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阻尼器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0714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阻尼器的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具体地说是是一种带有阻尼器的铰链。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普遍应用铰链来方便打开或关闭门窗,铰链的基本结构包 括第一铰链部分、第二铰链部分和铰链轴,第一4交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分 别固定安装于相应的扇或框上,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通过铰链轴可 转动地连接。为了使得门窗关闭时不产生噪音,避免门窗关闭时速度太快发
生撞击;通常采取的一个办法是在带有铰链的基础上再安装一个铰链,这样 可以控制关门的速度;另外一个办法是在铰链上设置阻尼器这样可以减緩关 门的速度,而且可以节省空间,减低成本,减少安装步骤。例如中国专利文 献CN87105418A就公开了 一种改进的带阻尼器的弹簧铰链,其包括两个圆柱 体,所述圆柱体分别与固定在门和门框上的叶片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个圆柱 体形成一个密封腔室,腔室内放置一个具有螺紋的活塞,通过螺紋活塞被固 定在带有大螺距的转轴上,转轴穿过密封腔室的一个封闭盖板上的中心孔伸 入到第二圆柱体内,而第二圓柱体的转动使转轴在充满液压油的密封腔内产
生转动,同时位于第二圆柱体内的弹簧产生扭转力。但是,上述铰链是通过 弹簧产生扭转力转动转轴,力的传递效率低,使得关门的速度过于缓慢;特
别是对于比较重的门扇,需要弹簧产生较大的扭力才能使得门扇按人们通常 习惯的速度自动关闭。这样势必会导致开门时也需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把门打 开,因此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带有阻尼器的铰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 有阻尼器的铰链,其包括通过铰链轴铰接的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 所述第 一铰链部分和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扇或框上;
一个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具有一个柱形本体和从所述柱形本体一端伸 出、可相对伸缩的推拉杆,所述柱形本体和所述推拉杆的自由端分别构成所 述阻尼器的两端;
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包括一个力臂部分,所述力臂部分具有一个偏离所述 铰链轴的驱动铰接孔;所述阻尼器的一端铰接在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部分固 定安装的铰接座上,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通过一个驱动铰轴与所述驱动铰接 孔铰接;所述力臂部分的设置,使得在门扇开启过程中所述阻尼器在其上产 生使门扇趋于关闭的扭矩。
上述铰链,所述铰接座本身或与所述铰接座的安装面之间构成一个能容 纳所述阻尼器的腔体;所述腔体具有适于所述阻尼器伸缩移动的开口 。
上述铰链,所述阻尼器包括
一个缸体,所述缸体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
釭体盖,并密封所述缸体的开口端,以在所述缸体内形成密封腔室,其 中一个所述缸体盖的端面上成型有通孔;
一个推拉杆,其一端穿过所述缸体盖的端面上的通孔伸入所述缸体内;
一个活塞,安装在所述推拉杆伸入所述缸体内的一端上,将所述密封腔 室分为两部分,并可沿所述缸体内壁密封地往返运动,以及
一个偏压部件,设置在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之间,向所述活塞提供沿所 述缸体轴向的回复偏压力;
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流通单向阀和限流装置,所述流通单向阀限制所述密 封腔室内的液压油只能从所述活塞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一部分内流动 到所述活塞另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二部分内,所述限流装置限制所述密 封腔室的两部分之间液压油的流动速率。
上述铰链,所述限流装置为限流通孔或者是允许液体流动的方向与所述流通单向阀允许液体流动的方向相反的限流单向阀。
上述铰链,所述偏压部件为设置在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盖之间的螺旋弹簧。
上述铰链,所述活塞包括
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具有一个圆筒形侧壁及设置在所述圆筒形侧壁
中部径向布置的隔壁,所述隔壁上设置有所述流通单向阀和所述限流装置;
以及
所述流通单向阀包括成型在所述隔壁上的部分锥形的第一阀孔,设置在 所述第一阀孔中的阀球, 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的一端上的具有通孔
的第一活塞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盖与所述阀球之间的弹簧; 所述第一活塞盖与所述隔壁之间设有一个用于液压油流通的缝隙。
上述铰链,所述推拉杆通过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塞盖上,来与所述活 塞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盖上的所述通孔为设置在所述推拉杆临近所述第一活 塞盖的一端的液压油通道,所述液压油通道的一端通过所述推拉杆的侧壁与 相应的所述密封腔室连通;所述液压油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盖与 所述隔壁之间用于液压流体流通的缝隙。
上述铰链,所述限流装置包括成型在所述隔壁上的部分锥形的第二阀 孑L,所述第二阀孔的锥形方向与所述第一阀孔的锥形方向相反,设置在所述 第二阀孔中的阀球, 一个固定"i殳置在所述活塞本体的另 一端上的具有通孔的 第二活塞盖,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盖与所述阀球之间的弹簧;
所述第二活塞盖与所述隔壁之间设有一个用于液压流体流通的缝隙。
上述铰链,所述推拉杆通过固定连接到所述第 一活塞盖或所述第二活塞 盖上,来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盖或所述第二活塞盖上的所述通孔 为设置在所述推拉杆临近所述活塞的一端的液压油通道,所述液压油通道的 一端通过所述推拉杆的侧壁与相应的所述密封腔室连通;所述液压油通道的 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盖或所述第二活塞盖与所述隔壁之间用于液压油 流通的缝隙。上述铰链,所述缸体盖包括密封盖和固定盖;所述密封盖外表面与所述 缸体端部对应部位的内表面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固定盖内表面以及所述缸 体端部对应部位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紋,以使所述固定盖与所述缸体的对应 端部螺紋固定,并将所述密封盖压紧在所述缸体对应端部内。上述铰链,在成型有通孔的所述缸体盖中,还包括推拉杆密封螺丝套和 推拉杆密封圈,所述密封盖的通孔靠近所述密封腔室的一端部分具有径向向 内突出的凸台,而远离所述密封腔室的一端部分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推拉杆 密封螺丝套的外螺紋相配合的内螺紋,所述推拉杆密封圈位于所述推拉杆密 封螺丝套与所述密封盖之间,随着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向着所述密封盖拧 紧,所述推拉杆密封圈形成所述推拉杆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和密封盖之 间的密封。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 型的铰链,由于与活塞连接的推拉杆直接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的力臂部分铰 接,阻尼器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门上,使得力的传递效率高,不仅能够应用 于较轻的门扇,而且能够应用于重量较重的门扇,使得门扇能够緩慢、柔和 且人性化地自动关闭;阻尼器与第二铰链部分、第一铰链部分相互独立设置, 使得铰链的结构简单,生产加工容易。(2)本实用新型带有阻尼器的铰链由 于在所述活塞上设置流通单向阀和限流装置,使得铰链的整体结构比较简 单,液压油的流动路线也比较简单,生产加工容易。(3)所述限流装置采用 限流单向阀,便于生产加工时能够更加精确地调节和控制液压油对所述活塞 阻尼作用的大小,更好地通过设计控制所述活塞緩慢、柔和地返回;从而使 得能够精确地调节和控制关门速度,使得门能够緩慢、柔和且人性化地自动 关闭。(4 )推拉杆通过活塞盖与活塞连接的结构及推拉杆中设置液压油通道 的结构使得铰链的阻尼器结构更加紧凑,便于铰链整体结构的小型化。(5) 所述阻尼器远离所述推拉杆的一端,人所述4交4妾座的开口处伸入所述4交接座 并与所述铰接座铰接,不但能够更好地保护阻尼器,而且使得铰链安装以后 外型美观,安全可靠性高。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 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l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的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铰链的阻尼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铰链的阻尼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的阻尼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铰链的阻尼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l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铰链的阻尼器的活塞的横截面的结构 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铰链的阻尼器的活塞的纵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铰链的阻尼器的活塞的另一种纵截面的结 构示意图;图9是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铰链的阻尼器的活塞的另一种纵截面的结 构示意图;图10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铰链的阻尼器的活塞的另一种纵截面的结 构示意图;图ll是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铰链的阻尼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的铰接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铰^^的第二4交链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4交链的第一4交链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铰链使用时开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铰链使用时关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推拉杆端头,2-推拉杆,3-复位弹簧,4-第一 活塞盖,5-密封圈,6-活塞本体,7-第二活塞盖,8-左侧固定盖,9-推拉杆 密封螺丝套,10-左侧密封盖,ll-推拉杆密封圈,12-缸体,13-右侧固定盖, 14-右侧密封盖,151-限流通孔,152-限流单向阀,16-流通单向阀,17-阀球,18-液压油通道,19-弹簧,20-阻尼器,21-第二铰链部分,211-力臂部 分,212-驱动铰接孔,22-第一铰链部分,23-铰链轴,24-驱动铰轴,25-铰接座,251-开口, 26-门扇,27-门框,28-安装面,29-柱形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15所示,本实施例带有阻尼器的铰链包括分别与铰链轴23铰 接的第一铰链部分22和第二铰链部分21以及一个用于使门缓慢自动关闭的 阻尼器20。所述第二铰链部分21包括一个力臂部分211,所述力臂部分211 具有一个偏离所述铰链轴23的驱动铰接孔212;所述阻尼器20的一端铰接 在相对于第一铰链部分22固定安装的铰接座25上,其另一端伸出的推拉杆 2的推拉杆端头1通过一个驱动铰轴24与所述驱动铰接孔212铰接;所述 力臂部分211的设置,使得在门扇开启过程中所述阻尼器20的所述推拉杆 2在其上产生使门扇趋于关闭的扭矩。所述4交接座25与所述4交接座25的安 装面28之间形成一个能容纳所述阻尼器20的腔体,所述腔体在所述推拉杆 2伸出的一端为开口 251。本实施例带有阻尼器的铰链在使用的时候,所述 第一铰链部分22和铰接座25安装在门扇上,所述第二铰链部分21安装在 门框上。所述阻尼器20的结构如图4、图5、图6、图8和图11所示,包4舌缸 体12、推拉杆2以及活塞,所述缸体12具有两个开口端。其中所述缸体12 右侧开口端用右侧缸体盖密封,所述釭体盖包括右侧固定盖13和右侧密封 盖14密封,所述右侧密封盖14的右端成型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所述右 侧密封盖14外表面与所述缸体12端部对应部位的内表面间设置有密封圈5; 所述右侧固定盖13内表面以及所述缸体12端部对应部位的外表面均设置有 螺紋,以使右侧固定盖13与所述缸体12的对应端部螺纹固定,并借助所述 右侧密封盖14的右端成型有径向向外突出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缸体12右侧开 口端的端部的配合,将所述右侧密封盖14压紧在所述缸体12右端部内。所 述缸体12左侧开口端被端面上成型有通孔的左侧缸体盖密封。这样在所述 缸体12内形成密封腔室。所述左侧缸体盖包括左侧密封盖10、左侧固定盖 8、成型有外螺紋的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推拉杆密封圈11;所述左侧密封盖10的左端成型有径向向外突出的凸缘,所述左侧密封盖10外表面与所述缸体12端部对应部位的内表面间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左侧固定盖8 内表面以及所述缸体12端部对应部位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紋,以使所述左 侧固定盖8与所述缸体12的对应端部螺紋固定,并借助所述左侧密封盖10 的右端成型有径向向外突出的所述凸缘与所述缸体12左侧开口端的端部的 配合,将所述左侧密封盖10压紧在所述缸体12左端部内;所述左侧密封盖 10的通孔靠近所述密封腔室的一端部分具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凸台,而远离 所述密封腔室的一端部分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的外螺 紋相配合的内螺紋,所述推拉杆密封圈11位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与 所述左侧密封盖10之间,随着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向着所述左侧密封 盖10柠紧,所述推拉杆密封圈11形成所述推拉杆2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 套9和左侧密封盖10之间的密封。所述活塞包括活塞本体6、流通单向阀 16和限流装置;所迷活塞本体6具有一个圓筒形侧壁及设置在所述圆筒形 侧壁中部径向布置的隔壁,所述隔壁上设置有所述流通单向阀16和所述限 流装置;所述流通单向阀16包括四个成型在所述隔壁上的部分锥形的第一 阀孔,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孔中的阀球17, —个通过螺紋连接固定在所述活 塞本体6的一端上的具有通孔的第二活塞盖7,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塞盖 7与所述阀球17之间的弹簧19,所述第二活塞盖7与所述隔壁之间设有一 个用于液压油流通的缝隙;所述限流装置包括一个成型在所述隔壁上的部分 锥形的第二阀孔,所述第二阀孔的锥形方向与所述第一阀孔的锥形方向相 反,设置在所述第二阀孔中的阀球17, 一个通过螺紋连接固定设置在所述 活塞本体6的另一端上的具有通孔的第一活塞盖4,以及i殳置在所述第一活 塞盖4与所述阀球17之间的弹簧19,所迷第一活塞盖4与所述隔壁之间设 有一个用于液压流体流通的缝隙。推拉杆2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左侧固定盖 8、左侧密封盖10和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推拉杆密封圈11伸入所述缸体 12内与所述第二活塞盖7通过螺紋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与所述活塞连接, 所述推拉杆2临近所述活塞的一端设置有液压油通道18,所述液压油通道 18的一端通过所述推拉杆2的侧壁与所述推拉杆2所处的密封腔室连通, 所述液压油通道18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活塞盖7与所述隔壁之间用于液压油流通的缝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偏压部件为^:置在活塞与左侧密封盖 10之间的复位弹簧3,优选复位弹簧3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密封腔室的长度与所述活塞轴向长度之差,使得阻尼器更好地工作并发挥作用,优选所述复位弹簧3的直径略小于所述缸体12的内径,以便所述复位弹簧3两端无须 固定而直接置于所述缸体12。如图4所示,当门扇打开的时候,推拉杆2使活塞向左侧密封盖10方 向移动并压缩复位弹簧3,活塞和左侧密封盖10之间密封腔室内的液压油 通过液压油通道18进入第二活塞盖7与隔室之间的缝隙,进而挤压流通单 向阀16中的阀球17使之压缩弹簧19,打开通孔,从而液压油进入活塞与 右侧密封盖14之间的密封腔室;而限流单向阀152中的阀球17受到液压油 的挤压,从而封堵隔室上的通孔,使液压油不能通过。如图5所示,当门扇 关闭的时候,在复位弹簧3的作用下,活塞緩慢而柔和地沿所述缸体12轴 向右侧密封盖14移动,活塞与右侧密封盖14之间密封腔室内的液压油挤压 流通单向阀16中的阀J求17, /人而封堵隔室上的通孔,j吏液压油不能/人流通 单向阀16通过;而限流单向阀152中的阀球17受到液压油的挤压,从而压 缩弹簧19,进而打开通孔,活塞与右侧密封盖14之间密封腔室内的液压油 只能依次经过第一活塞盖4与隔室之间的缝隙、限流单向阀152、第二活塞 盖7与隔室之间的缝隙、液压油通道18进入活塞与左侧密封盖10之间的密 封腔室内。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铰链中,由于与活塞连接的推拉杆2直接与所述 第二铰链部分21的力臂部分211铰接,阻尼器20的另 一端铰接安装在门上, 使得力的传递效率高,不仅能够应用于较轻的门扇,而且能够应用于重量较 重的门扇,使得门扇能够缓慢、柔和且人性化地自动关闭;阻尼器20与第 二铰链部分21、第一铰链部分22相互独立设置,使得铰链的结构简单,生 产加工容易,在阻尼器20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的时候不影响门的使用。在外 力作用下活塞沿所述缸体12轴向压缩所述复位弹簧3时,流通单向阀16全 部打开,液压油比较容易地从活塞和左侧密封盖IO之间的密封腔室流动到 活塞和右侧密封盖14之间的密封腔室,此时液压油对活塞的阻尼作用较小,较小的外力即可使活塞移动;当撤去外力以后,流通单向阀16全部关闭, 限流单向阀152打开,液压油从活塞和右侧密封盖14之间的密封腔室流动 到活塞和左侧密封盖10之间的密封腔室相对比较困难,此时液压油对活塞 的阻尼作用较大,从而实现活塞緩慢、柔和地复位。本实施例所用的阻尼器 20加工容易、结构简单,能够精确地调节和控制液压油对所述活塞阻尼作 用的大小,根据所述阻尼器20具体应用的场合不同,可以通过调节流通单 向阀16和限流单向阀152的数量以及允许液压油通过的孔径,从而精确调 节和控制液压油对所述活塞阻尼作用的大小,并且在撤去施加在所述推拉杆 上的外力、复位弹簧3向所述活塞提供沿所述缸体12轴向的弹力时,使所 述活塞缓慢、柔和地返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流装置为限流单向阀152, 所述限流单向阀152允许液体流动的方向与所述流通单向阀16允许液体流 动的方向相反,使得能够更加精确地调节和控制液压油对所述活塞阻尼作用 的大小,并且在^:去施加在所述推拉杆2上的外力、复位弹簧3向所述活塞 提供沿所述缸体12轴向的回复弹力时,更好地控制所述活塞緩慢、柔和地 返回。此外,所述流通单向阀16和限流单向阀152由阀孔以及设置在阀孔 内的弹簧19和阀球17构成,使得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经过阀孔的液压油的 量,从而更加精确地调节和控制液压油对所述活塞阻尼作用的大小。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阻尼器20的结构还可以如图1、图2、图3、图 6和图7所示。在此,与上述实施例所述阻尼器20的一个不同之处是复位 弹簧3设置在活塞与右侧密封盖10之间;另外一个不同之处是活塞的结构 发生了变换,从而使得流通单向阀16和限流单向阀152允许的液压油的流 向以及第一活塞盖4和第二活塞盖7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所述推拉杆2与 第一活塞盖4通过固定连接,其余均相同。如图2所示,推拉杆2使活塞向右侧密封盖14方向移动并压缩复位弹 簧3,活塞和右侧密封盖14之间密封腔室内的液压油挤压流通单向阀16中 的阀球17使之压缩弹簧19,进而打开通孔,液压油通过第一活塞盖4与隔 室之间的缝隙进入液压油通道18,最后进入活塞与左侧密封盖10之间的密封腔室;而限流单向阀152中的阔球受到液压油的挤压,从而封堵隔室上的 通孔,使液压油不能通过。如图3所示,当门关闭的时候,在复位弹簧3的 作用下,活塞緩慢而柔和地沿所述缸体12轴向左侧密封盖IO移动,活塞与 左侧密封盖10之间密封腔室内的液压油挤压流通单向阀16中的阀球17, 从而封堵隔室上的通孔,使液压油不能从流通单向阀16通过;而限流单向 阀152中的阀球17受到液压油的挤压,压缩弹簧19,进而打开通孔,活塞 与左侧密封盖10之间密封腔室内的液压油只能依次经过液压油通道18、限 流单向阀152、第二活塞盖7与隔室之间的缝隙进入活塞与右侧密封盖14 之间的密封腔室内。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铰链的所述阻尼器20中的所述活塞也可以是如 图10所示的结构,所述限流装置为限流通孔151,压缩复位弹簧3时,液 压油同时从流通单向周16和限流通孔151流向活塞的另一侧的密封腔体, 所述第二活塞盖7也可以没有,这样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更加容易。在本实 用新型中,所述铰链的所述阻尼器20中的所述活塞还可以是如图9所示的 结构,所述限流装置为限流通孔151,液压油同时/人流通单向阀16和限流 通孔151流向活塞的另一侧的密封腔体。使得在撤去施加在所述推拉杆2上 的外力、偏压部件向所述活塞提供沿所述釭体12轴向的回复偏压力时,液 压油仅仅通过所述限流通孔151进入所述活塞另一侧的密封腔室内,使得所 述活塞的结构更加筒单,更加容易加工。同样能够精确调节和控制液压油对 所述活塞阻尼作用的大小,并且在撤去施加在所述推拉杆2上的外力、偏压 部件向所述活塞提供沿所述缸体12轴向的回复偏压力时,^f吏所述活塞緩慢、 柔和地返回。此外,也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场合不同,通过调节流通单向阀 16和限流通孔151的数量以及允许液压油通过的孔径,从而精确调节和控 制液压油对所述活塞阻尼作用的大小,并且在撤去施加在所述推拉杆2上的 外力、偏压部件向所述活塞提供沿所述缸体12轴向的回复偏压力时,^使所 述活塞緩'ft、柔和地返回。此外,所述阻尼器20的所述缸体盖还可以釆用另一种替换形式。在这 种替换实施方式中,密封盖靠近所述缸体12端部的部分成型有外螺紋,1其与所述缸体12端部相应部位的内螺紋配合直接固定到所述缸体12的端部 上。所述密封盖露出所述缸体部分具有径向突出的凸缘,以便在紧固时压紧 在所述缸体12的端缘上,所述密封盖上设置与其它部件连接的连接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省去固定盖部件。再有,所述缸体12的一个替换形式是, 所述缸体12仅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为盲孔端,在所述盲孔端的外侧设置 与其它部件连接的连接结构,这样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结构可以更加简 洁。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 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 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阻尼器的铰链,其包括通过铰链轴(23)铰接的第一铰链部分(22)和第二铰链部分(21),所述第一铰链部分(22)和所述第二铰链部分(21)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扇或框上;一个阻尼器(20),所述阻尼器(20)具有一个柱形本体(29)和从所述柱形本体(29)一端伸出、可相对伸缩的推拉杆(2),所述柱形本体(29)和所述推拉杆(2)的自由端分别构成所述阻尼器(20)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链部分(21)包括一个力臂部分(211),所述力臂部分(211)具有一个偏离所述铰链轴(23)的驱动铰接孔(212);所述阻尼器(20)的一端铰接在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部分(22)固定安装的铰接座(25)上,所述阻尼器(20)的另一端通过一个驱动铰轴(24)与所述驱动铰接孔(212)铰接;所述力臂部分(211)的设置,使得在门扇开启过程中所述阻尼器(20)在其上产生使门扇趋于关闭的扭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25)本身 或与所述铰接座(25)的安装面(28)之间构成一个能容纳所述阻尼器(20) 的腔体;所述腔体具有适于所述阻尼器(20)伸缩移动的开口 (2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20) 包括一个缸体(12),所述缸体(12)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缸体盖,并密封所述缸体(12)的开口端,以在所述缸体(12)内形成密封腔室,其中一个所述缸体盖的端面上成型有通孔;一个推拉杆(2),其一端穿过所述缸体盖的端面上的通孔伸入所述缸体(12)内;一个活塞,安装在所述推拉杆(2 )伸入所述缸体(12 )内的一端上, 将所述密封腔室分为两部分,并可沿所述缸体(12)内壁密封地往返运动, 以及一个偏压部件,设置在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12)之间,向所述活塞 提供沿所述缸体(12)轴向的回复偏压力;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流通单向阀(16 )和限流装置,所述流通单向阀(16 ) 限制所述密封腔室内的液压油只能从所述活塞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一 部分内流动到所述活塞另一侧的所述密封腔室的第二部分内,所述限流装置 限制所述密封腔室的两部分之间液压油的流动速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装置为限流通 孔(151)或者是允许液体流动的方向与所述流通单向阀(16)允许液体流 动的方向相反的限流单向阀(152)。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压部件为设置在 所述活塞与所述缸体盖之间的螺旋弹簧(3)。
6. 根据权利要求3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 活塞本体(6),所述活塞本体(6)具有一个圆筒形侧壁及"i殳置在所述圆筒形侧壁中部径向布置的隔壁,所述隔壁上设置有所述流通单向阀(16) 和所述限流装置;以及所述流通单向阀(16 )包括成型在所述隔壁上的部分锥形的第一阀孔, 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孔中的阀球, 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6)的一端 上的具有通孔的第一活塞盖(4),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盖(4)与所述 阀球之间的弹簧;所述第一活塞盖(4)与所述隔壁之间设有一个用于液压油流通的缝隙。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2)通过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塞盖(4 )上,来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第一活塞盖(4 ) 上的所述通孔为设置在所述推拉杆(2)临近所述第一活塞盖(4)的一端的 液压油通道(18 ),所述液压油通道(18 )的一端通过所述推拉杆(2 )的侧 壁与相应的所述密封腔室连通;所述液压油通道(18)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 一活塞盖(4)与所述隔壁之间用于液压流体流通的缝隙。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装置包括成型 在所述隔壁上的部分锥形的第二阀孔,所述第二阀孔的锥形方向与所述第一 阀孔的锥形方向相反,设置在所述第二阀孔中的阀球, 一个固定设置在所述 活塞本体(6)的另一端上的具有通孔的第二活塞盖(7),以及设置在所述 第二活塞盖(7)与所述阀3求之间的弹簧;所述第二活塞盖(7)与所述隔壁之间设有一个用于液压流体流通的缝隙。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2)通过固 定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塞盖(4)或所述第二活塞盖(7)上,来与所述活塞连 接;所述第一活塞盖(4)或所述第二活塞盖(7)上的所述通孔为设置在所 述推拉杆(2 )临近所述活塞的一端的液压油通道(18 ),所述液压油通道(18 ) 的一端通过所述推拉杆(2)的侧壁与相应的所述密封腔室连通;所述液压 油通道(18 )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活塞盖(4 )或所述第二活塞盖(7 )与 所述隔壁之间用于液压油流通的缝隙。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盖包括密封盖 (10、 14)和固定盖(8、 13);所述密封盖(IO、 14)外表面与所述缸体(12)端部对应部位的内表面间设置有密封圈(5);所述固定盖(8、 13)内表面 以及所述缸体(12 )端部对应部位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紋,以使所述固定盖 (8、 13)与所述缸体(12)的对应端部螺紋固定,并将所述密封盖(10、 14 )压紧在所述缸体(l2 )对应端部内。
11.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铰链,其特征在于,在成型有通孔的所述缸体盖中,还包括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和推拉杆密封圈(11),所述密封盖 (10、 14)的通孔靠近所述密封腔室的一端部分具有径向向内突出的凸台, 而远离所述密封腔室的一端部分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 ) 的外螺紋相配合的内螺紋,所述推拉杆密封圈(11)位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 丝套(9)与所述密封盖(10、 14)之间,随着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 向着所述密封盖(10、 14)拧紧,所述推拉杆密封圈(11)形成所述推拉杆 (2)与所述推拉杆密封螺丝套(9)和密封盖(10、 14)之间的密封。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阻尼器的铰链,其包括通过铰链轴铰接的第一铰链部分和第二铰链部分;一个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具有一个柱形本体和从所述柱形本体一端伸出、可相对伸缩的推拉杆,所述柱形本体和所述推拉杆的自由端分别构成所述阻尼器的两端;所述第二铰链部分包括一个力臂部分,所述力臂部分具有一个偏离所述铰链轴的驱动铰接孔;所述阻尼器的一端铰接在相对于所述第一铰链部分固定安装的铰接座上,所述阻尼器的另一端通过一个驱动铰轴与所述驱动铰接孔铰接;所述力臂部分的设置,使得在门扇开启过程中所述阻尼器的所述推拉杆在其上产生使门扇趋于关闭的扭矩。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阻尼器的力传递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带有阻尼器的铰链。
文档编号E05F3/20GK201326335SQ200820183159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沈锡鹤 申请人:浙江恒辉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