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矮立边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9773发布日期:2019-11-12 23:11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矮立边屋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矮立边屋面结构。



背景技术:

矮立边屋面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直立锁边结构;直立锁边屋面系统是目前轻钢结构公共建筑较为常用的一种屋面系统,可以解决屋面的防水、减噪、保温等问题。

公告号为CN20408129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直立锁边屋面系统,包括主檩条和直立锁边屋面板,所述直立锁边屋面板至主檩条之间依次设置有吸音层、防潮层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和主檩条之间设置有结构平底层。

上述现有技术中,保温层直接设置于结构平底层上,保温层下方容易与水接触;且屋面板未做防水处理;导致屋面结构整体的防水性能较差,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屋面结构整体防水性能有待改进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矮立边屋面结构,达到了提高防水性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矮立边屋面结构,依次包括面板层、降噪层、防水层、保温层和底板层,所述保温层与底板层之间设置有隔汽层;面板层由多块屋面板拼接形成,屋面板包括主板、分别一体成型于主板两侧的第一侧肋和第二侧肋,相邻主板之间的第一侧肋包覆于第二侧肋外侧,第一侧肋靠近第二侧肋的一面设置有防水胶条;所述防水透气层与防水层之间设置有支撑辅助层,所述支撑辅助层为金属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温层和底板层之间加设隔汽层,将可能会从保温层下方进入保温层的水汽进行隔绝,保持保温层的干燥,对保温层进行保护的同时提高屋面结构的整体防水效果;另一方面,在面板层屋面板之间的拼接处设置防水胶条,减少雨水或其他液体从屋面板之间拼接处漏进屋面板下方,进一步提高屋面结构整体的防水性能。在保温层上表面设置平整的支撑辅助层,且由金属板支制成,在提供平整上表面以方便防水层铺设安装的同时,可以为固定屋面板提供安装空间;由于降噪层、防水层都是薄层或软质材料,不可以为屋面板的安装提供固定连接点,所以通过将螺纹件固定于支撑辅助层上,实现屋面板的固定。防水层或防水胶条可以阻挡水的进入,但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阻隔水汽,若水汽进入屋面板内部的结构层内,并接触到温度较低的物体表面时,就会凝结成水滴,转化为液体水;所以需要加设隔汽层。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撑辅助层与保温层之间设置有防水透气层,所述防水透气层由聚丙烯和聚乙烯复合而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水汽自由通过,但凝结成水后无法再通过;减少水汽在防水透气层或保温层凝结成液滴的可能性,减少液体与保温层接触,从而减少保温层损坏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保温层进行保护;同时保证建筑物内干燥舒适,同时避免凝结的水露破坏建筑物屋顶和墙体。聚丙烯和聚乙烯均是先使用较多且成本较低的热塑性塑料,吸水率低,依靠聚乙烯实现透气,依靠聚丙烯实现支撑和防水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防水透气层由聚乙烯以及聚乙烯两侧的聚丙烯复合形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层聚丙烯将可实现透气的聚乙烯进行保护和支撑,提高防水透气层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隔汽层为聚丙烯或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复合形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和聚乙烯的阻隔性都较好,可以作为隔汽层使用,且成本较低。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板上固定有支座,所述支座一端延伸至主板设置了第一侧肋的一侧,第一侧肋包覆于支座外壁面,相邻主板的第二侧肋位于支座远离第一侧肋的一侧;防水胶条与支座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侧肋包覆于支座的外侧,水和水汽容易从第一侧肋和支座之间的缝隙进入屋面板内并对屋面板下方的结构产生影响,通过将防水胶条抵接于支座外,将支座与第一侧肋之间的缝隙进行阻挡,减少水和水汽的进入,达到防水效果。且支座对屋面板实现支撑。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座依次包括第一水平段、第一竖直段、第二水平段、第二竖直段,第一水平段通过螺栓主固定于主板上,螺栓一端延伸至支撑辅助层;第一侧肋围绕于支座外侧面,防水胶条抵接于第二水平段的上表面,第二侧肋依次位于第一竖直段和第二水平段的内侧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第二竖直段连同第一侧肋对应第二竖直段的部分,折弯至咬合于第二水平段的下方;再一次折弯,将第二水平段远离第一竖直段的部分咬合至竖直;实现支座、第一侧肋和第二侧肋的咬合安装,提高相邻屋面板第一侧肋和第二侧肋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面板第一侧肋和第二侧肋的拼接处固定有扣件,所述扣件抵接于第一侧肋远离卡座的侧面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扣件将咬合后相邻屋面板的第一侧肋和第二侧肋进行固定和定型,减少第一侧肋和第二侧肋咬合后形状改变的可能性,提高相邻屋面板连接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扣件包括与第一侧肋外侧面抵接的抵接段、抵接于主板上的安装段,安装段与主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段抵接于与第一侧肋一体的主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抵接段将咬合后的支座、第一侧肋和第二侧肋进行定型和固定,减少支座、第一侧肋和第二侧肋变形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安装段将扣件固定于主板上,将扣件进行固定,减少抵接段从第一侧肋外侧脱出的可能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底板层由多块底板拼接形成,底板两侧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相邻底板的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之间通过铆钉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底板的运输和安装。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安装片延伸至与支撑辅助层抵接,第二安装片延伸至与第一安装片远离支撑辅助层的侧面抵接,第一安装片和第二安装片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于支撑辅助层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底板层与支撑辅助层的连接,同时底板层可以对支撑辅助层实现支撑。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隔汽层、防水胶条,在保护保温层的同时,提高屋面结构的整体防水性能;

2、通过设置防水透气层,使水汽自由通过,减少水汽在防水透气层或保温层凝结成液滴的可能性;

3、通过设置支座和扣件,实现对屋面板的支撑,以及相邻屋面板的连接;

4、通过设置支撑辅助板,为底板层、支座提供固定连接点,同时为防水层提供平整的敷设平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座与相邻屋面板安装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支座与相邻屋面板一次折弯咬合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座与相邻屋面板二次折弯咬合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扣片和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层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1、面板层;11、层面板;12、主板;13、第一侧肋;14、第二侧肋;15、防水胶条;2、降噪层;3、防水层;4、支撑辅助层;5、防水透气层;6、保温层;7、隔汽层;8、底板层;81、底板;82、第一安装片;83、第二安装片;9、龙骨;10、支座;101、第一水平段;102、第二水平段;103、第一竖直段;104、第二竖直段;20、扣件;201、抵接段;202、安装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矮立边屋面结构,如图1所示,从上至下依次包括面板层1、降噪层2、防水层3、支撑辅助层4、防水透气层5、保温层6、隔汽层7、底板81层8、龙骨9。

面板层1由多块屋面板拼接形成。如图2所示,屋面板包括主板12、一体成型于主板12两侧边的第一侧肋13和第二侧肋14,第一侧肋13和第二侧肋14向远离降噪层2的一侧延伸;第一侧肋13上胶粘有防水胶条15。主板12下方设置有支座10,支座10一端延伸至主板12设置了第一侧肋13的一侧;相邻屋面板的第一侧肋13和第二侧肋14与支座10连接。

未安装状态的支座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段101、第一竖直段103、第二水平段102和第二竖直段104,第一水平段101抵接于主板12的下方,且第一水平段101通过铆钉固定,铆钉依次穿过主板12、第一水平段101、降噪层2、防水层3、支撑辅助层4和防水透气层5。与第一水平段101上表面相连的侧面为支座10的外表面;第一侧肋13依次包覆于第一水平段101、第一竖直段103、第二水平段102和第二竖直段104的外表面,防水胶条15抵接于第二水平段102的外表面;相邻屋面板的第二侧肋14依次抵接于第一竖直段103和第二水平段102内表面。

安装时,支座10、相邻屋面板的第一侧肋13和第二侧肋14需要经过两次折弯咬合。一次弯折时,将第二竖直段104以及与第二竖直段104对应的部分第一侧肋13向第一水平段101的一侧弯折,使得第二竖直段104以及与第二竖直段104对应的部分第一侧肋13的横截面,均形成将“L”形逆时针旋转90度后形成图形,完成依一次咬合,达到图3中的状态。二次弯折时,将第二水平段102、与第二水平段102对应的部分第一侧肋13和第二侧肋14向第一水平段101的一侧弯折,使得第二水平段102以及与第二水平段102对应的部分第一侧肋13的横截面,均形成将“L”形顺时针旋转180度后形成图形,达到图4中的状态。

如图5所示,屋面板外还设置有用于锁定折弯咬合后支座10、第一侧肋13和第二侧肋14的扣件20。扣件20包括抵接于第一侧肋13外的抵接段201、与抵接段201一体成型且与主板12通过螺栓固定的安装段202;抵接段201的横截面呈开口向下的匚字形,安装段202抵接于与第一侧肋13相连的主板12上表面。

如图6所示,底板81层8由多块相互拼接的底板81组成,底板81的设置方向与屋面板的设置方向平行。底板8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分别一体成型有第一安装片82和第二安装片83;底板81通过螺栓固定于龙骨9上,隔汽层7设置于底板81上表面。第一安装片82穿过保温层6抵接于防水透气层5的下表面,相邻底板81的第二安装片83穿过保温层6抵接于第一安装片82的下表面;第一安装片82和第二安装片83通过螺丝固定于支撑辅助层4,位于保温层6内的第一安装片82和第二安装片83之间通过铆钉固定。

本实施例中,面板层1采用钛锌板;降噪层2采用通风降噪丝网;防水层3采用高分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支撑辅助层4采用镀铝锌压型板;防水透气层5为聚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依次复合形成的复合膜;保温层6为保温岩面;隔汽层7采用聚丙烯和聚乙烯复合膜;底板81层8采用压型钢板;龙骨9采用镀锌方管。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将底板81铺设于龙骨9上,再依次将隔汽层7铺和保温层6设于底板81上;在保温层6上方铺设防水透气层5和支撑辅助层4,通过螺栓依次穿过支撑辅助层4、防水透气层5、第一安装片82和第二安装片83,实现底板81层8和支撑辅助层4的固定;依次在支撑辅助层4上方铺设防水层3和降噪层2;将支座10与屋面板进行拼接,并通过铆钉固定;进行支座10和屋面板的一次和二次咬合,将扣件20固定于屋面板外即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