽9内设置有内螺纹。

墙体5的外表面与支撑板1的内表面搭接,支撑板1的外表面与连接板6的内表面搭接,连接板6的外表面开设有四个通孔7,通孔7内设置有第二螺纹杆8,通过设置第二螺纹杆8,工作人员依次将四个第二螺纹杆8放置在通孔7内进行拧紧,使得四个第二螺纹杆8分别螺纹连接在四个第三凹槽9内,使得连接板6有效的安装在墙体5,第二螺纹杆8设置在第三凹槽9内。

第三凹槽9开设在支撑板1的外表面,弹性体10设置为橡胶体,装饰板111的外表面设置有装饰纹路,支撑板1的形状设置为L形,通过设置弹性体10,当该挂件受到撞击时,外力会挤压装饰板111,使得装饰板111通过压板112挤压弹性体10,因弹性体10为橡胶体,使得弹性体10挤压变形后迅速恢复到接近原有状态和尺寸,有效的起到了缓冲的作用,连接板6的外表面与弹性体1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隔离装置11包括压板112,压板112的内表面与弹性体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压板112的外表面与装饰板1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装饰板111,使得装饰板111有效的起到的装饰的作用,使得该挂件更加美观,弹性体10的外表面与隔离装置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S1、当该挂件安装在墙体5时,工作人员依次将四个第二螺纹杆8放置在通孔7内进行拧紧,使得四个第二螺纹杆8分别螺纹连接在四个第三凹槽9内,当该挂件受到撞击时,外力会挤压装饰板111,使得装饰板111通过压板112挤压弹性体10,因弹性体10为橡胶体,使得弹性体10挤压变形后迅速恢复到接近原有状态和尺寸;

S2、当需要更换该挂件时,工作人员拧松四个第二螺纹杆8,使得四个第二螺纹杆8分别脱离四个第三凹槽9,使得工作人员有效的将挂件拆下;

S3、当需要将支撑板1安装在墙体5时,工作人员拧紧四个第一螺纹杆32,使得第一螺纹杆32在与螺纹帽31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向右移动,使得第一螺纹杆32位于第二凹槽4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