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脚板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34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墙脚板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颖的墙角板,属于建筑材料类。

背景技术
是墙角板只起装饰作用,它的形状呈三角柱状,两条直角邻边分别与墙角的两壁面紧贴,贴合的面积较大,这对不平的壁面将造成固定时的困难,并且墙角板以钉针固定于墙角壁面时,由于墙角板有相当的厚度,增加了施工上的难度,而且会因钉针凸出平的墙角板表面,容易刮伤人体,并影响其整体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把电线管路予埋在墙角板和墙角之间,有隐藏式钉孔的墙角板。
本实用新型是用以下的方法实施的它是在三角柱状的墙角板与墙角壁面贴合之两条邻边上有一倒角,在墙角板斜边的那面设有曲线凹入状的纵向隐藏式钉孔。
通过改进后的墙角板,由于设有倒角,减少了墙角板与壁面贴合之面积,避免因壁面不平而难以固定的情况;倒角与墙角之间形成一空隙,可以将室内电线管路予先埋设于该空隙内,另外墙角板上设有曲线凹入状的纵向隐藏式针孔,钉针因墙角板在孔处厚度减少,使钉针易穿透墙角板而钉入壁面,由于钉针没入隐藏式针孔,使钉针不因凸出墙角板而刮伤人体。它比钉针露在墙角板平表面的,显得更加美观。


图1为墙角板立体示意图。
图2为墙角板结构示意图。
1、墙角板本体,2、倒角,3、隐藏式钉孔,4、空隙,5、电线管路,6、钉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墙角板本体1与壁面贴合之两邻边上设一倒角2,减少墙角板本体1与壁面贴合之面积,避免因墙角不平而难以贴合的现象,倒角2与墙角沟形成一空隙4,可将室内的电线管路5预先埋设在该空隙4内,墙角板本体1的斜面上设有多个曲线凹入状的纵向隐藏式钉孔3,钉针6由该隐藏式钉孔3处贯入,可轻易穿透墙角板本体1而使其固定于墙角,而该钉针6没入该隐藏式钉孔3内,可保持墙角板本体1表面的美观,并可避免突出的钉针6刮伤人体。
权利要求1.一种墙角板,呈三角柱状,其特征是墙角板与墙角壁面贴合之两邻边上有一倒角,在墙角板斜边的那面设有曲线凹入状的纵向隐藏式钉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的结构形状的墙角板,属于建筑材料类。它是在三角柱状墙角板的基础上改进,墙角板与墙角壁面贴合之两邻边上有一倒角,它与两壁之间形成一间隙,可将电线管路预埋于其内;并且该板与壁面贴合的两邻边短了,贴合面积减少,克服了钉针难于进入不平壁面的缺点,又因在墙角板斜边的面有曲线凹入状纵向隐藏式钉孔,使钉针易穿透该板而钉入壁面,又因钉针没入该钉孔内,可避免钉针刮伤人体,并使墙角板的外表更为美观。
文档编号E04F19/04GK2202772SQ93221429
公开日1995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4日
发明者林政庸, 林龙凡 申请人:林政庸, 林龙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