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88062发布日期:2020-06-05 20:4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砖,具体为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



背景技术:

水泥砖是指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矿渣、化工渣或者天然砂、海涂泥等(以上原料的一种或数种)作为主要原料,用水泥做凝固剂,不经高温煅烧而制造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称之为水泥砖。

目前,一般水泥砖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堆叠储放,在叠放过程中,如果砖体叠放得不够整齐,或者因某种原因出现了移动,就有可能导致砖体掉落下来,导致砖体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包括第一砖体,所述第一砖体的顶端开设有若干插孔且若干插孔均延伸至第一砖体的底端,若干所述插孔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安装块,若干所述安装块的底端垂直安装有插块,若干所述插块和若干安装块的底侧横截面均呈圆形状,所述第一砖体底侧的若干插块和若干安装块的分布呈圆形状,所述第一砖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砖体结构相同的第二砖体,所述第二砖体底侧的若干插块均贯穿于第一砖体上的对应插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上的若干插块的外圈均设置有底侧横截面呈圆环状的支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的顶端外圈均开设有与支撑块相对应的插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上若干插块的中端均设置有固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的底侧横截面均呈矩形状,所述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上的若干插块、若干安装块、若干插孔、固定槽和支撑块均为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底端的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由于第二砖体底侧的若干插块均贯穿于第一砖体上的对应插孔,便于叠放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时,通过将第二砖体上若干插块均插在第一砖体上的对应插孔内,来完成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之间的固定,有利于使叠放过程变得更加稳定。

2.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由于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的顶端外圈均开设有与支撑块相对应的插槽,便于将第二砖体上的支撑块插在第一砖体上的插槽内,从而进一步提高叠放过程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由于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上的若干插块、若干安装块、若干插孔、固定槽和支撑块均为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底端的左右两侧,便于根据需求在水平方向选择将第二砖体横放或竖放,从而增加叠放的多样性和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的第一砖体底部示意图。

图中:第二砖体1,插孔2,插槽3,支撑块4,第一砖体5,固定槽6,安装块7,插块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包括第一砖体5,所述第一砖体5的顶端开设有若干插孔2且若干插孔2均延伸至第一砖体5的底端,若干所述插孔2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安装块7,若干所述安装块7的底端垂直安装有插块8,若干所述插块8和若干安装块7的底侧横截面均呈圆形状,所述第一砖体5底侧的若干插块8和若干安装块7的分布呈圆形状,所述第一砖体5上设置有与第一砖体5结构相同的第二砖体1,所述第二砖体1底侧的若干插块8均贯穿于第一砖体5上的对应插孔2,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第二砖体1底侧的若干插块8均贯穿于第一砖体上的对应插孔2,便于叠放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时,通过将第二砖体1上若干插块8均插在第一砖体5上的对应插孔2内,来完成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之间的固定,有利于使叠放过程变得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上的若干插块8的外圈均设置有底侧横截面呈圆环状的支撑块4,便于配合支撑块8使用支撑在地面上。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的顶端外圈均开设有与支撑块4相对应的插槽3,便于将第二砖体1上的支撑块4插在第一砖体5上的插槽3内,从而进一步提高叠放过程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上若干插块8的中端均设置有固定槽6,便于利用绳索等工具贯穿固定槽6将若干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固定。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的底侧横截面均呈矩形状,所述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上的若干插块8、若干安装块7、若干插孔2、固定槽6和支撑块4均为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底端的左右两侧,便于根据需求在水平方向选择将第二砖体1横放或竖放在第一砖体5上,从而增加叠放的多样性和提高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包括第二砖体1、插孔2、插槽3、支撑块4、第一砖体5、固定槽6、安装块7、插块8,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根据需求在水平方向选择将第二砖体1横放或竖放在第一砖体5上,将第二砖体1上若干插块8均插在第一砖体5上的对应插孔2内,将第二砖体1上的支撑块4插在第一砖体5上的插槽3内,来完成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之间的固定,最后可利用绳索等工具贯穿固定槽6将若干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固定。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包括第一砖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砖体(5)的顶端开设有若干插孔(2)且若干插孔(2)均延伸至第一砖体(5)的底端,若干所述插孔(2)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安装块(7),若干所述安装块(7)的底端垂直安装有插块(8),若干所述插块(8)和若干安装块(7)的底侧横截面均呈圆形状,所述第一砖体(5)底侧的若干插块(8)和若干安装块(7)的分布呈圆形状,所述第一砖体(5)上设置有与第一砖体(5)结构相同的第二砖体(1),所述第二砖体(1)底侧的若干插块(8)均贯穿于第一砖体(5)上的对应插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上的若干插块(8)的外圈均设置有底侧横截面呈圆环状的支撑块(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的顶端外圈均开设有与支撑块(4)相对应的插槽(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上若干插块(8)的中端均设置有固定槽(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的底侧横截面均呈矩形状,所述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上的若干插块(8)、若干安装块(7)、若干插孔(2)、固定槽(6)和支撑块(4)均为两组且分别设置在第一砖体(5)和第二砖体(1)底端的左右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对位储放的建筑水泥砖,包括第一砖体,所述第一砖体的顶端开设有若干插孔且若干插孔均延伸至第一砖体的底端,若干所述插孔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若干安装块,若干所述安装块的底端垂直安装有插块,若干所述插块和若干安装块的底侧横截面均呈圆形状,所述第一砖体底侧的若干插块和若干安装块的分布呈圆形状,所述第一砖体上设置有与第一砖体结构相同的第二砖体。本实用新型由于第二砖体底侧的若干插块均贯穿于第一砖体上的对应插孔,便于叠放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时,通过将第二砖体上若干插块均插在第一砖体上的对应插孔内,来完成第一砖体和第二砖体之间的固定,有利于使叠放过程变得更加稳定,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张迪;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宇
技术研发日:2019.07.02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