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46368发布日期:2019-11-15 23:3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岸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及其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建于陡峭山体的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岸标是一种设在岸上指示船舶航行的标志,对船舶安全航行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岸标多建于河道两侧的岩质地面、土质地面或混凝土护坡上,一般采用重力式混凝土承台基础,建设条件较好。

但对峡谷河段、河道两侧为陡峭山体,一般不具备建设重力式混凝土承台基础的现场条件。目前采取方案一般是在拟建标位附近另外选择岸滩开阔平坦地带修建岸标,虽然修建维护方便,但降低了标位所处航道段的岸标的导助航功能,不利于船舶的通航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该塔型岸标能够建于峡谷河段、河道两侧为陡峭山体处,保障了所处航道段的岸标的导助航功能,有利于船舶的通航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设于山体沿河岸一侧,所述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包括悬挑承台、踏步及岸标,所述踏步安装于所述悬挑承台上,所述踏步设于所述悬挑承台一侧,且顺河岸设置;所述悬挑承台及所述踏步底部设有若干钢支撑结构,所述钢支撑结构用于将所述悬挑承台或所述踏步与山体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钢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角钢、第二角钢及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悬挑承台或所述踏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钢与所述第二角钢呈v字型,且两者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座通过螺栓螺母配合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二固定座通过螺栓螺母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与山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钢与所述第二角钢间夹角为30-60°。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钢支撑结构还包括锚杆,所述锚杆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座,并将所述第二固定座固定于山体上。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锚杆包括空心锚杆体、钻头、止浆塞、垫板及固定螺母,所述钻头螺纹连接于所述空心锚杆体一侧,所述垫板套设于所述空心锚杆体远离所述钻头一侧,所述止浆塞焊接固定于所述空心锚杆体上,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空心锚杆体螺纹连接,用于将所述垫板抵持固定于所述止浆塞处。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踏步面向山体一侧间隔设有若干锚杆,所述垫板上设有通孔,通过螺栓贯穿该通孔与所述踏步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匹配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穿过所述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以将所述垫板固定至所述第二固定座上。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悬挑承台为建楔形混凝土悬挑承台。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悬挑承台上设有预埋法兰盘,所述岸标底部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所述预埋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岸标周测还设有围栏,所述围栏与所述法兰盘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悬挑承台底部还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包括三角形钢、柱体及预埋件,所述三角形钢固定于所述悬挑承台底部,其另一端与所述柱体固定;所述预埋件包括底盘、钢柱及地脚螺栓,所述钢柱与所述底盘一体成型,所述柱体采用混凝土浇筑,且所述钢柱所述柱体内,所述地脚螺栓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底盘上,且所述地脚螺栓一端呈钩装。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踏步包括靠船段踏步及悬挑式踏步,两者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所述靠船段踏步面向地面一侧还设有所述预埋件。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所述的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预先检测岩石力学指标,具体包括岩石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密度及风化程度;

(2)在岩壁上选择密度较高、风化程度较弱的岩体上,先清除山体表面风化岩层,然后在山体上按照现浇悬挑承台1结构尺寸开槽,建楔形混凝土悬挑承台1作为塔型岸标基础;浇筑前栽入悬挑承台1的钢架,悬挑承台1根部厚度根据集中荷载和悬臂板的强度和结构要求确定,而后现浇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植完钢架后的悬挑承台1将不少于600m长度的混凝土结构,即悬挑承台1根部,嵌入山体岩石内;

(3)新建的悬挑承台1通过钢支撑结构4与山体连接,锚杆45深入山体内部,锚杆45栽入深度由步骤(1)检测的山体岩石力学指标确定;锚杆45入岩深度为挑台根部厚度的1.2倍以上;再通过注浆,使得锚杆45与山体固定;

(4)在悬挑承台1底部安装支撑柱5,支撑柱5上段设置为三角形钢51支撑结构,三角形钢51与悬挑承台连接;

(5)为方便维修船舶靠泊及维护人员上下船舶,在标位岸线处设置踏步2;在陡峭岩壁上打入锚杆45,锚杆45深入山体内部,再通过注浆,使得锚杆45与山体固定,悬挑式踏步22面向山体一侧与锚杆45连接,并通过植入钢筋与悬挑承台1相接,再浇筑混凝土而成,其强度等级c30;悬挑式踏步22底部根据需求设置钢支撑结构4,以辅助与山体固定连接;靠船段踏步21通过植入钢筋与岸壁岩石及悬挑承台1相接;其底部设有预埋件53,预埋件53深入地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能够建于峡谷河段、河道两侧为陡峭山体处,无适用的基础,保障了所处航道段的岸标的导助航功能,有利于船舶的通航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的侧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中钢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中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中岸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中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中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悬挑承台、2-踏步、21-靠船段踏步、22-悬挑式踏步、3-岸标、31-法兰盘、32-围栏、4-钢支撑结构、41-第一固定座、42-第一角钢、43-第二角钢、44-第二固定座、45-锚杆、451-空心锚杆体、452-钻头、453-止浆塞、454-垫板、455-固定螺母、5-支撑柱、51-三角形钢、52-柱体、53-预埋件、531-底盘、532-钢柱、533-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6,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其设于山体沿河岸一侧,具体的,所述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包括悬挑承台1、踏步2及岸标3,所述踏步2安装于所述悬挑承台1上,所述踏步2设于所述悬挑承台1一侧,且顺河岸设置;所述悬挑承台1及所述踏步2底部设有若干钢支撑结构4,所述钢支撑结构4用于将所述悬挑承台1或所述踏步2与山体固定连接。

由于岸标3附近均为陡峭山体,可在岩壁上选择岩石整体性较好的位置,建悬挑承台1作为塔型岸标基础,基础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c30;进一步的,所述悬挑承台1为建楔形混凝土悬挑承台,能够在满足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减少自重。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支撑结构4包括第一固定座41、第一角钢42、第二角钢43及第二固定座44,所述第一固定座41与所述悬挑承台1或所述踏步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角钢42与所述第二角钢43呈v字型,且两者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固定座41通过螺栓螺母配合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一所述第二固定座44通过螺栓螺母配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44与山体固定连接。新建的悬挑承台1通过钢支撑结构4进行支撑。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角钢42与所述第二角钢43间夹角为30-60°,使得两者均衡受力,保证悬挑承台1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支撑结构4还包括锚杆45,所述锚杆45贯穿所述第二固定座44,并将所述第二固定座44固定于山体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锚杆45包括空心锚杆体451、钻头452、止浆塞453、垫板454及固定螺母455,所述钻头452螺纹连接于所述空心锚杆体451一侧,所述垫板454套设于所述空心锚杆体451远离所述钻头452一侧,所述止浆塞453焊接固定于所述空心锚杆体451上,所述固定螺母455与所述空心锚杆体451螺纹连接,用于将所述垫板454抵持固定于所述止浆塞453处,锚杆45深入山体内部,再通过注浆,使得锚杆45与山体固定,提高整体牢固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踏步2面向山体一侧间隔设有若干锚杆45,所述垫板454上设有通孔,通过螺栓贯穿该通孔与所述踏步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44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匹配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穿过所述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以将所述垫板454固定至所述第二固定座44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挑承台1上设有预埋法兰盘,所述岸标3底部设有法兰盘31,所述法兰盘31与所述预埋法兰盘通过螺栓固定,固定方式简单,牢固性高;所述岸标3周测还设有围栏32,所述围栏32与所述法兰盘31固定连接,围栏32具有一定阻挡作用,降低岸标3倒塌风险。

实施例2: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9,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提供新型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

所述悬挑承台1底部还设有支撑柱5,所述支撑柱5包括三角形钢51、柱体52及预埋件53,所述三角形钢51固定于所述悬挑承台1底部,其另一端与所述柱体52固定;所述预埋件53包括底盘531、钢柱532及地脚螺栓533,所述钢柱532与所述底盘531一体成型,所述柱体52采用混凝土浇筑,且所述钢柱532所述柱体52内,所述地脚螺栓533通过螺母固定于所述底盘531上,且所述地脚螺栓533一端呈钩装;支撑柱5上段设置为三角形钢51支撑结构,三角形钢51与悬挑承台连接,稳定性高;支撑柱5下段设置预埋件53,预埋件53深入地下,通过钩型地脚螺栓533,能够稳定扎根于地下,柱体52为混凝土浇筑而成,浇筑时与钢柱532一并浇筑,使得支撑柱5的稳定性能大大增强,加强基础安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踏步2包括靠船段踏步21及悬挑式踏步22,两者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所述靠船段踏步21面向地面一侧还设有所述预埋件53,预埋件53深入地下,通过钩型地脚螺栓533,能够稳定扎根于地下;柱体52与靠船段踏步21一并浇筑,使得踏步2处于水位变动区,也不会轻易松动。

具体施工步骤:

1、预先检测岩石力学指标,具体包括岩石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密度及风化程度;

2、在岩壁上选择密度较高,风化程度较弱的岩体上,先清除山体表面风化岩层,然后在山体上按照现浇悬挑承台1结构尺寸开槽,建楔形混凝土悬挑承台1作为塔型岸标基础;浇筑前栽入悬挑承台1的钢架,悬挑承台1根部厚度根据集中荷载和悬臂板的强度和结构要求确定,而后现浇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植完钢架后的悬挑承台1将不少于600m长度的混凝土结构(即悬挑承台1根部)嵌入山体岩石内;

3、新建的悬挑承台1通过钢支撑结构4与山体连接,锚杆45深入山体内部,锚杆45栽入深度由步骤(1)检测的山体岩石力学指标确定;锚杆45入岩深度为挑台根部厚度的1.2倍以上;再通过注浆,使得锚杆45与山体固定,整体牢固;

4、在悬挑承台1底部安装支撑柱5,支撑柱5上段设置为三角形钢51支撑结构,三角形钢51与悬挑承台连接;支撑柱5下段设置预埋件53,预埋件53深入地下,通过钩型地脚螺栓533,能够稳定扎根于地下,柱体52为混凝土浇筑而成,浇筑时与钢柱532一并浇筑,使得支撑柱5的稳定性能大大增强,加强基础安全性;

5、为方便维修船舶靠泊及维护人员上下船舶,在标位岸线处设置踏步2;在陡峭岩壁上打入锚杆45,锚杆45深入山体内部,再通过注浆,使得锚杆45与山体固定,悬挑式踏步22面向山体一侧与锚杆45连接,并通过植入钢筋与悬挑承台1相接,再浇筑混凝土而成,其强度等级c30;悬挑式踏步22底部根据需求设置钢支撑结构4,以辅助与山体固定连接;

靠船段踏步21通过植入钢筋与岸壁岩石及悬挑承台1相接;其底部设有预埋件53,预埋件53深入地下,通过钩型地脚螺栓533,能够稳定扎根于地下;柱体52与靠船段踏步21一并浇筑,使得踏步2处于水位变动区,也不会轻易松动,加强踏步安全性。

本悬挑承台式塔型岸标能够建于峡谷河段、河道两侧为陡峭山体处,无适用的基础,保障了所处航道段的岸标的导助航功能,有利于船舶的通航安全。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