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石保温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122阅读:17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煤矸石保温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是一种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生产的保温材料。
煤矸石是煤炭采、洗过程中的废弃物,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污染源之一。煤矸石中除含有一定量的可燃物外,矿物组成多以粘土为主。大量煤矸石的排放,不仅污染了水质和空气,而且也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国内外一直把煤矸石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如用煤矸石生产建筑砖瓦和生产聚合氯化铝等。前者的工艺技术虽然成熟,但由于产品附加值太低,经济效益较差。而后者尽管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但一次性投资大,对原材料要求高,甚至还存在着二次污染的问题,故推广应用的意义也不大。此外,煤矸石生产农用化肥、水泥、建筑装饰材料等技术也取得成果,但煤矸石的利用量均很有限。所以,开发新的煤矸石利用途径以加速煤矸石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煤矸石利用方法,充分利用煤矸石中的矿物组成和可燃成分,提高煤矸石产品的附加值,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加入煤粉、木屑和粘结剂,经混合、加水混练、成型、干燥、烧结等工序,制成定型的煤矸石保温材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方式实现的首先对各种原料进行破碎和粉碎加工处理,具体的粒度尺寸要求是煤矸石小于0.45mm,煤粉石小于1mm,木屑小于2mm,粘结剂小于0.18mm。然后将加工好的各种原料按煤矸石为30~70%,煤粉为3~30%,木屑为10~50%,粘结剂为10~40%的比例配料并混合,再加入一定量的水充分混练。混练后所得到的坯料经机械压制或手工捣打成型为半成品,干燥后在高温下烧结,即可得到体积密度在0.5~1.3g/(cm3)之间的煤矸石保温材料。本发明所述的粘结剂,可以由耐火粘土、铝钒土、高岭土等矿物经加工后制得。
本发明的优点是煤矸石中的各种矿物组成均得到了充分和合理的利用,而且所生产的煤矸石保温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保温和工业窑炉及管道的隔热保温,产品有较高的附加值。此外,煤矸石保温材料生产的原材料来源广泛、简单易得,生产工艺也成熟可靠。若在煤矸石砖厂的基础上推广应用,所需设备投资很少,工艺过程也基本相同。本发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明显。
实施例以耐火粘土为粘结剂,各种原料加工后粒度要求为煤矸石小于0.45mm,煤粉小于1mm,木屑小于2mm,粘结剂小于0.18mm,按煤矸石为50%、煤粉为8%、木屑为27%、粘结剂为15%的配方配料并混合,然后外加一定量的水充分混练,再采用手工捣打的办法使之成型,经干燥后再进行高温烧结,最后得到体积密度为0.8g/(cm3)左右的煤矸石保温材料制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煤矸石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另加入煤粉、木屑、粘结剂,并按煤矸石为30~70%、煤粉为3~30%、木屑为10~50%、粘结剂为10~40%的比例配料,然后经混合、加水混练、机压或者手工捣打成型、干燥、烧结等工序,所制得的煤矸石保温材料其体积密度为0.5~1.3g/(c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矸石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种原料加工的粒度要求是煤矸石小于0.45mm,煤粉小于1mm,木屑小于2mm,粘结剂小于0.1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矸石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可以由耐火粘土、铝钒土、高岭土等矿物加工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是一种以煤矸石为主要原料,另加一定量煤粉、木屑和粘结剂,经配料、混合、加水混炼、成型、干燥和烧结后,所制成的煤矸石保温材料。其体积密度在0.5~1.3g/(cm
文档编号C04B35/18GK1097406SQ93111499
公开日1995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16日
发明者刘小波, 付勇坚 申请人:湘潭矿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