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54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阻尼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马桶盖板的阻尼机构。
背景技术
阻尼机构是一些可开关活动的盖子如马桶盖上所使用的一个部件,这个阻尼机 构通常要起单向的阻尼作用,即在马桶盖掀起时不产生阻尼作用,而在马桶盖盖下 时产生阻尼作用。现有的一些作为抽水马桶盖板使用的阻尼机构包括有轴芯、壳体、 单向叶片、阻尼油,由于其所使用的单向叶片往往只起到油路的开关作用,对于单 向叶片与壳体之间因制造误差和变形产生的间隙无法弥补使得当油路关闭后仍有 较多的阻尼油流过该间隙,而无法起到较好的阻尼效果,并且由于设计上的局限性 要么体积偏大要么强度不足或者转动角度不够,有时单向叶片的开关不灵敏当打开 角度较小时单向叶片不起作用而无阻尼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阻尼机构,通过改良,实现 了打开状态时能快捷轻便无阻尼而关闭状态时阻尼效果好,并且既能打开较大的角 度又能在打开较小的角度时就有阻尼效果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安装 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阻尼机构,包括轴芯、壳体、 单向元件、阻尼油,壳体由内壁一体向中心延伸设有二片挡墙,轴芯装在壳体内并
与挡墙的顶端相抵靠,轴芯向外一体延伸设有分布在两片挡墙之间的凸筋;阻尼油
充填在密封的壳体内剩余的空间中;在轴芯的凸筋上沿着轴芯的轴线方向设有截面 为U形的槽,U形槽的两侧分别设有能使槽内外相连通的通道; 一由具有弹性的材 料制作而成的单向元件活动套在轴芯凸筋的U形槽内,单向元件沿轴芯的径向弹性 张顶在壳体内壁与U形槽槽底之间使凸筋与单向元件径向之间以及单向元件与壳体
内壁径向之间的缝隙被完全封闭;单向元件在外力推动下沿轴芯的画周方向移动于
槽内的圆周方向的间隙而始终封闭于所述径向缝隙,并在打开u形槽两侧通道的连
通或关闭u形槽两侧通道的连通之间移动换位。
所述单向元件包括 抵靠于壳体内壁的第一部分;
相对于第一部分弯折一定角度并可在移动换位中封堵于U形槽一侧通道的第二 部分;
相对于第二部分弯折一定角度并抵靠于槽底的第三部分;
在第二部分或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相接处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u形槽的
两側通道相连通的过油孔。
所述第二部分的实体宽度尺寸设为至少可完全覆盖于所述u形槽一侧通道以实
现关闭U形槽的两侧通道相连通的尺寸,配合在U形槽内的单向元件的过油孔与所 述U形槽一侧通道相错位。
所述的U形槽两侧的能使槽内外相连通的通道为设在U形槽两侧槽壁端沿上的 一个或多个的切口;或为U形槽两侧槽壁端沿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或为设在U 形槽两侧槽壁的一个或多个的透孔。
所述的第一部分的外端沿还设有一个或多个的切口 。
所述的U形槽的槽口的宽度大于槽底的宽度。
所述的U形槽的槽底为斜面,由第二槽壁向第一槽壁呈渐次升高。
所述的轴芯包括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中空的轴本体和固定于轴本体 内的金属杆件。
所述的轴芯的底部设有由轴本体一体成型制作而成的用于密封壳体底端的底 配合部,底配合部通过第一密封件装在壳体的底端内。
所述的底配合部的内端面设有一定角度的过油槽,过油槽的深度由相对于单向 元件的关闭初始位起向后逐渐变浅,超过一定角度后无过油槽,此时过油间隙最小, 阻力最大。
所述的金属杆件上设有螺纹,与锁紧件相配合。
所述的轴芯的顶端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件固定片、连接片、锁紧件安装在壳 体的顶端内,在壳体的顶端内壁设有用于相配合的凸沿。
所述的壳体由内壁一体向中心延伸的二片挡墙设为不完全对称的两壁,相对于 单向元件打开无阻尼时受力的一壁设为与受力方向相垂直,相对于单向元件关闭产 生阻尼时受力的另一壁设为与受力方向构成9(T以内的夹角,这样使得在受力大的 方向上挡墙的受力更佳。
本发明的阻尼机构,单向元件设计成包括有抵靠于壳体内壁的第一部分、可在 移动换位中封堵于U形槽一侧通道的第二部分和抵靠于槽底的第三部分, 一般采用 塑料成形制作而成,这样,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以及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
是连成一体的结构,在第二部分或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相接处设有一个或多个的 过油孔,这种结构加上带弹性的材料特征,以及第一部分相对第二部分弯折,第三 部分相对第二部分弯折,就可以使单向元件的第一部分相对于第三部分具有向外张 开的弹性,这样,当将单向元件装入轴芯的U形槽时,单向元件沿着轴芯的径向存 在着弹性空间,使单向元件可以更好地配合在轴芯与壳体之间,始终使单向元件的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贴紧在壳内壁和轴芯的u形槽底,防止由于单向元件与壳
体之间因制造误差或变形产生间隙而造成阻尼效果变差的现象发生。在第一部分的
外端沿还设有一个或多个的切口,用于当单向元件抵靠在u形槽的槽壁时,需要利
用该切口与u形槽的该侧的通道形成连通。
本发明的阻尼机构,轴芯设有u形槽,u形槽的两侧分别设有能使槽内外相连
通的通道U形槽的两侧槽壁分别为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U形槽用于配合单向元 件放入,U形槽的槽宽大于单向元件的宽度,这样就可以使得单向元件放入槽内后, 可以在槽内移动,或是向一侧方向移动而贴在第一槽壁处,或是向另一方向移动而 贴在第二槽壁处,在轴芯的内部固定有金属杆件,金属杆件带有螺纹可直接通过第 二密封件、密封件固定片、连接片、锁紧件等部件将轴芯安装在壳体内,省去端盖, 也减少了密封件的使用量,有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在第一槽壁的顶端端沿设有切 口作为第一槽壁侧的通道,该切口的作用是使阻尼油能通过;第二槽壁的顶端与壳 体内壁之间有一定间隙,同时也设有切口,间隙和切口一同作为第二槽壁侧的通道, 其目的也是为了让阻尼油流过;在单向元件放入轴芯的U形槽时,单向元件的过油 孔与第一槽壁的切口相错位。
使用过程中,当单向元件处于打开状态时,单向元件整体是贴向第二槽壁,此 时,壳体内的阻尼油可以沿着轴芯第一槽壁的切口、单向元件与U形槽第一槽壁之 间的间隙、单向元件的过油孔、单向元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之间 围成的凹腔、单向元件第一部分的切口、第二槽壁的切口以及第二槽壁顶端与壳体 内壁的间隙进行流动,阻尼机构不产生阻尼作用。当单向元件由打开转向关闭状态 时,受阻尼油推力的作用,单向元件在U形槽内移动,单向元件整体由第二槽壁向 第一槽壁移动,此时,单向元件的第二部分会贴在第一槽壁上,由于单向元件的过 油孔和第一槽壁的切口相错位,而且单向元件与第一槽壁之间也没有间隙,因此, 单向元件的过油孔与第一槽壁的切口没有连通,壳体内的阻尼油流动受阻,阻尼机 构产生阻尼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在轴芯凸筋上沿着轴芯的轴线方向设有截面为U形的槽,U形槽的两侧分别设有能使槽内外相连通的通道;由塑料材料制作而 成的单向元件活动套置于轴芯凸筋的U形槽内,单向元件沿轴芯的径向弹性张顶在 壳体内壁与U形槽槽底之间;单向元件沿轴芯的圆周方向移动于槽内的间隙,并在 打开U形槽两侧通道的连通或关闭U形槽两侧通道的连通之间移动换位,其中单向 元件包括抵靠于壳体内壁的第一部分、可在移动换位中封堵于U形槽一侧通道(比 如第一槽壁切口)的第二部分和抵靠于槽底的第三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 以及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一体弯折相接,具有弹性能够弥补单向叶片与壳体之 间因制造误差和变形产生的间隙使得当单向元件关闭油路后很难有阻尼油流过该
间隙,而起到较好的阻尼效果;在第二部分或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相接处设有一 个或多个的过油孔,配合在U形槽内的单向元件的过油孔与所述U形槽一侧通道(比 如第一槽壁切口)相错位,这种单向元件结构与轴芯结构的相配合,实现了打开状 态时能快捷轻便无阻尼关闭状态时阻尼效果好的目的;由于在轴芯的底配合部的内 端面设有一定角度的过油槽,且将过油槽的深度设计为由相对于单向元件的关闭初 始位起向后逐渐变浅,超过一定角度后无过油槽,此时过油间隙最小,阻力最大; 由于在壳体由内壁一体向中心延伸的二片挡墙设为不完全对称的两壁,相对于单向 元件打开无阻尼时受力的一壁设为与受力方向相垂直,相对于单向元件关闭产生阻 尼时受力的另一壁设为与受力方向构成90°以内的夹角,这样使得在受力大的方向 上挡墙的受力更佳。本发明的阻尼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安装方便、成 本低廉的特点,同时,还能减少密封件的使用数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阻尼机构 不局限于实施例。
图l是本发明的构造示意图2是本发明的构造分解示意图3是本发明的单向元件的构造示意图4是本发明的单向元件(翻转)的构造示意图5是本发明的轴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6是本发明的轴芯的构造剖视图7是本发明的轴芯与单向元件配合的构造示意图8是本发明的壳体的立体构造示意图9是本发明(单向元件打开状态)的构造示意

图10是本发明(单向元件关闭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附图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阻尼机构,包括轴芯l、壳体2、单向元件3、阻 尼油、第一密封件4、第二密封件5、密封件固定片6、连接片7、锁紧件8,在壳 体2上由内壁一体向中心延伸设有二片挡墙21,轴芯1装在壳体2内,轴芯l的外 壁抵靠于壳体2的二片挡墙21的顶端,轴芯1向外一体延伸设有对称的二凸筋11; 阻尼油充填在密封的壳体2内剩余的空间中;
在凸筋11上沿着轴芯的轴线方向设有截面为U形的槽12, U形槽的两侧分别 设有能使槽内外相连通的通道,由于槽的两侧分别设为第一槽壁13和第二槽壁14, 则U形槽的一侧通道为第一槽壁13由顶端向里设有的若干个使槽内外相通切口 15, U形槽的中另一侧通道为第二槽壁14由顶端向里设有若干个使槽内外相通的切口 16以及第二槽壁14与壳体2内壁之间的间隙; 一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单 向元件3活动套在轴芯凸筋的U形槽12内,单向元件3沿轴芯1的径向弹性张顶 在壳体2内壁与U形槽12槽底之间;单向元件3沿轴芯1的圆周方向移动于槽内 的间隙,并在打开U形槽两侧通道(即第一槽壁13切口 15、第二槽壁14切口 16 以及第二槽壁14与壳体2内壁之间的间隙)的连通或关闭U形槽两侧通道的连通 之间移动换位。所述单向元件3包括抵靠于壳体内壁的第一部分31、可在移动换位 中封堵于U形槽一侧通道(即第一槽壁13切口 15)的第二部分32和抵靠于槽底的 第三部分33,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之间以及第二部分32和第三部分33之间 一体弯折相接,在第二部分32或第二部分32与第三部分33的相接处设有若干个 的过油孔30,配合在U形槽内的单向元件的过油孔30与第一槽壁的切口 13相错位。
其中,可移动贴向轴芯第一槽壁的第二部分32的实体宽度尺寸设为可完全覆 盖于第一槽壁的切口 15的尺寸;在第一部分31的外端沿还设有若干个的切口 311; U形槽12的槽口的宽度大于槽底的宽度;U形槽12的槽底为斜面,由第二槽壁14 向第一槽壁13呈渐次升髙;轴芯1包括由塑料材料制作而成的中空的轴本体17和 固定于轴本体内的金属杆件18;轴芯1的底部设有由轴本体17 —体成型制作而成 的用于密封壳体底端的底配合部171,底配合部171通过第一密封件4装在壳体2 的底端内;底配合部171的内端面设有过油槽172,过油槽172的深度由相对于单 向元件3的关闭初始位起向后逐渐变浅,超过一定角度后无过油槽,此时过油间隙 最小,阻力最大;金属杆件18上设有螺纹,用于与锁紧件相配合;轴芯1的顶端 通过第二密封件5、密封件固定片6、连接片7、锁紧件8安装在壳体2的顶端内,
在壳体2的顶端内壁设有用于相配合的凸沿22:壳体2由内壁一体向中心延伸的二 片挡墙21设为不完全对称的两壁,相对于单向元件3打开无阻尼时受力的一壁设 为与受力方向相垂直,相对于单向元件3关闭产生阻尼时受力的另一壁设为与受力 方向构成9(T以内的夹角,这样使得在受力大的方向上挡墙的受力更佳。
本发明的阻尼机构,单向元件3设计成包括有抵靠于壳体内壁的第一部分31、 可移动贴靠于轴芯第一槽壁13的第二部分32和抵靠于槽底的第三部分33,并采用 塑料成形制作而成,这样,第一部分31和第二部分32之间以及第二部分32和第 三部分33之间是连成一体的结构,在第二部分32或第二部分32与第三部分33的 相接处设有过油孔30,这种结构加上其塑料的材料特征,以及第一部分31相对第 二部分32弯折,第三部分33相对第二部分32弯折,就可以使单向元件3的第一 部分31相对于第三部分33有弹性的向内移动空间,这样,当将单向元件3装入轴 芯1的U形槽时,单向元件3沿着轴芯1的径向存在着弹性空间,使单向元件3可 以更好地配合在轴芯1与壳体2之间,防止由于单向元件3与壳体2之间的间隙过 大而造成阻尼效果变差的现象发生。在第一部分31的外端沿还设有切口 311,用于 当单向元件3抵靠在过油轴芯第二槽壁14时,需要利用切口 311与轴芯的第二槽 壁的切口 16形成连通。
本发明的阻尼机构,轴芯1设有U形槽12用于配合单向元件3放入,U形槽 12的槽宽大于单向元件3的宽度,这样就可以使得单向元件3放入槽12内后,可 以在槽12内移动,或是向一侧方向移动而贴在第一槽壁13处,或是向另一方向移 动而贴在第二槽壁14处,第一槽壁13的顶端与壳体2内壁相抵靠,直接通过第二 密封件5、密封件固定片6、连接片7、锁紧件8等部件安装在壳体2内,省去端盖 后,也减少了密封件的使用量,有助于降低产品的成本;在第一槽壁13的顶端端 沿设有切口 15,该切口 15的作用是使阻尼油能通过;第二槽壁14的顶端与壳体2 内壁之间有一定间隙,同时也设有切口16,其目的也是为了让阻尼油流过;在单向 元件3放入轴芯的U形槽12时,单向元件3的过油孔30与第一槽壁的切口 15相 错位。
使用过程中,由壳体2的二片挡墙21和轴芯1的二凸筋11,实际上是将壳体 2内的内腔分成四个腔室91、 92、 93、 94,当轴芯1向一个方向转动时,比如将马 桶盖掀起,相当于图9的顺时针转动,轴芯1带动凸筋11转动后,壳体2内的四 个腔室91、 92、 93、 94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腔室92、 94变大,腔室91、 93变小, 这样,腔室91、 93中的阻尼油就有流向腔室92、 94的动能,受阻尼油推力的作用,单向元件3在U形槽12内移动,单向元件3整体移向第二槽壁14,并最终是贴向 第二槽壁14,此时,壳体2内的阻尼油可以沿着轴芯第一槽壁的切口 15、单向元 件3与U形槽第一槽壁13之间的间隙、单向元件的过油孔30、单向元件的第一部 分和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之间围成的凹腔34、单向元件第一部分的切口 311、第 二槽壁的切口 16以及第二槽壁顶端与壳体2内壁的间隙进行流动,这样,腔室93 中的阻尼油可以顺畅地流至腔室92中,腔室91中的阻尼油可以顺畅地流至腔室94 中,阻尼机构不产生阻尼作用。当轴芯1向另一个方向转动时,比如将马桶盖盖下, 相当于图10的逆时针转动,轴芯l带动凸筋ll转动后,壳体2内的四个腔室91、 92、 93、 94的大小会发生变化,腔室92、 94变小,腔室91、 93变大,这样,腔室 92、 94中的阻尼油就有流向腔室91、 93的动能,受阻尼油推力的作用,受阻尼油 推力的作用,单向元件3在U形槽12内移动,单向元件3整体由第二槽壁14向第 一槽壁13移动,此时,单向元件3的第二部分32会贴在第一槽壁13上,由于单 向元件3的过油孔30和第一槽壁的切口 15相错位,而且单向元件3与第一槽壁13 之间也没有间隙,因此,单向元件的过油孔30与第一槽壁的切口 15没有连通,壳 体2内的阻尼油流动受阻,此时壳体内,腔室92的阻尼油就无法沿上述通道流入 腔室93,而是沿着轴芯2与壳体3挡墙21之间的缝隙流至腔室91,同样,腔室94 的阻尼油也无法沿上述通道流入腔室91,而是沿着轴芯2与壳体3挡墙21之间的 缝隙流至腔室93,因此,壳体2内的阻尼油流动受阻,阻尼机构产生阻尼作用。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阻尼机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 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 饰,均落入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阻尼机构,包括轴芯、壳体、单向元件、阻尼油,壳体由内壁一体向中心延伸设有二片挡墙,轴芯装在壳体内并与挡墙的顶端相抵靠,轴芯向外一体延伸设有分布在两片挡墙之间的凸筋;阻尼油充填在密封的壳体内剩余的空间中;其特征在于在轴芯的凸筋上沿着轴芯的轴线方向设有截面为U形的槽,U形槽的两侧分别设有能使槽内外相连通的通道;一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单向元件活动套在轴芯凸筋的U形槽内,单向元件沿轴芯的径向弹性张顶在壳体内壁与U形槽槽底之间使凸筋与单向元件径向之间以及单向元件与壳体内壁径向之间的缝隙被完全封闭;单向元件在外力推动下沿轴芯的圆周方向移动于槽内的圆周方向的间隙而始终封闭于所述径向缝隙,并在打开U形槽两侧通道的连通或关闭U形槽两侧通道的连通之间移动换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元件包括 抵靠于壳体内壁的第一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弯折一定角度并可在移动换位中封堵于U形槽一侧通道 的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二部分弯折一定角度并抵靠于槽底的第三部分; 在第二部分或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的相接处设有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U 形槽的两侧通道相连通的过油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实体宽度尺寸设为至少可完全覆盖于所述u形槽一侧通道以实现关闭u形槽的 两侧通道相连通的尺寸,配合在u形槽内的单向元件的过油孔与所述u形槽一侧通道相错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槽两侧的能使槽内外相连通的通道为设在u形槽两侧槽壁端沿上的一个或多个的切口;或为U形槽两侧槽壁端沿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或为设在U形槽两侧 槽壁的一个或多个的透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槽的槽 口的宽度大于槽底的宽度;U形槽的槽底为斜面,由第二槽壁向第一槽壁呈 渐次升高。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芯包括由 具有弹性的材料制作而成的中空的轴本体和固定于轴本体内的金属杆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芯的底部 设有由轴本体一体成型制作而成的用于密封壳体底端的底配合部,底配合部通过第一密封件装在壳体的底端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配合部的 内端面设有一定角度的过油槽,过油槽的深度由相对于单向元件的关闭初始 位起向后逐渐变浅,超过一定角度后无过油槽。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芯的顶端 通过第二密封件、密封件固定片、连接片、锁紧件安装在壳体的顶端内,在 壳体的顶端内壁设有用于相配合的凸沿。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由内壁 一体向中心延伸的二片挡墙设为不完全对称的两壁,相对于单向元件打开无阻尼时受力的一壁设为与受力方向相垂直,相对于单向元件关闭产生阻尼时 受力的另一壁设为与受力方向构成90。以内的夹角。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尼机构,包括轴芯、壳体、单向元件、阻尼油,壳体内壁设有二片挡墙,轴芯装在壳体内,轴芯设有二凸筋;阻尼油充填在密封的壳体内剩余的空间中;在凸筋上沿着轴芯的轴线方向设有截面为U形的槽,U形槽的两侧分别设有能使槽内外相连通的通道;单向元件活动套在U形槽内,单向元件沿轴芯的径向弹性张顶在壳体内壁与U形槽槽底之间;单向元件沿轴芯的圆周方向移动于槽内的间隙,并在打开U形槽两侧通道的连通或关闭U形槽两侧通道的连通之间移动换位。采用该结构后,本发明实现了打开状态时能快捷轻便无阻尼而关闭状态时阻尼效果好的目的,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的特点。
文档编号E05D11/10GK101191397SQ200610070540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4日
发明者龚斌华 申请人:龚斌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