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销子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18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筒销子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筒销子锁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2003-129710号公开了一种使用销式拨动杆(ピンタンブラ)的圆筒销子锁(シリンダ錠)。日本专利公开2003-129710号的圆筒销子锁是将各个销式拨动杆收容在锁芯(プラグ)和圆柱壳体中而形成。在将非常正的开锁钥匙插入到锁芯内时,使根据在开锁钥匙上形成的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的深度,销式拨动杆的边界移动到锁芯的回转边界面,就能对锁芯进行回转操作。
但是,由于钥匙的判别只取决于钥匙密码形成凹部的深度,因而为了使不同钥匙增多,就只能使钥匙密码形成凹部的深度的种类增加,或使钥匙密码形成凹部的数量增加。因此,使用日本专利公开2003-129710中公开的圆筒销子锁不能使不同钥匙的数量飞跃地增加。
日本专利公开平7-30641号公开了一种圆筒销子锁,它是由开锁钥匙使锁芯内的拨动杆销围绕着预定角度移动中心线而回转,由回转姿势决定上锁或开锁的状态。在日本专利公开平7-30641号的圆筒销子锁中,拨动杆销的前端被切断成V字状,并被保持成围绕着长度方向中心线而自由地回转。在开锁钥匙上,使相对于长度方向轴线的交叉角度产生变化地排列配设着拨动杆销的前端能配合的狭缝。
当将开锁钥匙插入到锁芯内时,使拨动杆销的前端与开锁钥匙的狭缝配合而按预定角度水平回转,在该状态与设定角度一致时,闭塞着与圆柱壳体之间的回转边界的侧棒(侧杆)可以退避到锁芯内,能对锁芯进行回转操作。
但是,日本专利公开平7-30641号的圆筒销子锁中,具有只用扫描(トレ一ス)原有钥匙的切入角的方法就能复制开锁钥匙的缺点。
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提供能使不同钥匙的数量增加的圆筒销子锁。
并且,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的提供一种难以复制开锁钥匙的圆筒销子锁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圆筒销子锁具有圆柱壳体;圆筒状的锁芯,能自由回转地插入在上述圆柱壳体内;拨动杆销,保持在上述锁芯内、能进入上述圆柱壳体内、且能围绕着移动方向中心线自由回转;传动销,保持在上述锁芯内、能进入上述锁芯内、且能围绕着移动方向中心线自由回转;第1圆筒状曲率面,形成在上述拨动杆销的与上述传动销相接的端部上,具有与上述锁芯的半径相等的曲率半径和与上述锁芯的回转中心线一致的曲率中心;第2圆筒状曲率面,形成在上述传动销的与上述拨动杆销相接的端部上,具有与上述第1圆筒状曲率面一致的。
圆筒销子锁是将装着拨动杆销的锁芯能自由回转地插入到装着传动销的圆柱壳体中而形成的。在锁芯的初始回转位置,拨动杆销使传动销后退,在圆柱壳体内传动销将拨动杆销推开而能进入到锁芯内那样地,两者成为在一条直线上叠层的状态。在传动销的拨动杆销侧的端部和拨动杆销的传动销侧的端部上形成大致与锁芯和圆柱壳体的回转边界圆筒面一致的曲率面,在锁芯的初始位置上,使两者在曲率面面接触的状态下叠层。
在该状态下,当拨动杆销和传动销之间的边界面与锁芯的回转边界面一致时,锁芯就能相对于圆柱壳体而回转。另一方面,在该位置,当拨动杆销和传动销水平回转时,传动销的前端越过锁芯的回转边界而进入到锁芯侧,拨动杆销的前端也同样地进入到圆柱壳体侧。由此,将回转边界闭塞而变成不能使锁芯回转。
因此,即使传动销和拨动杆销的高度位置是同样的,但若回转姿势不同,则锁芯和圆柱壳体的回转边界不被开放,因而能设定上锁或开锁的状态。其结果是能根据回转角度而不同的钥匙形成多个,能使不同钥匙的数量增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上述移动方向中心线是从上述锁芯的回转中心偏心的。因此,根据拨动杆销的回转的高低差变大。其结果是即使回转角度较小,由于将锁芯和圆柱壳体的回转边界闭塞的高度增高,因而上锁的可靠性提高。
拨动杆销的回转操作是借助将开锁钥匙插入到锁芯中而进行。在开锁钥匙上形成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用于使拨动杆销回转到设定的回转姿势。如果开锁密码形成凹部和与此对应的拨动杆销的前端形状能将拨动杆销导引到预定的水平回转位置,则能采用适当的组合。例如,拨动杆销的前端是凿形状的情况下,开锁密码形成凹部被形成为使该前端配合的槽,槽的角度决定拨动杆销的回转姿势。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圆筒销子锁具有传动部,其形成在上述拨动杆销的钥匙插入部侧的端部上的,且具有随着向前端行进直径渐渐缩小的圆锥面。上述圆锥面的回转中心是从上述移动方向中心线偏心的。在将传动部大致压接到具有回转中心的圆锥面凹面上时,使拨动杆销回转。在拨动杆销变化到预定的回转角度时,传动部从接触开始点起,依次地变换接触位置,与此同时使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的周壁移动而达到最终接触位置。其结果是在复制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的情况下,由于接触开始点是由拨动杆销的初始回转位置决定,因而是不确定的,由于最终接触点由设定密码决定,是未知的,因而必需对整个周壁进行复制,这使复制操作变得困难。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圆筒销子锁装置具有圆筒销子锁,将拨动杆销能自由移动地收容在锁芯内,且由拨动杆销的围绕着移动方向中心线的回转姿势决定上锁或开锁状态;开锁钥匙,具有插入在锁芯内、决定密码判定位置上的拨动杆销的回转姿势的开锁密码形成凹部。在上述拨动杆销的前端部形成传动部,其具有圆锥面,该圆锥面作为外周面、随着向前端行进直径渐渐缩小、且具有从上述移动方向中心线偏心的回转中心的。在上述开锁密码形成凹部上形成作为内周面的圆锥面,它的回转中心是大致与上述传动部的圆锥面一致的。在上述密码判定位置上,使上述传动部的上述圆锥面压接在上述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的圆锥面上,从而决定拨动杆销的回转姿势。
并且,本发明并不排斥根据拨动杆销沿着移动方向中心线的移动量来决定上锁或开锁状态,而是除了只根据拨动杆销的回转姿势达成不同钥匙之外,还包含将拨动杆销的回转姿势和拨动杆销的移动量的双方作为不同钥匙的产生因素的情况。
作为根据拨动杆销的回转姿势的上锁或开锁状态的决定方法,能够采用各种结构。例如,通过拨动杆销的回转、而提供使锁芯和圆柱壳体的回转边界闭塞的侧杆的退出路径,可以达成。而且,上锁或开锁状态的决定通过只在拨动杆销为预定的回转姿势时、锁芯的回转边界才被开放的结构也可以实现。
当将开锁钥匙被插入到锁芯内的预定位置、开锁密码形成凹部达到密码判定位置时,锁芯内的拨动杆销的传动部与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的周壁相接。传动部具有倾斜边,它是由随着行进到前端直径渐渐缩小、且回转中心从移动方向中心线偏心的圆锥面构成的。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由回转中心大致与上述传动部的回转中心一致的内圆锥面形成。而且,回转体的回转中心与拨动杆销的移动方向中心线、即与水平回转中心不一致。因此,当将倾斜边被压接时,在拨动杆销上产生水平回转扭矩,使其水平回转到预定位置。
在使拨动杆销变化到预定的回转角度时,倾斜边从接触开始点起,依次变换接触位置,与此同时,使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的周壁移动而达到最终接触位置。其结果是在复制开锁密码形成凹部时,由于接触开始点由拨动杆销的初始回转位置决定,因而是不确定的,由于最终接触点由设定密码决定,是未知的,因而必需对整个周壁进行复制,这使复制操作变得困难。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中,将产生在回转体的母线上的回转方向的分力用于拨动杆销的回转。因此,只要设定与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的曲率面压接的接触线部分(接触边)就足够。其结果是倾斜边可以是例如多面体的棱线,但在作为回转体的锥面而构成的情况下,由于是与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的周壁进行面接触,因而动作变得平滑。并且,倾斜边还可以是圆弧等曲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圆筒销子锁装置具有锁芯,在中央部具有贯通长度方向的钥匙插入部,并能沿着向钥匙插入部的进退方向自由移动且能围绕着移动方向中心自由回转地收容有拨动杆销;圆柱壳体,锁芯能自由回转地被插入、且具备在锁芯的初始回转位置上将向着钥匙插入部突出侧的作用力施加到上述拨动杆销上的传动销;上锁部,由拨动杆销的回转位置使锁芯和圆柱壳体的回转交界面开闭的。在上述拨动杆销的钥匙插入部侧的端部上形成传动部,它具有随着向前端行进直径渐渐缩小、且回转中心从移动方向中心线偏心的圆锥面。
如上所述,上锁部利用侧杆等而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在由上述拨动杆销和上述传动销之间的各个接触侧端部构成上锁部、由与锁芯和圆柱壳体的圆筒状回转界面一致的曲率面构成拨动杆销和传动销之间的接触端面的情况下,不需要侧杆等构件,结构变得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施例,将拨动杆销能自由移动地收容在锁芯内,被插入到由拨动杆销的围绕着移动方向中心线的回转姿势决定上锁或开锁状态的圆筒销子锁的上述锁芯中的开锁钥匙,具有开锁密码形成凹部,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由圆锥面形成,该圆锥面是在开锁钥匙的沿着向锁芯的插入方向、平行的多列任一列上且具有回转中心的。
这种情况下,若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的圆锥面的回转中心是将中央部配置在按预定顺序、从与拨动杆列的移动方向中心线方向的投影线一致的3列中选择的1列上而构成的,则能容易地进行密码管理和开锁钥匙的生产管理。
其他的特征和效果,通过实施例的记载及附加的专利申请项目可以明确。


图1A是关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圆筒销子锁正视图。
图1B是沿着图1A的1B-1B线取得的剖面图。
图2是沿着图1B的2A-2A线取得的剖面图。
图3是开锁钥匙的俯视图。
图4沿着拨动杆销、辅助拨动杆销的移动方向中心线将圆筒销子锁切断的剖面图。
图5A是拨动杆销的正视图。
图5B是拨动杆销的侧视图。
图5C是图5A的5C方向的向视图。
图5D是表示不同钥匙、图5A着5C方向的向视图。
图6是开锁钥匙的钥匙板部的放大图。
图7A是沿着图7B的7A-7A线取得的剖面图。
图7B是表示开锁钥匙将拨动杆销推上的状态的图。
图7C是沿着图7D的7C-7C线取得的剖面图。
图7D是表示与开锁密码形成凹部配合的状态的图。
图8A是拨动杆销的侧视图。
图8B是表示与开锁密码形成凹部配合的初期的、沿着图8A的8B-8B线取得的剖面图。
图8C是沿着图8B的8C-8C线取得的剖面图。
图9A是表示将开锁钥匙插入的、开锁状态的与图4相对应的图。
用9B是表示将没有形成开锁密码的钥匙插入的、上锁状态的与图4相对应的图。
图10是表示将开锁钥匙插入的状态的、沿着图1B的10A-10A线取得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A~图2表示被固定在门体(D)上的、用于操作门体(D)内的锁本体而使用的圆筒销子锁10。圆筒销子锁10是将锁芯(プラグ)1能自由回转地插入在圆柱壳体8内而形成的,在圆柱壳体8的前端部装着筒状盖体13。筒状盖体13能通过回转操作而向门体(D)表面侧移动,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将圆筒销子锁10固定在门体(D)上之后,将筒状盖体系紧,能够如图1B所示地将开设在门体(D)上的安装孔14覆盖,隐蔽。而且,在锁芯1的前端安装着罩子构件1a。
如图2、4所示,在锁芯1的中心部,贯通锁芯1的长度开设着钥匙插入部6,形成多个拨动杆插入孔15,它们是一端开设在钥匙插入部6内,另一端开设在锁芯1外周上。拨动杆插入孔15是作为剖面是圆形的孔而被形成的,在钥匙插入部6附近,在相对于拨动杆插入孔15的中心轴线(如下所述,由于该中心轴线与拨动杆销2的移动方向中心线一致,下面,将其作为移动方向中心线11而进行说明)的对称位置上,突出地设置2个拨动杆回转限制用的突起15a。
如图4所示,上述各个拨动杆插入孔15的移动方向中心线11是与钥匙插入部6的宽度中心面垂直相交地被配置的,且被排列配设成属于与锁芯1的回转中心平行的多个面(拨动杆排列面)中的任意一个。在同一个拨动杆排列面(St)内的在钥匙插入部6间设定有均等的间隔(Pt).。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锁芯1上,相对于钥匙插入部6的宽度中心面,一侧设定2个面、另一侧设定1个面,共计设定3个面的拨动杆排列面(St1~3)。在3个面之中,另一侧的1个面(St1)包含锁芯1的回转中心(Cp),一侧的2个面(St2、St3)被配置在对于上述另一侧的拨动杆排列面(St1)的对称位置上。其结果是一侧的2个面(St2、St3)只从锁芯1的回转中心(Cp)偏离偏置量(Δ)。
上述另一侧的1个面(St1)被用于构成主钥匙系统,在该拨动杆排列面(St1)上,与下述的辅助传动销7’之间构成辅助上锁部9’的两端使用大致是截头圆锥形状的公知的拨动杆销(下面,称为“辅助拨动杆销2’”)。由于该辅助拨动杆销2’是只检测下述的开锁钥匙4的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深度来判定密码的,因而在插入该辅助拨动杆销2’的拨动杆插入孔15上不设置回转限制用突起15a。
图5A~图5D表示被排列配设在一侧的拨动杆排列面(St2、St3)上的拨动杆销2。该拨动杆销2的一端具有将截头圆锥面作为外周面的传动部5(下面,为了使叙述更加清楚,将形成传动部5的一侧作为下方,将相反侧作为上方而加以说明)。形成传动部5的圆锥的回转中心Ct(使母线回转而得到圆锥形状时的回转中心)相对于拨动杆销2的移动方向中心线11被偏置预定的间隔(δ)。而且,传动部5具有将相对的弦切断而形成的对于移动方向中心线11呈线对称的截面,相对的平面5a是与包含圆锥的回转中心(Ct)和拨动杆销2的移动方向中心线11的面相对的平行面。如下所述,在拨动杆销2以180°回转状态下成为不同的开锁密码的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平面5a在被插入到拨动杆插入孔15中的状态下,与拨动杆回转限制用的突起15a相接,限制拨动杆销2的回转范围。
另一方面,在拨动杆销2的上端(与传动销7相接的端部)形成圆筒状曲率面2a(第1圆筒状曲率面2a)。圆筒状曲率面2a的曲率半径(R)与锁芯1的半径相等,而且如图5A所示,曲率中心是在使曲率面和锁芯1的外周一致时,与锁芯1的回转中心线(Cp)一致。
为了得到不同钥匙,与上述拨动杆销2相同形状、全长不同的多种(下面,称为「长度要素」)被设定,进而,还在长度要素一致的拨动杆销2之间添加不同钥匙的回转要素。回转要素是通过改变包含传动部5的圆锥的回转中心(Ct)及移动方向中心线11的面、和包含上述圆筒状曲率面2a的中心线的面在移动方向中心线11垂直相交的面(投影面)上的交叉角度(图5D中的角度θ)而被赋予的。在图5D中,能使角度θ从0°变化到360°,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成如图5C所示为0°,由此开始围绕顺时针回转的45°(图5D)、将图5D上下反转的135°、将图5C上下反转的180°、将它们左右反转的225°、315°6种不同钥匙。
如上所述,由于一侧的拨动杆排列面(St2,St3)被配置在线对称位置上,因而同一个拨动杆销2在使用于对称位置时,其作为具有180°回转的另一个回转要素的拨动杆销2而被使用。
与此相对,在圆柱壳体8上配置有直径大致与拨动杆销2和辅助拨动杆销2’相同的传动销7、7’。在锁芯1处于初始回转位置(上锁回转位置)时,传动销7、7’与各个拨动杆销2、2’正对,能进入到锁芯1侧的拨动杆插入孔15中,拨动杆销2、2’也能进入到圆柱壳体8内。并且,各个传动销7则由压缩弹簧16的作用而弹向锁芯1中央部。
如图4所示,在与拨动杆销2对应的传动销7的一端(与拨动杆销相接的端部)上,形成圆筒状曲率面(第2圆筒状曲率面),该圆筒状曲率面是与形成在拨动杆销2上端的圆筒状曲率面2a一致的,在与辅助拨动杆销2’对应的辅助传动销7’上,使用的是前端形成为截头圆锥形状的公知的结构。这些拨动杆销2和传动销7的边界构成上锁部9,辅助拨动杆销2’和辅助传动销7’的边界构成辅助上锁部9’。
图3表示在如上所述地构成圆筒销子锁10的同时,构成圆筒销子锁装置的开锁钥匙4。开锁钥匙4是在钥匙板(キ一ブレ一ド)部4a的一端设有把手部4b而形成的。在钥匙板部4a的表里两面上,多个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被形成为酒窝(dimple)状。为了能够表里反转使用,钥匙板部4a包含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形成部位,被形成为相对于板厚中心和宽度方向中心的交点呈点对称截面形状。并且,图3中的4c是表示导引槽,它是用于将设置在锁芯1的钥匙插入部6侧的突起1b配合、而限制在锁芯1内的插入姿势的。
在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中,由于与辅助拨动杆销2’对应的开锁密码形成凹部(下面,称为“辅助销用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通过辅助拨动杆销2’的前端与底壁部3a’相接而确认与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深度和辅助拨动杆销2’的长度的一致,因而如图9A和9B所示那样,在将开锁钥匙4插入到正规位置的位置(密码判定位置)上,底壁部3a’的中心与辅助拨动杆销2’的移动方向中心线11一致的位置能够以预定深度、通过切削等加工得到成酒窝形状。
与此相对,与拨动杆销2对应的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被形成为具有周壁的酒窝形状,该周壁是通过上述拨动杆销2的传动部5上的圆锥面而将回转扭矩施加到拨动杆销2上的。上述周壁,准确地说是密码判定位置上的有可能与拨动杆销2的传动部5相接的周壁是由与传动部5上的圆锥面相同的圆锥面形成。
而且,该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仅与拨动杆销2的长度变化相对应的深度被设定成不同的多种,即使是开锁钥匙4表面上的凹部区域的面积是最小的最浅的密码,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位置也被设定成圆锥的回转中心(在具有截头平面的本实施方式中,是指截头平面)被包含在上述凹部区域内。
如下所述,将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如下所述地配置,从而能容易地对拨动杆销2的传动部5的相接位置和深度进行管理。首先,如图6所示地,与同一拨动杆排列面(St)相对应,在开锁钥匙4的幅宽面上设定3条、共计6条基准线(L21、L22、L23、L31、L32、L33)(但,Lmn是表示拨动杆排列面Stm的第n号基准线)。基准线(L)是与开锁钥匙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直线,在宽度方向上被配置成等间隔(p)。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被配置成圆锥面的回转中心落在上述任意一条基准线(L)上、且邻接的回转中心之间的间隔(Pt)是与锁芯1中的同一拨动杆排列面(St)内的邻接的拨动杆插入孔15之间的间隔(Pt)(参照图2)一致的。
当如上所述地配置、将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圆锥面的母线统一时,若相对于位于中间的基准线(L22、L32)处于对称位置上的基准线(L)上的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深度一致,则相对于另一侧,就成为回转方向反转的开锁密码(图5C、图5D中的上下反转的情况)。而且,由于拨动杆销2的回转姿势是如下所述地、由拨动杆销2的移动方向中心线11和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回转中心的位置关系决定的,因而只要选择基准线(L),就能对中央、左右回转姿势的3种开锁密码进行管理。此外,由于是根据在锁芯1上的安装姿势而使用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前方部或使用后方部,即,由于能对图5C、图5D中的左右反转的情况进行选择,因而能以同一深度设定共计6个种类的开锁密码。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中间的基准线(L22、L32)是处于相对于开锁钥匙4的宽度中心线的对称位置,此外,任意一方都包含锁芯1的回转中心(Cp)。其结果是辅助销用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属于与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同一基准线(L)上,有位置重复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这一点,如图6所示地将拨动杆销2和辅助拨动杆销2’的相对间隔(图1B中的尺寸d)决定成为使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和辅助销用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交替地配置。
并且,虽然在上面的说明中示出了使3条基准线(L)与各个拨动杆排列面(St)相对应的情况,但基准线的条数可以是2条或3条以上。而且,由于配置在中央部的基准线(L22、L32)上的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实质上只使用了前后方部,因而如图6所示,可以用具有与别的酒窝同样倾斜的椭圆形状来替代周壁。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没将开锁钥匙插入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通过压缩弹簧16使被作用向锁芯1中心方向的传动销7、7’进入到锁芯1的拨动杆收容孔15内。在该状态下,由于锁芯1和圆柱壳体8的回转边界被闭塞,因而不能使锁芯1回转(上锁状态)。
当从这状态开始将开锁钥匙4插入时,首先,如图7A、图7B所示,由开锁钥匙4的前端将拨动杆销2的下端拾起而向上方移动。接着如图7C、图7D所示地,当将开锁钥匙4插入到密码判定位置时,使拨动杆销2的传动部5与开锁钥匙密码形成凹部3的周缘相接。由于拨动杆销2受到突出方向的作用力作用,因而如图8A~图8C所示地,在拨动杆销2与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周缘的接触线17上产生向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中心方向的分力(F17)。由于在这样产生的分力(F17)的作用线上不包含拨动杆销2的移动方向中心线(点)11,因而在拨动杆销2上产生预定方向的(图中是围绕顺时针)回转力(T),使拨动杆销2回转到预定回转位置上。
如上述这样,拨动杆销2的回转角基本上由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状态决定,若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是非常正,则如图9A所示,拨动杆销2的上端的圆筒状曲率面2a与锁芯1和圆柱壳体8的回转边界面完全一致,能使锁芯1回转。
与此相对,在回转角度不合适的情况下,即使深度是相同的,也如图9B所示,由于拨动杆销2和传动销7的边界部进入到任意一个中,使锁芯1不能回转。
其结果是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回转角度也加在拨动杆销2的长度上成为不同钥匙的因素,因而不同钥匙的个数飞跃地增加。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锁钥匙4上装着难进行复制的漂浮钢球18。如上所述,在开锁钥匙4的终端部上,2个漂浮钢球18被配置在导引槽4c上,从而表里任意一面都能使用。
如图10所示,该漂浮钢球18由锁芯1内的一方辅助拨动杆销2’支承而按压在突起19上。使辅助拨动杆销2’侧的传动销7’上受到的作用力大于被配置在与该辅助拨动杆销2’正对着位置上的另一方辅助拨动杆销2”受到的作用力,从而使漂浮钢球18的辅助拨动杆销2’的按压能确实进行。在这状态下,使辅助拨动杆销2’和与其对应的传动销7’的边界与锁芯1的回转边界一致而被开锁。
与此相对,在将没有安装漂浮钢球18的开锁钥匙4插入时,与一方的辅助拨动杆销2’对应的传动销7’进入到锁芯1内而成为上锁状态。而且,当开锁钥匙4上形成漂浮钢球18双方的辅助拨动杆销2’,2”的保持位置时,如图10所示,由于漂浮钢球18和另一方的辅助拨动杆销2”1的边界处于从导引槽4c飞出的位置,因而不能将开锁钥匙4插入到拨动杆插入孔15内。
其结果是即使得到开锁钥匙,由于只将该曲线简单地扫描而不能进行开锁,因而就不可能复制。
<实施例2>
图11表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示出由拨动杆销2和侧杆12构成上锁部9的情况,拨动杆销2的上端和传动销7的前端是与辅助拨动杆销2’同样地被形成为截头圆锥形状。而且,在拨动杆销2的下端形成传动部5,并且在侧壁上按预定长度形成退避槽20。
12是侧杆,它是向着与拨动杆销2的移动方向中心线11垂直相交的方向而移动并在拨动杆插入孔15中进退,在圆柱壳体8上形成有制动槽21,它是在锁芯1处于上锁回转位置时,与侧杆12正对的。
现在,在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深度不同的情况下,由于拨动杆销2和由压缩弹簧16向中心方向作用的传动销7的边界与锁芯1的回转边界面不一致,因而上锁状态被维持。而且,即使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深度是非常正的,且拨动杆销2和传动销7的边界与锁芯1的回转边界面成为一致,由于退避槽20没有正对侧杆12,因而侧杆12不能退避至锁芯1内。其结果是锁芯1和圆柱壳体8的回转边界未被打开,仍维持上锁状态。
参照特定的实施方式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对本技术领域的工作者而言,很清楚在不超出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变换或修正。
权利要求
1.一种圆筒销子锁,其特征在于,具有圆柱壳体;圆筒状锁芯,能自由回转地被插入上述圆柱壳体内;拨动杆销,被保持在上述锁芯内,可进入到上述圆柱壳体内,且能围绕着移动方向中心线自由回转;传动销,被保持在上述圆柱壳体内,可进入到上述锁芯内,且能围绕着移动方向中心线自由回转;第1圆筒状曲率面,被形成在上述拨动杆销的与上述传动销相接的端部,具有与上述锁芯的半径相等的曲率半径和与上述锁芯的回转中心线一致的曲率中心;第2圆筒状曲率面,被形成在上述传动销的与上述拨动杆销相接的端部,且与上述第1圆筒状曲率面一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销子锁,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方向中心线是从上述锁芯的回转中心偏心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销子锁,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传动部,被形成在上述拨动杆销的钥匙插入部侧的端部上的,它具有随着向前端行进直径渐渐缩小的圆锥面;上述圆锥面的回转中心是从上述移动方向中心线偏心的。
4.一种圆筒销子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圆筒销子锁,将拨动杆销能自由移动地收容在锁芯内,由拨动杆销的围绕着移动方向中心线的回转姿势决定上锁或开锁状态;开锁钥匙,被插入锁芯内,且具备在密码判定位置上决定拨动杆销的回转姿势的开锁密码形成凹部,在上述拨动杆销的前端部形成有传动部,它具有作为外周面的随着向前端行进直径渐渐缩小的、且具有从上述移动方向中心线偏心的回转中心的圆锥面;在上述开锁密码形成凹部形成有作为内周面的圆锥面,它的回转中心大致与上述传动部的圆锥面的一致;在上述密码判定位置,使上述传动部的上述圆锥面压接在上述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的圆锥面上,从而决定拨动杆销的回转姿势。
5.一种圆筒销子锁,其特征在于,具有锁芯,在中央部具有贯通长度方向的钥匙插入部,并能在向钥匙插入部的进退方向自由移动、且能围绕着移动方向中心自由回转地收容有拨动杆销;圆柱壳体,锁芯能自由回转地被插入,具有在锁芯的初始回转位置将向钥匙插入部突出侧的作用力施加到上述拨动杆销的传动销;上锁部,由拨动杆销的回转位置使锁芯和圆柱壳体的回转交界面开闭,在上述拨动杆销的钥匙插入部侧端部形成有传动部,它具有随着向前端行进直径渐渐缩小、且回转中心从移动方向中心线偏心的圆锥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筒销子锁,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锁部由上述拨动杆销和上述传动销之间的各自的接触侧端部构成,上述拨动杆销和上述传动销之间的接触端面由与上述锁芯和上述圆柱壳体的圆筒状回转交界面一致的曲率面构成。
7.一种开锁钥匙,它是被插入到将拨动杆销能自由移动地收容在锁芯内、且由拨动杆销的围绕着移动方向中心线的回转姿势决定上锁或开锁状态的圆筒销子锁的上述锁芯中的开锁钥匙,其特征在于,具有开锁密码形成凹部,上述开锁密码形成凹部由圆锥面形成,该圆锥面在开锁钥匙的沿着向锁芯的插入方向平行的多列的任一列上具有回转中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锁钥匙,其特征在于,上述的多列是3列,上述回转中心被配置在从上述3列中按预定顺序选择出的1列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筒销子锁装置。将拨动杆销(2)能自由移动地收容在锁芯(1)内。由拨动杆销(2)的围绕着移动方向中心线的回转姿势决定上锁或开锁状态。被插入在锁芯(1)内的开锁钥匙(4)在密码判定位置上具有决定拨动杆销(2)的回转姿势的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在上述拨动杆销(2)的前端部上形成有传动部(5),它具有随着向前端行进直径渐渐缩小、且回转中心从移动方向中心线偏心的圆锥面构成的倾斜边。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侧壁面由圆锥面构成,该圆锥面具有与构成传动部(5)的倾斜边的圆锥面的回转中心几乎一致的回转中心。在密码判定位置上,使传动部(5)的倾斜边压接在开锁密码形成凹部(3)的侧壁面上从而决定拨动杆销(2)的回转姿势。
文档编号E05B15/08GK1743634SQ20051009914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日
发明者长田俊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阿尔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