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式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31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藏式防盗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盗锁。
目前,市面上销售和日常使用的防盗锁大多靠设置多重弹子、多位密码或多个互锁机构来达到防盗或防撬的效果,这种防盗锁都有锁体、锁栓、锁芯或数码器,而且锁芯或数码器都外露,因此盗贼还是可以用万能钥匙、特制工具、利器或钝器将锁撬开或将锁砸开,因此这些防盗锁的防盗或防撬的效果还不尽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无法用普通或万能钥匙撬开,也无法用利器和钝器砸开的隐藏式防盗锁。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底板上安装有锁栓,底板上还有一条直槽,槽边有至少一块与直槽平行的档板,档板外侧有一个曲线槽块,曲线槽的曲线平面与档板平面垂直,曲线槽中有一个触销,它通过一组机械零件与锁栓连接联动。
触销最好沉入曲线槽中1~1.5厘米,并设置在曲线的末端处。使锁栓和触销联动的机械零件可以只是一个杠杆零件,也可以包括销杆、定位销、回位弹簧、齿轮、拉索、滑轮和手轮等一组零件。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直槽,有与直槽平行的档板和曲线槽块,这是与常规的防盗锁完全不同的锁匙装置,在关闭并锁死的门上,只能看见一条无底的直槽和一个手柄,而且直槽的位置与锁栓的位置没有太大的直接联系,只有用与曲线槽的曲线形状完全吻合的平面曲线钥匙才能拨动触销并有效地将锁打开。而盗贼用万能钥匙或其它特制工具从直槽插入,会探不到底,也触不到边,根本无法知道曲线槽和钥匙的形状,根本无法触及触销,无法下手进行撬、拨、钻、砸等盗窃勾当,因而根本无法将锁和门弄开,可见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强的防盗和防撬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图1中的A向视图。图3是适合图2中曲线槽的钥匙的示意图。

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锁的底板1上安装有锁栓2,底板上还开有一条直槽3,槽边有一块与直槽平行的档板4,档板外侧有一个曲线槽块5,曲线槽6的曲线平面与档板平面垂直,曲线槽中有一个触销7。为提高防盗功能,可在直槽边设置两块甚至三块与直槽平行的档板,只有与档板的间隙及曲线槽的曲线形状完全吻合的平面曲线钥匙才能顺着直槽插入然后转入曲线槽块的曲线槽中推动触销,使锁栓2和触销7联动的机械零件包括销杆8、定位销9、定位销回位弹簧10、齿轮11、拉索12、滑轮13和手轮14,锁栓2上制有可与齿轮11啮合的齿条15,销杆8与触销7牢固连接,定位销9横置,其左端可插入销杆8的定位槽16中,销杆8竖置,其下端可插入锁栓2上的销槽17中。如图2所示,曲线槽块5中曲线槽6可制成多弯平面曲线的形状,也可制成动物或某种奇特的形状,只要插入直槽的钥匙头部的形状与曲线槽的形状完全吻合即可,(图3所示为适应多弯平面曲线的曲线槽的钥匙的示意图。)触销8可设置在曲线槽6中的任何位置,但最好设置在曲线槽中的曲线的末端处,且距曲线槽块的端面要有1~1.5厘米足够的深度,以提高触销的隐蔽性。门的外面安装将门拉开的手柄18,门边固定有遮挡住锁栓的挡铁19。
为提高防盗和威慑效果,还可在曲线槽块的端面上安装与报警器连接的触点。一旦盗贼用工具撬锁并触动触点时,就会使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开门时,先稍转动手轮14,使拉索12克服回位弹簧11的弹力,拉动定位销9,使之脱离销杆8,再用钥匙将触销7和销杆8拾起与齿条15脱离,再转动手轮14带动齿轮11转动并拨动锁栓2移动,将锁打开,再用手柄18将门拉开。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家用门锁、柜门锁等各种普通的门锁,还特别适用于银行、仓库、火车货车等重要部门和工具的门锁。
权利要求1,一种隐藏式防盗锁,其锁的底板(1)上安装有锁栓(2),其特征是底板(1)上还有一条直槽(3),槽边有至少一块与直槽平行的档板(4),档板外侧有一个曲线槽块(5),曲线槽(6)的曲线平面与档板(4)平面垂直,曲线槽(6)中有一个触销(7),它通过一组机械零件与锁栓(2)连接联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防盗锁,其特征是锁栓2上制有齿条(15),使锁栓(2)和触销(7)联动的机械零件包括销杆(8)、定位销(9)、回位弹簧(10)、齿轮(11)、拉索(12)、滑轮(13)和手轮(14),销杆(8)与触销(7)紧固连接,齿条(15)与齿轮(11)啮合,定位销(9)横置,其左端可插入销杆(8)的定位槽(16)中,销杆(9)竖置,其下端可插入锁栓(2)的销槽(17)中。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隐藏式防盗锁,其特征是曲线槽块(5)的曲线槽(6)入口端面处,还安装有与报警器连接的触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一种防盗锁。底板上安装有锁栓,底板上还有一条直槽,槽边有至少一块档板,档板外侧有一个曲线槽块,曲线槽的曲线平面与档板平面垂直,曲线槽中有一个可与锁栓通过机械零件联动的触销。它没有外露的锁芯等器件,无法用普通或万能钥匙撬开,也无法用利器和钝器砸开。
文档编号E05B63/00GK2511768SQ0123066
公开日2002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8日
发明者陈国强 申请人:陈国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