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及使用该金属板的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21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及使用该金属板的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板及使用该金属板的置物架,特别涉及一种具强化结构的金 属板及使用该金属板的置物架,其通过本体周围的两相对的套接部与两相对的强化部达到 较佳的强化效果。
背景技术
参照图22,为现有的置物柜的立体分解图,其主要包括一主架体91、两杆体92及 一承板93,其中两杆体92分别固设于主架体91两侧,杆体9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件94将杆 体92与主架体91螺锁在一起。承板93的前、后方向下及向内卷为扣合部931,通过所述扣 合部931令承板93嵌卡入主架体91的两杆体92上,进一步令承板93卡设于杆体92。承 板93通过卡设的方式结合于主架体91两侧的杆体92,因此承板93需要具有一定厚度才具 有支撑的力量。先前技术的承板受限于厚度的要求,而无法有效的降低其生产成本,尤其是当金 属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时,制造商无可避免的需要将原料价格反映于售价上,当产品的售价 无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时,产品容易因为售价过高,消费者无法接受而被迫下架。申请者有感于先前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亟欲寻求一种较薄的板材且满足结构强度 的要求,进一步有效降低材料成本,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及使用该金属板的置物架,其 通过本体周围的两相对的套接部与两相对的强化部达到较佳的强化效果,以解决先前技术 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其包含有一本体,其 周围形成有至少两相对的套接部与两相对的强化部,所述套接部具有一个连接于所述本体 的起始端与一个末端,所述末端自所述起始端延伸而出,且使所述套接部围绕形成一个空 间,所述空间内具有一个中心线,所述套接部在不同的横向位置的每一中心点连接成所述 中心线,所述两相对的套接部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两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该金属板的置物架,其包含有两承架, 其设有两穿孔,所述穿孔对应所述本体的套接部,所述穿孔设有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 一中心线,所述套接部的中心线与所述固定件的中心线呈共线,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套 接部,所述承架结合所述本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该金属板的置物架,其包含有两组承 架;至少两固定件,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套接部,所述套接部的中心线与所述固定件的中心线 呈共线;两承接装置,其包括两第一套部与至少一结合孔,所述第一套部呈纵向位于所述承 接装置两端,所述结合孔呈横向,所述固定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结合孔,所述本体结合所述 承架,所述承接装置的第一套部套置所述承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本体的强化部与套接部的设计提供金属板能够以较薄的板材达到较佳的强度。2、通过薄板的金属板降低材料成本,而能够以较低的售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图1为本发明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发明由图1的2-2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由图2所取的细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由图1的4-4剖面线所取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由图4所取的细部放大图;图6为本发明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7为本发明使用所述金属板的置物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8为本发明使用所述金属板的置物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发明本体与承架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由图9所取的细部放大图;图11为本发明本体与承架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由图11所取的细部放大图;图13为本发明本体与承架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由图13所取的细部放大图;图15为本发明使用所述金属板的置物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6为本发明使用所述金属板的置物架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由图16所取的细部放大图;图18为本发明使用所述金属板的置物架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19为本发明使用所述金属板的置物架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0为本发明使用所述金属板的置物架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1为本发明由图20所取的细部放大图;图22为现有的置物柜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91_主架体;92-杆体;93-承板;931-扣合部;94-螺件;1-本体; 101-第一面;102-第二面;11-套接部;111-起始端;112-末端;113-空间;114-外表面; 115-内表面;116-端面;117-螺纹部;12A-强化部;121A-起始端;122A-末端;123A-空 间;124A-外表面;125A-内表面;126A-端面;12B-强化部;124B-外表面;125B-内表面; 126B-端面;13-缝隙;14-缝隙;15-螺杆;151-螺纹部;16-固定件;2-承架;201-穿孔; 202A-固定件;202B-固定件;2021B-头部;2022B-套部;3-承架;301-柱体;302-环沟; 303-束套;304-束件;3041-凸缘;305-束件;3051-凸缘;4-承接装置;41-第一套部; 42-第二套部;43-结合孔;X-中心线;Y-中心线;Z-中心线;W-中心线;V-中心线;Ll-距 离;L2-距离;L3-距离;L4-距离。
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如 后,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参照图1至图5,为本发明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剖视图 与细部放大图。第一实施例的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包括一本体1,其周围形成有至少两相 对的套接部11与两相对的强化部12A,所述套接部11具有一个连接于本体1的起始端111 与一个末端112,所述末端112自所述起始端111延伸而出,且使所述套接部11围绕形成一 个空间113,所述空间113内具有一个中心线X,所述套接部11在不同的横向位置的每一中 心点连接成所述中心线X。所述两相对的套接部11的末端112之间的距离Ll小于所述两 中心线X之间的距离L2。所述套接部11呈卷状,本实施例中所述套接部11呈卷圆状,所述套接部11卷圆 的末端112与起始端111之间形成一缝隙13。所述套接部11卷圆的弧度大于180度,所述 套接部11的最佳实施例为卷圆的弧度介于270度与360度之间。所述套接部11包括有一 外表面114、一内表面115与所述套接部11两端的端面116,所述内表面115包围着所述空 间 113。所述本体1包括第一面101与第二面102,所述套接部11与所述强化部12A皆位 于第一面101。所述强化部12A具有一个连接于本体1的起始端121A与一个末端122A,所述末端 122A自所述起始端121A延伸而出,且使所述强化部12A围绕形成一个空间123A,所述空间 123A内具有一个中心线Y,为所述强化部12A在不同的横向位置的每一中心点连接成所述 中心线Y。所述两相对的强化部12A的末端122A之间的距离L3小于所述两中心线Y之间 的距离L4。所述强化部12A呈卷状,本实施例中所述强化部12A呈卷圆状,所述强化部12A卷 圆的末端122A与起始端121A之间形成一缝隙14。所述强化部12A卷圆的弧度大于180 度,所述强化部12A的最佳实施例为卷圆的弧度介于270度与360度之间。所述强化部12A 包括有一外表面124A、一内表面125A与所述强化部12A两端的端面126A,所述内表面125A 包围着所述空间123A。所述强化部12A的端面126A朝向所述套接部11的外表面114,且所述端面126A 进一步抵接所述外表面114。所述强化部12A卷圆的高度小于所述套接部11卷圆的高度。参照图6,为本发明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第二实施例 的本体1,其四周围分别为两相对的套接部11与两相对的强化部12B,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 施例的差异仅在于所述强化部12B,所述强化部12B朝向第一面101弯折呈平直状。所述 强化部12B包括有一外表面124B、一内表面125B与两端面126B,所述强化部12B的内表面 125B朝着相对的强化部12B的内表面125B。所述强化部12B的端面126B朝向所述套接部 11的外表面114。参照图7与图8,为本发明使用所述金属板的置物架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与 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的置物架包含有两承架2与一本体1。所述承架2呈U字型,所述承 架2身处设有两相对的穿孔201,所述两穿孔201分别设有一固定件202A,所述固定件202A 实施为螺栓。
6
所述本体1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所述套接部11,所述套接部11对应所述穿孔 201,所述套接部11的两端分别形成一螺纹部117,进一步将所述本体1与所述承架2结合 在一起。所述强化部12B弯折呈平直状。参照图9与图10,为本发明本体与承架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所述本体1的套接 部11对应所述承架2的穿孔201,所述固定件202A穿设所述穿孔201螺锁于所述套接部 11的螺纹部117,所述固定件202A具有一中心线Z,所述套接部11的中心线X与所述固定 件202A的中心线Z呈共线,进一步将所述本体1与所述承架2结合在一起,所述螺纹部117 在本实施例中是直接在所述套接部11攻牙形成所述螺纹部117,所述螺纹部117也可以在 所述套接部11内镶埋螺帽。同时参照图11至图14,为本发明本体与承架结合在一起的示意图。所述本体1的 套接部11与所述固定件202A以螺锁的方式固定在一起。通过所述套接部11直接设有螺 纹部117,省去了传统在套接部11内设有管件的多余设计,且本体1四周经过弯折后的两套 接部11与两强化部12B增加了本体1的强度,让本体1能够使用较薄的板材而依然具有一 定的强度。参照图15至图17,为本发明使用所述金属板的置物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与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置物架包含有两承架2与所述本体1。所述承架2与置物架第一实 施例的差异在于所述固定件202B,所述固定件202B包括一头部2021B与一套部2022B,所 述套部2022B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件202B具有一中心线W,所述套接部11的中心线X与 所述固定件202B的中心线Z呈共线。所述本体1与置物架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所述套接部11套设一螺杆15,所述螺 杆15两端分别形成一螺纹部151,所述螺杆15穿设于所述套接部11,令所述螺纹部151位 于所述套接部U的两端,所述螺杆15穿设于所述承架2的穿孔201,所述固定件202B穿设 于所述承架2的穿孔201,所述头部2021B挡止于所述承架2,所述套部2022B螺锁于所述 螺杆15的螺纹部151,进一步将所述本体1与所述承架2结合在一起。参照图18至图21,为本发明使用所述金属板的置物架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立体分解图与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置物架包含有两组承架3与所述本体1。所述承架3与 置物架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所述承架3包括两个柱体301,所述柱体301身处设有数个不 同纵向位置的环沟302,所述柱体301穿设一组束套303,所述束套303包括两相对的束件 304、305,所述两束件304、305能够嵌设在一起,所述两束件304、305内周缘分别设有一凸 缘3041、3051,所述两束件304、305的凸缘3041、3051对应所述柱体301的环沟302,所述 两束件304、305对接后,其底部具有较大的外径,其顶部具有较小的外径。所述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承接装置4,所述承接装置4包括两第一套部41与 一第二套部42,所述第一套部41分别位于所述承接装置4的两端,所述第二套部42位于所 述承接装置4的中间,所述第一套部41呈纵向,所述第二套部42呈横向,所述第二套部42 与所述第一套部41之间设有一结合孔43,所述结合孔43设为螺纹孔,且所述结合孔43连 通所述第一套部41与所述第二套部42。所述本体1与置物架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所述套接部1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固 定件16,所述固定件16具有一中心线V,所述套接部11的中心线X与所述固定件16的中 心线V呈共线,所述固定件16 —端螺锁固定于所述套接部11的螺纹部117,且所述固定件16另一端螺锁固定于所述承接装置4的结合孔43。所述承接装置4的第二套部42套置所 述本体1的强化部12A。所述承接装置4与所述本体1结合在一起后,所述承接装置4的 第一套部41套置所述承架3的柱体301与所述束套303,所述第一套部41并套置所述束 套303,通过所述束套303底部外径较大而挡止所述第一套部41,令所述第一套部41卡设 于所述束套303,进一步将所述本体1与所述承架3结合在一起。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发明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及使用该金属板的置物架,通过本体的强化部与套 接部的设计提供金属板能够以较薄的板材达到较佳的强度。2.本发明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及使用该金属板的置物架,通过薄板的本体降低材 料成本,而能够以较低的售价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 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 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8
权利要求
一种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本体,其周围形成有至少两相对的套接部与两相对的强化部,所述套接部具有一个连接于所述本体的起始端与一个末端,所述末端自所述起始端延伸而出,且使所述套接部围绕形成一个空间,所述空间内具有一个中心线,所述套接部在不同的横向位置的每一中心点连接成所述中心线,所述两相对的套接部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两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呈卷状或呈 卷圆状,所述套接部卷圆的弧度大于180度,所述强化部弯折呈平直状或呈卷状或呈卷圆 状,所述强化部卷圆的弧度大于180度,所述强化部卷圆的高度小于所述套接部卷圆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套接部包括有 一外表面,所述强化部包括有其两端的端面,所述强化部的端面朝向所述套接部的外表面, 所述强化部的端面抵接所述套接部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部 具有一个连接于本体的起始端与一个末端,所述强化部的末端自所述强化部的起始端延伸 而出,且使所述强化部围绕形成一个空间,所述强化部的空间内具有一个中心线,所述强化 部在不同的横向位置的每一中心点连接成所述中心线,所述两相对的强化部的末端之间的 距离小于所述两强化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5.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两承架,其设有两穿孔,所述穿孔对应所述本体的套接部,所述穿孔设有一固定件,所 述固定件具有一中心线,所述套接部的中心线与所述固定件的中心线呈共线,所述固定件 固定于所述套接部,所述承架结合所述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的两端分别形成一螺纹部, 所述固定件穿设所述穿孔螺锁于所述套接部的螺纹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套设一螺杆,所述螺杆两端 分别形成一螺纹部,所述固定件穿设于所述穿孔且螺锁于所述螺杆的螺纹部,所述固定件 包括一头部与一套部,所述套部设有内螺纹,所述头部挡止于所述承架,所述套部螺锁于所 述螺杆的螺纹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呈卷状或呈卷圆状,所述套 接部卷圆的弧度大于180度,所述强化部弯折呈平直状或呈卷状或呈卷圆状,所述强化部 卷圆的弧度大于180度,所述强化部卷圆的高度小于所述套接部卷圆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包括有一外表面,所述强化 部包括有其两端的端面,所述强化部的端面朝向所述套接部的外表面,所述强化部的端面 抵接所述套接部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部具有一个连 接于本体的起始端与一个末端,所述强化部的末端自所述强化部的起始端延伸而出,且使 所述强化部围绕形成一个空间,所述强化部的空间内具有一个中心线,所述强化部在不同 的横向位置的每一中心点连接成所述中心线,所述两相对的强化部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 所述两强化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11.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两组承架;至少两固定件,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套接部,所述套接部的中心线与所述固定件的中心 线呈共线;两承接装置,其包括两第一套部与至少一结合孔,所述第一套部呈纵向位于所述承接 装置两端,所述结合孔呈横向,所述固定件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结合孔,所述本体结合所述承 架,所述承接装置的第一套部套置所述承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架包括两个柱体,所述柱体设 有一组束套,所述束套底部具有一外径,所述束套顶部具有一外径,所述束套底部的外径大 于其顶部的外径,所述第一套部套置所述束套且被挡止于所述束套的底部的外径,所述束 套包括两相对的束件,所述两束件嵌设在一起,所述柱体设有数个环沟,所述两束件内周缘 分别设有一凸缘,所述两束件的凸缘对应所述柱体的环沟,所述两束件对接嵌设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装置的中间设有一第二套 部,所述第二套部呈横向,所述第二套部套置所述强化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呈卷状或呈卷圆状,所述 套接部卷圆的弧度大于180度,所述强化部弯折呈平直状或呈卷状或呈卷圆状,所述强化 部卷圆的弧度大于180度,所述强化部卷圆的高度小于所述套接部卷圆的高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包括有一外表面,所述强 化部包括有其两端的端面,所述强化部的端面朝向所述套接部的外表面,所述强化部的端 面抵接所述套接部的外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置物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部具有一个 连接于本体的起始端与一个末端,所述强化部的末端自所述强化部的起始端延伸而出,且 使所述强化部围绕形成一个空间,所述强化部的空间内具有一个中心线,所述强化部在不 同的横向位置的每一中心点连接成所述中心线,所述两相对的强化部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小 于所述两强化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及使用该金属板的置物架,其中具强化结构的金属板包含有一本体,其周围形成有至少两相对的套接部与两相对的强化部,所述套接部具有一个连接于本体的起始端与一个末端,所述末端自所述起始端延伸而出,且使所述套接部围绕形成一个空间,所述空间内具有一个中心线,所述套接部在不同的横向位置的每一中心点连接成所述中心线,所述两相对的套接部的末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两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文档编号A47B47/02GK101919629SQ200910147230
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2日
发明者林聪佑 申请人:辰崧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