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9816发布日期:2020-04-29 00:4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压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



背景技术:

砖机液压站又称液压泵站,是独立的液压装置,它按驱动装置要求供油,并控制油流的方向、压力和流量,它适用于主机与液压装置可分离的各种液压机械下。

现有的液压泵站在使用过程中,其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性不够,造成液压泵站对液压系统提供的动力不理想,而且液压泵站的结构简单,功能性单一,无法更好的对液压系统提供充足的动力。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的液压泵站在使用过程中,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性不够,造成对液压系统提供的动力不理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包括油箱箱体和静压砖机,所述油箱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油箱支架,所述油箱支架的内底壁设置有执行机构,且执行机构包括有双出轴电机,所述双出轴电机的下表面与油箱支架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所述油箱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机构,且控制机构包括有油路块,所述油箱箱体的上表面与油路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双出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横向传动轴,所述油箱支架的内底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减震胶垫和泵座,所述减震胶垫的上表面与泵座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油箱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震胶垫与泵座配合使用,减震胶垫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横向传动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星型弹性联轴器,两个所述星型弹性联轴器以横向传动轴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星型弹性联轴器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泵套,所述泵套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柱塞泵,所述泵座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叶片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泵套先和星型弹性联轴器配合使用,再与柱塞泵配合使用,对柱塞泵起到防尘保护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油箱箱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洗盖,两个所述清洗盖以油箱箱体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所述油箱箱体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吸油过滤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由清洗盖对油箱箱体内部清洗的作用,吸油过滤器起到在柱塞泵和叶片泵将油箱箱体内部的液压油吸出的过程中,对液压油中的杂质进行吸附过滤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油箱箱体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冷却器,所述油箱箱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油箱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加油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液位计观察油油箱体内部的液压油使用情况,工作人员通过加油口对油箱箱体内部进行灌输液压油,从而保证油箱箱体内部始终有液压油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油箱箱体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回油过滤器和压力表面板,所述压力表面板的一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表、第二压力表、第三压力表、第四压力表和第五压力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回油过滤器起到在液压系统工作完成后,液压油在回收过程中,对液压油产生的杂质进行吸附过滤的作用,第一压力表测试值范围为0-25mpa,第二压力表测试值范围为0-40mpa,第三压力表测试值范围为0-40mpa,第四压力表测试值范围为0-40mpa,第五压力表测试值范围为0-40mpa。

优选地,所述油路块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进油口,所述叶片泵的出油口和柱塞泵的出油口通过油管均与进油口的内壁固定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油口分别与叶片泵和柱塞泵连通,便于柱塞泵和叶片泵将油箱箱子内部的液压油送入油路块中。

优选地,所述油路块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止回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电动止回阀,所述油路块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电磁换向阀、第一电液换向阀、第二电液换向阀、双比例阀、第一抗衡阀和第三电液换向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压油的压力、流量和方向。

优选地,所述油路块的背面分别设置有第二抗衡阀、第一逻辑阀、第三电动止回阀和第四电动止回阀,油路块的背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液控单向阀;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达到在液压系统中控制和调节液压油的压力、流量和方向。

优选地,所述油箱箱体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溢流阀、第二逻辑阀和压力传感器,所述静压砖机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布料油缸、快速油缸、主油缸、充液阀和脱模油缸,所述溢流阀、第二逻辑阀、压力传感器、布料油缸、快速油缸、主油缸、充液阀和脱模油缸相互电性连接,所述静压砖机的底部设置有上下升降的模框,所述快速油缸的液压杆端与主油缸的液压杆端均固定安装有上压头,所述上压头与模框相适配,所述布料油缸的液压杆端固定安装有水平方向左右滑动的料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能够将压力显示出来,从而方便调节控制,保证主油缸的正常使用。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油箱支架的内底壁设置有执行机构,且执行机构包括有双出轴电机,双出轴电机的下表面与油箱支架的内底壁固定连接,达到了通过双出轴电机更好的控制叶片泵和柱塞泵工作,进而更好的对液压系统提供充足的动力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泵站的结构简单,功能性单一,无法更好的对液压系统提供充足的动力的问题。

2、通过设置油箱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机构,且控制机构包括有油路块,油箱箱体的上表面与油路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通过本机构在液压系统中更好控制和调节液压油的压力、流量和方向,从而提高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性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泵站中各个机构之间相互协调性不够,造成液压泵站对液压系统提供的动力不理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油箱箱体结构右视图;

图3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油箱箱体结构俯视图;

图4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油路工作原理图;

图5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6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图7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1中c处结构放大图;

图8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1中d处结构放大图;

图9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1中e处结构放大图;

图10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1中f处结构放大图;

图11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1中g处结构放大图;

图12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1中h处结构放大图;

图13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1中i处结构放大图;

图14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1中j处结构放大图;

图15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2中k处结构放大图;

图16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2中l处结构放大图;

图17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2中m处结构放大图;

图18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2中n处结构放大图;

图19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2中o处结构放大图;

图20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2中p处结构放大图;

图21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2中q处结构放大图;

图22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3中r处结构放大图;

图23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图3中s处结构放大图;

图24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静压砖机侧视图;

图25为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的静压砖机正视图。

图中:1、油箱箱体;2、油箱支架;3、双出轴电机;4、油路块;5、清洗盖;6、吸油过滤器;7、冷却器;8、液位计;9、加油口;10、回油过滤器;11、压力表面板;12、第一压力表;13、第二压力表;14、第三压力表;15、第四压力表;16、第五压力表;17、进油口;18、溢流阀;19、第二逻辑阀;20、压力传感器;21、布料油缸;22、快速油缸;23、主油缸;24、充液阀;25、脱模油缸;31、减震胶垫;32、泵座;33、星型弹性联轴器;34、泵套;35、柱塞泵;36、叶片泵;37、横向传动轴;41、第一电动止回阀;42、第一单向阀;43、第二电动止回阀;44、电磁换向阀;45、第一电液换向阀;46、第二电液换向阀;47、双比例阀;48、第一抗衡阀;49、第二抗衡阀;410、第一逻辑阀;411、第三电动止回阀;412、第二单向阀;413、液控单向阀;414、第三电液换向阀;415、第四电动止回阀;50、静压砖机;51、模框;52、上压头;53、料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3,一种新型液压装置及静压砖机,包括油箱箱体1和静压砖机50,油箱箱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油箱支架2,油箱支架2的内底壁设置有执行机构,且执行机构包括有双出轴电机3,双出轴电机3的下表面与油箱支架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双出轴电机3的型号为90kw-6,双出轴电机3的两个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横向传动轴37,油箱支架2的内底壁分别固定安装有减震胶垫31和泵座32,减震胶垫31的上表面与泵座32的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油箱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

进一步地,横向传动轴37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星型弹性联轴器33,两个星型弹性联轴器33以横向传动轴37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星型弹性联轴器33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泵套34,泵套34的一侧表面固定安装有柱塞泵35,柱塞泵35的型号为hy-250,泵座32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叶片泵36,叶片泵36的型号为t6e-085;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油箱支架2的内底壁设置有执行机构,且执行机构包括有双出轴电机3,双出轴电机3的下表面与油箱支架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达到了通过双出轴电机3更好的控制叶片泵36和柱塞泵35工作,进而更好的对液压系统提供充足的动力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泵站的结构简单,功能性单一,无法更好的对液压系统提供充足的动力的问题;

进一步地,油箱箱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清洗盖5,两个清洗盖5以油箱箱体1的轴线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油箱箱体1的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吸油过滤器6,吸油过滤器6的型号为cff-520;

进一步地,油箱箱体1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冷却器7,冷却器7的型号为or-1000,油箱箱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液位计8,液位计8的型号为ywz-400t,油箱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加油口9,加油口9的型号为uqu2.5;

进一步地,油箱箱体1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回油过滤器10和压力表面板11,回油过滤器10的型号为rfa-1000,压力表面板11的一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压力表12、第二压力表13、第三压力表14、第四压力表15和第五压力表16;

进一步地,油路块4的两侧表面均开设有进油口17,叶片泵36的出油口和柱塞泵35的出油口通过油管均与进油口17的内壁固定连通;

油箱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机构,且控制机构包括有油路块4,油箱箱体1的上表面与油路块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油路块4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止回阀41、第一单向阀42和第二电动止回阀43,第一电动止回阀41的型号为sv-12-20,第二电动止回阀43的型号为sv-08-21,第一单向阀42的型号为cxid-xcn,油路块4的上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电磁换向阀44、第一电液换向阀45、第二电液换向阀46、双比例阀47、第一抗衡阀48和第三电液换向阀414,电磁换向阀44的型号为dsg-03-2b3,第一电液换向阀45的型号为dshg-06-3c2-t-02-3c4,第二电液换向阀46和第三电液换向阀414的型号均为dshg-06-3c4-t-02-3c4,双比例阀47的型号为efbg-06-250-c,第一抗衡阀48的型号为cbia-lin;

进一步地,油路块4的背面分别设置有第二抗衡阀49、第一逻辑阀410、第三电动止回阀411和第四电动止回阀415,第二抗衡阀49的型号为cbia-lhn,第一逻辑阀410的型号为lojd-xdn,第三电动止回阀411和第四电动止回阀415的型号均为sv-08-20,油路块4的背面分别设置有第二单向阀412和液控单向阀413,第二单向阀412的型号为cxha-xcn,液控单向阀413的型号为ckib-xcn;

进一步地,油箱箱体1上分别固定安装有溢流阀18、第二逻辑阀19和压力传感器20,静压砖机50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布料油缸21、快速油缸22、主油缸23、充液阀24和脱模油缸25,溢流阀18、第二逻辑阀19、压力传感器20、布料油缸21、快速油缸22、主油缸23、充液阀24和脱模油缸25相互电性连接,静压砖机50的底部设置有上下升降的模框51,快速油缸22的液压杆端与主油缸23的液压杆端均固定安装有上压头52,上压头52与模框51相适配,布料油缸21的液压杆端固定安装有水平方向左右滑动的料车53;

进一步地,溢流阀18的型号为rvga-lcn,第二逻辑阀19的型号为lofd-xdn,压力传感器20的型号为8252.84.2517,充液阀24的型号为svf-200;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油箱箱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机构,且控制机构包括有油路块4,油箱箱体1的上表面与油路块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达到了通过本机构在液压系统中更好控制和调节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方向,从而提高各个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性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液压泵站中各个机构之间相互协调性不够,造成液压泵站对液压系统提供的动力不理想的问题。

工作原理:布料油缸21带动其一端的料车53推动至模框51内,脱模油缸25带动模框51上升,布料油缸21带动料车53后退复位,充液阀24打开,快速油缸22带动上压头52下压,主油缸23加压,主油缸23卸荷,充液阀24打开,快速油缸22带动上压头52上升复位,脱模油缸25带动模框51下降复位,遵循上述顺序循环工作;其具体操作控制原理如下:

步骤一,布料油缸21进叶片泵36比压主控、叶片泵36比例流量、布料油缸21进线圈通电;

步骤二,布料油缸21退叶片泵36比压主控、叶片泵36比例流量、布料油缸21退线圈通电;

步骤三,快速油缸22上叶片泵36比压主控、叶片泵36比例流量、快速油缸22下、开启充液阀24线圈通电;

步骤四,快速油缸22下叶片泵36比压主控、叶片泵36比例流量、快速油缸22下、开启充液阀24、柱塞泵35主压线圈通电;

步骤五,主油缸23加压叶片泵36比压主控、叶片泵36比例流量、柱塞泵35主压、主油缸23加压线圈通电,当压力传感器20检测到压力达到110kg/cm2时,叶片泵36比压主控、叶片泵36比例流量线圈断电,柱塞泵35主压、主油缸23加压线圈继续通电,达到所需的压力时柱塞泵35主压、主油缸23加压线圈再断电;

步骤六,主油缸23卸荷、主油缸23除压线圈通电;

步骤七,脱模油缸25上叶片泵36比压主控、叶片泵36比例流量、柱塞泵35主压、脱模油缸25助排、脱模油缸25上线圈通电;

步骤八,脱模油缸25下叶片泵36比压主控、叶片泵36比例流量、柱塞泵35主压、脱模油缸25下线圈通电。

(液压阀线圈控制说明:双比例阀47控制叶片泵36的压力和流量、第二电动止回阀43控制柱塞泵35的进油、溢流阀18控制柱塞泵35的压力,第一电液换向阀45控制布料油缸21的进退,第二电液换向阀46控制快速油缸22的升降,第三电液换向阀414控制脱模油缸25的升降,电磁换向阀44控制充液阀24的开启,第四电动止回阀415控制主油缸23的加压,第三电动止回阀411控制主油缸23的卸荷,第一电动止回阀控制脱模油缸25上的助排)。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