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拉式柱浇筑辅助固定支撑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10790阅读:来源:国知局
杆10分别插入到插孔A8和插孔B9中,便于左夹板3和右夹板4转动和固定;左夹板3和右夹板4上各设有一个半圆形的凹口,两个凹口刚好形成一个圆孔,左夹板3和右夹板4的同一侧设有伸缩筒5,伸缩筒5的两端通过L形的连接件6固定在左夹板3和右夹板4的侧边上,连接件6与左夹板3、右夹板4采用活动连接,使得连接件6在起到固定作用的基础上,不会与左夹板4、右夹板4之间产生扭力,影响左夹板3和右夹板4的开闭。
[002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支撑架安装在搭建好的住模版14的顶部,单手或双手握住伸缩筒5并往上提,左夹板3和右夹板4缓缓向上打开,在此过程中,伸缩筒5自动伸长,以匹配左夹板3和右夹板4打开后增大的距离,当左夹板3和右夹板4打开至与卡槽7对齐后,通过拉或推,使左夹板3和右夹板4滑入到卡槽7中,松开手之后,左夹板3和右夹板4在卡槽8的限制作用下,会始终保持打开状态,此时可进行出料筒12的高度调节,调节到位后,通过推或拉,使左夹板3和右夹板4退出卡槽7,并使左夹板3和右夹板4相向倒下,将出料筒12夹住,完成对出料筒12的固定,然后即可开始混凝土浇筑。
[0028]实施例2:
[002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是,本实施例的左夹板3和右夹板4上的凹口所在圆的直径与出料筒12的外直径相等,从而使左夹板3和右夹板4更可靠地将出料筒12夹紧,使混凝土浇筑更稳定可靠。
[0030]实施例3:
[00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是,本实施例将台阶11的内侧面与台阶面所成的夹角限定为70~80度,所谓台阶11的内侧面,是指左夹板3或右夹板4完全打开后,会与左夹板3或右夹板4的上表面接触的一个面,将该内侧面设计为与台阶面成70~80度的夹角,即该内侧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10~20度,从而使得左夹板3和右夹板4在完全打开的时候,在内侧面的作用下,不会使左夹板3和右夹板4的打开角度超过90度,即左夹板3和右夹板4始终有一个自动倒下关闭的趋势,进而在我们通过推或拉的方式使左夹板3和右夹板4退出夹槽7后,左夹板3和右夹板4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倒下关闭,无需外力作用,简化操作,提高操作效率。
[0032]实施例4:
[003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是,本实施例将两个中间板2之间的距离限定为小于或等于左夹板3和右夹板4的宽度,在左夹板3和右夹板4完全关闭后,中间板2能够很好地支撑起左夹板3和右夹板4,确保出料筒12的支撑稳定性,提高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34]同时,为了使左夹板3和右夹板4在完全关闭后,能够与中间板2贴合地更好,本实施例将台阶11的台阶面限定为与中间板2的上表面齐平,该处的台阶面指的是左夹板3和右夹板4完全关闭时,与左夹板3和右夹板4的下表面平行或相贴的一面,这与生活中台阶的台阶面(即脚踏面)是同一位置。
[003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提拉式柱浇筑辅助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以及装设在支撑架上的出料筒(12),出料筒(12)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的凸起(13),所述支撑架包括两块横板(I)和两块中间板(2 ),两块横板(I)平行设置,两块中间板(2 )固定在两块横板(I)的中部,且两块中间板(2)垂直于两块横板(I ),所述两块横板(I)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相对的台阶(11),两个台阶(11)的其中一个同向端分别设有一个插孔A (8),另一个同向端分别设有一个U形的卡槽(7),卡槽(7)的最里端设有插孔B (9); 还包括两块夹板,分别是左夹板(3 )和右夹板(4),左夹板(3 )和右夹板(4)上均设有两个插杆(10),且两个插杆(10)分别插入到插孔A (8)和插孔B (9)中,所述左夹板(3)和右夹板(4)上各设有一个半圆形的凹口,两个凹口刚好形成一个圆孔,所述左夹板(3)和右夹板(4)的同一侧设有伸缩筒(5),伸缩筒(5)的两端通过L形的连接件(6)固定在左夹板(3 )和右夹板(4 )的侧边上,连接件(6 )与左夹板(3 )、右夹板(4 )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式柱浇筑辅助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板(3)和右夹板(4)上的凹口所在圆的直径与出料筒(12)的外直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式柱浇筑辅助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11)的内侧面与台阶面所成的夹角为70~8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式柱浇筑辅助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中间板(2)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左夹板(3)和右夹板(4)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式柱浇筑辅助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11)的台阶面与中间板(2)的上表面齐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拉式柱浇筑辅助固定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装设在支撑架上的出料筒,出料筒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环形的凸起,支撑架包括两块横板和两块中间板,两块横板的中部分别设有一个相对的台阶,两个台阶的其中一个同向端分别设有一个插孔A,另一个同向端分别设有一个U形的卡槽,卡槽的最里端设有插孔B;还包括两块夹板,分别是左夹板和右夹板,左夹板和右夹板上均设有两个插杆,左夹板和右夹板上各设有一个半圆形的凹口,左夹板和右夹板的同一侧设有伸缩筒,伸缩筒的两端通过L形的连接件固定在左夹板和右夹板的侧边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提高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减小操作难度,提高操作效率。
【IPC分类】E04G21/02
【公开号】CN204662996
【申请号】CN201520389727
【发明人】刘柯, 毕晓蓉
【申请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