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装置及门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63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锁装置及门窗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装置及门窗设备,详细地说,涉及具有对可滑动开闭的窗扇进行上锁用的 月牙锁和锁座的锁装置、以及具有该锁座的门窗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双槽滑动窗或单扇滑动窗、上下滑动窗等门窗设备进行上锁用的锁装置, 一般具有设在室内外的合挺部(合挺框)上的月牙锁及锁座。此月牙锁通常是可转动地设在室
内侧窗扇的合挺框上的镰刀形锁头与设在室外侧窗扇的合挺框上的锁座卡合来上锁的。在这 种月牙锁中,提出了防止锁座不在可卡合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上锁操作而发生的虚假上锁的机 构、和在上锁状态下对月牙锁的解锁操作进行限制的双重锁定的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月牙锁中,设有对锁座处于可卡合位置的情况进行感知的感知部, 通过该感知部可防止虚假上锁。即,当锁座不处于可卡合位置、感知部不与锁座抵接时,月 牙锁的转动就受到限制,上锁操作就不能继续,而当锁座处于可卡合位置、感知部与锁座抵 接时,感知部就移动,可继续上锁操作。
另外,构成了这样一种双重锁定机构在上锁状态下通过感知部被支架卡止,月牙锁的 转动就受到限制,无法进行解锁操作。
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9一158585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的月牙锁中有这样的问题在解除双重锁定的场合,必须按压位于与锁座 卡合的镰刀形锁头附近的感知部来解除与支架的卡止,必须在保持按压该感知部的状态下转 动操作把手,解锁时的操作性差。也就是说,在通常的设在双槽滑动窗上的月牙锁中,由于 在上锁状态下与锁座卡合的镰刀形锁头位于下侧,故难以按压该镰刀形锁头附近的感知部, 且把手位于与镰刀形锁头相反的上侧,在按压感知部的状态下用一只手操作把手非常困难, 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装置及门窗设备,即使设有虚假上锁防止机构和自动双重
锁定机构也能提高解锁时的操作性。
本发明的锁装置是,在具有可滑动开闭的窗扇的门窗设备的室内外的合挺部中,通过固 定在室内侧合挺部上的月牙锁与固定在室外侧合挺部上的锁座相卡合而对该门窗设备进行上 锁,锁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月牙锁包括固定在所述室内侧合挺部上的支架;支承在该支 架上、并在与所述锁座卡合的上锁位置和不与所述锁座卡合的解锁位置之间转动自如的镰刀 形锁头;与该镰刀形锁头连接,用于对该镰刀形锁头进行转动操作的操作构件;与该操作构 件的操作联动,对所述窗扇的闭锁状态及非闭锁状态进行检测的检测构件;以及当所述镰刀 形锁头处于上锁位置时限制该镰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向解锁方向的转动的解锁限制构件,在 所述检测构件上设有在从所述支架向室外侧突出的方向被施力的检测部;对所述镰刀形锁 头、所述操作构件或所述解锁限制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所述解锁限制构件在与所 述镰刀形锁头的解锁位置对应的第1位置、从该第1位置离开规定距离的第2位置和从该第 2位置离开规定距离的第3位置之间可滑动移动且可从室内侧操作地设在所述支架上,同时 由施力装置向所述第l位置施力,在所述第3位置被所述支架卡止而可定位,当在所述窗扇 为非闭锁状态下对所述操作构件进行上锁操作时,随着所述解锁限制构件从第1位置向第2 位置侧的移动,所述检测构件的检测部向所述室外侧窗扇突出规定量,从而所述镰刀形锁头、 所述操作构件或所述解锁限制构件被所述检测构件的限制部卡止,上锁操作受到限制,当在 所述窗扇为闭锁状态下对所述操作构件进行操作时,所述检测构件的检测部与所述锁座抵接, 该检测部不突出至规定量,所述镰刀形锁头、所述操作构件或所述解锁限制构件不被所述检 测构件的限制部卡止,上锁操作得以继续,所述镰刀形锁头转动至上锁位置并与所述锁座卡 合,同时所述解锁限制构件与这些镰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联动而滑动移动到第2位置,该镰
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的解锁操作受到该解锁限制构件的限制,在所述镰刀形锁头转动到上锁 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克服所述施力装置的施力而将所述解锁限制构件从所述第2位置向第3 位置进行滑动操作,该解锁限制构件被所述支架卡止而被定位,同时解锁操作的限制被解除, 当对所述镰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进行解锁操作时,该解锁限制构件与这些镰刀形锁头及操作 构件联动并从第3位置滑动移动到第1位置。
这里,作为由本发明的锁装置进行上锁的门窗设备,既可是双槽滑动窗或单扇滑动窗、 上下滑动窗等的框架窗,也可是双槽滑动式或单扇滑动式的滑动门。并且,在门窗设备为单 扇滑动窗或单扇滑动门的场合,窗扇(可动窗扇或门)、在这些室外侧或室内侧固定在建筑物 或框体上的固定窗扇或翼墙、纵骨架等在进深方向重叠,窗扇关闭,由可动窗扇的框材或门 的缘部等构成室内侧或室外侧的合挺部,也可由固定窗扇的框材或翼墙的缘部、纵骨架等构 成室外侧或室内侧的合挺部。
采用以上的本发明,即使在锁座不处于可卡合位置的状态下进行上锁操作,镰刀形锁头 及操作构件的上锁操作也受到突出了规定量的检测构件的限制部的限制,故可防止虚假上锁 (虚假上锁防止机构)。另一方面,若锁座处于可卡合位置,就可不受检测构件限制部限制地 继续上锁操作,可使镰刀形锁头与锁座卡合进行上锁,同时在该上锁后的状态下,通过解锁 限制构件向第2位置滑动移动,镰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的解锁操作就被限制,可自动地实施 双重锁定(自动双重锁定机构)。并且,通过将解锁限制构件从第2位置向第3位置进行滑动
操作,解除解锁限制构件的限制,可对镰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进行解锁操作。通过将该解锁 限制构件可从室内侧对其操作地设在支架上,在解除双重锁定后容易进行使镰刀形锁头及操
作构件转动的解锁操作,可提高操作性。并且,当将解锁限制构件从第2位置向第3位置滑 动操作并解除双重锁定时,由于解锁限制构件被支架卡止而定位,因此,即使手指等离开解 锁限制构件,双重锁定解除状态也被维持,在该状态下只要对操作构件进行操作、解锁即可, 故可更进一步提高解锁操作性。
另外,通过将解锁限制构件滑动自如地设在支架上、根据该解锁限制构件的滑动来对检 测构件的突出移动进行控制,由此可根据解锁限制构件的配置和形态、尺寸等的设定而较宽 地设定检测构件的突出位置和突出量,可提高与设计条件相对应的虚假上锁机构的设计自由 度。并且,通过在虚假上锁时对镰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的上锁操作进行限制、并实施双重设 定而对镰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的解锁操作进行限制,可由解锁限制构件承担在虚假上锁和双 重锁定时所作用的限制力,与以往的月牙锁那样由较小的检测部承担限制力的结构相比,可 提高耐久性,并可靠地发挥防止虚假上锁和双重锁定的功能。
此时,在本发明的锁装置中最好构成为,在所述解锁限制构件上设有通过所述支架可从 室内侧进行目视确认的锁定表示装置,所述锁定表示装置在所述解锁限制构件滑动到第1位 置及第3位置后不能进行目视确认,而在该解锁限制构件滑动到第2位置后可进行目视确认。
采用这种结构,在解锁限制构件位于第2位置的状态下即由解锁限制构件来限制镰刀形 锁头及操作构件的解锁操作的双重锁定状态下,解锁限制构件的锁定表示装置就可目视确认, 由此使用者可判别实施了双重锁定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将解锁限制构件从第2位置滑动移 动到第3位置使双重锁定解除的场合,使用者可判别操作构件是可解锁操作的情况。因此, 在双重锁定状态下,可防止强制对操作构件进行解锁操作那样的误操作所造成的零件破损等, 可延长产品寿命。
此时,在解锁限制构件上除了锁定表示装置外,也可设置可上锁操作表示装置和可解锁
操作表示装置。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门窗设备,其特征在于,左右或上下具有可滑动开闭的至少一个窗 扇,该窗扇的合挺框和另一窗扇的合挺框或另一合挺部在进深方向重叠而关闭,可由前述的 任一锁装置上锁。
采用这种本发明的门窗设备,与前述的锁装置相同,可提高上锁及解锁操作的操作性, 并可利用虚假上锁防止机构及自动双重锁定机构提高防盗性。


图1(A)、 (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锁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所述锁装置的上锁时动作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所述锁装置的上锁时动作的侧视图。
图4(A)、 (B)是表示所述锁装置的上锁状态的侧视图。
图5(A)、 (B)是表示所述锁装置的解锁操作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所述锁装置的解锁操作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所述锁装置的虚假上锁时动作的侧视图。
图8(A) 、 (B)是将所述锁装置的虚假上锁时动作予以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图l(A)、 (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锁装置10的侧视图。图2及图3是表示锁装置 10的上锁时动作的侧视图。图4(A)、 (B)是表示锁装置10的上锁状态的侧视图。图5(A)、 (B)及图6是分别表示锁装置10的解锁操作的侧视图。
图1 图3中,本发明的门窗设备的双槽滑动窗1包括开闭自如地支承在未图示的窗框 内部上的室内外一对窗扇2、 3(图2、图3)。窗扇2、 3是在分别将上下左右的框所组成的四 周框的内部嵌入玻璃板而成的,合挺部的纵框即内合挺框2A(室内侧合挺部)与外合挺框 3A(室外侧合挺部)在进深方向重叠而关闭。另外,作为窗扇2、 3,不限于嵌入玻璃板的结构, 也可嵌入或贴合树脂制板等的板面材料。并且,双槽滑动窗1通过锁装置10来上锁,该锁装 置IO包括固定在室内侧窗扇2的内合挺框2A上的月牙锁11、和固定在室外侧窗扇3的外合 挺框3A上的锁座12。
月牙锁ll包括固定在内合挺框2A上的支架13;支承在该支架13上、在与锁座12卡
合的上锁位置和不与锁座12卡合的解锁位置之间转动自如的镰刀形锁头;以及与该镰刀形锁
头14连接、用于转动操作镰刀形锁头14的作为操作构件的捏手15。并且,在支架13的内
部设有固定在镰刀形锁头14的转动轴141上的背衬16;与该背衬16连接、并对镰刀形锁
头14及捏手15向上锁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任一位置施力的螺旋弹簧17;与镰刀形锁头14 的转动联动、对窗扇2、 3的闭锁状态及非闭锁状态进行检测的作为检测构件的触发器18; 上下滑动自如地支承在支架13上、对从镰刀形锁头14的上锁位置向解锁位置的转动进行限 制的作为解锁限制构件的双重锁定构件19;以及相对于支架13向下方对该双重锁定构件19 施力的作为施力装置的螺旋弹簧20。
双重锁定构件19包括从支架13向室内侧露出的解锁操作部191、与该解锁操作部191 连接并设在支架13内部的滑动部192。滑动部192上设有第1及第2抵接部193、 194和限 制面部195,该第1及第2抵接部193、 194与背衬16的螺旋弹簧17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突起 161相抵接,该限制面部195与处于上锁位置的背衬16的突起161相抵接并对镰刀形锁头14 向解锁方向的转动进行限制。此外,在滑动部192上设有与触发器18的被导向部184(後 述)抵接的导向部196 ;虚假上锁时被触发器18的卡止部183(後述)卡止的第1被卡止部 197;设在该滑动部192下端部上的第2被卡止部198;以及沿支架13上侧的螺钉孔(匕"7 沐一々)131内侧向上方延伸的延伸片199。
通过背衬16的突起161随着镰刀形锁头14从解锁位置向上锁方向的转动而与第1抵接 部193抵接,这种双重锁定构件19就从图1所示的与镰刀形锁头14的解锁位置对应的第1 位置被向上方推,滑动移动到图4所示的与镰刀形锁头14的上锁位置对应的第2位置。在从 第l位置至第2位置的滑动移动过程中,如图3所示,双重锁定构件19的第2被卡止部198 不移动到形成在支架13下侧的螺钉孔131上的卡止部132的上侧,受到螺旋弹簧20的向下 方的施力,被定位在图4所示的第2位置。另外,如图5所示,克服螺旋弹簧20的施力而对 解锁操作部191向上方操作,双重锁定构件19可滑动移动到第2被卡止部198被卡止部132 卡止的第3位置,通过被卡止部132卡止而可定位在第3位置。此外,如图6所示,通过背 衬16的突起161随着镰刀形锁头14向解锁位置的转动而与第2抵接部194抵接,双重锁定 构件19被向下方推,卡止部132的卡止被解除,从第3位置滑动移动到第1位置。
触发器18包括利用转动轴181转动自如地轴支承在支架13上、且夹着转动轴181设 在一侧(上侧)并可从支架13突出的检测部182;设在另一侧(下侧)并可将双重锁定构件19 的第1被卡止部197卡止的卡止部183;以及由双重锁定构件19的导向部196导向的被导向 部184。并且,触发器18通过设在与支架13之间的螺旋弹簧185,对检测部182在从支架
13向室外侧突出的方向(图中的右转方向)上施力,且通过处于第1位置侧的双重锁定构件19 的导向部196对被导向部184的下端部向下推压,触发器18就没入支架13内。通过双重锁 定构件19的滑动部192向上方滑动,解除导向部196对被导向部184向下方的推压,这种触 发器18因螺旋弹簧185的施力而转动,检测部182就向室外侧突出。
另一方面,在支架13上设有向其室内侧侧面开口的窗部133,在双重锁定构件19的延 伸片199的室内侧侧面设有作为锁定表示手段的锁定表示部199A。该锁定表示部199A由颜 色不同于双重锁定构件19表面颜色的板材构成,贴附在延伸片199的表面上。并且如图1所 示,在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处于解锁位置、双重锁定构件19处于第1位置的状态下,锁 定表示部199A被隐蔽在支架13的室内侧侧面而不能从室内侧看到。又,如图4所示,在镰 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处于上锁位置、双重锁定构件19处于第2位置的状态(双重锁定状态) 下,锁定表示部199A通过支架13的窗部133向室内侧露出而能从室内侧目视确认。并且, 如图5所示,在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处于上锁位置、双重锁定构件19处于第3位置的状 态(双重锁定解除状态)下,锁定表示部199A被隐蔽在支架13的室内侧侧面而从室内侧不能 看到。
与以上那样的月牙锁11的镰刀形锁头14卡合并与触发器18的检测部182相抵接的锁 座12是用金属板材通过冲压加工一体成形的,如图2及图3所示,包括螺钉紧固在外合挺 框3A上的板状的锁座本体121;形成在该锁座本体121上、与镰刀形锁头14卡合的卡合片 122;以及设在锁座本体121上下端缘的一对突片(被检测部)123。在与卡合片122大致相同 的进深位置,在与进深方向正交且与窗扇2、 3的开闭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上方及下方分别从锁 座本体121上突出形成一对突片123,这些突片123的左右不形成其它的突起物等,触发器 18的检测部182仅与突片123抵接,检测部182不与突片123以外的锁座本体121等抵接。
下面说明锁装置10的上锁时的动作。
这里,所谓锁装置10的上锁操作是这样的操作如图1所示,月牙锁ll的镰刀形锁头 14及捏手15处于解锁位置,如图2、图3所示,从镰刀形锁头14不与锁座12卡合的状态对 捏手15向室内侧(图中左侧)上方进行操作,并使镰刀形锁头14向上锁方向(向上锁位置)转 动。
另外,所谓锁装置10的解锁操作是这样的操作如图5、图6所示,月牙锁11的镰刀 形锁头14及捏手15处于上锁位置,从镰刀形锁头14与锁座12卡合的状态对捏手15向室内 侧下方进行操作,并使镰刀形锁头14向解锁方向(向解锁位置)转动。
首先,如图'1 图3所示,在锁座12处于可卡合位置的状态即室内外的窗扇关闭的闭锁
状态下,当对捏手15进行上锁操作并使镰刀形锁头14转动时,背衬16的突起161上推双重 锁定构件19的第1抵接部193,解锁操作部191及滑动部192向上方滑动。触发器18的被 导向部184随着滑动部192的导向部196的上升而向室内侧移动,触发器18转动,检测部 182向室外侧突出。当如此突出的检测部182与锁座12上侧的突片123抵接时,则如图2、 图3所示,卡止部183的移动就被停止在滑动部192的第1被卡止部197的室外侧位置,第 1被卡止部197不被该卡止部183卡止。因此,双重锁定构件19的解锁操作部191及滑动部 192继续向上方滑动,在第2被卡止部198上升到支架13的卡止部132附近后,受到螺旋弹 簧20的向下方的拉回,双重锁定构件19就被定位在图4所示的第2位置。
并且,如图4所示,在继续对镰刀形锁头14转动操作使镰刀形锁头14转动到上锁位置 的上锁状态下,将背衬16的突起161转动到双重锁定构件19的限制面部195的室外侧,通 过背衬16的突起161与处于第2位置的双重锁定构件19的限制面部195抵接,限制背衬16 向解锁方向的转动,由此,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不能进行解锁操作即自动实施双重锁定。 并且,在该双重锁定状态下,通过使第2被卡止部198位于卡止部132的下侧、且双重锁定 构件19受到螺旋弹簧20的向下方的施力,双重锁定构件19向上方的移动就受到限制,双重 锁定状态得以维持。另外,在使镰刀形锁头14转动到上锁位置的状态下,由于背衬16受到 螺旋弹簧17的向上锁方向的施力,故镰刀形锁头14被维持在上锁位置。
在如上那样进行上锁且实施双重锁定状态的锁装置10中,通过将双重锁定构件19的解 锁操作部191向上方滑动操作并使其移动到第3位置(图5),第2被卡止部198被卡止部132 卡止,由此解除滑动部192的限制面部195对背衬16的突起161的限制,背衬16可向解锁 方向转动,可对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进行解锁操作。并且如图6所示,只要对镰刀形锁 头14及捏手15向解锁方向进行转动操作,通过背衬16的突起161与滑动部192的第2抵接 部194抵接并下推滑动部192,解除卡止部132对第2被卡止部198的卡止,由螺旋弹簧20 施力的双重锁定构件19滑动移动到第1位置,且由导向部196将被导向部184下推的触发器 18转动并没入支架13内。在该解锁状态下,由于背衬16受到螺旋弹簧17的向解锁方向的 施力,故镰刀形锁头14被维持在解锁位置。
下面,根据图7、图8说明锁装置10的虚假上锁时的动作。
图7是表示锁装置10的虚假上锁时动作。图8(A)、 (B)是将锁装置10的虚假上锁时动 作予以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如图7、图8所示,在锁装置12不处于可卡合位置的状态即室内外的窗扇2、 3未关闭 的非闭锁状态下,当对捏手15进行上锁操作并使镰刀形锁头14转动时,由于触发器18的检
测部182不与锁座12的突片123抵接,故检测部182向室外侧突出规定量,即触发器18转 动到与支架13抵接的位置。如此当检测部182突出规定量时,触发器18的卡止部183就移 动到滑动部192的限制面部195的上方位置,第1被卡止部197被该卡止部183卡止。因此, 双重锁定构件19的滑动部192向上方的滑动受到限制,不能向该位置的上方转动操作镰刀形 锁头14,使用者就能判别处于虚假上锁状态。若中止上锁操作,即手指或手离开捏手15,则 背衬16及双重锁定构件19因螺旋弹簧17、 20的施力而向下方移动,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 15向解锁方向转动,自动返回到解锁位置,且双重锁定构件19移动移动到第1位置。 采用本实施形态,有以下效果。
(1) 即,即使在窗扇2、 3未关闭的非闭锁状态(锁座12不处于可卡合位置的状态)下进 行上锁操作,也由检测部182突出规定量的触发器18的卡止部183来卡止双重锁定构件19 的第1被卡止部197,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的上锁操作受到限制,因此可防止虚假上锁。 并且,若中止上锁操作,则由于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因螺旋弹簧17的施力而自动返回到 解锁位置,故使用者可容易判别处于虚假上锁状态。
(2) 另一方面,在窗扇2、 3被关闭、锁座12处于可卡合位置的状态下,可继续上锁操 作进行上锁,并在该上锁后的状态下,受螺旋弹簧20施力的双重锁定构件19被定位在第2 位置,通过由该限制面部195限制背衬16向解锁方向的转动,而自动实施双重锁定。并且, 只要操作解锁操作部191使双重锁定构件19滑动移动到第3位置而解除双重锁定,则镰刀形 锁头14及捏手15可转动,故可易于实施解锁操作并提高操作性。
(3) 并且,在解除双重锁定时,由于滑动到第3位置的双重锁定构件19的第2被卡止部 198被支架13的卡止部132卡止,并被定位在该第3位置,因此,即使手指等离开解锁操作 部191,双重锁定解除状态也得以维持,在该状态下操作捏手15即可进行解锁,用一只手也 能容易进行解锁操作,能更进一步提高解锁操作性。
(4) 又,由于在支架13上设有双重锁定构件19及触发器18,故与这些构件设在镰刀形 锁头14侧的场合相比不易受到构件尺寸的制约,可提高构件强度,提高耐久性。并且,通过 由触发器18的卡止部183、双重锁定构件19的被卡止部197及背衬16的突起161等各构件 来限制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的转动来防止虚假上锁,可使在虚假上锁时所作用的操作力 分散,并可减小作用于各构件的力,可进一步提高耐久性。而在双重锁定状态下,通过由双 重锁定构件19的限制面部195及背衬16的突起161限制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的转动, 可使在保持双重锁定的情况下对捏手15进行解锁操作时所作用的操作力予以分散。
(5) 并且,在双重锁定状态下,通过支架13的窗部133可从室内侧目视确认锁定表示部
}99A,故使用者容易判别实施了双重锁定的情况,若解除双重锁定,就不能目视确认锁定表 示部199A,使用者可判别不是双重锁定状态而是可解锁操作的情况。因此,在双重锁定状态 下可防止强制对捏手15进行解锁操作的情况,可防止因这种误操作所引起的零件的破损等, 可延长产品寿命。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各实施形态,包含能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其它结构等、如下表示 的变形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例如,在前述各实施形态中,例示了在双槽滑动窗1上设有锁装置10的例子,但本发 明的门窗设备不限于这种双槽滑动窗1,也可是单扇滑动窗或上下滑动窗等。另外,锁装置 可适用于双槽滑动形式的窗或门以外,例如,既可设在平开窗或纵向滑出窗(日文縦t:" 出 "窓)等悬挂式(日文只^乂夕")的窗或门上,也可再将本发明的锁装置用于窗或门以外的 开闭构件的上锁。
在前述实施形态中,在双重锁定构件19的延伸片199上设有仅在双重锁定状态时可目 视确认的锁定表示部199A,但并不限于此,也可设置在双重锁定构件19处于第3位置的状 态即在双重锁定被解除后状态可目视确认、且颜色与锁定表示部199A不同的表示部。采用这 种结构,可更容易地判别是否是双重锁定状态或是否是非双重锁定状态,可进一步提高操作 性。
又,在前述实施形态中,锁定表示部199A(锁定表示装置)由贴附在双重锁定构件19的 延伸片199上的板材构成,但作为锁定表示部并不限于此,也可是涂装或标记。此外,作为 从室内侧可目视确认锁定表示装置的构件,不限于设在支架上的窗部133,例如也可在双重 锁定构件19形成突片并在支架13上形成插通孔,在双重锁定构件19滑动到第3位置的场合 突片从插通孔突出。
其它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结构和方法等虽公开在上面描述中,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 此。S卩,本发明虽主要涉及特定的实施形态并特别被图示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技 术思想及目的的范围,技术人员可在形状、材质、数量和其它详细结构中对上述的实施形态 实施各种变形。
因此,对上述公开的形状、材质等进行限定的记载是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作了例示性记 载,由于不限定本发明,故除了这些形状、材质等的一部分限定或全部限定外的构件的名称 的记载被包含在本发明中。
权利要求
1.一种锁装置,在具有可滑动开闭的窗扇的门窗设备的室内外合挺部中,通过固定在室内侧合挺部上的月牙锁与固定在室外侧合挺部上的锁座相卡合而对该门窗设备进行上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月牙锁包括固定在所述室内侧合挺部上的支架;支承在该支架上并在与所述锁座卡合的上锁位置和不与所述锁座卡合的解锁位置之间转动自如的镰刀形锁头;与该镰刀形锁头连接,用于对该镰刀形锁头进行转动操作的操作构件;与该操作构件的操作联动,对所述窗扇的闭锁状态及非闭锁状态进行检测的检测构件;以及当所述镰刀形锁头处于上锁位置时限制该镰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向解锁方向转动的解锁限制构件,在所述检测构件上设有在从所述支架向室外侧突出的方向上被施力的检测部;和对所述镰刀形锁头、所述操作构件或所述解锁限制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的限制部,所述解锁限制构件在与所述镰刀形锁头的解锁位置对应的第1位置、从该第1位置离开规定距离的第2位置和从该第2位置离开规定距离的第3位置之间可滑动移动且可从室内侧操作地设在所述支架上,同时由施力装置向所述第1位置施力,且在所述第3位置被所述支架卡止而可定位,当在所述窗扇为非闭锁状态下对所述操作构件进行上锁操作时,随着所述解锁限制构件从第1位置向第2位置侧的移动,所述检测构件的检测部向所述室外侧窗扇突出规定量,从而所述镰刀形锁头、所述操作构件或所述解锁限制构件被所述检测构件的限制部卡止,上锁操作受到限制,当在所述窗扇为闭锁状态下对所述操作构件进行操作时,所述检测构件的检测部与所述锁座抵接,该检测部不突出至规定量,所述镰刀形锁头、所述操作构件或所述解锁限制构件不被所述检测构件的限制部卡止,上锁操作得以继续,所述镰刀形锁头转动到上锁位置并与所述锁座卡合,同时所述解锁限制构件与这些镰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联动而滑动移动到第2位置,该镰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的解锁操作受到该解锁限制构件的限制,在所述镰刀形锁头转动到上锁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克服所述施力装置的施力而将所述解锁限制构件从所述第2位置向第3位置进行滑动操作,该解锁限制构件被所述支架卡止而被定位,同时解锁操作的限制被解除,当对所述镰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进行解锁操作时,该解锁限制构件与这些镰刀形锁头及操作构件联动并从第3位置滑动移动到第1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锁装置及门窗设备,在上锁状态,受螺旋弹簧(20)施力的双重锁定构件(19)被定位在第2位置,通过由其限制面部(195)限制背衬(16)向解锁方向的转动,可自动实施双重锁定。并且,只要操作解锁操作部(191)使双重锁定构件(19)滑动移动到第3位置解除双重锁定,镰刀形锁头(14)及捏手(15)就可转动,故可容易实施解锁操作,提高操作性。并且在第3位置,双重锁定构件(19)的第2被卡止部(198)被支架(13)的卡止部(132)卡止而定位,因此,即使手指等离开解锁操作部(191)也可维持双重锁定解除状态,可进一步提高解锁操作性。可提供即使设有虚假上锁防止机构及自动双重锁定机构也可提高解锁时的操作性的锁装置和门窗设备。
文档编号E06B3/42GK101113655SQ20071010980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8日
发明者中村丰, 大野修平, 石黑耕一 申请人:Ykk Ap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