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立筒预热器回转窑预分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058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泥立筒预热器回转窑预分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水泥立筒预热器回转窑的预分解装置,用于水泥生料粉的预煅烧。
目前的水泥立筒预热器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操作方便、不易结皮等优点,但在立筒预热器中气固两相交换不良、入窑生料粉的碳酸盐分解率低,窑的产量低而热耗高。在立筒预热器的底部加装带有一级旋风筒的各种分解炉,虽然能使窑的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但容易导致下料管中碱结皮和堵塞,故对原料要求苛刻,加之结构复杂不易操作,完全丧失了立筒预热器窑所固有的优点,尤其是无法在各种中小型立筒预热器窑上广泛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水泥立筒预热器回转窑的预分解装置,以大幅度提高窑的产量,同时能保持立筒预热器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的固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立筒预热器9与回转窑10的连接处增设一个由预分解室1、倾斜切线进风口2和二把火预燃室3组成的预分解装置,点起二把火,使入窑水泥生料粉得到足够的预煅烧,从而使入窑物料的碳酸盐分解率大大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预分解装置进行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分解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预分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预分解装置是由安装在立筒预热器9与回转窑10之间的预分解室1,安装在预分解室1上的倾斜切向进风管2和安装在倾斜切向进风管2上的二把火预燃室3组成。倾斜切向进风管2与水平面的夹角α大于45°。
二把火预燃室3带有三个风通道,由安装在预燃室3前部的一次风通道4,安装在预燃室3顶侧面部位的二次风通道5,安装在预燃室3前端部的三次风通道6和安装在预燃室3内边侧部位的旋叶片7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预分解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燃粉与冷空气的两相混合流经过一次风通道4和三次风通道6喷入预燃室3,在旋叶片7的作用下形成强烈的喷旋流动,该喷旋流能使煤粉和空气充分混合,并使燃料中的挥发份燃烧;来自熟料冷却机(或者电除尘前的空气换热器)的200℃的热空气从二次风通道5进入预燃室3,在旋叶片7的作用下,切向进入预燃室3,使部分固定碳燃烧,以此实现了快速预燃烧。具有三通道的预燃室3为一个高效煤粉预燃室,能保证二把火完全燃烧。来自二把火预燃室3的热气流经倾斜切向进风管2冲入预分解室1时,由于风管2的作用,形成一个强烈的旋转气流,而来自回转窑的烟气从下至上垂直流经预分解室1时形成一个喷射流,故整个预分解室内的气流流场是一个喷旋流动。喷流能使进入预分解室1的物料充分分散,旋流能延长物料和燃料在预分解室1内的停留和反应时间,保证较高的反应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预分解室自身结构类似于立筒,十分简单,但所形成的气流流场颇为复杂,故既能满足各种化学反应的需要,又能广泛适应各种原燃料;其次是预燃室保证了二把火煤粉的充分燃烧和在预分解室内形成高温区(大于900℃)。
另外,加设预分解室可使立筒预热器回转窑的产量提高40%以上,能耗下降20%。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水泥立筒预热器回转窑预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装置由安装在立筒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的预分解室(1),安装在预分解室(1)上的倾斜切向进风管(2)和安装在倾斜切向进风管(2)上的二把火预燃室(3)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预燃室(3)具有三个风通道,是由安装在预燃室(3)前部的一次风通道(4),安装在预燃室(3)顶侧面部位的二次风通道(5),安装在预燃室前端的三次风通道(6)和安装在预燃室(3)内边侧部位的旋叶片(7)组成。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倾斜切向进风管(2)与水平面的夹角α大于4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水泥立筒预热器回转窑的预分解装置,用于水泥生料粉的预煅烧。本实用新型由预分解室(1),倾斜切向进风管(2)和二把火预燃室(3)组成,预燃室(3)有三个风通道。本实用新型被安装在立筒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结构简单,大大提高了窑的产量,并使能耗下降。
文档编号C04B7/00GK2096565SQ91216668
公开日1992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25日
发明者徐德龙 申请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