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帘门地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306阅读:29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卷帘门地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装置,特别是卷帘门地锁装置。
卷帘门多用于店铺门面等人们出入频繁的地方,为不碍人们出入的方便性,卷帘门锁设计的都是锁定门底两端,因卷帘门跨度宽,常出现因窃贼用撬具撬抬门底中部,使门底拱曲至两端锁杆滑脱而门开失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卷帘门底中部也能锁定,门开后无碍人们出入方便性的卷帘门地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卷帘门底中部安装一只凸轮锁头组件,其凸轮部份垂直伸出卷帘门底,驱动机构与卷帘门锁联动。在对应于凸轮锁头位置的地面钻孔,平地面嵌装一只代内凸台的锁孔体。当卷帘门关锁时,锁头凸轮插入锁孔内,锁头凸轮随门锁锁定动作回转到锁孔体内的凸台下,从而实现了卷帘门中部也锁定的目的,因锁孔是平地面嵌装,而无碍人们出入的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构成的卷帘门地锁装置,因可靠地锁定了门底中部,卷帘门底中部不会因撬抬而拱曲,所以有效地防止了因此而失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安装都方便。
下面以附图为例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
图1的锁头传动机构局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锁头传动机构局部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
图1、图3的锁止部份局部视图。

图1、图2、图5所示,卷帘门地锁装置由带凸轮13的锁头1用螺母3、螺母5及隔圈4经座孔11活动联接在锁头座10上。锁头座10上有连接孔12,锁头1上用螺母2与螺母3装有连动板9,连动板9由销钉6经滑圈7与拨叉8活络连接等组成锁头组件与由供锁头凸轮13出入的椭圆形锁孔15,控制锁头凸轮13的内凸台16,环形腔17及螺孔18构成的锁孔体14组成。
图3、图4给出了另一种驱动锁头凸轮的传动机构。在锁头1上用螺母3与螺母5装有齿轮21,与齿轮21啮合有齿条22,在锁头1与齿条22间装有带椭园长孔20的定位板19。齿条22与定位板19上有连接孔23。
使用时,用螺栓经锁头座10上的连接孔12将锁头组件固装在卷帘门底中部的适当位置,在对应于锁头凸轮13位置的地面钻孔,用膨胀螺栓或水泥浇注螺栓来紧定嵌装锁孔体14,使锁孔体14上表面与地面平齐。拉下卷帘门至关锁位置,使锁头凸轮13插入锁孔体,旋动螺母3,螺母5调整锁头凸轮13能在锁孔体14的环形腔17中回转自如后将其锁紧。稍拉起卷帘门,使锁头凸轮13在椭园形锁孔15内匹配对位时在一水平面上,把拨叉8(或齿条22)与卷帘门锁在开启位置的连动机构联接,这样,当使用中关下卷帘门时,锁头凸轮13便由椭园孔15插入锁孔体14内,随着卷帘门锁的关闭动作,拨叉8经滑圈7、销钉6、连动板9(或齿条22经齿轮21)使锁头凸轮13回转至锁孔体14的内凸台16下,使卷帘门中部也被锁定。
权利要求1.一种卷帘门地锁装置,由卷帘门底连接的锁头组件和嵌装于地面的锁孔体组成,其特征在于带凸轮(13)的锁头(1)用螺母(3),螺母(5)及隔圈(4)经座孔(11)活动联接在锁头座(10)上。由供锁头凸轮(13)出入的椭园形锁孔(15),控制锁头凸轮(13)的内凸台(16),环形腔(17)及螺孔(18)构成的锁孔体(14)。锁头(1)上有一个锁头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门地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头传动机构是连接在锁头(1)上方的联动板(9)经销钉(6),滑圈(7)与拨叉(8)活络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帘门地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锁头传动机构是连接在锁头(1)上方的齿轮(21)与齿条(22)啮合,锁头(1)与齿条(22)间装有带椭园长孔(20)的定位板(19)。
专利摘要一种卷帘门地锁装置,由安装在卷帘门底中部的凸轮锁头组件和牢固平地面嵌装的锁孔体组成。其特征在于由卷帘门锁连动机构带动锁头组件的锁头凸轮(13)回转至锁孔体内凸台(16)之下,将卷帘门锁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E05B65/08GK2494410SQ0123062
公开日2002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4日
发明者王惠敏 申请人:王惠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