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1184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特别涉及一种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的上悬窗和平推窗大多采用滑撑作为铰链开启窗扇,其原理是通过悬 臂一端的滑块在滑槽里的直线移动带动托臂改变方位以实现窗扇旋转,这种结构形式有诸 多称许的地方,但在实际使用中也暴露出一些不足。其一 对包角与箭头配合精度要求极 高,否则窗扇关合不易到位,而这一点在实际使用中却很难保证1、窗框与窗扇之间预留的 滑撑安装间隙须大于滑撑的厚度,安装后势必产生悬臂对滑槽与托臂的斜拉应力且随间隙 偏差越大而加大,长期作用将导致滑槽或托臂或悬臂变形;2、滑槽易受到自然或人为损害 而变形,这些都将造成滑撑的包角与箭头配合精度降低而影响使用效果。其二滑撑的托臂 转心位置是动态的,作上悬窗使用时,窗扇上沿与窗框的间隙随窗扇开启越大而加大,不易 密封以招致雨水的直接侵入。其三作为玻璃幕墙通风窗使用时,窗扇开启角受制于窗扇上 沿定位要求,一般被控制在30度以下,通风受到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其结构更耐用,应用于 上悬窗时便于密封以阻雨水的侵入,作为玻璃幕墙通风窗使用时窗扇开启角可达60度以 上以扩大通风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其包括可使窗扇 绕设定轴线旋转的翻转铰链以及支撑窗扇开启且定位的撑挡。所述翻转铰链包括至少两支 旋转臂及与之等数的旋转臂转轴、至少两支连接臂及与之等数的连接臂转轴、可与窗框相 固定的窗框连接座以及可与窗扇相固定的窗扇连接座,各旋转臂的转心沿一设定直线相互 错开适当距离,在各自转心分别穿入旋转臂转轴并固定于窗框连接座上;连接臂呈扁条状, 各连接臂与其他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点成一直线且各直线相互平行,每支连接臂靠向一端的 部位分别与各旋转臂自转心作同向、等距连接且其运动平面与各旋转臂的运动平面平行, 各连接臂与同一旋转臂连接至转心距离相等,各连接臂靠向另一端均以与同一旋转臂连接 等距的部位穿入连接臂转轴并固定于窗扇连接座上。 其中,所述撑挡包括撑杆、可与窗扇相固定的撑扇连接座、滑块、阻涩片、调节螺栓 以及可与窗框相固定的滑槽条,撑杆呈扁条状,靠近一端与撑扇连接座轴接,靠近另一端反 面与呈上凸底凹状的滑块的凸部轴接,阻涩片嵌入滑块的底部凹处,滑块的凸部上设一穿 透螺纹孔,调节螺栓由此旋入直抵阻涩片以调节滑块在滑槽中的滑动阻力;滑槽条主体呈 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开口面对撑杆,滑块的底部及阻涩片插入滑槽条的滑槽中并使滑 块的凸部由开口处伸出且可沿滑槽移动。 其中,所述撑挡包括撑杆、滑块、阻涩片、调节螺栓以及可与窗框相固定的滑槽条, 撑杆呈阶梯扁条状,靠近一端与翻转铰链的一旋转臂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与呈上凸底凹状的滑块的凸部轴接,阻涩片嵌入滑块的底部凹处,滑块的凸部上设一穿透螺纹孔,调节螺 栓由此旋入直抵阻涩片以调节滑块在滑槽中的滑动阻力;滑槽条主体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 条状,开口面对撑杆,滑块的底部及阻涩片插入滑槽条的滑槽中并使滑块的凸部由开口处 伸出且可沿滑槽移动。 其中,所述撑挡包括撑杆、滑板、阻涩片、棘爪、揿板、顶杆以及可与窗框相固定的 滑槽条,撑杆呈阶梯扁条状,靠近一端与翻转铰链的一旋转臂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与滑板 的上部轴接,滑板的底部前后设有挡阶,其间嵌入阻涩片,滑板的上部向上前后支出两对耳 页;棘爪主体呈三段弯折页状,其前段页向下支出一对耳页与滑板的后一对耳页轴接以作 支点,其后段页作爪可卡入滑槽条开口两边的凹口中;揿板主体呈三段弯折页状,其靠近后 端下面抵靠棘爪的前段页且使其所设有的凸部伸入棘爪前段页所设有的凹部并可移动,揿 板的中段页向下支出一对耳页轴接于滑板的前一对耳页以作支点,揿板的耳页内侧设有与 中段页垂直的一滑槽和置于该滑槽中且可沿滑槽移动的一插片,该插片的上端与揿板的中 段页之间设有张簧并作用于二者,该插片下端紧抵一滑片的凹槽以带动该滑片沿滑板的表 面前后移动;顶杆呈有阶柱状,其挡阶设于下端且抵靠阻涩片,顶杆的上端穿过滑板以及一 张簧,并伸入一滑套中,该滑套与揿板的凸部形成对应;滑槽条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 其开口面对撑杆,在开口两边对称、等距设有多个月牙凹口以让棘爪的爪卡入,滑板及阻涩
片插入滑槽条的滑槽中且可沿滑槽移动。 其中,所述撑挡包括撑杆、可与窗扇相固定的撑扇连接座、滑板、阻涩片、棘爪、揿
板、顶杆以及可与窗框相固定的滑槽条,撑杆呈扁条状,靠近一端与撑扇连接座轴接,靠近
另一端反面与滑板的上部轴接;滑板的底部前后设有挡阶,其间嵌入阻涩片,滑板的上部向
上前后支出两对耳页;棘爪主体呈三段弯折页状,其前段页向下支出一对耳页与滑板的后
一对耳页轴接以作支点,其后段页作爪可卡入滑槽条开口两边的凹口中;揿板主体呈三段
弯折页状,其靠近后端下面抵靠棘爪的前段页且使其所设有的凸部伸入棘爪前段页所设有
的凹部并可移动,揿板的中段页向下支出一对耳页轴接于滑板的前一对耳页以作支点,揿
板的耳页内侧设有与中段页垂直的一滑槽和置于该滑槽中且可沿滑槽移动的一插片,该插
片上端与揿板的中段页之间设有张簧并作用于二者,该插片下端紧抵一滑片的凹槽以带动
该滑片沿滑板的表面前后移动;顶杆呈有阶柱状,其挡阶设于下端且抵靠阻涩片,上端穿过
滑板以及一张簧,并伸入一滑套中,该滑套与揿板的凸部形成对应;滑槽条呈空腹不闭合长
方形条状,其开口面对撑杆,在开口两边对称、等距设有多个月牙凹口以让棘爪的爪卡入,
滑板及阻涩片插入滑槽条的滑槽中且可沿滑槽移动。 其中,所述撑挡包括撑杆、滑块、可与窗扇相固定的滑槽条、棘轮、连接轴、棘爪、锁 销、张簧以及可与窗框相固定的棘轮座,撑杆呈扁条状,靠近一端与呈凸状的滑块的凸部轴 接,滑槽条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其开口面对撑杆,滑块底部插入滑槽条的滑槽中并使 凸部由开口处伸出且可沿滑槽移动;撑杆靠近另一端反面并接棘轮,由它们转心穿入连接 轴并固定于棘轮座上;棘爪的支点偏离棘轮转心适当距离与棘轮座轴接,棘爪的首与棘轮 所设有的棘齿呈咬合状,张簧一端作用于棘爪的尾部,棘爪尾部的一处设有锁孔,应用时, 锁销可由该锁孔插入以锁定窗扇在某一开启状态。 其中,所述撑挡包括撑杆、连接轴、棘爪、棘齿条、垫片、可与窗框相固定的滑槽板、 滑块、下压板、上压板、张簧、锁销以及垫脚,撑杆呈阶梯扁条状,靠近一端与翻转铰链的一旋转臂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连接至滑块;连接轴分别按序穿过撑杆、上压板、滑块、下压板
而与棘爪轴接;滑槽板主体呈扁条状,沿纵向中线开有一两端闭合的条状槽孔,滑块置入其
中并可沿槽孔移动,滑槽板的下面经过垫片与棘齿条固定,靠近两端再经过垫脚可与窗框
相固定;棘爪的首与一侧的棘齿条所设有的棘齿呈咬合状,张簧一端作用于棘爪的尾部,棘
爪尾部的一处设有锁孔,应用时,锁销可由该锁孔插入以锁定窗扇在某一开启状态。 其中,所述撑挡包括撑杆、移动块、丝杆、导向槽、齿轮、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轴、可
与窗框相固定的下固定架以及和下固定架一起与窗框相固定的上固定架,撑杆呈阶梯扁条
状,靠近一端与翻转铰链的一旋转臂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与移动块轴接;移动块设有与丝
杆匹配的螺纹孔并由该螺纹孔旋入丝杆,移动块将随丝杆转动而沿导向槽移动;丝杆的上
端伸入上固定架所设有的轴孔,丝杆的下端穿过下固定架与齿轮固定;传动齿轮与齿轮呈
咬合状,传动齿轮轴由传动齿轮的转心穿入而与下固定架固定,传动齿轮的另一处与电动
机呈咬合状;导向槽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包围丝杆于其腹中,上端与上固定架固定,
下端与下固定架固定,移动块由导向槽的开口伸出以连接撑杆。 其中,所述撑挡包括撑杆、可与窗扇相固定的撑扇连接座,移动块、丝杆、导向槽、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齿轮轴、可与窗框相固定的下固定架以及和下固定架一起与窗框相
固定的上固定架,撑杆呈扁条状,靠近一端与撑扇连接座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与移动块轴
接;移动块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孔并由该螺纹孔旋入丝杆,移动块将随丝杆转动而沿导
向槽移动;丝杆的上端伸入上固定架所设有的轴孔,丝杆的下端穿过下固定架而与齿轮固
定;传动齿轮与齿轮呈咬合状,传动齿轮轴由传动齿轮的转心穿入而与下固定架固定,传动
齿轮的另一处与电动机咬合;导向槽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包围丝杆于其腹中,上端与
上固定架固定,下端与下固定架固定,移动块由导向槽的开口伸出以连接撑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普通建筑或高挡建筑的上悬窗、平推窗及玻璃幕墙
的上悬通风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通过多点旋转开启窗扇,结构上更具耐用性;2、
自行调节安装间距以消除因窗框与窗扇预留安装间隙偏大带来的斜拉应力进而保证长期
使用的耐久性;3、窗扇旋转轴线经定位后不随窗扇开启大小而改变,作上悬窗使用,便于密
封以阻雨水的侵入;4、窗扇开启角可达60度以上,用于玻璃幕墙通风窗不受局限。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
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
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应用于上悬窗且窗 扇呈60度开启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应用于上悬窗且窗 扇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翻转铰链结构示意图3B为图3A的左视结构示意图4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 图4B为图4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5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
图5B为图5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5C为第二较佳实施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6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
图6B为图6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6C为第三较佳实施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7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
图7B为图7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7C为第四较佳实施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8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
图8B为图8A的左视结构示意图8C为第五较佳实施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9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
图9B为图9A的仰视结构示意图9C为第六较佳实施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IO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七较佳实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
图10B为
图10A的仰视结构示意图IOC为第七较佳实施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II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八较佳实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
图11B为
图11A的仰视结构示意图iic为第八较佳实施例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阅
图1、图2,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应用 于上悬窗且窗扇呈60度开启角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较佳实施例应用于上悬窗且窗 扇呈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符号表示窗扇旋转轴线所在位置,双点画线表示窗框或 窗扇所供铰链安装的域界。本实施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主要由翻转铰链1、撑挡21构
8成。应用于窗时,翻转铰链1对称设于窗首两侧且跨接于窗框与窗扇,撑挡21依次设置且 跨接于窗框与窗扇。 参阅图3A、图3B,图3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 翻转铰链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的左视结构示意图。翻转铰链1包括两支旋转臂11及 12、两支旋转臂转轴13及14、两支连接臂15及16、两支连接臂转轴17及18、窗框连接座 19、窗扇连接座20,两支旋转臂11、12的转心沿一设定直线相互错开适当距离,在各自转心 分别穿入旋转臂转轴13、14并固定于窗框连接座19上;两支连接臂15、16呈扁条状,各连 接臂15、 16与其他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点成一直线且各直线相互平行,每支连接臂靠向一端 的部位分别与两支旋转臂11、12自转心作同向、等距连接且其运动平面与两支旋转臂11、 12的运动平面平行,两支连接臂15、 16与同一旋转臂连接至转心距离相等,两支连接臂15、 16靠向另一端均以与同一旋转臂连接等距的部位穿入连接臂转轴17、18并固定于窗扇连 接座20上。应用于窗时,窗框连接座19固定于窗框内侧;窗扇连接座20固定于窗扇外侧。 参阅图4A、图4B,图4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 撑挡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4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撑挡21包括撑杆211、撑扇连接座212、 滑块213、阻涩片214、调节螺栓215以及滑槽条216,撑杆211呈扁条状,靠近一端与撑扇连 接座212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与呈上凸底凹状的滑块213的凸部轴接,阻涩片214嵌入滑 块213的底部凹处,滑块213的凸部上设一穿透螺纹孔,调节螺栓215由此旋入直抵阻涩片 214以调节滑块213在滑槽中的滑动阻力;滑槽条216主体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开口 面对撑杆211,滑块213的底部及阻涩片214插入滑槽条216的滑槽中并使滑块213的凸部 由开口处伸出且可沿滑槽移动。应用于窗时,撑扇连接座212固定于窗扇外侧,滑槽条216 与窗框内侧固定即可。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特征并参阅图l,本实施例是这样工作的推开窗扇,翻转铰链 1的连接臂15、16和旋转臂11、12受窗扇带动以自身的轨迹运动,窗扇受翻转铰链1的牵制 而围绕所设定的轴线旋转呈开启状。撑杆211随窗扇的翻转而带动滑块213沿滑槽条216 的滑槽向上移动,当窗扇推至某一开启状态停止且放手时,由于窗扇自重,推动滑块213向 下移动,但因此时阻涩片214释出较大的摩擦阻力,窗扇被停滞在这一状态。回调窗扇回 拉窗扇至所要位置时即可。关闭窗扇回拉窗扇到底,再利用窗扇执手旋咬窗框挡页即可。 参阅图5A、图5B、图5C,图5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二较佳实 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图,图5B为图5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C为第二较佳实施例应用时 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符号表示窗扇旋转轴线所在位置,双点画线表示窗框或窗扇所供铰 链安装的域界。在本实施例中,除撑挡的结构有所不同外,其他部分技术结构可与前述第一 较佳实施例对应相同。撑挡22包括撑杆221、滑块222、阻涩片223、调节螺栓224以及滑槽 条225,撑杆221呈阶梯扁条状,靠近一端与翻转铰链1的一旋转臂12轴接,靠近另一端反 面与呈上凸底凹状的滑块222的凸部轴接,阻涩片223嵌入滑块222的底部凹处,滑块222 的凸部上设一穿透螺纹孔,调节螺栓224由此旋入直抵阻涩片223以调节滑块222在滑槽 中的滑动阻力;滑槽条225主体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开口面对撑杆221,滑块222的 底部及阻涩片223插入滑槽条225的滑槽中并使滑块222的凸部由开口处伸出且可沿滑槽 移动。应用于窗时,滑槽条靠向窗框挡页并与窗框内侧固定。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特征并参阅图5C,本实施例是这样工作的推开窗扇,翻转铰链1的连接臂15、 16和旋转臂11 、 12受窗扇带动以自身的轨迹运动,窗扇受翻转铰链1的牵 制而围绕所设定的轴线旋转呈开启状,撑杆221随翻转铰链1的旋转臂12的运动而带动滑 块222沿滑槽条225的滑槽向上移动,当窗扇推至某一开启状态停止且放手时,由于窗扇自 重,带动翻转铰链1的旋转臂12回转,进而推动滑块222向下移动,但因为此时阻涩片223 释出较大的摩擦阻力,窗扇被停滞在这一状态。回调窗扇回拉窗扇至所要位置时即可。关 闭窗扇回拉窗扇到底,再利用窗扇执手旋咬窗框挡页即可。 参阅图6A、图6B、图6C,图6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三较佳实 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图,图6B为图6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C为第三较佳实施例应用时 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符号表示窗扇旋转轴线所在位置,双点画线表示窗框或窗扇所供铰 链安装的域界。在本实施例中,除撑挡的技术结构有所不同外,其他部分技术结构可与前述 实施例一对应相同。撑挡23包括撑杆231 、滑板232、阻涩片233、棘爪234、揿板235、顶杆 236以及滑槽条237,撑杆231呈阶梯扁条状,靠近一端与翻转铰链1的一旋转臂12轴接, 靠近另一端反面与滑板232的上部轴接,滑板232的底部前后设有挡阶,其间嵌入一阻涩片 233,滑板232的上部向上前后支出两对耳页;棘爪234主体呈三段弯折页状,其前段页向下 支出一对耳页与滑板232的后一对耳页轴接以作支点,后段页作爪可卡入滑槽条237开口 两边的凹口中;揿板235主体呈三段弯折页状,其靠近后端下面抵靠棘爪234前段页且使 其所设有的凸部伸入棘爪234前段页所设有的凹部并可移动,揿板235中段页向下支出一 对耳页轴接于滑板232前一对耳页以作支点,揿板235的耳页内侧设有与中段页垂直的一 滑槽和置于该滑槽中且可沿滑槽上下移动的一插片,该插片上端与揿板235的中段页之间 设有张簧并作用于二者,该插片下端紧抵一滑片的凹槽以带动该滑片沿滑板232表面前后 移动;顶杆236呈有阶柱状,其挡阶设于下端且抵靠阻涩片233,顶杆236的上端穿过滑板 232以及一张簧,并伸入一滑套中,该滑套与揿板235的凸部形成对应;滑槽条237呈空腹 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其开口面对撑杆231,在开口两边对称、等距设有多个月牙凹口以让棘 爪234的爪卡入,滑板232及阻涩片233插入滑槽条237的滑槽中且可沿滑槽移动。应用 于窗时,滑槽条237的一侧靠向窗框挡页并与窗框内侧固定。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特征并参阅图6C,本实施例是这样工作的推开窗扇,翻转铰 链1的连接臂15、16和旋转臂11、12受窗扇带动以自身的轨迹运动,窗扇受翻转铰链1的 牵制而围绕所设定的轴线旋转呈开启状。撑杆231随翻转铰链1的旋转臂12的运动而带 动滑板232沿滑槽条237的滑槽向上移动,棘爪234的爪呈弹性地跳越滑槽条237上的凹 口,当窗扇推至某一开启状态停止且放手时,由于窗扇自重,带动翻转铰链1的旋转臂12回 转,进而通过撑杆231推动滑板232向下移动,棘爪234的爪卡入滑槽条237上的凹口,窗 扇被停留在这一状态。回调窗扇向后按下揿板235,棘爪234前段页被压下,棘爪234的 爪与滑槽条237上的凹口脱开,与此同时,顶杆236的张簧被揿板235压縮而对阻涩片233 施加压力以增加滑动阻力,回拉窗扇至所要开启状态,再按下揿板235前段页,棘爪234的 爪重新卡入滑槽条237上的凹口,窗扇即被停留在这一状态。关闭窗扇只须在回调窗扇中 将窗扇回拉至底,再利用窗扇执手旋咬窗框挡页即可。 参阅图7A、图7B、图7C,图7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四较佳实 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图,图7B为图7A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C为第四较佳实施例应用时 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符号表示窗扇旋转轴线所在位置,双点画线表示窗框或窗扇所供铰链安装的域界。在本实施例中,除撑挡的技术结构有所不同外,其他部分技术结构可与前述 实施例一对应相同。撑挡24包括撑杆241 、撑扇连接座242、滑板243、阻涩片244、棘爪245、 揿板246、顶杆247以及滑槽条248,撑杆241呈扁条状,靠近一端与撑扇连接座242轴接, 靠近另一端反面与滑板243的上部轴接;滑板243的底部前后设有挡阶,其间嵌入一阻涩片 244,滑板243的上部向上前后支出两对耳页;棘爪245主体呈三段弯折页状,其前段页向下 支出一对耳页与滑板243后一对耳页轴接以作支点,其后段页作爪可卡入滑槽条248开口 两边的凹口中;揿板246主体呈三段弯折页状,其靠近后端下面抵靠棘爪245前段页且使其 所设有的凸部伸入棘爪245前段页所设有的凹部并可移动,揿板246中段页向下支出一对 耳页轴接于滑板243前一对耳页以作支点,揿板246的耳页内侧设有与中段页垂直的一滑 槽和置于该滑槽中且可沿滑槽上下移动的一插片,插片上端与揿板246中段页之间设有张 簧并作用于二者,插片下端紧抵一滑片的凹槽以带动该滑片沿滑板243表面前后移动;顶 杆247呈有阶柱状,挡阶设于下端且抵靠阻涩片244,上端穿过滑板243以及一张簧,并伸入 一滑套中,该滑套与揿板的凸部形成对应;滑槽条248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其开口面 对撑杆241 ,在开口两边对称、等距设有多个月牙凹口以让棘爪245的爪卡入,滑板243及阻 涩片244插入滑槽条248的滑槽中且可沿滑槽移动。应用于窗时,撑扇连接座242固定于 窗扇外侧,滑槽条248的一侧靠向窗框挡页与窗框内侧固定即可。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特征并参阅图7C,本实施例是这样工作的推开窗扇,翻转铰 链1的连接臂15、16和旋转臂11、12受窗扇带动以自身的轨迹运动,窗扇受翻转铰链1的 牵制而围绕所设定的轴线旋转呈开启状。撑杆241随窗扇的旋转而带动滑板243沿滑槽条 248的滑槽向上移动,棘爪245的爪呈弹性地跳越滑槽条248上的凹口,当窗扇推至某一开 启状态停止且放手时,由于窗扇自重,带动撑杆241推动滑板243向下移动,棘爪245的爪 卡入滑槽条248上的凹口,窗扇被停留在这一状态。回调窗扇向后按下揿板246,棘爪245 前段页被压下,棘爪245的爪与滑槽条248上的凹口脱开,与此同时,顶杆247的张簧被揿 板246压縮而对阻涩片244施加压力以增加滑动阻力,回拉窗扇至所要开启状态,再按下揿 板246的前段页,棘爪245的爪重新卡入滑槽条248上的凹口 ,窗扇即被停留在这一状态。 关闭窗扇只须在回调窗扇中将窗扇回拉至底,再利用窗扇执手旋咬窗框挡页即可。 参阅图8A、图8B、图8C,图8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五较佳实 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图,图8B为图8A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8C为第五较佳实施例应用时 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符号表示窗扇旋转轴线所在位置,双点画线表示窗框或窗扇所供铰 链安装的域界。在本实施例中,除撑挡的技术结构有所不同外,其他部分技术结构可与前述 实施例一对应相同。撑挡25包括撑杆251 、滑块252、滑槽条253、棘轮254、连接轴255、棘 爪256、锁销257、张簧258以及棘轮座259,撑杆251呈扁条状,靠近一端与呈凸状的滑块 252的凸部轴接,滑槽条253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其开口面对撑杆251,滑块252底部 插入滑槽条253的滑槽中并使凸部由开口处伸出且可沿滑槽移动;撑杆251靠近另一端反 面并接棘轮254,由它们转心穿入连接轴255固定于棘轮座259上;棘爪256支点偏离棘轮 254转心适当距离与棘轮座259轴接,棘爪256的首与棘轮254所设有的棘齿呈咬合状,张 簧258 —端作用于棘爪256的尾部,棘爪256尾部的一处设有锁孔。应用于窗时,滑槽条 253固定于窗扇的外侧,棘轮座259 —侧靠向窗框挡页并使棘爪256尾部穿过窗框挡页所设 有的可容棘爪256尾部上下移动的槽口直至锁孔刚好通过而与窗框内侧固定,锁销257可由锁孔插入以锁定窗扇在某一开启状态。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特征并参阅图8C,本实施例是这样工作的推开窗扇,翻转铰 链1的连接臂15、16和旋转臂11、12受窗扇带动以自身的轨迹运动,窗扇受翻转铰链1的 牵制而围绕所设定的轴线旋转呈开启状。随窗扇的旋转,撑杆251—头连接滑块252沿滑 槽条253的滑槽向上移动,同时,另一头带动棘轮254旋转,棘爪256的首呈弹性地跳越棘 轮254的棘齿,当窗扇推至某一开启状态停止且放手时,由于窗扇自重,带动撑杆251并棘 轮254回转,使棘轮254的棘齿与棘爪256的首咬合且抵紧,窗扇被停留在这一状态,若长 时间的保持,可在棘爪256尾部设置的锁孔中插入锁销257以防止来自室内风将窗扇进一 步打开。回调窗扇抽出锁销257,按抵棘爪256的尾部,棘爪256的首与棘轮254的棘齿脱 开咬合,窗扇依靠自重回转向下,当到达所需位置时,松开对棘爪256尾部的按抵,棘爪256 的首与棘轮254的棘齿重新咬合且抵紧,窗扇回转即被停止。关闭窗扇先放窗扇回转到 底,再利用窗扇执手旋咬窗框挡页即可。 参阅图9A、图9B、图9C,图9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六较佳实 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图,图9B为图9A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9C为第六较佳实施例应用时 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符号表示窗扇旋转轴线所在位置,双点画线表示窗框或窗扇所供铰 链安装的域界。在本实施例中,除撑挡的技术结构有所不同外,其他部分技术结构可与前述 实施例一对应相同。撑挡26包括撑杆261 、连接轴262、棘爪263、棘齿条264、垫片265、滑槽 板266、滑块267、下压板268、上压板269、张簧2610、锁销2611以及垫脚2612,撑杆261呈 阶梯扁条状,靠近一端与翻转铰链1的一旋转臂12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连接至滑块267 ; 连接轴262分别按序穿过撑杆261、上压板269、滑块267、下压板268而与棘爪263轴接;滑 槽板266的主体呈扁条状,沿纵向中线开有一两端闭合的条状槽孔,滑块267置入其中并可 沿槽孔移动,滑槽板266的下面经过垫片265与棘齿条264固定,靠近两端再经过垫脚2612 可与窗框相固定;棘爪263的首与一侧的棘齿条264所设有的棘齿呈咬合状,张簧2610 — 端作用于棘爪263的尾部,棘爪263尾部的一处设有锁孔。应用于窗时,滑槽板266 —侧靠 向窗框挡页并使棘爪263的尾部穿过窗框挡页所设有的可容棘爪263的尾部上下移动的槽 口直至锁孔刚好通过而经过垫脚2612与窗框内侧固定,锁销2611可由锁孔插入以锁定窗 扇在某一开启状态。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特征并参阅图9C,本实施例是这样工作的推开窗扇,翻转铰 链1的连接臂15、16及旋转臂11、12受窗扇带动以自身的轨迹运动,窗扇受翻转铰链的牵 制而围绕所设定的轴线旋转呈开启状。撑杆261随翻转铰链1的旋转臂12的运动而带动滑 块267并棘爪263沿滑槽板266的槽孔向上移动,棘爪263的首呈弹性地跳过棘齿条264的 棘齿,当窗扇推至某一开启状态停止且放手时,由于窗扇自重,带动滑块267并棘爪263向 下移动,棘爪263的首与棘齿条264的棘齿咬合且抵紧,窗扇被停留在这一状态,若长时间 的保持,可在棘爪263尾部设置的锁孔中插入锁销2611以防止来自室内风将窗扇进一步打 开。回调窗扇抽出锁销2611,按抵棘爪263的尾部,棘爪263的首与棘齿条264的棘齿脱 开咬合,窗扇依靠自重回转向下,当到达所要位置时,松开对棘爪263尾部的按抵,棘爪263 的首与棘齿条264的棘齿重新咬合且抵紧,窗扇回转即被停止。关闭窗扇先放窗扇回转到 底,再利用窗扇执手旋咬窗框挡页即可。 参阅
图10A、
图10B、图IOC,图IO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七较佳实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图,图IOB为图IOA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IOC为第七较佳实施例 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符号表示窗扇旋转轴线所在位置,双点画线表示窗框或窗扇 所供铰链安装的域界,双点画线方框表示电动机部分。在本实施例中,除撑挡的技术结构有 所不同外,其他部分技术结构可与前述实施例一对应相同。撑挡27包括撑杆271、移动块 272、丝杆273、导向槽274、齿轮275、传动齿轮276、传动齿轮轴277、下固定架278以及上固 定架279,撑杆271呈阶梯扁条状,靠近一端与翻转铰链1的一旋转臂12轴接,靠近另一端 反面与移动块272轴接;移动块272设有与丝杆273匹配的螺纹孔并由此处旋入丝杆273, 移动块272将随丝杆273转动而沿导向槽274移动;丝杆273上端伸入上固定架279所设 有的轴孔,丝杆273下端穿过下固定架278与齿轮275固定;传动齿轮276与齿轮275呈咬 合状,传动齿轮轴277由传动齿轮276的转心穿入而与下固定架278固定,传动齿轮276另 一处与电动机呈咬合状;导向槽274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包围丝杆273于其腹中,上 端与上固定架279固定,下端与下固定架278固定,移动块272由导向槽274的开口伸出以 连接撑杆271。应用于窗时,上固定架279、下固定架278均靠向一侧的窗框挡页而与窗框 内侧固定。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特征并参阅图IOC,本实施例是这样工作的令电动机启动,带 动传动齿轮276、齿轮275、丝杆273转动,移动块272被推动沿丝杆273轴线向上移动,撑杆 271随着移动而推动翻转铰链1的旋转臂12向外向上旋转并通过连接臂15、16推开窗扇, 到达所需开启状态时令电动机停止,所有传动被停止,窗扇此时被锁定在这一状态不动。回 调或关闭窗扇,只须令电动机反转,经传动,丝杆273反转,移动块272沿丝杆273轴线向下 移动,撑杆271牵领翻转铰链1的旋转臂12并连接臂15、16带动窗扇向下旋转及至关闭。 参阅
图11A、
图11B、图IIC,图IIA为本实用新型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的第八较 佳实施例的撑挡结构示意图,图IIB为图IIA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IIC为第八较佳实施例 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符号表示窗扇旋转轴线所在位置,双点画线表示窗框或窗扇 所供铰链安装的域界,双点画线方框表示电动机部分。在本实施例中,除撑挡的技术结构有 所不同外,其他部分技术结构可与前述实施例一对应相同。撑挡28包括撑杆281、撑扇连接 座282,移动块283、丝杆284、导向槽285、齿轮286、传动齿轮287、传动齿轮轴288、下固定 架289以及上固定架2810。撑杆281呈扁条状,靠近一端与撑扇连接座282轴接,靠近另 一端反面与移动块283轴接;移动块283设有与丝杆284匹配的螺纹孔并由该螺纹孔旋入 丝杆284,移动块283将随丝杆284转动而沿导向槽285移动;丝杆284上端伸入上固定架 2810所设有的轴孔,丝杆284下端穿过下固定架289而与齿轮286固定;传动齿轮287与 齿轮286呈咬合状,传动齿轮轴288由传动齿轮287的转心穿入而与下固定架289固定,传 动齿轮287另一处与电动机咬合;导向槽285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包围丝杆284于其 腹中,上端与上固定架2810固定,下端与下固定架289固定,移动块283由导向槽285的开 口伸出以连接撑杆281。应用于窗时,撑扇连接座282与窗扇外侧固定,上固定架2S10、下 固定架289 —侧均靠向窗框挡页而与窗框内侧固定。 根据上述技术结构特征并参阅图IIC,本实施例是这样工作的令电动机启动,带 动传动齿轮287、齿轮286、丝杆284转动,移动块283被推动沿丝杆284轴线向上移动,撑 杆281随着移动而推开窗扇,到达所需开启状态时令电动机停止,所有传动被停止,窗扇此 时被锁定在这一状态不动。回调或关闭窗扇,只须令电动机反转,经传动,丝杆284反转,移动块283沿丝杆284轴线向下移动,撑杆281牵领窗扇向下旋转及至关闭。 本实用新型共列出八种与翻转铰链组合的撑挡形式,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逐
趋提高,其中四种适应小窗型,其余四种则适应大窗型;前六种为手推窗扇驱动式,后二种
为电动机驱动式以满足不同需要。其中,前两种撑挡与翻转铰链组合成的窗用铰链分别适
用于大窗型或小窗型,由外力推动窗扇翻转,带动撑杆致滑块紧涩移动以实现窗扇开启定
位,关闭窗扇只需回拉窗扇即可。随后四种撑挡与翻转铰链组合成的窗用铰链分别适用于
大窗型或小窗型,由外力推动窗扇翻转,带动撑杆致棘爪不可逆移动或转动以实现窗扇开
启定位,关闭窗扇只需按下控制挚使棘爪松开咬合,回拉窗扇或凭借窗扇自重向下翻转即
可,其中的前两种为控制挚内置式,后两种为控制挚外置式。最后两种撑挡与翻转铰链组合
成的窗用铰链分别适用小窗型或大窗型,由电动机驱动丝杆转动而推动撑杆张开及至开启
窗扇,令电动机停止即窗扇定位。回调或关闭窗扇,只须令电动机反转到位即可。本实用新
型适用于普通建筑或高挡建筑的上悬窗、平推窗及玻璃幕墙的上悬通风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应用显现的优点是l、
翻转铰链通过多点旋转开启窗扇以避开了传统通过滑轨开启窗扇结构缺点,提升了使用的
精确性和耐用性;2、自行调节安装间距,消除了因窗框与窗扇预留安装间隙偏大带来的斜
拉应力对铰链的损害,保证了铰链长期使用的耐久性;3、可根据需要设定窗扇绕上沿内棱
或与内棱适当偏离且平行的一轴线旋转,此轴线与窗框的间隙不随窗扇开启角度变化而变
化,便于窗扇与窗框间密封以阻雨水侵入;4、窗扇绕设定轴线旋转的旋转角即窗扇开启角
可达60度以上,应用于玻璃幕墙通风窗时不受窗扇上沿定位要求限制,较之滑撑式铰链扩
大了通风面积。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后 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权利要求一种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使窗扇绕设定轴线旋转的翻转铰链(1)以及支撑窗扇开启且定位的撑挡(21、22、23、24、25、26、27或28);所述翻转铰链(1)包括至少两支旋转臂(11、12)、与旋转臂等数量的旋转臂转轴(13、14)、至少两支连接臂(15、16)、与连接臂等数量的连接臂转轴(17、18)、可与窗框相固定的窗框连接座(19)以及可与窗扇相固定的窗扇连接座(20),所述各旋转臂(11、12)的转心沿一设定直线相互错开适当距离,在各自转心分别穿入旋转臂转轴(13、14)并固定于窗框连接座(19)上;所述连接臂(15、16)呈扁条状,各连接臂(15、16)与其他部件相连接的连接点成一直线且各直线相互平行,每支连接臂(15、16)靠向一端的部位分别与各旋转臂(11、12)自转心作同向、等距连接且其运动平面与各旋转臂(11、12)的运动平面平行,各连接臂(15、16)与同一旋转臂(11、12)连接至转心距离相等,各连接臂(15、16)靠向另一端均以与同一旋转臂(11、12)连接等距的部位穿入连接臂转轴(17、18)并固定于窗扇连接座(20)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挡(21)包括撑杆(211)、可与窗扇相固定的撑扇连接座(212)、滑块(213)、阻涩片(214)、调节螺栓(215)以及可与窗框相固定的滑槽条(216),撑杆(211)呈扁条状,靠近一端与撑扇连接座(212)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与呈上凸底凹状的滑块(213)的凸部轴接,阻涩片(214)嵌入滑块(213)的底部凹处,滑块(213)的凸部上设一穿透螺纹孔,调节螺栓(215)由此旋入直抵阻涩片(214)以调节滑块(213)在滑槽中的滑动阻力;滑槽条(216)主体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开口面对撑杆(211),滑块(213)的底部及阻涩片(214)插入滑槽条(216)的滑槽中并使滑块(213)的凸部由开口处伸出且可沿滑槽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挡(22)包括撑杆(221)、滑块(222)、阻涩片(223)、调节螺栓(224)以及可与窗框相固定的滑槽条(225),撑杆(221)呈阶梯扁条状,靠近一端与翻转铰链(1)的一旋转臂(12)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与呈上凸底凹状的滑块(222)的凸部轴接,阻涩片(223)嵌入滑块(222)的底部凹处,滑块(222)的凸部上设一穿透螺纹孔,调节螺栓(224)由此旋入直抵阻涩片(223)以调节滑块(222)在滑槽中的滑动阻力;滑槽条(225)主体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开口面对撑杆(221),滑块(222)的底部及阻涩片(223)插入滑槽条(225)的滑槽中并使滑块(222)的凸部由开口处伸出且可沿滑槽移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挡(23)包括撑杆(231)、滑板(232)、阻涩片(233)、棘爪(234)、揿板(235)、顶杆(236)以及可与窗框相固定的滑槽条(237),撑杆(231)呈阶梯扁条状,靠近一端与翻转铰链(1)的一旋转臂(12)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与滑板(232)的上部轴接,滑板(232)的底部前后设有挡阶,其间嵌入阻涩片(233),滑板(232)的上部向上前后支出两对耳页;棘爪(234)主体呈三段弯折页状,其前段页向下支出一对耳页与滑板(232)的后一对耳页轴接以作支点,其后段页作爪可卡入滑槽条(237)开口两边的凹口中;揿板(235)主体呈三段弯折页状,其靠近后端下面抵靠棘爪(234)的前段页且使其所设有的凸部伸入棘爪(234)前段页所设有的凹部并可移动,揿板(235)的中段页向下支出一对耳页轴接于滑板(232)的前一对耳页以作支点,揿板(235)的耳页内侧设有与中段页垂直的一滑槽和置于该滑槽中且可沿滑槽移动的一插片,该插片的上端与揿板(235)的中段页之间设有张簧并作用于二者,该插片下端紧抵一滑片的凹槽以带动该滑片沿滑板(232)的表面前后移动;顶杆(236)呈有阶柱状,其挡阶设于下端且抵靠阻涩片(233),顶杆(236)的上端穿过滑板(232)以及一张簧,并伸入一滑套中,该滑套与揿板(235)的凸部形成对应;滑槽条(237)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其开口面对撑杆(231),在开口两边对称、等距设有多个月牙凹口以让棘爪(234)的爪卡入,滑板(232)及阻涩片(233)插入滑槽条(237)的滑槽中且可沿滑槽移动。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挡(24)包括撑杆(241)、可与窗扇相固定的撑扇连接座(242)、滑板(243)、阻涩片(244)、棘爪(245)、揿板(246)、顶杆(247)以及可与窗框相固定的滑槽条(248),撑杆(241)呈扁条状,靠近一端与撑扇连接座(242)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与滑板(243)的上部轴接;滑板(243)的底部前后设有挡阶,其间嵌入阻涩片(244),滑板(243)的上部向上前后支出两对耳页;棘爪(245)主体呈三段弯折页状,其前段页向下支出一对耳页与滑板(243)的后一对耳页轴接以作支点,其后段页作爪可卡入滑槽条(248)开口两边的凹口中;揿板(246)主体呈三段弯折页状,其靠近后端下面抵靠棘爪(245)的前段页且使其所设有的凸部伸入棘爪(245)前段页所设有的凹部并可移动,揿板(246)的中段页向下支出一对耳页轴接于滑板(243)的前一对耳页以作支点,揿板(246)的耳页内侧设有与中段页垂直的一滑槽和置于该滑槽中且可沿滑槽移动的一插片,该插片上端与揿板(246)的中段页之间设有张簧并作用于二者,该插片下端紧抵一滑片的凹槽以带动该滑片沿滑板(243)的表面前后移动;顶杆(247)呈有阶柱状,其挡阶设于下端且抵靠阻涩片(244),上端穿过滑板(243)以及一张簧,并伸入一滑套中,该滑套与揿板(246)的凸部形成对应;滑槽条(248)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其开口面对撑杆(241),在开口两边对称、等距设有多个月牙凹口以让棘爪(245)的爪卡入,滑板(243)及阻涩片(244)插入滑槽条(248)的滑槽中且可沿滑槽移动。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挡(25)包括撑杆(251)、滑块(252)、可与窗扇相固定的滑槽条(253)、棘轮(254)、连接轴(255)、棘爪(256)、锁销(257)、张簧(258)以及可与窗框相固定的棘轮座(259),撑杆(251)呈扁条状,靠近一端与呈凸状的滑块(252)的凸部轴接;滑槽条(253)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其开口面对撑杆(251),滑块(252)底部插入滑槽条(253)的滑槽中并使凸部由开口处伸出且可沿滑槽移动;撑杆(251)靠近另一端反面并接棘轮(254),由它们转心穿入连接轴(255)并固定于棘轮座(259)上;棘爪(256)的支点偏离棘轮(254)转心适当距离与棘轮座(259)轴接,棘爪(256)的首与棘轮(254)所设有的棘齿呈咬合状,张簧(258) —端作用于棘爪(256)的尾部,棘爪(256)尾部的一处设有锁孔,应用时,锁销(257)可由该锁孔插入以锁定窗扇在某一开启状态。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挡(26)包括撑杆(261)、连接轴(262)、棘爪(263)、棘齿条(264)、垫片(265)、可与窗框相固定的滑槽板(266)、滑块(267)、下压板(268)、上压板(269)、张簧(2610)、锁销(2611)以及垫脚(2612),撑杆(261)呈阶梯扁条状,靠近一端与翻转铰链(1)的一旋转臂(12)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连接至滑块(267);连接轴(262)分别按序穿过撑杆(261)、上压板(269)、滑块(267)、下压板(268)而与棘爪(263)轴接;滑槽板(266)主体呈扁条状,沿纵向中线开有一两端闭合的条状槽孔,滑块(267)置入其中并可沿槽孔移动,滑槽板(266)的下面经过垫片(265)与棘齿条(264)固定,靠近两端再经过垫脚(2612)可与窗框相固定;棘爪(263)的首与一侧的棘齿条(264)所设有的棘齿呈咬合状,张簧(2610) —端作用于棘爪(263)的尾部,棘爪(263)尾部的一处设有锁孔,应用时,锁销(2611)可由该锁孔插入以锁定窗扇在某 一开启状态。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挡(27)包括撑 杆(271)、移动块(272)、丝杆(273)、导向槽(274)、齿轮(275)、传动齿轮(276)、传动齿轮 轴(277)、可与窗框相固定的下固定架(278)以及和下固定架(278) —起与窗框相固定的上 固定架(279),撑杆(271)呈阶梯扁条状,靠近一端与翻转铰链(1)的一旋转臂(12)轴接, 靠近另一端反面与移动块(272)轴接;移动块(272)设有与丝杆(273)匹配的螺纹孔并由 该螺纹孔旋入丝杆(273),移动块(272)将随丝杆(273)转动而沿导向槽(274)移动;丝杆 (273)的上端伸入上固定架(279)所设有的轴孔,丝杆(273)的下端穿过下固定架(278)与 齿轮(275)固定;传动齿轮(276)与齿轮(275)呈咬合状,传动齿轮轴(277)由传动齿轮 (276)的转心穿入而与下固定架(278)固定,传动齿轮(276)的另一处与电动机呈咬合状; 导向槽(274)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包围丝杆(273)于其腹中,上端与上固定架(279) 固定,下端与下固定架(278)固定,移动块(272)由导向槽(274)的开口伸出以连接撑杆 (271)。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挡(28)包括撑 杆(281)、可与窗扇相固定的撑扇连接座(282),移动块(283)、丝杆(284)、导向槽(285)、齿 轮(286)、传动齿轮(287)、传动齿轮轴(288)、可与窗框相固定的下固定架(289)以及和下 固定架(289) —起与窗框相固定的上固定架(2810),撑杆(281)呈扁条状,靠近一端与撑扇 连接座(282)轴接,靠近另一端反面与移动块(283)轴接;移动块(283)设有与丝杆(284) 匹配的螺纹孔并由该螺纹孔旋入丝杆(284),移动块(283)将随丝杆(284)转动而沿导向 槽(285)移动;丝杆(284)上端伸入上固定架(2810)所设有的轴孔,丝杆(284)下端穿过 下固定架(289)而与齿轮(286)固定;传动齿轮(287)与齿轮(286)呈咬合状,传动齿轮轴 (288)由传动齿轮(287)的转心穿入而与下固定架(289)固定,传动齿轮(287)的另一处与 电动机咬合;导向槽(285)呈空腹不闭合长方形条状,包围丝杆(284)于其腹中,上端与上 固定架(2810)固定,下端与下固定架(289)固定,移动块(283)由导向槽(285)的开口伸 出以连接撑杆(28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开启定位的窗用铰链,其包括可使窗扇绕设定轴线旋转的翻转铰链以及支撑窗扇开启且定位的撑挡。所述翻转铰链包括至少两支旋转臂及与之等数量的旋转臂转轴、至少两支连接臂及与之等数量的连接臂转轴、可与窗框相固定的窗框连接座以及可与窗扇相固定的窗扇连接座。本实用新型应用显现的优点在于1、采用多点旋转开启窗扇,结构更耐用;2、可消除因安装间隙偏大产生的斜拉应力对铰链的损害以保证使用的耐久;3、窗扇旋转轴线经定位后不再变动以便窗首端密封阻雨;4、窗扇开启角可达60度以上,用作玻璃幕墙通风窗不受限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普通建筑或高挡建筑的上悬窗、平推窗及玻璃幕墙的上悬通风窗。
文档编号E05F15/10GK201521178SQ200920260549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7日
发明者顾奇 申请人:顾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