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燃煤飞灰保温材料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12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化床燃煤飞灰保温材料的制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流化床灰渣制保温材料的技术。
排灰量大是流化床技术领域的一个大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流化床在固体燃料燃烧方面的应用。关于流化床燃煤灰渣的利用技术主要有(1)、直接用作路基材料或地基改良材料;(2)、在流化床燃煤灰渣中加入水泥、生石灰粉及铝粉,混合成形后在180℃下制成轻质混凝土材料。前者为一般的利用方法,其技术含量低,但由于成本低、技术简单,现仍为流化床灰渣处理的主流。而后者则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灰渣制成高附加值的产品,但其制造过程中需添加几种其它物质,并且反应温度为180℃,需消耗一定能量,成本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利用流化床燃煤飞灰中含二氧化硅、氧化钙、硫酸钙等物质的粘土和硬化特性,通过简易、低能耗技术制成流化床燃煤飞灰保温材料的方法,以处理和利用流化床燃煤过程产生的大量灰渣。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流化床上部排出的飞灰为原料,所谓飞灰,是流化床燃煤过程在流化床上的旋风分离器排出后收集的灰渣,也称飞扬灰。在飞灰中按水固比0.6~1,4的比例加水,经混合、搅拌后成形,然后在温度为50℃~90℃,湿度为50%~80%的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即制成所需的保温材料。
上述流化床燃煤飞灰保温材料制法中固化反应的最佳温度为75℃~85℃。
本发明所制成的保温材料表面呈多孔状,内部形成网状微观结构,具有较好的保温性,制法工艺简单,采用较低的固化温度,以较低的能耗和成本生产出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保温材料,特别是以流化床燃煤过程排出的大量灰渣为原料,为处理和利用流化床的灰渣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实施例一以流化床上部排出的飞灰为原料,在飞灰固体材料中按水固比1.0加入水分,经混合、搅拌后在模具中成形,然后放入具有可控温、控湿的装置中进行固化反应一定时间即制成保温材料,固化反应条件为温度80℃,湿度50%,反应时间24小时。所制成的材料具有以下性能密度为1127kg/m3,导热系数为0.09W/m.K,弯曲强度为0.60MPa,压缩强度为3.20MPa。
实施例二在飞灰固体材料中按水固比1.0加入水分,经混合、搅拌后在模具中成形,然后在温度为80℃,湿度为80%的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8小时。所制成的保温材料具有以下性能密度为1077kg/m3,导热系数为0.11W/m.K,弯曲强度为1.20MPa,压缩强度为2.00MPa。
实施例三在飞灰固体材料中按水固比0.6加入水分,经混合、搅拌后在模具中成形,然后在温度为80℃,湿度为50%的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8小时。所制成的保温材料具有以下性能密度为1280kg/m3,导热系数为0.082W/m.K,弯曲强度为1.20MPa,压缩强度2.90MPa。
实施例四在飞灰固体材料中按水固比1.0加入水分,经混合、搅拌后在模具中成形,然后在温度为60℃,湿度为50%的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反应时间为24小时。所制成的保温材料具有以下性能密度为837kg/m3,导热系数为0.065W/m.K,弯曲强度为0.45Mpa,压缩强度为1.65MPa。
权利要求
1.一种流化床燃煤飞灰保温材料的制法,其特征在于以流化床上部排出的飞灰为原料,在飞灰中按水固比0.6~1.4的比例加水,经混合、搅拌后成形,然后在温度为50℃~90℃,湿度为50%~80%的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化床燃煤飞灰保温材料的制法,其特征在于固化反应的最佳温度为75℃~85℃。
全文摘要
一种流化床燃煤飞灰保温材料的制法,本发明采用流化床上排出的飞灰(或称飞扬灰)为材料,在飞灰固体材料中按适当的水固比加入水分,经混合、搅拌后成形,在温度为50℃~90℃,湿度为50%~80%的条件下进行固化反应而制成保温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采用较低的固化温度,以较低的能耗和成本生产出具有较高附加价值的保温材料,同时为处理和利用流化床的灰渣问题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文档编号C04B35/00GK1202471SQ9710894
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2日
发明者陈勇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