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致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591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致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锁定系统。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锁定或者解锁一位于滑动侧门上的锁的可操作的动力致动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滑动门的机动车(典型的为厢式货车),一般都使用动力致动装置来对滑动门进行电气锁定或者解锁。所述动力致动装置通常与内门锁开关或者遥控钥匙链相结合,来锁定或者打开一侧门锁。通常,所述动力致动装置通过一个门锁定杆与位于边门锁上的锁定杆连接。由于门锁的锁定或者解锁能像电动操作的一样通过手动进行,所述动力致动装置也必须能在没有电力,并且没有来自动力致动装置的电动机的预计之外的反向驱动的情况下,在锁定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更优选的,所述动力致动装置为标准件从而其能很简单的进行组装和/或进行替换。另外,该动力致动装置还应该是紧凑,可靠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生产。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锁定或者解锁一边门锁的动力致动装置,更进一步的,这种动力致动装置将在门锁被手动锁定或者解锁时,能在一锁定和一解锁状态之间运动而不反向驱动该动力致动装置的电动机。进一步的,期望提供一种紧凑,可靠并且可以以较低成本进行生产的标准动力致动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门锁的动力致动装置。该动力致动装置包括壳体;可逆电动机,其安装至该壳体;蜗杆,其由所述电动机驱动;以及蜗轮,其可旋转的安装至壳体并由所述蜗杆驱动,通过所述电动机的致动,所述蜗轮能在一第一和第二角向位置之间转动;弹簧,其安装于壳体,当电动机脱离开时,其使得该蜗轮达到一个位于第一和第二角位置之间的空档位置处。该动力致动装置还包括转换杆,其可枢转的安装至该壳体并能在一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该转换杆通过一空转连接装置机动地安装至蜗轮上,从而使得当蜗轮位于其空挡位置时,无需驱动蜗轮就能使得该转换杆运动至一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一输出杆安装在位于转换杆上的花键上。拨动机构能够阻止该转换杆的偶然运动,或者仅仅局部的在该锁定和解锁位置间的运动。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动力致动装置的平面图;图2为图1所示动力致动装置上安装的上部壳体的平面图;图3为图1所示动力致动装置的内部平面图;图4为安装于图1所示动力致动装置内的驱动系的局部分解图;图5a、5b为示出了图2-3中所示的动力致动装置的局部视图,其示出了转换杆的动作;图6为示出了图2-3中所示的动力致动装置的局部视图,其示出了一锁定杆;图7为图1-2所示的上部壳体的局部空腔图,示出了一输出杆。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照图1-3,10为依据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动力致动装置。动力致动装置10包括一由互补的上部壳体14以及下部壳体16形成的蚌壳状外壳12。优选的,所述上部壳体14和下部壳体16都由刚性热塑材料制成。一整体成形的安装结构(未示出)被置于下部壳体16的外表面以将动力致动装置10安装至车辆或者车辆组件(未示出)上。上部壳体14包括一基座20,以及从基座20延伸向下部壳体16的周向壁22。下部壳体16包括一基座24以及周向壁26。位于周向壁22顶部的一棘爪与位于周向壁26顶部的槽相吻合,从而提供两壳体之间的防风雨密封。
一电动机28被安装于电动机腔体30内,该电动机腔体30形成于下部壳体16上的基座24上。电动机28为一双向直流电动机并且可对它操作来驱动蜗杆32。蜗杆32的轴插入中心孔34中,该中心孔34设置在与基座24一体形成的支撑壁36上。
如在图4中可更清楚看出的是,蜗杆32驱动一可旋转的安装于与基座24整体成形的杆40上的蜗轮38,蜗轮38的角向行程由与第一肩44以及第二肩46抵接的制动片42进行限定。这样,蜗轮38可以在当制动片42抵接第一肩44时的第一或者“锁定”位置,与当制动片42与第二肩46抵接的第二或者“解锁”位置之间进行旋转。具有一对拨动臂50的对中弹簧48在基座24和蜗轮38之间套设于杆40上。当蜗轮38旋转至锁定或者解锁位置时,垂片52接合并推动前拨动臂50。由基座24伸出的挡片54阻挡后拨动臂50的旋转运动,从而导致对中弹簧48扭转以对弹簧施力。当电动机28脱离开,对中弹簧48的弹力被释放出来,从而对中弹簧48使得蜗轮38反向运作,并反向驱动电动机28。蜗轮38返回至位于锁定和解锁位置之间中途的“空挡”位置,此时垂片52和挡片54对准。
转换杆55可枢转的安装在动力致动装置10上。轴向杆56将转换杆55定位于位于上部壳体14(图2)和下部壳体16(未示出)中的孔58中。转换杆55的角向转动由均为整体成形于上部壳体14中的壁60以及壁62限定。当转换杆55与壁60抵接时,其处于其“锁定”位置,以及当转换杆55与壁62抵接时,其处于其“解锁”位置。将蜗轮38旋转至锁定位置导致转换杆55达到其锁定位置,相反,将蜗轮38旋转至解锁位置会致使转换杆55达到其解锁位置。在图示实施例中,蜗轮38包括一对由蜗轮表面向外延伸向上部壳体14的弯曲的转换叶64a和64b。当静止时,位于转换杆55末端的垂片66与转换叶64之一抵接。当蜗轮38沿着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向锁定或解锁位置旋转时,抵接的转换叶64与垂片66接合从而驱动转换杆55。当转换杆55位于其锁定位置,垂片66与转换叶64a(图5a)抵接,以及当转换杆55位于其解锁位置时,垂片66与转换叶64b(图5b)抵接。转换叶64的运动弧线与转换杆55的运动弧线极为基本相似。另外,垂片66包括一对对称的衔接曲面68,这样对于蜗轮38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由蜗轮38至转换杆55的扭矩传递被均匀保持。如上所描述的,一旦电动机28脱离开,对中弹簧48的回弹使得蜗轮38到达其空挡位置。这样,垂片66现在与另一转换叶64相邻抵接,如此一来其能很快的被驱动至其他另一位置。
一锁定杆70被用作一拨动机构,以及用来减少转换杆55的偶然枢转或者仅仅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局部枢转的可能性。现在来看图6,锁定杆70通过柱74可滑动的被保持在位于基座20中的槽72(图2)中。锁定杆70进一步能在一“锁定”和“解锁”位置间枢转。如同下面将要进行详细描述的,当转换杆55处于其锁定位置时,锁定杆70处于其锁定位置,以及相反的,当转换杆55处于其解锁位置时,锁定杆70处于其解锁位置。一个从锁定杆70中伸出,并与柱74相偏置设置的键销76位于设置在转换杆55的锁臂80上的键孔78内,从而转动转换杆55时,也会使得锁定杆70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拨动弹簧82钩挂在锁定杆70上的柱74上,同时靠近轴向销56钩挂在锁臂80上的垂销84上。当转换杆55开始从锁定或者解锁中的任何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枢转时,位于锁臂80上的键孔78内的键销76的反转使得位于槽72中的锁定杆70向着远离转换杆55的方向运动。柱74和垂销84之间的距离增加,拉伸锁定的拨动弹簧82。这样,拨动弹簧82提供了阻止转换杆55转动的阻力。当转换杆55和锁定杆70都位于两个位置之间的中央位置时,拨动弹簧82处于最大拉伸状态。当所述两个杆移过这个中间点时,柱74和垂销84之间的距离减小。此时,拨动弹簧82收缩,从而产生使得所述两个杆到达其预定位置的助力。如本领域所公知的技术可知,拨动弹簧82的强度可以改变,以增加或者减小使得转换杆55枢转所需要的力量。
一输出杆86(图1)在上部壳体14外部安装到转换杆55上。现在看图7,一位于输出杆86上的星形安装孔92将输出杆定位在与其形状互补的一星形花键94上,该星形花键自转换杆55上的轴销56上延伸而成。在当前的实施例中,花键94包括七个放射状齿96,位于齿96以及安装孔92上的斜面保证了转换杆55与输出杆86之间的扭矩的最佳分布。安装孔92和齿96之间互补的角度增加了两杆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配合部件得以加强从而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固定件98,例如螺丝钉或者铆钉,其穿过位于输出杆86以及花键94上的同轴的孔进行安装,并有助于将输出杆86和转换杆55连接起来。一个0形密封件100预防湿汽通过孔58进入动力致动装置10中。
正如能在图1中所能清楚看出来的,输出杆86包括锁臂102和销臂104,这两个部件沿着安装孔92按照V形布置。锁臂102包括用于保持手动松开门锁定杆(未示出)的锁圈106。臂104包括安装孔108,其可操作来夹持住与侧门锁(未示出)相连接的电缆的夹子。对门锁定杆的手动操作使得输出杆86围绕安装孔92枢转,并致使电缆启动侧门锁。输出杆86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枢转也使得转换杆55和锁定杆70做枢转运动。锁定杆70在其锁定与解锁位置之间运动,从而保证了输出杆86能充分的运动至其新的位置。转换杆55上的垂片66自与一个转换叶64抵接移动到与另一转换叶64抵接。对中拨动弹簧58在蜗轮38中提供一定程度的空转而使得蜗轮38不会旋转。这样,电动机28也不会反转。
如图2所示,具有“锁定”和“解锁”状态的电子或者机械开关110被安装在上部壳体16内。当转换杆55位于其锁定位置,它触发开关110处于锁定状态,以及当转换杆55位于其第二位置时,它将开关110释放至其解锁状态。来自开关110的状态信息通过叶片112(未示出)传递至车辆控制装置(也未示出)。电动机26所需的电力同样通过叶片112提供。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门锁的动力致动装置,所述动力致动装置包括壳体;可逆电动机,安装至所述壳体;蜗杆,由所述电动机驱动;蜗轮,其可旋转地安装至该壳体并由所述蜗杆驱动,通过所述电动机的致动,所述蜗轮能在第一和一第二角向位置之间转动;弹簧,其安装至壳体,用于当电动机脱离开时,其促使蜗轮达到位于第一和第二角向位置之间的空档位置处;和转换杆,其可枢转地安装至壳体并能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该转换杆通过空转连接装置被以运动学的方式连接至蜗轮,从而使得当蜗轮位于其空挡位置时,无需驱动蜗轮就能使得该转换杆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致动装置,还包括两个叶片,所述叶片沿圆周方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蜗轮上;并且所述转换杆可在所述两个叶片间独立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致动装置,其中,所述蜗轮向所述第一和第二角向位置之一的旋转导致所述两个叶片之一以运动学的方式接合从而驱动转换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致动装置,还包括安装至壳体的拨动机构,当所述转换杆位于该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时,该拨动机构可操作地驱动该转换杆到达所述第一或者第二位置中最接近的一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致动装置,其中,所述拨动机构包括锁定杆,所述锁定杆可滑动地位于与转换杆相邻的壳体内的槽中,所述锁定杆进一步可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枢转;一端与所述锁定杆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转换杆相连的锁定弹簧;其中,转换杆的枢转使锁定杆枢转,并且锁定锁簧使得当所述每一个杆已经完成少于其枢转路径的一半时,锁定杆和转换杆移向其现有的位置,以及当所述每一个杆已经完成大于其枢转路径的一半时,锁定杆和转换杆移向其最终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致动装置,进一步包括输出杆,所述输出杆由所述转换杆致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致动装置,其中,所述输出杆与同轴位于所述转换杆上的花键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致动装置,其中,所述花键为星形,并且所述输出杆包括一用以可操作的将输出杆定位至花键上的互补的星形安装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致动装置,其中,在所述锁定和解锁位置之间枢转所述转换杆来触发传感器开关。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门锁的动力致动装置。设置在壳体内的转换杆可选择性通过一空转连接器与一由电机驱动的蜗轮相连接。在电动机驱动下,转换杆在一锁定和一解锁位置之间运动,致动安装在位于所述转换杆上的花键上的输出杆。当电动机脱离开来,所说蜗轮位于其空档状态,同时所述转换杆位于其锁定或者解锁位置。对输出杆的手动移动使得转换杆在其锁定与解锁位置间运动而无需对蜗轮进行反向驱动。一个拨动装置阻止转换杆在锁定与解锁状态间的偶然移动或者仅仅是部分的移动。
文档编号E05B65/20GK101080540SQ200580042382
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0日
发明者C·L·拉森, K·A·摩根, D·R·弗里曼 申请人:马格纳·克劳祖雷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