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墙面两用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1949发布日期:2019-12-27 15:28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墙面两用扣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墙面两用扣件。



背景技术:

由于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装配式建筑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发展,而传统的装修工艺由于需要开槽、水电预埋、现场湿作业等,会破坏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结构,不环保,工艺也较繁杂,因此不符合装配式建筑的节能环保要求,因此装配式装修顺势而生。目前,市面上用于装配式装修的拼接线条其材质多为与现有的装饰墙板材质相同的石塑或竹木纤维,其固定方式多为打胶固定和/或射钉枪固定,一而打胶会有甲醛的释放,不环保,也不够牢靠,射钉枪固定则会有射钉钉眼裸露在外,后期还需要进行美缝处理,工艺繁琐,也不够美观。另外,现有的拼接线条多为竖向布置,因此不会考虑竖向的拼接线条本身对装饰墙板提供支撑作用,因此现有的竖向拼接线条大多数在结构上不具备承重的能力,而现有的横向布置的腰线或拼接线条,大多也不对装饰墙板提供支撑作用,装饰墙板需要通过另外的方式固定,且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通过打胶的形式依附在装饰墙板边缘位置,因此,现有技术中需要一种环保、牢固、安装方便,且最好能对装饰墙板提供支承作用以使装配式装修的工艺变得简单的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墙面两用扣件,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墙面两用扣件,包括连接框条、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第一靠板及第二靠板,所述两用扣件为横纵两用,即所述连接框条为中空的框状结构且其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设置,连接框由前板、背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围成,所述背板的外露面用于与墙体贴靠,所述前板位于远离墙体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连接在前板与背板之间,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两者相互平行且与背板保持垂直,所述第一靠板与第二靠板分别垂直连接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靠近背板一侧的边部位置,第一靠板背面、第二靠板背面与背板外露面三者齐平,以便于共同与墙体贴靠,所述第一靠板或第二靠板还用于与墙体固定连接而实现整个扣件与墙体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分别连接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中间位置,第一卡板与第一靠板平行,第二卡板与第二靠板平行,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分别用于卡入连接框条两侧的两块装饰墙板上设置的卡槽中而实现装饰墙板的定位,所述靠板正面与前板外露面之间的距离l大于装饰墙板的总厚度,且由第一卡板及第二卡板定位住的装饰墙板正面与前板外露面之间的距离n大于零,以使得在整个扣件横向布置时,前板可以起到凸起的腰线效果。

优选的,所述前板的外露面为平直面,前板外露面与背板外露面平行且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的外露面垂直相交,即所述连接框条的横截面的内轮廓与外轮廓均呈矩形结构。矩形中空的连接框条本身自重不会过重,加工方便,还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与承重能力,配合两侧的两块卡板与两块靠板对装饰墙板进行定位,在横向布置作为腰线线条使用时,还可对装饰墙板提供支撑力,不易变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框条前板外露面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外露面垂直相交位置处的外露顶角设置为倒角结构,以防止磕碰受伤。所述倒角结构优选设置为圆倒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第一靠板、第二靠板及连接框条的前板、背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厚度均等于1.8~2.2mm。

进一步的,沿着垂直墙体的方向,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一靠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以及所述第二卡板与第二靠板之间的间隙宽度均比该间隙中所容纳的装饰墙板局部厚度尺寸大0.4~0.6mm。

进一步的,所述墙面两用扣件的材质为铝合金或其他金属材料,所述装饰墙板为硅酸钙纤维板,当所述连接框条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时,位于连接框条上方的第一靠板或第二靠板上设置有若干供螺钉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墙面两用扣件通过穿过安装孔并钉入墙体的螺钉固定在墙体上。

进一步的,位于连接框条上方的所述第一靠板或第二靠板上对应设置安装孔的周边区域设置成凹陷结构,凹陷结构形成一条长度方向与整个连接框条长度方向一致的凹槽,一方面减小该处的厚度,便于安装孔的加工,另一方面防止螺钉尾部过于凸出而影响装饰墙板的安装。

进一步的,沿着平行于墙体的方向,所述设置有安装孔的第一靠板或第二靠板的宽度大于对应的第一卡板或第二卡板的宽度,且所述安装孔位于对应的第一卡板或第二卡板在墙面的正投影之外。靠板的宽度设置成大于卡板的宽度,有利于装饰墙板在与卡板卡合前的初步定位,便于装饰墙板快速与卡板卡合,安装孔设置位置位于卡板在靠板上的投影之外,可方便扣件的加工与安装。

本专利中,所述中间位置是指居中1/2的位置,即由中心点向两端各1/4的距离为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墙面两用扣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既可竖向布置用作拼接线条,又可横向布置作为腰线,位于扣件中心位置的中空结构连接框条既轻巧又具用一定的结构强度,作为腰线时可以对装饰墙板提供支撑作用,且中空的连接框条内部还可以布置电线,简化了装饰墙板的安装工艺、实用性强。在第一靠板或第二靠板上预留有用于安装螺钉的安装孔,扣件用螺钉固定在墙体上,无需使用打胶的方式来固定,简单环保又牢固,不易脱落。连接框条两侧设有卡板,装饰墙板侧面设置有卡槽,装饰墙板通过卡板与卡槽的匹配卡接而被安装定位,卡板处于一种隐形状态,视觉效果好,美观大方。本实用新型的扣件材质优选铝合金,质量轻,经久耐用且又可以循环利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框条前板外露面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外露面垂直相交位置处的外露顶角设置为倒角结构,可避免磕碰受伤,安全性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墙面两用扣件横截面视图(侧视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墙面两用扣件安装平面效果图(侧视角度的横截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墙面两用扣件安装立体效果图。

图中:1-连接框条,11-前板,12-背板,13-第一侧板,14-第二侧板,15-外露顶角,2-第一卡板,3-第二卡板,4-第一靠板,5-第二靠板,51-螺钉,52-安装孔,53-凹槽,6-墙体,7-第一装饰墙板,8-第二装饰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图3的一种用于装配式装修的墙面两用扣件,包括连接框条1、第一卡板2、第二卡板3、第一靠板4及第二靠板5,连接框条为中空的框状结构且其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连接框由前板11、背板12、第一侧板13与第二侧板14围成,所述背板的外露面用于与墙体6贴靠,所述前板位于远离墙体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连接在前板与背板之间,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两者相互平行且与背板保持垂直,所述第一靠板与第二靠板分别垂直连接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靠近背板一侧的边部位置,第一靠板背面、第二靠板背面与背板外露面三者齐平,以便于共同与墙体贴靠,所述第一靠板或第二靠板还用于与墙体固定连接而实现整个扣件与墙体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分别连接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的中间位置,第一卡板与第一靠板平行,第二卡板与第二靠板平行,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分别用于卡入连接框条两侧的第一装饰墙板7及第二装饰墙板8上设置的卡槽中而实现装饰墙板的定位,所述靠板正面与前板外露面之间的距离l等于17mm,且由第一卡板及第二卡板定位住的第一装饰墙板7及第二装饰墙板8正面与前板外露面之间的距离n等于4.5mm,以使得在整个扣件横向布置时,前板可以起到凸起的腰线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装饰墙板7及第二装饰墙板8均为厚度等于12mm的硅酸钙纤维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板的外露面为平直面,前板外露面与背板外露面平行且与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的外露面垂直相交,即所述连接框条的横截面的内轮廓与外轮廓均呈矩形结构。矩形中空的连接框条本身自重不会过重,加工方便,还具备一定的结构强度与承重能力,配合两侧的两块卡板与两块靠板对装饰墙板进行定位,在横向布置作为腰线线条使用时,还可对装饰墙板提供支撑力,不易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框条前板外露面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外露面垂直相交位置处的外露顶角15设置为圆倒角结构,以防止磕碰受伤。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第一靠板、第二靠板及连接框条的前板、背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厚度均等于2mm,前板与背板沿竖直方向的宽度均为14mm,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及第一靠板沿竖直方向的宽度为10mm,第二靠板沿竖直方向的宽度为30mm。

本实施例中,沿着垂直墙体的方向,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一靠板之间的间隙宽度,以及所述第二卡板与第二靠板之间的间隙宽度均比该间隙中所容纳的装饰墙板局部厚度尺寸大0.5mm,以容纳装饰墙板的尺寸误差,但于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墙面两用扣件的材质为铝合金,连接框条的长度方向沿水平方向设置,墙面两用扣件作为腰线使用,位于连接框条上方第二靠板上设置有若干供螺钉51穿过的安装孔52,所述墙面两用扣件通过穿过安装孔并钉入墙体的螺钉固定在墙体上。

本实施例中,位于连接框条上方的所述第一靠板或第二靠板上对应设置安装孔的周边区域设置成凹陷结构,凹陷结构形成一条长度方向与连接框条长度方向一致的凹槽53,一方面减小该处的厚度,便于安装孔的加工,另一方面防止螺钉尾部过于凸出而影响装饰墙板的安装。本实施例中,凹槽53位于第二卡板在第二靠板及墙面上的正投影之外,凹槽的宽度为10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