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控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31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遥控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尤其是一种分体式遥控锁。
目前,公知的锁构造是把所有的零配件按规定集中在一只锁壳内组装而成。这种锁由于结构复杂,开启困难,影响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启方便、灵活的分体式遥控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它主要由主锁体及遥控开启装置组成,为分体式结构。所述主锁体由锁壳A、齿条、曲轴连杆机构、齿轮、上下锁栓、锁芯、扭簧、定位块、锁头总成及活动撞头组成。所述遥控开启装置由撞头、锁壳B、滑板、电子磁力器、储能弹簧、撞头轴、可调连接杆、保险勾、保险拨叉及复位弹簧组成。在撞头轴的大头顶端固定有撞头,储能弹簧与复位弹簧分别套在其大头及小头,所述可调连接杆的一头固定在滑板上,另一头与设在锁壳A内的齿条连接,所述电子磁力器与保险拨叉连接,该保险拨叉弯成90度与保险勾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开启轻巧、灵活,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遥控开启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锁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撞头,2.锁壳B,3.滑板,4.电子磁力器,5.储能弹簧,6.撞头轴,7.可调连接杆,8.保险勾,9.保险拨叉,10.复位弹簧,11、锁壳A,12.齿条,13.曲轴连杆机构,14.齿轮,15.上下锁栓,16.锁芯,17.扭簧,18.定位块,19.锁头总成,20.活动撞头。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主锁体、遥控开启装置及遥控器(图中未示)组成,为分体式结构。遥控器不属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故不作详细说明。所述主锁体由锁壳A11、齿条12、曲轴连杆机构13、齿轮14、上下栓锁15、锁芯16、扭簧17、定位块18、锁头总成19及活动撞头20组成。关门时,因活动撞头20与门框的碰撞,使定位块18离位,此时曲轴连杆机构13在扭簧17的作用下而旋转,设在该曲轴连杆机构13上的各连杆分别推动锁头总成19及上下栓锁15作平移伸出锁壳A11外达到上锁的目的。所述遥控开启装置由撞头1、锁壳B2、滑板3、电子磁力器4、储能弹簧5、撞头轴6、可调连接杆7、保险勾8、保险拨叉9及复位弹簧10组成。所述撞头轴6为一头大,一头小,该撞头轴6的大头顶端与撞头1连成一体,储能弹簧5与复位弹簧10分别套在其大头及小头,所述可调连接杆7的一头固定在滑板3上,另一头与设在锁壳A11内的齿条12连接,所述电子磁力器4与保险拨叉9连接,该保险拨叉9弯成90度与保险勾8连接。当门开至35度以上时,连接有撞头1的撞头轴6在复位弹簧10的作用下使撞头1伸出锁壳B2外,此时能量被储存,可调连接杆7退回。当关门时,随着门与门框的接合,撞头1被压缩回锁壳B2内,此时保险勾8被锁住。当电子磁力器4接收到遥控器的信号后在磁场的作用下推动保险拨叉9,使保险拨叉9与保险勾8脱离,在储能弹簧5的作用下,使设在滑板3上可调连接杆7推动设在锁壳A11内的齿条12,该齿条12推动设在曲轴连杆机构13上的齿轮14而带动整个曲轴连杆机构13旋转,在曲轴连杆机构13旋转的同时带动锁头总成19与上下锁栓20作平移至收回位置锁即开。如果在遥控器失灵的情况下,可用钥匙拨动锁芯16即可开锁。
权利要求1.一种遥控锁,它主要由主锁体及遥控开启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体与遥控开启装置由可调连接杆(7)连接,为分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锁体是在锁壳A(11)内设有齿条(12),该齿条(12)与齿轮(14)啮合,所述齿轮(14)设在曲轴连杆机构(13)上,在该曲轴连杆机构(13)上设有上下栓锁(15)、锁芯16、扭簧(17)及锁头总成(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遥控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开启装置是在锁壳B(2)内设有撞头(1)、滑板(3)、电子磁力器(4)、储能弹簧(5)、撞头轴(6)、可调连接杆(7)、保险勾(8)、保险拨叉(9)及复位弹簧(10),所述撞头轴(6)为一头大,一头小,该撞头轴(6)的大头顶端与撞头(1)连成一体,储能弹簧(5)与复位弹簧(10)分别套在其大头及小头,所述可调连接杆(7)的一头固定在滑板(3)上,另一头与设在锁壳A(11)内的齿条(12)连接,所述电子磁力器(4)与保险拨叉(9)连接,该保险拨叉(9)弯成90度与保险勾(8)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遥控锁,它主要由主锁体及遥控开启装置组成,为分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是在门的开、关过程中利用门与门框的间隙变化来储存能量,通过电子磁力器来释放所储能量而达到开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开启轻巧、灵活,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E05B47/06GK2493704SQ0123063
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16日
发明者李伟权 申请人:李伟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