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装式石墨烯电地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09421发布日期:2021-07-16 21:32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新型组装式石墨烯电地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组装式石墨烯电地暖。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电地暖大多采用传统的发热线圈,这种电地暖热损耗大,而且安装的时候需要逐一安装,工程量大,虽然市面上出现部分石墨烯膜发热地暖,但是依然是逐层安装,而且都是采用的整片的石墨烯膜,这样只能采用的低功率,但是低功率线路损耗比大,而高功率由于石墨烯膜的发热量大,散热不及时容易导致地板温度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组装式石墨烯电地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新型组装式石墨烯电地暖,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地板层、支撑层、加热组件、辐射层、保温填充层和底板;所述支撑层下侧间隔平行阵列有若干的立柱,所述底板上侧开设有若干对应立柱的插孔;所述加热组件、辐射层、保温填充层均开设穿设立柱的通孔,所述立柱穿过通孔插入插孔内;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电夹条、石墨烯镀膜以及散热板,所述石墨烯镀膜间隔平行嵌装在散热板内,其两端分别连接导电夹条,所述导电夹条厚度与散热板一致。
6.进一步的,散热板采用氧化铝耐高温导热陶瓷。
7.进一步的,底板上还设置有穿线盒,方便线路的穿设以及保护线路。
8.进一步的,保温填充层采用硬质聚氨酯发泡板。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0.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等安装在支撑层与底板之间,主要的压力由立柱直接传递至底板,这样可以保护加热组件等,避免受力变形,造成接触不良等失效,而且石墨烯镀膜间隔平行嵌装在散热板内,通过散热板对其进行快速散热,间隔安装可以调高其功率,这样保证高效运行的同时避免温度过高,且能及时扩散产生的热量。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支撑层与底板配合立体示意图;
13.图3为图1中的a

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图3中的b

b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

地板层,2

支撑层,21

立柱,3

加热组件,31

导电夹条,32

散热板,33

石墨烯镀膜,4

辐射层,5

保温填充层,6

底板,61

插孔,7

穿线盒,8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7.如图1

4所示:
18.一种新型组装式石墨烯电地暖,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地板层1、支撑层2、加热组件3、辐射层4、保温填充层5和底板6;所述支撑层2下侧间隔平行阵列有若干的立柱21,所述底板6上侧开设有若干对应立柱21的插孔61;所述加热组件3、辐射层4、保温填充层5均开设穿设立柱21的通孔8,所述立柱21穿过通孔8插入插孔61内;所述加热组件3包括导电夹条31、石墨烯镀膜33以及散热板32,所述石墨烯镀膜33间隔平行嵌装在散热板32内,其两端分别连接导电夹条31,所述导电夹条31厚度与散热板32一致。
19.具体的,散热板32采用氧化铝耐高温导热陶瓷。
20.具体的,底板6上还设置有穿线盒7,方便线路的穿设以及保护线路。
21.具体的,保温填充层5采用硬质聚氨酯发泡板。
22.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3等安装在支撑层2与底板6之间,主要的压力由立柱21直接传递至底板6,这样可以保护加热组件3等,避免受力变形,造成接触不良等失效,而且石墨烯镀膜33间隔平行嵌装在散热板32内,通过散热板32对其进行快速散热,间隔安装可以调高其功率,这样保证高效运行的同时避免温度过高,且能及时扩散产生的热量。
23.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