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拼装活动房的高度可调底座及拼装活动房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02676阅读:来源:国知局
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7]用于拼装活动房的高度可调底座的实施例
[0038]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用于拼装活动房的高度可调底座支撑在地面与拼装活动房的地板I之间,其中,高度可调底座包括底垫23、螺纹杆24、螺母25、支撑杆26和支撑座27。螺纹杆24的底端与底垫23连接,螺母25旋合在螺纹杆24上,支撑杆26的底端与螺母25连接,支撑杆26的顶端与支撑座27连接,支撑座27用于通过螺纹件(以图1中标号“28”示出)与地板I可拆卸的连接。
[0039]第一,采用该高度可调底座,可将拼装活动房的地板离开地面一定距离,一方面提高了该拼装活动房的防潮性能,另一方面使该拼装活动房更有利于设置在地面易存水的区域中,防浸泡;第二,采用该高度可调底座,使该拼装活动房更有利于设置在地面高低不平的区域中,即通过调整每个高度可调底座的高度,保证地板是水平的;第三,高度可调底座的上述结构使得在需要调节时仅需旋转螺母,调节操作十分方便。
[004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6为钢管,支撑座27为由平板33和伸出杆34组成,伸出杆34插设在钢管的顶部,平板33通过螺纹件28与地板I连接。
[0041 ]优选地,连接支撑座27与地板I的螺纹件28为螺栓,当然,也可为螺钉。
[0042]优选地,高度可调底座22的可调高度位于400mm-600mm的范围内,即螺母25移动到螺纹杆24的最底端时,高度可调底座22的整体高度为400mm;螺母25移动到螺纹杆24的最顶端时,高度可调底座22的整体高度为600_。
[0043]进一步,高度可调底座还包括固定在螺母25上的连接座(未示出),连接座具有用于与连接梁卡接的通孔。其中,连接座可为卡固在螺母上的环形固定座。通过连接梁和固定座,可将相邻的两个高度可调底座连接,以将多个高度可调底座底座连接成一个整体,进而防止高度可调底座底座倾倒、保证高度可调底座底座的均匀分布,提高了活动房的稳定性。
[0044]本实用新型的拼装活动房的一个实施例
[0045]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拼装活动房包括多个图1中示出的用于拼装活动房的高度可调底座以及多个连接梁,每相邻两个高度可调底座的连接座之间均卡接有连接梁。该拼装活动房防潮且防浸泡,能够有效保持地板水平,并且拆装、调节方便。此外,将多个高度可调底座底座通过连接梁连接成一个整体,进而防止高度可调底座底座倾倒、保证高度可调底座底座的均匀分布,提高了活动房的稳定性。
[0046]优选地,设置四个高度可调底座,该连接梁的连线形成矩形。当然,高度可调底座的数量根据活动房的大小选择,不局限于四个。
[0047]进一步,继续参照图2,拼装活动房还包括地板1、顶板3和多个墙板2,地板1、顶板3和多个墙板2围合成室内空间。
[0048]其中,地板I包括拼装在一起的多个地板单元9,每相邻两个地板单元9通过螺纹件(以图4中的标号“15”示出)可拆卸的连接。墙板2包括拼装在一起的多个墙板单元10,每相邻两个墙板单元10通过螺纹件(以图4中的标号“15”示出)可拆卸的连接。顶板3包括拼装在一起的多个顶板单元U,每相邻两个顶板单元11通过螺纹件(以图4中的标号“15”示出)可拆卸的连接。
[0049]顶板3与墙板2之间通过螺纹件(以图2中的标号“5”示出)可拆卸的连接,墙板2与地板I之间通过螺纹件(以图2中的标号“7”示出)可拆卸的连接。多个墙板2依次通过螺纹件(以图5中的标号“48”示出)可拆卸的连接,以围合形成室内空间的围壁,优选地,包括4个墙板2,围合形成具有四面墙的室内空间。
[0050]进一步,拼装活动房还包括房顶4,房顶4包括多个三角形支架17、多个横梁18和多个瓦片单元19,多个三角形支架17平行且间隔布置,每相邻两个三角形支架17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有多个平行且间隔开的横梁18,在每个横梁18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多个瓦片单元19,顶板3与三角形支架17之间通过螺纹件(以图2中的标号“32”示出)可拆卸的连接。
[0051]由此,第一,组成该拼装活动房的顶板3、墙板2、地板I和房顶4均是通过多个单体部件拼装而成的,并且墙板与墙板之间、顶板单元之间、墙板单元之间、地板单元之间、顶板与墙板之间、墙板与地板之间、房顶与顶板之间均是通过螺纹件进行的连接且组成房顶的部件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因此,在需要重复利用和回收时,仅需拆除螺纹件等连接件而将整体拆分成各个部件或将各个部件通过螺纹件等连接件连接即可,易于重复利用和回收;第二、在运输时,可将各个部件堆叠在一起,因此运输方便;第三,房顶4位于顶板上,与外部空气进行了双层隔离,进而可以提高隔热效果;第四,相比于帐篷,该拼装活动房舒适性更高。第五,顶板、墙板、地板和房顶均模块化,可根据实际工况选择顶板、墙板、地板和房顶的尺寸,使得活动房的大小可选,适应性更强。
[0052]进一步,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顶板单元11、地板单元9和墙板单元10均包括主体板12,也就是说,顶板单元11、地板单元9和墙板单元10均是采用图3和图4中示出的主体板12的形状。
[0053]具体而言,主体板12为矩形板(包括长方形板和正方形板)。其中,在主体板12的两个相对侧边上分别设有第一凸条13和第二凸条14,第一凸条13与第二凸条14沿主体板12的中心面(该中心面平分主体板12的厚度)错开设置。第一凸条13和与该第一凸条13相邻的主体板12的第二凸条14通过螺纹件可拆卸的连接,第二凸条14和与该第二凸条14相邻的主体板12的第一凸条13通过螺纹件可拆卸的连接。
[0054]以墙板单元10为例,一个墙板单元10的主体板12上的第一凸条13和与该墙板单元10相邻的另一墙板单元10的主体板12上的第二凸条14通过螺纹件可拆卸的连接,同理,一个墙板单元10的主体板12上的第二凸条14和与该墙板单元10相邻的另一墙板单元10的主体板12上的第一凸条13通过螺纹件可拆卸的连接。
[0055]在本实施例中,墙板2是由多个墙板单元10横向拼接而成,每个墙板单元10的顶端和底端分别邻接顶板3和地板I。顶板3由多个顶板单元11沿主体板的未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侧边的延伸方向横向拼接而成,顶板单元11的未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侧墙板2邻接。地板I由多个地板单元9沿主体板的未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侧边的延伸方向横向拼接而成,地板单元9的未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两侧边分别与两侧墙板2邻接。
[0056]进一步,在第一凸条13和第二凸条14上均设置一列螺纹通孔(“螺纹通孔”意为通孔的内壁部分地或全部地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件与对应的两个凸条的对应的螺纹通孔旋合来实现每相邻两个顶板单元11通过螺纹件可拆卸的连接、每相邻两个墙板单元10通过螺纹件可拆卸的连接、每相邻两个地板单元9通过螺纹件可拆卸的连接。优选地,连接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的螺纹件,也即连接两个地板单元、两个墙板单元、两个顶板单元的螺纹件为螺栓,当然,也可为螺钉。
[0057]可理解,采用上述错开设置第一凸条13与第二凸条14,能够实现拼装两个主体板12时,使两个主体板12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以围合成室内空间为参照定义“内”、“外”)分别平齐,进而保证房体的平整度。
[0058]优选地,顶板单元11、地板单元9和墙板单元10的第一凸条13和第二凸条14均为钢制凸条。
[0059]由此,两个顶板单元11之间、两个墙板单元10之间和两个地板单元9之间,均通过凸条扣合和采用螺纹件可拆卸的连接,操作简单方便且防风、防雨。
[0060]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凸条13的与第二凸条14的接缝处、在第二凸条14的与第一凸条13的接缝处均设有密封层16(优选为橡胶密封条)。由此,提高了顶板单元11之间、墙板单元10之间、地板单元9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了拼装活动房的防风、防雨、防潮以及保温隔热能力。
[0061]进一步,参照图5,墙板和墙板之间呈角度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墙板与墙板之间垂直布置。其中,螺纹件48穿过两墙板中相邻的两个墙板单元10中的一个墙板单元的第一凸起/第二凸起中的螺纹通孔并进而旋合进入另一墙板单元中,以将两个墙板单元可拆卸的连接,进而将两个墙板可拆卸的连接。当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不利用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完成两个墙板的连接,而在其他位置旋合螺纹件。
[0062]更进一步,在墙板的与另一墙板的接缝处设有密封层(优选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