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医用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8360发布日期:2021-07-27 14:0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高强度医用帐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高强度医用帐篷。



背景技术: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

目前在野外训练时,经常会设置医用帐篷来面对突发状况,但是现有的医用帐篷内篷与支架之间是通过挂钩连接的,该连接方式不够稳定,不仅可能会脱落,同时也容易移动,为此我们提出高强度医用帐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高强度医用帐篷,通过设置连接机构,使得内篷和支架之间连接更加稳定,不容易脱离,同时也避免连接机构发生移动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强度医用帐篷,包括帐篷主体,所述帐篷主体包括外篷、支架和内篷,所述外篷的内部设有内篷,所述外篷和内篷之间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且两个移动块的中部均开设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固定块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片,两个所述连接片中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底部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限位孔的内部分别与两个限位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设有吊环,所述吊环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底部设有调节框,所述调节框的底部套设有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底部与内篷的顶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框内的顶端固定设有上咬合齿,所述调节框内的顶部固定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中部套设有转筒,所述转筒的顶部固定设有下咬合齿,且第一连接带的一端位于下咬合齿和上咬合齿之间,所述转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调节框的中部固定设有拦截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移动块均设置为“l”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圆块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块的数量设置为多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移动块呈轴对称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拦截杆位于凸块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转动圆块,使得螺纹杆转动,因为限位杆与限位孔的相互限位,螺纹杆带动移动块移动,从而使得移动块夹紧支架,即可将内篷固定,需要拆卸时,反方向转动圆块,使得移动块不再卡着支架即可,该设计将以往的挂钩连接改成移动块夹紧连接,能够使得内篷与支架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不仅不容易脱离,同时通过夹紧,也较好避免移动块在支架移动的情况发生;

2、通过转动凸块,使得上咬合齿和下咬合齿不再咬紧第一连接带,然后调节第一连接带穿过调节框的长度,进而改变支架与内篷之间距离,然后反方向转动凸块,使得转筒转动,直到上咬合齿和下咬合齿将第一连接带咬合,进而使得支架与内篷之间的距离固定下来,该设计方便使用者调节支架与内篷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使用者更深层次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帐篷主体;2、外篷;3、支架;4、内篷;5、吊环;6、第一连接带;7、调节框;8、第二连接带;9、固定块;10、连接片;11、限位杆;12、限位孔;13、螺纹杆;14、圆块;15、螺纹孔;16、移动块;17、转筒;18、凸块;19、固定柱;20、下咬合齿;21、上咬合齿;22、拦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高强度医用帐篷,包括帐篷主体1,帐篷主体1包括外篷2、支架3和内篷4,外篷2的内部设有内篷4,外篷2和内篷4之间设有支架3,支架3的底部设有固定块9,固定块9中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3,两个螺纹杆1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块14,两个螺纹杆13的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6,且两个移动块16的中部均开设有与螺纹杆13相匹配的螺纹孔15,固定块9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片10,两个连接片10中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1,两个移动块16的底部均开设有限位孔12,两个限位孔12的内部分别与两个限位杆1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固定块9的底部设有吊环5,吊环5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带6,第一连接带6的底部设有调节框7,调节框7的底部套设有第二连接带8,第二连接带8的底部与内篷4的顶部固定连接;

先转动圆块14,使得圆块14带动螺纹杆13转动,因为限位杆11与限位孔12的相互限位,螺纹杆13带动两个移动块16往中心处移动,等到调节到合适的距离后,将两个移动块16套在支架3上,然后据继续转动圆块14,使得两个移动块16完全将支架3夹紧,进而固定固定块9,需要拆卸时,反方向转动圆块14,使得螺纹杆13带动移动块16不再卡着支架3即可,该设计能够使得内篷4与支架3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不仅不容易脱离,同时通过夹紧,也较好避免移动块16在支架3移动的情况发生。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调节框7内的顶端固定设有上咬合齿21,调节框7内的顶部固定设有固定柱19,固定柱19的中部套设有转筒17,转筒17的顶部固定设有下咬合齿20,且第一连接带6的一端位于下咬合齿20和上咬合齿21之间,转筒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凸块18,调节框7的中部固定设有拦截杆22;

转动凸块18,使得凸块18带动转筒17转动,直到下咬合齿20与上咬合齿21不再咬合,然后根据使用需求,往继续往后拉动第一连接带6或者往前送第一连接带6,以此缩减或者增加支架3与内篷4之间的距离,然后再转动凸块18,凸块18带动转筒17转动,直到下咬合齿20与上咬合齿21配合,将第一连接带6咬合固定,该设计方便使用者调节支架3与内篷4之间的距离,从而满足使用者更深层次的需求。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两个移动块16均设置为“l”形;方便将固定块9固定在支架3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两个圆块14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防滑纹;避免手部与圆块14打滑。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固定块9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方便撑起内篷4。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两个移动块16呈轴对称分布;方便两个移动块16同步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拦截杆22位于凸块18的一侧;方便将凸块18进行限位,从而对转筒17进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