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5561发布日期:2021-01-15 11:54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绝缘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



背景技术:

在电力设备领域,输电线路用的绝缘横担是输电杆重要的配套结构件,用于支承导线、避雷线等,并使之按规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目前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中使用的复合横担多采用整体横担套接中间金具,复合横担用芯棒为通长结构,部分复合横担在芯棒中间打孔,用于穿设杆体连接抱箍;部分芯棒不打孔,因而采用的中间金具较为复杂笨重,导致横担整体重量增加,且需要双抱箍固定,安装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横担及输电杆,在保证该绝缘横担机械强度的同时,能够减轻绝缘横担的重量,使其结构简化,安装方便。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绝缘横担包括:连接金具,包括套筒和设置在套筒内部的密封部;芯棒,包括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第一芯棒的一端和第二芯棒的一端分别固接于套筒的两端,密封部使第一芯棒的一端和第二芯棒的一端均与套筒密封连接;两个挂线金具,分别固接于第一芯棒的另一端和第二芯棒的另一端;绝缘层,包覆固定于芯棒的外周面,绝缘层位于除连接金具和挂线金具的其他区域,绝缘层与连接金具之间、绝缘层与挂线金具之间均密封连接。

上述绝缘横担采用两根芯棒作为绝缘承力主材,分别为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横担中间采用连接金具,连接金具的左右两端分别套接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无需在芯棒上打孔或者采用结构复杂的连接装置,就能与杆体连接;横担两端均套接挂线金具用以固定连接导线,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外包覆绝缘层,保护芯棒,避免其老化。

优选地,套筒为中空结构的钢管,用于套接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

优选地,套筒的一侧面上设有垫块,垫块具有朝向套筒内侧凹陷的弧形面,用于与杆体配合连接。

优选地,垫块与套筒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结构稳定,操作简便。

优选地,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和第二密封,第一密封和第二密封为金属板件或橡胶件,第一密封的外周面和第二密封的外周面与套筒的内壁相吻合,第一芯棒的一端与第一密封抵接,第二芯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抵接,保护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的端部,使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均与套筒密封连接。

优选地,密封部为橡胶材料,密封部填充套筒内腔中除与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连接的部分,保护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的端部,使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均与套筒密封连接。

优选地,套筒侧壁上沿套筒轴线方向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两个第一安装孔均位于第一芯棒与第二芯棒之间,用于穿设杆体连接件,使横担与杆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连接金具还包括角钢,套筒贴合角钢内侧壁设置,保证连接金具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角钢上设有与两个第一安装孔对应的两个第二安装孔,角钢外侧壁上设有垫块,垫块位于两个第二安装孔之间且具有朝向套筒内侧凹陷的弧形面,用于与杆体配合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输电杆,包括杆体和固定在所述杆体上的绝缘横担,绝缘横担采用上述任一项的绝缘横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通过在连接金具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芯棒和第二芯棒,使横担的芯棒分成两部分,由此在连接金具上就可直接开设安装孔,在安装孔内穿设杆体连接件使横担与杆体连接,且无需两个以上的杆体连接件。该连接金具通过套筒和垫块焊接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同时,在横担芯棒上除连接金具和端部挂线金具以外的部分包覆绝缘层,保护芯棒,避免其老化。该绝缘横担产品的整体制造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整体注射使产品密封性能较好,以及较少的工序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及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绝缘横担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连接金具110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绝缘横担20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角钢212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输电杆01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输电杆0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要求,这里将披露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具体细节不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而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应作广义理解,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端部”、“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绝缘横担10包括连接金具110、芯棒120、绝缘层130和两个挂线金具140,芯棒120包括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第一芯棒121的一端和第二芯棒122的一端分别与连接金具110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芯棒121的另一端和第二芯棒12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挂线金具140固定连接。芯棒120外包覆绝缘层130,绝缘层130位于除连接金具110和挂线金具140的其他区域,绝缘层130与连接金具110之间、绝缘层130与挂线金具140之间均密封连接,以保护芯棒120,避免其老化。

芯棒120由复合材料制成,例如由玻璃纤维或者芳纶纤维浸渍树脂后拉挤成型,复合材料相对于传统横担的金属材料更为耐腐蚀、成本低,可减轻绝缘横担10的重量。芯棒120的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t形或者工字型。绝缘层130包覆于芯棒120上,绝缘层130为硅橡胶材料,且硅橡胶材料采用整体注射的方式包覆在芯棒120外周,成本低、效率高,当然,包覆方式也可以采用模压工艺,整体形成硅橡胶绝缘层即可。同时,硅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和憎水迁移性,可降低污闪和雨闪的概率,当然绝缘层130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橡胶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绝缘层130还包括护套和间隔设置在护套上的伞裙。且绝缘层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圆弧形,当有雨水落在绝缘层130上时,雨水随着弧形的硅橡胶表面掉落,有利于排水,防止绝缘层130表面因积水而影响电气性能。并且,包覆于第一芯棒121外周的绝缘层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绝缘横担10的轴线对称设有两个凹槽131(图中仅示出上表面的凹槽131),凹槽131的表面为平面,便于夹设跳线绝缘子(图中未示出),以及凹槽131的设置能够起标识作用,用于提醒安装人员在凹槽131处可安装跳线绝缘子。同样地,包覆于第二芯棒122外周的绝缘层13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沿绝缘横担10的轴线对称设有两个凹槽131。优选地,位于第一芯棒121的绝缘层130上的凹槽131与位于第二芯棒122的绝缘层130上的凹槽131对称设置于连接金具110的两侧。挂线金具140用于固定导线,通过捆绑工艺可将导线固定在挂线金具140上,或者也可以设置压盖将导线固定,在此不对挂线金具140的具体结构做限制。同时,连接金具110和挂线金具140材料均可以是金属材料或者是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可以采用铁、钢、铝等金属。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金具110包括套筒111和设置在套筒111内部的密封部,套筒111为中空结构的钢管,第一芯棒121的一端和第二芯棒12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套筒111的两端空腔内,然后通过压接固定芯棒120和套筒111,当然也可以通过胶装固定,只要能够实现芯棒120与套筒111稳固连接即可。钢管的内腔可以为任意形状,如方形、圆形、t形或者工字型,与芯棒120的截面形状一致即可,如此可尽量增大芯棒120与套筒111的接触面积,使连接更稳固,提高绝缘横担10的机械性能。钢管为常用材料,取材方便,成本较低,只需截取所需长度的钢管并进行简单加工后,即可作为套筒111使用。且套筒111的外表面需镀锌层,防止套筒111表面被腐蚀,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套筒111上沿绝缘横担10轴线方向还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12,用于穿设杆体连接件,杆体连接件一般为抱箍和螺母的组合,使绝缘横担10与杆体固定连接。

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均设置在套筒111内腔,且第一密封113的外周面和第二密封114的外周面与套筒111的内壁相吻合,图3示出了第一密封113的横截面和第二密封114的横截面。并且,第一密封113位于套筒111与第一芯棒121连接固定的端部,第二密封114位于套筒111与第二芯棒122连接固定的端部,同时在绝缘横担10的轴线上,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孔112的外侧。当芯棒120与连接金具110固定连接时,第一芯棒121的一端套接套筒111的一端并与第一密封113抵接,第二芯棒122的一端套接套筒111的另一端并与第二密封114抵接,以使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均与套筒111密封连接,保护套筒111与第一芯棒121、第二芯棒122之间的界面密封,防止水汽等杂质通过第一安装孔112进入套筒111内腔,从而腐蚀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导致降低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同时,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均为金属板件或橡胶件,当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为金属板件时,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通过焊接分别固定在套筒111两端的内腔,使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与套筒111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当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为橡胶件时,在套筒111两端的内腔分别塞入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并在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与套筒111内壁接触的四周涂抹液态胶,静置固化后,使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均与套筒111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由此,外部水汽等杂质无法通过第一安装孔112进入套筒111内腔,能够保护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的端部不被腐蚀,保证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部也可以为一个整体,即当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分别与连接金具110、挂线金具140固定连接后形成待包覆件,然后在待包覆件上整体包覆绝缘层130,绝缘层130为橡胶材料,橡胶材料通过第一安装孔112填充套筒111的内腔,使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与套筒111的内腔形成密封,从而起到保护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的作用。

进一步地,套筒111的一侧面上设置垫块115,套筒111与垫块11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结构稳定,操作简便。垫块115的上端面与套筒111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垫块115的下端面与套筒111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使连接金具110与杆体连接时保持足够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绝缘横担10与杆体连接更稳固。垫块115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孔112之间,便于安装操作,且垫块115具有朝向套筒111内侧凹陷的弧形面,用于与杆体配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垫块115的凹陷面呈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垫块115的凹陷面也可以呈三角形或者矩形,只要能够与对应形状的杆体匹配即可。同时,垫块115的外表面也需镀锌层,防止垫块115表面被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套筒111上还设有顶相孔116,顶相孔116位于套筒111上端的中部,用于连接顶相绝缘子,以适应单回路输电线路的导线支撑;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顶相孔116,用于单回路输电线路的导线支撑,此时在输电杆上安装两个绝缘横担,一个采用绝缘横担10,另一个仅在连接金具110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芯棒121和挂线金具14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顶相孔116,用于双回路输电线路的导线支撑,此时,在输电杆的竖直方向上设置三个绝缘横担10即可。

挂线金具140与芯棒120的连接方式和连接金具110与芯棒120的连接方式一致,在此不再赘述,挂线金具140的端部还包括套筒本体和环绕套筒本体设置且与套筒本体相连的翻边(图中未示出),使绝缘层130包覆在芯棒120与挂线金具140的连接界面处,保证芯棒120与挂线金具140之间的密封,防止水汽进入芯棒120使芯棒120腐蚀,从而避免降低芯棒120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横担10采用两根芯棒作为绝缘承力主材,分别为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绝缘横担10中间采用连接金具110,连接金具110的左右两端分别套接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由此在连接金具110上就可直接开设安装孔,而无需在芯棒120上打孔或者采用结构复杂的连接装置,就能与杆体连接,且无需两个以上的杆体连接件,使绝缘横担10的安装工序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连接金具110为钢管焊接而成,取材方便,结构简单,成型方式较容易,工艺简单,效率高,可设计性强。同时,绝缘横担10两端均套接挂线金具140用以固定连接导线,在绝缘横担10上除连接金具110和端部挂线金具140以外的部分包覆绝缘层130,保护芯棒120,避免其老化。以及相比现有技术,该绝缘横担10的用料减少,工艺简单,降低了成本,适用于多种杆体。

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绝缘横担20与实施例一的绝缘横担10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绝缘横担20的连接金具210包括套筒211和角钢212,套筒211与实施例一中套筒111的结构相同,套筒211为中空结构的钢管,套筒211上沿绝缘横担20轴线方向还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213,且套筒211贴合角钢212的内侧壁设置。同时,角钢212上设有与两个第一安装孔213对应的两个第二安装孔214,套筒211与角钢212贴合,且两个第一安装孔213和两个第二安装孔214配合后,穿设杆体连接件,杆体连接件一般为抱箍和螺母的组合,使绝缘横担20与杆体固定连接。以及,套筒211和角钢212的外表面均需镀锌层,防止套筒211和角钢212的表面被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角钢212的一外侧壁上设有垫块215,角钢212与垫块21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结构稳定,操作简便。垫块215的上端面与角钢212外侧壁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垫块215的下端面与角钢212外侧壁的下端面位于同一平面内,使连接金具210与杆体连接时保持足够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绝缘横担20与杆体连接更稳固。垫块215位于两个第二安装孔214之间,便于安装操作,且垫块215具有朝向角钢212外侧壁内侧凹陷的弧形面,用于与杆体配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垫块215的凹陷面呈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垫块215的凹陷面也可以呈三角形或者矩形,只要能够与对应形状的杆体匹配即可。同时,角钢212和垫块215的外表面也需镀锌层,防止垫块215表面被腐蚀,延长使用寿命。

与实施例一相同,套筒211上还设有顶相孔216,用于连接顶相绝缘子,作用与实施例一中的顶相孔116类似,不再赘述。同时,角钢212的另一侧壁上设有与顶相孔216对应的第三安装孔217,套筒211与角钢212贴合,且顶相孔216和第三安装孔217配合后,放置顶相绝缘子,使顶相绝缘子固定连接于绝缘横担20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横担20与实施例一的绝缘横担10的有益效果类似,不再赘述。同时,绝缘横担20的连接金具210通过采用套筒211和角钢212配合使用,可选取壁厚较薄的钢管作为套筒211,即可减小套筒211的尺寸,从而降低成本,并且当角钢212出现损坏时,直接将角钢212进行更换即可,无需整体更换绝缘横担20,降低运维成本。

实施例三: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绝缘横担10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形成第一芯棒121、第二芯棒122、连接金具110和两个挂线金具140。

玻璃纤维浸渍环氧树脂通过拉挤形成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当然也可以采用模压或者其他成型方式,优选方案为拉挤工艺,拉挤形成的芯棒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都较好,且成本较低。同时,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方形、t形或者工字型。

焊接形成连接金具110和一次铸造成型两个挂线金具140,连接金具110和挂线金具140的外表面还需进行镀锌层,防止金具腐蚀,延长使用寿命。焊接形成的连接金具110结构简单,固定方式简便,且取材便捷,适用于工业应用。一次铸造成型的挂线金具140结构也简单,成型方式较容易,对于任意复杂结构均可一次成型,工艺简单,效率高,可设计性强。

s102:在连接金具110的套筒111内设置密封部并进行密封固定。

密封部包括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在绝缘横担10的轴线上,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分别位于套筒111内腔的两端,且位于两个第一安装孔112的外侧,同时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为金属板件或橡胶件。在套筒111两端的内腔内分别放置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当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为金属板件时,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通过焊接固定在套筒111内腔;当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为橡胶件时,在套筒111两端的内腔分别塞入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并在第一密封113和第二密封114与套筒111内壁接触的四周涂抹液态胶,静置固化后形成密封。由此,外部水汽等杂质就无法通过第一安装孔112进入套筒111内腔,能够保护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的端部不被腐蚀,保证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

s103:将第一芯棒121的一端与套筒111的一端密封固定连接,将第二芯棒122的一端与套筒111的另一端密封固定连接,第一芯棒121的另一端和第二芯棒12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挂线金具140固定连接,形成待包覆件。

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通过压接方式与连接金具110、挂线金具140固定连接,连接可靠,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且成本低。并且,第一芯棒121的一端与第一密封113抵接,第二芯棒122的一端与第二密封114抵接,保证芯棒120与连接金具110之间的界面密封。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与连接金具110、挂线金具140之间的界面密封,在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分别与连接金具110、挂线金具140压接前,可以在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的端部均放置密封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与连接金具110、挂线金具140通过压接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与连接金具110、挂线金具140也可以通过胶装固定。具体地,采用胶装固定时,在连接金具110的套筒111内腔涂覆胶液,然后扣设于第一芯棒121的一端和第二芯棒122的一端,挂线金具140的一端部也具有套筒,在两个挂线金具140端部的套筒内壁空腔内均涂覆胶液再分别扣设于第一芯棒121的另一端和第二芯棒122的另一端,通过固化使第一芯棒121、第二芯棒122分别与连接金具110、两个挂线金具140固定连接。或者,将连接金具110扣设于第一芯棒121的一端和第二芯棒122的一端后,在连接金具110的端部设置注胶孔注入胶液,最后通过固化使第一芯棒121、第二芯棒122与连接金具110固定连接,挂线金具140的连接也同样操作,不再赘述。

s104:在待包覆件上整体包覆绝缘层130,绝缘层130包覆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除连接金具110和挂线金具140的其他区域,得到绝缘横担10。

绝缘层130优选为硅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和憎水迁移性,可显著防止污闪和雨闪的发生,当然绝缘层130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橡胶材料制成。包覆方式采用整体注射工艺,成本低、效率高,整体注射绝缘层130前,在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上涂覆偶联剂,使硅橡胶与第一芯棒121、第二芯棒122的粘接性能更好。并且由于采用整体注射工艺,绝缘层130在注射成型后与连接金具110和挂线金具140之间自然形成密封连接。当然,包覆方式也可以采用模压工艺,整体形成硅橡胶绝缘层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横担10的制备方法也可用于制备绝缘横担20,整体工序步骤少,工艺过程简单,拉挤和一次性压接成本较低,能够降低人工成本及能耗。整体注射使产品密封性能较好,以及硅橡胶绝缘层130使绝缘横担10具有更好的外绝缘性能和耐老化性能。

实施例四: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绝缘横担10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形成芯棒预制件、连接金具110、两个挂线金具140和若干绝缘伞裙。

芯棒预制件、连接金具110和两个挂线金具140的成型方式与实施例三的步骤s1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该芯棒预制件为一根较长的产品,待切割使用。

绝缘伞裙可以为硅橡胶伞裙,也可以为其他橡胶材质的伞裙。本实施例中采用高温硫化形成若干个单片形式的硅橡胶绝缘伞裙。

s202:在芯棒预制件的外表面均匀包覆一层等厚的绝缘护套,切割芯棒预制件形成包覆有绝缘护套的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在若干个单片绝缘伞裙内腔均匀涂覆胶液,然后将绝缘伞裙按一定排列顺序套到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的绝缘护套上,绝缘护套和绝缘伞裙共同形成绝缘层130。

绝缘护套通过挤出包覆到芯棒预制件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绝缘护套为硅橡胶护套,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他橡胶材质的护套。绝缘护套包覆后,切割所需长度的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

单片的硅橡胶伞裙涂覆胶液,即粘接剂后,通过硅橡胶伞裙中间的通孔穿设到硅橡胶护套上固定,形成连续的硅橡胶伞裙。

s203:在连接金具110的套筒111内设置密封部并进行密封固定。

连接金具110内腔设置密封部的方式与实施例三的步骤s1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s204:将第一芯棒121的一端和第二芯棒122的一端均与连接金具110固定连接,第一芯棒121的另一端和第二芯棒12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挂线金具140固定连接,得到绝缘横担10。

将包覆有绝缘层130的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的端部均作修边处理后,分别与连接金具110和挂线金具140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与实施例三的步骤s103类似。

s205:在第一芯棒121、第二芯棒122与连接金具110、挂线金具140的界面连接处进行封胶。

上述的界面连接处包括第一芯棒12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金具110、挂线金具140的压接处,第二芯棒12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金具110、挂线金具140的压接处,通过在界面连接处涂覆室温硫化硅橡胶,静置固化形成密封,进一步提升了密封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横担10的制备方法也可用于制备绝缘横担20,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硅橡胶伞裙的成型工艺,本实施例的成型工艺称为挤包穿伞,该工艺预先将较长的芯棒预制件与硅橡胶挤出连接,形成硅橡胶护套包覆在芯棒预制件外表面,使硅橡胶护套包覆连续均匀,从而使芯棒预制件与硅橡胶护套的界面性能良好。然后切割芯棒预制件形成所需长度的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进而在包覆有硅橡胶护套的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上穿套硅橡胶伞裙,形成绝缘层130,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实施例五: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绝缘横担10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形成第一芯棒121、第二芯棒122、连接金具110和两个挂线金具140。

第一芯棒121、第二芯棒122、连接金具110和两个挂线金具140的成型方式与实施例三的步骤s1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s302:将第一芯棒121的一端和第二芯棒122的一端分别与连接金具110的套筒111两端固定连接,第一芯棒121的另一端和第二芯棒12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挂线金具140固定连接,形成待包覆件。

成型方式与实施例三的步骤s1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s303:在待包覆件上整体包覆绝缘层130,并使绝缘层130填充连接金具110的内腔形成密封部,以及绝缘层130包覆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除连接金具110和挂线金具140的其他区域,得到绝缘横担10。

绝缘层130的材质与实施例三中绝缘层130的材质一致,均为橡胶材料,包覆方式也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同时,包覆绝缘层130前,在连接金具110的内腔涂覆偶联剂使得套筒111与绝缘层130之间具有更好的粘接性能,绝缘层130为橡胶材料,在包覆绝缘层130时橡胶材料通过第一安装孔112填充连接金具110的内腔,使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与连接金具110的内腔之间形成密封,从而起到保护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的作用,使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均与套筒111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绝缘横担10的制备方法也可用于制备绝缘横担20,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密封部,本实施例通过在连接金具的套筒111的内腔除与第一芯棒121和第二芯棒122连接的部分填充橡胶材料,形成密封部,以及通过挖空第一安装孔112内的橡胶材料,从而在第一安装孔112内穿设杆体连接件,使绝缘横担10与杆体固定连接。该工艺操作更简便,整体注射使产品密封性能较好,同时能够保证芯棒120与连接金具110之间的界面密封,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实施例六: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电杆01,包括杆体11、固定在杆体11上的绝缘横担10和杆体固定件12,绝缘横担10采用上述实施例一中的绝缘横担10。绝缘横担10还包括连接金具110,连接金具110上沿绝缘横担10轴线方向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杆体固定件12包括u型抱箍13和紧固件14,紧固件14包括配套的螺母和平垫圈,u型抱箍13和紧固件14通过两个第一安装孔将绝缘横担10固定在杆体11上,在两个第一安装孔里还可以加设金属嵌件(图中未示出),该金属嵌件的主体为筒状,其尺寸与第一安装孔的尺寸相匹配,以保证金属嵌件的准确安装,该金属嵌件还包括位于金属嵌件主体一端的、与金属嵌件的主体呈90°夹角的翻边,防止杆体固定件12对连接金具110的外表面造成磨损,同时也使安装方便,保证绝缘横担10与杆体11的稳固连接。绝缘横担10还包括设置在连接金具110上的顶相孔(图中未示出),通过顶相孔固定连接有顶相绝缘子,能够实现挂接三相导线。

实施例七: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输电杆02,与实施例五的输电杆0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固定在输电杆02上的绝缘横担采用上述实施例二中的绝缘横担20。绝缘横担20包括连接金具210,连接金具210包括套筒211和角钢212,连接金具210上沿绝缘横担20轴线对称设有两个第一安装孔(图中未示出)。输电杆02还包括杆体21和杆体固定件22,杆体固定件22包括u型抱箍23和紧固件24,紧固件24包括配套的螺母和平垫圈,u型抱箍23和紧固件24通过两个第一安装孔将角钢212和套筒211固定连接,从而将绝缘横担20固定在杆体21上,在两个第一安装孔里还可以加设金属嵌件(图中未示出),该金属嵌件的主体为筒状,其尺寸与第一安装孔的尺寸相匹配,以保证金属嵌件的准确安装,该金属嵌件还包括位于金属嵌件主体一端的、与金属嵌件的主体呈90°夹角的翻边,防止杆体固定件22对连接金具210的外表面造成磨损,同时也使安装方便,保证绝缘横担20与杆体21的稳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和材料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包括这里单独披露或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的组合,明显地包括这些特征的其它组合。这些变形和/或组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技术领域内,并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