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的车窗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318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汽车的车窗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窗调节器(window regulator)。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保持器的车窗调节器的升降板,其中所述保持器通过运动传送元件以可操作方式互相连接,用以使车窗玻璃(window screen)进行无倾斜操作。
背景技术
汽车通常具有手动操作或用动力驱动的车窗调节器。车窗调节器用以帮助车窗玻璃上-下运动。车窗调节器一般使用在所有的车辆中。车窗调节器的功能是使车窗玻璃升起及下降。这会引导到安装在车体上的侧部夹槽内。升降板的功能是保持车窗玻璃 & 在车窗玻璃在机构致动时向上 &向下运动期间运送车窗玻璃。
通常,在运动传送元件类型的车窗调节器中,升降板通过固定至其上的运动传送元件向上 & 向下移动。运动传送元件通常由抗拉材料制成。运动传送元件的端部相对于升降板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运动传送元件的端部互相交叉,具体地在车窗玻璃的终端上部 & 底部位置处,则交叉的运动传送元件的端部的功能性运动会产生不希望有的噪音。为了避免这种问题,在某些车窗调节器中,运动传送元件的端部彼此分隔开移动,从而在电缆中造成突然弯曲,这是因为这种运动传送元件会受到应力而造成疲劳失效。
运动传送元件类型的车窗调节器中的通常方法是将车窗玻璃安装到可在导轨上滑动的升降板上。导轨设有安装在门上的安装支架。在导轨上滑动的升降板进而致动车窗玻璃向上 & 向下。因此,升降板的设计对于车窗调节器可无故障地发挥功能是极其重要的。
车窗调节器中由于升降板而遇到的一般问题是运动传送元件突然离开滚轮式滑轮、运动传送元件的拉力作用于滚轮式滑轮上而最终造成所述滚轮式滑轮发生故障、由于运动传送元件的交叉而造成摩擦噪音、由于过度作用于升降板而造成车窗玻璃突然伸出、以及由于不适当的材料和强度造成升降板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带有保持器的升降板的车窗调节器,其中所述保持器通过运动传送元件以可操作方式互相连接,用以使车窗玻璃进行无倾斜操作。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无倾斜升降板运动的车窗调节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所述运动传送元件疲劳失效的带有升降板的车窗调节器。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止导轨的滚轮式滑轮疲劳失效的带有升降板的车窗调节器。
发明概要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保持器的车窗调节器的升降板,其中所述保持器通过运动传送元件以可操作方式互相连接,用以使车窗玻璃进行无倾斜操作。所述车窗调节器包括安装在垂直导轨上的可滑动式升降板以及一对凸缘,所述凸缘在所述升降板的后侧面上设置成与所述导轨相配合,以向所述升降板提供无倾斜的滑动支承。一对带有锁定装置的保持器通过运动传送元件以可操作方式相连。所述运动传送元件被设置成使所述运动传送元件在所述升降板的后侧面上形成无接触的交叉。


图1是显示位于关闭位置处的车窗玻璃的安装在汽车门上的车窗调节器的示意图;图2是显示位于打开位置处的车窗玻璃的安装在车门上的车窗调节器的示意图;图3是显示运动传送元件的无接触交叉的升降板的后视图;
图4是沿着图3中所示的升降板的区段A-A’的升降板的截面图;图5是显示运动传送元件的端部的升降板的前视图;图6是带有升降板的凸缘的导轨导向件;以及图7是沿着图6中所示的区段‘B-B’的带有导轨的升降板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带有升降板的车窗调节器。
现在参照

本发明。首先参照图1 & 2,所述图示显示带有车窗玻璃1的本发明的车窗调节器,所述车窗调节器安装在车门的门板3上。这些图示还显示车窗玻璃1分别在关闭及打开位置处的位置。门上任一侧的门夹槽2在车窗玻璃1的向上及向下运动期间在门框3a中引导车窗玻璃1。
本发明的车窗调节器包括导轨4,所述导轨相对于水平方向以一定倾斜度垂直安装在门上。可滑动式升降板5设置在导轨4上。横贯导轨4全长的运动传送元件6以其端部设置在升降板5上。本发明的运动传送元件6为由柔性且抗拉的材料制成,优选为钢和金属合金。具有‘L形’区段4a(如图6中所示)的导轨4通过安装支架12 & 12a被紧固到车门上。由适当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安装支架12 & 12a用于将车窗调节器固定到汽车的门上。
本发明的升降板5为翼形装置。然而,升降板的形状可以从诸如矩形、椭圆形或囊状或者适用于本申请的任何形状中进行选择。本发明的升降板5具有双侧面,即,后侧面及前侧面。升降板5的后侧面以可滑动方式装配到导轨4的‘L形’区段4a上。车窗玻璃1通过传统装置9紧固到升降板5的前侧面上。
卷筒盖16从滚轮式滑轮7接收到运动传送元件6、将运动传送元件6卷绕在卷筒式滑轮(图中未示)上、并通过拉伸弹簧19将运动传送元件6传送到另一滚轮式滑轮8。运动传送元件从抗拉材料中进行选择,优选为金属材料。卷筒盖16通过螺栓17安装在车门上。
一对滚轮支架10 & 11焊接到导轨4的上部及底部位置处。一对滚轮式滑轮7 & 8设置在滚轮支架10 & 11上。滚轮式滑轮7 & 8由适当的材料制成,优选为塑性材料。
自导轨4延伸的运动传送元件6进一步延伸到滚轮式滑轮7 & 8。钢索组件14包括内芯体和外芯体(图1 & 2中未示出)。由适当的橡胶材料制成的防震音套筒15卷绕在钢索滑轮组件14上,以避免车窗玻璃1与钢索组件14之间形成接触。钢索组件14利用衬套调节器13装配到上部的滚轮支架10上。衬套调节器13具有三个槽缝,用以帮助保持钢索组件14中的拉力。
通过采用衬套调节器13的三个槽缝而使运动传送元件6的拉力变化。O形环22被装配到衬套调节器13上,以确保衬套调节器13与钢索组件14之间的牢固接触。
参照图3、4 & 5,可通过滑轮7的运动传送元件6包括两个端部28 & 29。所述端部被压折,这些弯边被制成适当的轮廓。一对保持器25 & 26设置在升降板5的后侧面及前侧面上,以通过形成中空腔安放锁定装置。保持器25 & 26包括设置在锥形安置区域的外部的锁定装置5b。这些锁定装置5b提供用于防止运动传送元件的端部28 & 29突然伸出保持器25 & 26。
运动传送元件6的端部28 & 29压配合到所述保持器25 & 26内,以便能够用所述保持器25 & 26锁定所述端部。
以可操作方式锁定在保持器25中的运动传送元件6的一个端部28根据运动传送元件朝着滑轮7或8伸展而延伸通过滑轮7或8。
运动传送元件6在升降板5的向上及向下运动期间引起车窗玻璃1的平滑且无倾斜的运动。
升降板5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双侧面)在图3、4 & 5中示出。通过提供坚固的肋形面加固本发明的升降板5。升降板5具有网格化肋状部的表面构成升降板5的前侧面31,而非肋形面构成升降板5的后侧面30。
保持器25 & 26以斜对角方式分别设置在升降板5的后侧面及前侧面30 & 31上。保持器25 & 26通过锥形安置区构成中空矩形通道。
开口27在升降板5上设置成靠近前侧保持器26。开口27为从升降板5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的穿过通道。起始于保持器25的运动传送元件的端部28延伸通过导轨4的全长和滚轮8,并且缠绕卷筒式滑轮(图中未示)而到达导轨4的另一侧并以经由开口27进入前侧保持器26内的另一端部29终止。
保持器25 & 26被定位在升降板5的侧面上,以使运动传送元件6能够形成从一个保持器延伸到另一保持器的环,以便连同升降板5的垂直运动向车窗玻璃1提供升降运动。在车窗玻璃1的这种运动的过程期间,由运动传送元件6如此形成的环与运动传送元件6不具有任何交叉接触。由于运动传送元件6中整体缺乏摩擦,因此本发明的车窗调节器在调节器的正常操作期间不会发出任何噪音。
运动传送元件的端部28 & 29在升降板5的相对侧上的锁定使运动传送元件能够无接触地分离。这种分离会消除运动传送元件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的运动,从而消除操作噪音。
从升降板5切出的支承面构件5a被设置成与运动传送元件6的交叉点相邻,以为运动传送元件6相对于滚轮式滑轮7 & 8远离升降板5提供无滑动通道和切向退出。
通过使所述运动传送元件大体上平直退出可减小运动传送元件6上的应力。这可防止运动传送元件疲劳失效。运动传送元件的两个端部始终从保持器25 & 26沿切向落入滚轮式滑轮7 & 8的沟槽内。这在车窗玻璃的终端上部及底部位置处会减小滚轮式滑轮7上的负载。这可防止滚轮式滑轮7& 8疲劳失效。
升降板5在其后侧面的任一侧具有一对凸缘24,所述凸缘与导轨4相配合以提供无倾斜的滑动。凸缘24插入导轨4的‘L形’区段4a内。升降板5的凸缘24具有导轨4的‘L形’往复轮廓。升降板5在被致动的车窗玻璃向上 & 向下期间滑过导向区段‘L’。凸缘24被放置在升降板5的纵轴的两侧。升降板5中的凸缘24被限定为曲线状;曲线的半径被选成与导轨4的轮廓相匹配。凸缘24的这种曲线轮廓起到的关键作用是使车窗玻璃1在车窗调节器的长期使用中出现的倾斜减至最小。凸缘24的宽度被适当地选成在车窗调节器的长期使用之后可防止车窗玻璃1弹射。
升降板5包括一对定位在中央相对放置的舌片(tongue)23,所述舌片设置在升降板5的后侧面 & 前侧面上以在导轨4上向升降板5提供滑动路径。导轨4的厚度决定舌片23之间的间隙。舌片23的曲线轮廓在车窗调节器的长期使用期间可确保牢固接触。该对舌片23在升降板在导轨4上滑动期间向导轨4提供牢固支承。
参照图4,截面是沿图3中所看到的轴线A-A’裁切的。图4显示升降板的截面图,这个视图主要用于强调运动传送元件6的交叉以及运动传送元件6在交叉的接合点处分离。运动传送元件6在交叉接合点处的分离可确保消除操作噪音,因此而增加了运动传送元件6的寿命。
参照图6,显示带有升降板的凸缘的导轨导向件4a。图7是沿着图6中所示的区段‘B-B’的带有导轨4的升降台的截面图。图7显示了一对定位在中央相对放置的舌片23,所述舌片示出位于升降板5的后侧面和前侧面上,以在导轨4上向升降板5提供滑动路径。
车窗调节器的操作从图1 & 2可以最好地理解车窗调节器的操作。通过致动车窗调节器的卷筒式滑轮(图中未示)获得车窗玻璃1的向上及向下运动。在卷筒式滑轮(图中未示)被致动时,锁定在卷筒式滑轮(图中未示)上的运动传送元件6被致动。运动传送元件6的运动进而使升降板5在导轨4上向上 &向下移动。车窗玻璃1的向上运动通过图1中所示的门框3a中的上部夹槽而停止。如图2中所示,车窗玻璃1的向下运动通过橡胶止动件18停止。橡胶止动件18插入底部滚轮支架11内。运动的相反传送通过卷筒盖16中所存在的致动弹簧机构而停止。
在本发明的升降板中,运动传送元件的端部28 & 29被锁定在位于升降板5的相对侧面上的斜对角相对的保持器25 & 26处,从而造成无接触的交叉。当运动传送元件的端部28 & 29互相分离时,不存在一个运动传送元件端部相对于另一端部的相对运动,从而消除噪音。
优点1.升降板上的凸缘的曲线轮廓使车窗玻璃在车窗调节器机构的长期使用期间所出现的倾斜减至最小。
2.本发明的升降板设有网格化肋状部,从而使板非常坚固且耐用。
3.由于根据升降板的设计使用带有无接触运动传送电缆的升降板已消除操作噪音。
4.升降板中的凸缘的轮廓可防止车窗玻璃在车窗调节器的长期使用之后突然伸出。
5.由于升降板的设计,通过使运动传送元件从升降板大体平直退出可减小运动传送元件上的应力。
6.可防止滚轮式滑轮疲劳失效;这可通过确保运动传送元件从升降板的退出沿切线方向获得。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操作可滑动的车窗板件的车窗调节器,所述车窗调节器包括安装在垂直导轨上的可滑动式升降板;一对凸缘,所述凸缘在所述升降板的后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的适当轮廓,以向所述升降板提供无倾斜的滑动支承;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后侧面上的具有锁定装置的后侧保持器;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前侧面上的具有锁定装置的前侧保持器;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开口,所述开口靠近所述前侧保持器;与所述导轨形成流动连接的运动传送元件,所述运动传送元件以具有适当轮廓的一个端部以可操作方式设置在所述前侧保持器的所述锁定装置中,所述运动传送装置可通过所述开口而形成具有适当轮廓的另一端部,所述另一端部从所述前侧保持器退出,并且以可操作方式设置在所述后侧保持器的所述锁定装置中,以使所述运动传送元件在所述升降板的后侧面上形成无接触的交叉;以及一对支承面构件,所述对支承面构件沿着所述运动传送元件的流动路径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后侧面上,以向所述运动传送元件提供切向退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板,其中所述保持器以斜对角方式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前侧面及后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板,其中所述保持器的一端成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板,其中所述锁定装置为对应于所述运动传送元件的端部轮廓的中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板,其中所述运动传送元件从柔性且抗拉的材料进行选择,优选钢和金属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板,其中所述凸缘的配合轮廓对应于所述导轨的轮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板,其中所述支承面构件为设置在所述升降板的所述运动传送元件的交叉点的任一侧的隆起部。
全文摘要
一种带有保持器的车窗调节器的升降板,其中所述保持器通过运动传送元件以可操作方式互相连接,用以使车窗玻璃进行无倾斜操作。所述车窗调节器包括安装在垂直导轨上的可滑动式升降板以及一对凸缘,所述凸缘在升降板的后侧面上设置成与所述导轨相配合,以向升降板提供无倾斜的滑动支承。一对带有锁定装置的保持器通过运动传送元件以可操作方式相连。运动传送元件被设置成使所述运动传送元件在升降板的后侧面上形成无接触的交叉。
文档编号E05F11/48GK101031700SQ200480043956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9日
发明者比容·纳格, 维德亚纳汗·钱德拉塞卡兰, 穆提耐尼·萨特亚纳拉亚纳, 维卡斯·维萨拉·卡什萨格 申请人:Ifb汽车私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