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带绝缘子V型拉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0294发布日期:2021-03-23 11:25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带绝缘子V型拉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杆拉线,具体为一种新型带绝缘子v型拉线,属于电力传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力生产是一种安全可靠性要求高、组织纪律严密的作业,当杆塔遭遇雷电或电网过电压放电时,电流可以通过拉线引入地下,造成附近人员出现触电事故,现阶段,电网改造以逐步从城市向农村偏移,大部分的电力线路从农田经过,拉线的应用越来越多,导致出现的事故也越来越多。

以往的拉线采用的是单拉线形式,拉线本身为导体,而且拉线与电杆之间的紧固方式是单挂点,这样的受力方式在台风天气或者遭受较大外力的情况下,容易使电杆断裂,因此采用双挂点的带有绝缘子串的新型拉线可以有效避免触电及断杆事故发生,加强了电网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带绝缘子v型拉线,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带绝缘子v型拉线,包括电线杆,所述电线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电线杆的外表面且位于固定板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两侧均活动铰接有固定拉线,所述固定拉线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绝缘子串,所述固定拉线的底端活动铰接有拉线盘,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镀锌圆钢杆,所述镀锌圆钢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固定焊接有固定连接有镀铜接地棒,所述镀铜接地棒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放热焊接管、镀铜圆钢杆、抗冲击螺栓和第一连接器,所述放热焊接管固定焊接在第一连接器的两侧,所述放热焊接管远离第一连接器的一端固定焊接有镀铜圆钢杆。

优选的,所述镀铜接地棒的两端均开设有外螺纹槽,所述镀铜接地棒的顶端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器的底端内部,所述镀铜接地棒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器,所述镀铜接地棒的数量为八组,八组所述镀铜接地棒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器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弧形板、安装片、轴座,所述弧形板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弧形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片,所述弧形板的外表满固定连接有轴座。

优选的,所述固定拉线的一端活动铰接在轴座的内部,所述固定拉线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拉线盘的上表面中部。

优选的,所述拉线盘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分布在电线杆的两侧,所述拉线盘为圆形,所述拉线盘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

优选的,所述绝缘子串由多组玻璃悬式绝缘子组成,所述绝缘子串完全覆盖在固定拉线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镀铜接地棒与地面相垂直,最底端的所述镀铜接地棒的底端插入地表以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同侧的两组固定拉线分别与电线杆的顶端和中部进行固定连接,同时电线杆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此时固定拉线与电线杆为两点受力,避免在台风天气或者遭受较大外力的情况下使电线杆发生断裂,同时绝缘子串有效避免与人员接触发生触电情况发生。

该新型带绝缘子v型拉线,通过使用多组第二连接器将多组镀铜圆钢杆螺纹连接在一起,同时顶端的镀铜圆钢杆与镀锌圆钢杆固定焊接,底端的镀铜圆钢杆活动插接在地面上,在保证电线杆接地的情况下方便进行现场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镀铜接地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线杆,2、固定板,3、镀锌圆钢杆,4、连接组件,41、放热焊接管,42、镀铜圆钢杆,43、抗冲击螺栓,44、第一连接器,5、镀铜接地棒,6、固定组件,61、弧形板,62、安装片,63、轴座,7、绝缘子串,8、拉线盘,9、第二连接器,10、外螺纹槽,11、固定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新型带绝缘子v型拉线,包括电线杆1,电线杆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电线杆1的外表面且位于固定板2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组件6,固定组件6的两侧均活动铰接有固定拉线11,固定拉线11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绝缘子串7,固定拉线11的底端活动铰接有拉线盘8,在使用时同侧的两组固定拉线11分别通过两组固定组件6与电线杆1的顶端和中部进行固定连接,避免在台风天气或者遭受较大外力的情况下使电线杆1发生断裂,同时绝缘子串7有效避免与人员接触发生触电情况发生,固定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镀锌圆钢杆3,镀锌圆钢杆3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固定焊接有固定连接有镀铜接地棒5,镀铜接地棒5的顶端螺纹连接有连接组件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连接组件4包括放热焊接管41、镀铜圆钢杆42、抗冲击螺栓43和第一连接器44,放热焊接管41固定焊接在第一连接器44的两侧,放热焊接管41远离第一连接器44的一端固定焊接有镀铜圆钢杆4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镀铜接地棒5的两端均开设有外螺纹槽10,镀铜接地棒5的顶端螺纹连接在第一连接器44的底端内部,镀铜接地棒5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器9,镀铜接地棒5的数量为八组,八组镀铜接地棒5之间均通过第二连接器9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固定组件6包括弧形板61、安装片62、轴座63,弧形板61的数量为两组,两组弧形板6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片62,弧形板61的外表满固定连接有轴座63,固定拉线11的一端活动铰接在轴座63的内部,固定拉线11的另一端活动铰接在拉线盘8的上表面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拉线盘8的数量为两组且对称分布在电线杆1的两侧,拉线盘8为圆形,拉线盘8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绝缘子串7由多组玻璃悬式绝缘子组成,绝缘子串7完全覆盖在固定拉线11的外表面,镀铜接地棒5与地面相垂直,最底端的镀铜接地棒5的底端插入地表以下。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使用螺栓将固定板2固定在电线杆1的外表面,然后将一组镀铜圆钢杆42固定焊接在镀锌圆钢杆3的末端,并将第一连接器44螺纹连接在该镀铜圆钢杆42的顶端,然后在该镀铜圆钢杆42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器9,通过七组第二连接器9依次螺纹连接八组镀铜圆钢杆42,然后在电线杆1的外表面且位于固定板2的上方通过螺栓将两弧形板61固定在一起,然后在电线杆1的外表面且位于固定板2的下方通过螺栓将两弧形板61固定在一起,然后在弧形板61的两侧均活动铰接有固定拉线11,然后将绝缘子串7活动套接在固定拉线11的外表面,然后在电线杆1两侧的地面上预埋两组拉线盘8,将同侧的两组固定拉线11活动铰接在一组拉线盘上8,然后使用泥土将拉线盘8掩埋住,此时完成设备安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使用时同侧的两组固定拉线11分别与电线杆1的顶端和中部进行固定连接,同时电线杆1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此时固定拉线11与电线杆1为两点受力,避免在台风天气或者遭受较大外力的情况下使电线杆1发生断裂,同时绝缘子串7有效避免与人员接触发生触电情况发生。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