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扶手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05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整扶手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手总成,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整扶手总成。
背景技术
图1及图2显示一种已知的可调整扶手总成10。该可调整扶手总成10包括L型支撑构件12、垂直套筒14、控制杆16及扶手18。
该L型支撑构件12具有水平部20固定于座椅(未显示)上、以及垂直部22由该水平部20的一端向上延伸,且其上形成有多个定位槽孔24。该垂直套筒14可滑动地套设于该垂直部22上,且其界定有一空间26,用以接收该垂直部22。该垂直套筒14具有多个限位肋条28形成于该空间26内,且这些限位肋条28可滑动地接触于该垂直部22,以防止该垂直套筒14相对于该垂直部22晃动。该控制杆16具有上凸块部30枢设于该垂直套筒14、接合部32由该凸块部30向下延伸至该空间26,以可松脱地接合至这些定位槽孔24之一、以及操作部34连接至该凸块部30,且暴露于该垂直套筒14外。该扶手18设置于该垂直套筒14上。
如图2所示,当该操作部34被向上提升时,该接合部32脱离于该定位槽孔24,接着,选择性地接合至其它任一定位槽孔24,使该扶手18可调整至一合适且令人满意的高度。
然而,该操作部34可能会因不慎的被碰触,而造成该接合部32脱离该已被选择的定位槽孔24,使得使用者必须再将该扶手18重新调整回该合适的高度。另外,该扶手总成10的操作使用及组装上相当不方便且费力的。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整扶手总成,用以克服上述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扶手总成,其操作使用及组装方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扶手总成,其扶手可轻易并快速地调整至合适的且令人满意的高度。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整扶手总成,其包括支撑管件及高度控制构件,该支撑管件具有腔室以及多个定位槽孔形成于该腔室内,该高度控制构件可滑动地啮合于该支撑管件的腔室;其中该高度控制构件包括第一控制部及第二控制部,该第一控制部具有第一端其界定一固定槽口、及第二端其用以连接至扶手,以及该第二控制部具有第一端其设有定位块,该定位块可移动地嵌设于该第一控制部的固定槽口上。
根据本发明的可调整扶手总成,该第二控制部耦接于该第一控制部,且可相对于该第一控制部而在接合位置与脱离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当该第二控制部移动至该接合位置时,该定位块被驱动而凸出于该固定槽口外,并接合至该等定位凹槽之一,而当该第二控制部移动至该接合位置时,该定位块被驱动而缩回至该固定槽口中,并脱离于每一定位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可调整扶手总成还包括可旋转指示器,其设于该高度控制构件上,并可依据该高度控制构件相对于该支撑管件的滑动位置而旋转,由此显示该扶手相对于该支撑管件的高度。


图1及图2显示一种已知的可调整扶手总成。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整扶手总成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支撑套管内的引导框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可调整扶手总成的剖面示图,其中该第二控制部移至接合位置。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可调整扶手总成的剖面示图,其中该第二控制部移至脱离位置。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可调整扶手总成的另一剖面示图。
附图标记说明E 弹力 F施力10扶手总成 12内存区段14垂直套筒 16控制杆18扶手 20水平部22垂直部 24定位槽孔26空间 28限位肋条30凸块部 32接合部34操作部100 扶手总成 102 支撑管件104 高度控制构件 106 外壳106a 螺孔 108 腔室108a 内壁 109a 开口109b 开口 110 引导框111 接收口 112 定位凹槽114 齿条 116 第一控制部116a、116b 端 118 第二控制部118a、118b 端 118c 底部表面118d 顶部表面 120 引导齿轮122、124、126 传动齿轮127 同心小齿轮128 驱动齿轮 129a、129b 侧面130a、130b 固定销 130c、130d 固定销132 转动销134 固定件
136 螺栓 138 孔洞140 可旋转指示器 140a 表面142 数字 144 固定槽口146 接收槽口 147 支撑板件147a 固定孔 148 弯折部148a 上区段 148b 下区段148c 位移区段 150 定位块150a 开口 152 操作件154 凹槽 156 凹槽156a 侧面 158 弹簧室160 弹簧 162 箭头具体实施方式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调整扶手总成100之一的分解示图。该扶手总成100包括支撑管件102、高度控制构件104及外壳106。该支撑管件102固定于座椅(未显示)的一侧,且界定有腔室108,用以接收该高度控制构件104。该高度控制构件104可滑动地啮合于该支撑管件102的腔室108。该外壳106遮蔽该支撑管件102与该高度控制构件104,且其两相对侧面上分别界定有开口109a及开口109b。另外,该外壳106与该高度控制构件104可相对于该支撑管件102共同滑动。该支撑管件102具有引导框110固定于该腔室108的内壁108a上,用以将该该高度控制构件104导入至该腔室108内。该引导框110具有多个定位凹槽112沿其一个内部表面排列,以及齿条114沿其另一内部表面设置,如图4所示。该引导框110还具有接收口110a形成于其上。
该高度控制构件104包括第一控制部116及第二控制部118耦接至该第一控制部116。该第一控制部116具有引导齿轮120、三个传动齿轮122、124、126及驱动齿轮128,其分别通过四个固定销130a、130b、130c、130d与转动销132而可旋转地安装于该侧面129a上。该引导齿轮120啮合于该齿条114上,且可旋转地沿该齿条114滚动,使得该高度控制构件104可滑动地啮合于该支撑管件102的腔室108。固定件134耦接至该四个固定销130a、130b、130c、130d与该转动销132,并通过两个螺栓136而固定至该侧面129a,使得该引导齿轮120、该三个传动齿轮122、124、126及该驱动齿轮128可旋转地固定于该固定件134与该第一控制部116的侧面129a之间。
该固定销130a、130b、130c、130d一体成型于该侧面129a上。该转动销132可旋转地设于该侧面129a上,且与该驱动齿轮128啮合,使得该转动销132可依据该驱动齿轮128的转动而旋转。该转动销132穿过形成于该固定件134上的孔洞138并连接至可旋转指示器140。该可旋转指示器140设于该外壳106的开口109a上,且具有多个不同的数字142标示于该表面140a的周围。该支撑管件102还具有接收口111对应于该引导框110的接收口110a,用以接收该转动销132。
另外,该第一控制部116具有一端116a,其界定固定槽口144及接收槽口146交错于该固定槽口144上。该第一控制部还具有一端116b,其上设有支撑板件147,用以连接至扶手(未显示)。该支撑板件147上形成有四个固定孔147a,其分别对应于形成在该外壳106上的四个螺孔106a。四个螺栓(未显示)可分别穿过该支撑板件147的四个固定孔147a,并栓入该外壳106上的四个螺孔106a中,使得该第一控制部116可被牢固地固定至该外壳上。该第二控制部118具有一端118a,其包括弯折部148,且设有定位块150,该定位块150上界定有开口150a。该弯折部148包括上区段148a、下区段148b及位移区段148c位于该上区段148a与该下区段148b之间,且该弯折部148穿过该开口150a,使得该定位块150可沿该上区段148a、该下区段148b及该位移区段148c滑动。该第二控制部118耦接于该第一控制部116的侧面129b上,使得该定位块150嵌设并可水平移动于该固定槽口144上,而该弯折部148位于并可垂直移动于该接收槽口146内。该第二控制部118还具有一端118b,其上设有操作件152,且该操作件152通过该外壳106的开口109b而装设于该第二控制部118的该端118b上。
该第一控制部116具有凹槽154形成于该侧面129b上,且该第二控制部118具有凹槽156相对于该第一控制部116的凹槽154。该第一控制部116的凹槽154与该第二控制部118的凹槽156共同界定了弹簧室158,用以容纳弹簧160。
现请参考图5,该弹簧160施予弹力E至该第二控制部118的一侧面156a,使得该第二控制部118被移动至接合位置,此时,该第二控制部118的底部表面118c接触并停止于该定位块150上。当该第二控制部118移动至该接合位置时,该弯折部148向下移动,并驱使该定位块150至该上区段148a,使得该定位块150凸出于该固定槽口144外,并接合至该等定位凹槽112之一。
现请参考图6,当连接于该支撑板147上的扶手(未显示)需要被调整至相对于该支撑管件102的合适高度时,该操作件152由使用者施予反抗于该弹力E的施力F而被向上提升,使得该第二控制部118被移动至脱离位置,此时,该第二控制部118的顶部表面118d接触并停止于该支撑板147的底部147b。当该第二控制部118移动至该脱离位置时,该弯折部148向上移动,并驱使该定位块150至该下区段148b,使得该定位块150缩回至该固定槽口144中,并脱离于该定位凹槽112。当该定位块150脱离于该定位凹槽112时,该引导齿轮120可旋转地沿该齿条114滚动(如图7所示),使得该高度控制构件104可相对于该支撑管件102而移动;亦即,该扶手(未显示)可相对于该支撑管件102而移动。当该扶手(未显示)被移动/调整至相对于该支撑管件102的合适高度时,该施力F可被释放,使该第二控制部118被该弹力E移回至该接合位置;此时,该定位块150又凸出于该固定槽口144外,并与被选择的定位凹槽112接合。
现请参考图1及图7,该引导齿轮120与该第一传动齿轮122接合,该第一传动齿轮122与该第二传动齿轮124接合,以及该第二传动齿轮124与该第三传动齿轮126接合。该第三传动齿轮126具有同心小齿轮127整体成型于其上,且该同心小齿轮127与该驱动齿轮128接合。当该定位块150脱离于该定位凹槽112时,该引导齿轮120可旋转地沿该齿条114滚动,并驱使该传动齿轮122、124、126与该驱动齿轮128同步旋转。换言之,该传动齿轮122、124、126与该驱动齿轮128依据该引导齿轮120的转动而旋转。如上所述,此实施例使用了三个传动齿轮122、124、126。应了解到,该传动齿轮的数量主要依据可调整的高度滑行距离而决定。若滑行距离越长,则所需要使用的传动齿轮会越多。
根据本发明的扶手总成100,该可旋转指示器140由于连接至与该驱动齿轮128啮合的转动销132,因此该可旋转指示器140可依据该引导齿轮120的转动而旋转。再者,该外壳106的开口109a外的周围表面标示有至少一个记号如箭头162,如图3所示。当该引导齿轮120沿该齿条114滚动时,亦即,当该高度控制构件104相对于该支撑管件102移动时,该可旋转指示器140会依据该引导齿轮120的转动而在该开口109a上旋转,使得该等数字142会相对于该箭头162而移动。通过此方式,当该等数字142被该箭头162指向时,该高度控制构件104相对于该支撑管件102的位置,亦即,该扶手(未显示)相对于该支撑管件102的高度可被呈现/显示。
虽然本发明已以前述实施例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时,当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书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调整扶手总成,其包括支撑管件,界定一腔室,且具有多个定位凹槽形成于该腔室内;以及高度控制构件,可滑动地啮合于该支撑管件的腔室,该高度控制构件包括第一控制部,具有第一端其界定固定槽口,以及第二端其用以连接至扶手;及第二控制部,耦接至该第一控制部,且可相对于该第一控制部而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该第二控制部具有第一端其设有定位块,该定位块可移动地嵌设于该第一控制部的固定槽口上;其中当该第二控制部移至该第一位置时,该定位块被驱动而凸出于该固定槽口外,并接合至该等定位凹槽之一;及其中当该第二控制部移至该第二位置时,该定位块被驱动而缩回至该固定槽口中,并脱离于每一定位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高度控制构件还包括弹簧,该弹簧设于该第一控制部与该第二控制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弹簧施予弹力至该第二控制部,使得该第二控制部移至该第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第二控制部还具有第二端其设有一操作件,且该操作件通过反抗于该弹力的外部施力而被提升,使得该第二控制部移至该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第一控制部与该第二控制部共同界定弹簧室,用以容纳该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支撑管件还具有齿条设于该腔室内,且该第一控制部还具有引导齿轮,该引导齿轮可旋转地安装于该第一控制部上,并啮合于该齿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第一控制部还具有可旋转指示器,耦接至该引导齿轮,且依据该引导齿轮的转动而旋转,用以指示该扶手相对于该支撑管件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第一控制部还具有驱动齿轮,其耦接至该引导齿轮,并依据该引导齿轮的转动而旋转,以及该可旋转指示器接于该驱动齿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第一控制部还具有至少一个传动齿轮,耦接于该驱动齿轮与该引导齿轮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还包括外壳,用以遮蔽该支撑管件与该高度控制构件,其中该外壳与该高度控制构件可相对于该支撑管件而共同滑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外壳界定有开口,且该可旋转指示器设于并旋转于该开口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第一控制部还界定接收槽口,交错于该固定槽口上,以及该第二控制部还具有弯折部,可移动地位于该第一控制部的接收槽口内,用以驱动该定位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定位块上界定了开口,以及该弯折部穿过该定位块的开口。
14.一种可调整扶手总成,其包括支撑管件,界定一腔室,且具有多个定位凹槽形成于该腔室内;以及高度控制构件,可滑动地啮合于该支撑管件的腔室,该高度控制构件包含第一控制部,连接至扶手;及第二控制部,耦接至该第一控制部,且可相对于该第一控制部而移动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弹簧,耦接于该第一控制部与该第二控制部之间,用以施予弹力,其中该第二控制部通过该弹力而移至该第一位置,且通过反抗于该弹力的外部施力而移至该第二位置;及定位块,耦接于该第二控制部;其中当该第二控制部移至该第一位置时,该定位块被驱动而接合至该等定位凹槽之一;及其中当该第二控制部移至该第二位置时,该定位块被驱动而脱离于每一定位凹槽。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第一控制部与该第二控制部共同界定弹簧室,用以容纳该弹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支撑管件还具有齿条设于该腔室内,且该第一控制部还具有引导齿轮,该引导齿轮可旋转地安装于该第一控制部上,并啮合于该齿条。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第一控制部还具有可旋转指示器,耦接至该引导齿轮,且依据该引导齿轮的转动而旋转,用以指示该扶手相对于该支撑管件的高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还包括外壳,用以遮蔽该支撑管件与该高度控制构件,其中该外壳与该高度控制构件可相对于该支撑管件而共同滑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外壳界定有开口,且该可旋转指示器设于并旋转于该开口上。
20.一种可调整扶手总成,其包含支撑管件,界定一腔室,且具有齿条设于该腔室内;以及高度控制构件,具有引导齿轮可旋转地设于其上,且啮合于该齿条,使得该高度控制构件可滑动地啮合于该支撑管件的腔室;扶手,耦接至该高度控制构件;以及可旋转指示器,可旋转地设于该高度控制构件上,其中该可旋转指示器耦接至至该引导齿轮,且依据该引导齿轮的转动而旋转,用以指示该扶手相对于该支撑管件的高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高度控制构件还具有驱动齿轮,其耦接至该引导齿轮,并依据该引导齿轮的转动而旋转,以及该可旋转指示器接于该驱动齿轮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高度控制构件还具有至少一个传动齿轮,耦接于该驱动齿轮与该引导齿轮之间。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还包括外壳,用以遮蔽该支撑管件与该高度控制构件,其中该外壳与该高度控制构件可相对于该支撑管件而共同滑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可调整扶手总成,其中该外壳界定有开口,且该可旋转指示器设于并旋转于该开口上。
全文摘要
一种可调整扶手总成,包括支撑管件以及高度控制构件,该支撑管件具有腔室以及多个定位槽孔形成于该腔室内,该高度控制构件可滑动地啮合于该支撑管件的腔室;该高度控制构件连接至扶手且设有定位块,其中该定位块可被驱动,以选择性地脱离于或接合至该等定位槽孔之一,使得该扶手可被调整并固定至合适的高度。
文档编号A47C1/022GK1891107SQ20051008294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7日
发明者陈春辉 申请人:翔崧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