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制靠背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897阅读:1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竹制靠背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竹制品领域,涉及一种椅子,具体涉及一种竹制靠背椅。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的竹资源非常丰富,竹制品是一种绿色环保的产品,因此近年来由竹子制成的家具以普遍得到市场的认同,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由于采用传统方法制成 的原竹制品一般连接接缝较多,在搬运和实用过程中容易松动和变形,影响产品使用寿命 和外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920147054. 5提供了一种竹制靠背椅,4根前脚柱分两组 置于左右两侧,每组2根并靠,底端通过竹钉固定,顶端通过篾绑扎固定,前门通过圆形 榫口与上下两门档杆连接,2根后脚柱顶端并靠前脚柱内侧,通过榫口和篾绑扎与靠背顶 杆连接、中部通过榫口与后脚档固定,两侧门杆通过竹钉与前、后脚柱固定,椅面框座落正 中,通过竹钉与前、后脚柱、侧门杆、上门档杆固定,支架杆下端通过榫口与椅面框连接, 上面通过竹钉与前脚柱中部内侧连接,靠背通过绑扎上与靠背顶杆、下与后脚档、两侧与 后脚柱固定,椅面板置于椅面框上,通过竹钉固定,从而形成竹制靠背椅。该竹制靠背椅 结构非常复杂且稳定性差,一般只能制作成单人椅子,无法满足较大空间的摆放和多人乘 坐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可 设计成多人乘坐的竹制靠背椅。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竹制靠背椅,其主体由椅面、椅背和椅腿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腿为由 竹片弯曲形成的若干个弧形体连接而成的带“h”形空腔的壳体,壳体为连续封闭结构。该竹 制靠背椅的椅腿采用一体式造型,即由多层竹片弯曲成多个弧形连体形椅腿主体结构,靠 背根据人体自然坐姿结构定型,十分舒适,而且本靠背椅由于结构简单,连接部位较少,因 此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松动和变形,整体结构稳固,另外,该竹制靠背椅设计巧妙、 构思新颖,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和视觉冲击,并且极易清洁卫生、无锋利点。作为优选,所述的椅背包括将两个椅腿连接在一起的水平设置的横梁、与椅面固 定的连接部,以及设置于横梁和连接部之间的靠背直衬。横梁、连接部和靠背直衬构成了椅 背,横梁位于椅背的上方与椅腿的顶部相连接,横梁的另一个作用是便于乘坐者头部的枕罪。作为优选,所述的靠背直衬为若干条并排设置的弧形竹条。较为优选的方案是,所 述的靠背直衬为S形,设有5-25根。当竹制靠背椅设计成单人座时,靠背直衬由5-8根竹 条并排构成,当竹制靠背椅设计成双人或三人座时,靠背直衬由9-25根竹条并排构成,竹 条的数量根据设计要求增减。竹条为S形,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使用舒适。[0009]作为优选,所述横梁的上表面为弧形。使用舒适。作为优选,所述横梁的上表面为呈半月形的向上凸起的弧形,横梁两端的弧形与 “h”形空腔顶部的形状相匹配。与整体风格相统一,结构稳定、椅腿和横梁的连接部分更加 牢固。作为优选,所述椅腿的中部设有呈平面状的腰部,椅面固定在腰部的下方。椅腿的 腰部位于“h”形空腔横向腔体的上部、是竹片弯折而成的形成的壳体的平面部分,构成靠背 椅的扶手。作为优选,所述椅腿的上下端呈圆弧形。样式新颖美观,移动时不易损伤地面。作为优选,所述的椅面由弹性坐垫和将弹性坐垫四周包围的坐框组成,弹性坐垫 是坐面由竹藤编制而成的前高后低的结构,坐框是由竹片弯曲而成的四角为弧形的方筒 体。弹性坐垫的上表面由竹藤编制而成,椅坐框由多层竹片弯曲而成、四角成弧形,以形成 与该靠背椅统一的风格。因此,本实用新型该竹制靠背椅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和视觉 冲击,椅腿采用一体式造型,即由多层竹片弯曲成多个弧形连体椅腿主体结构,在搬运和使 用过程中不容易松动和变形,靠背椅整体采用竹材制成,既环保又结构稳固,并且由于椅面 整体光滑容易清洁、无锋利点;另外,可根据需要通过调整靠背直衬的竹条数量来制成单 人、双人及三人以上乘坐的靠背椅,应用性较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椅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椅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椅面的俯视示意图。标号说明椅面1,椅腿2,椅背3,横梁4,连接部5,靠背直衬6,“h”形空腔7,腰部 8,弹性坐垫9,坐框10,弧形体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说明书附图1、2、3所示的竹制靠背椅,其主体由椅面1、椅背3和椅腿2构成, 椅腿2是由两个弧形体11连接而成的带“h”形空腔7的壳体,壳体为连续封闭结构。弧形 体11是由多层竹片叠成一片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条形竹条弯曲而成,具有天然的竹子纹理, 美观大方。由于弧形体11的长度有限,因此椅腿2 —般由两根以上的弧形体连接而成。椅 背3包括将两个椅腿2连接在一起的水平设置的横梁4、与椅面1固定的连接部5,以及设 置于横梁和连接部之间的靠背直衬6。横梁4的上表面为呈半月形的向上凸起的弧形,横 梁4两端的弧形与“h”形空腔7顶部的形状相匹配。靠背直衬6为并排设置的竹条,靠背 直衬6为S形。椅腿2的中部设有呈平面状的腰部8,腰部8构成靠背椅的扶手,椅面1固定在腰部8的下方。椅腿2的下端与地面接触的部分呈圆弧形。椅面1上固定有弹性坐垫 (图中未标出),弹性坐垫的上表面由竹藤编制而成,以形成与该靠背椅统一的风格。当竹制靠背椅设计成单人座时,靠背直衬由5-8根竹条并排构成,当竹制靠背椅 设计成双人或三人座时,靠背直衬由9-25根竹条并排构成,竹条的数量根据设计要求增 减。实施例2—种竹制靠背椅,如图4所示,具体方案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椅面1由弹性 坐垫9和将弹性坐垫9四周包围的坐框10组成,弹性坐垫9是坐面由竹藤编制而成的外侧 高里面低的结构(见图5),坐框10是由竹片弯曲而成的四角为弧形的方筒体。坐框10将弹 性坐垫9包围在其中,由于坐框10由竹片弯曲而成且四角为弧形(见图6),因此坐框10夕卜 周及表面光滑,无锋利点,使该竹制靠背椅整体风格一致,美观大方。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 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 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竹制靠背椅,其主体由椅面(1)、椅背(3)和椅腿(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腿(2)为由竹片弯曲形成的若干个弧形体(11)连接而成的带“h”形空腔(7)的壳体,壳体为连续封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制靠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背(3)包括将两个椅 腿(2)连接在一起的水平设置的横梁(4)、与椅面(1)固定的连接部(5),以及设置于横梁和 连接部之间的靠背直衬(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制靠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直衬(6)为若干 条并排设置的竹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制靠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的上表面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制靠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的上表面为呈半 月形的向上凸起的弧形,横梁(4)两端的弧形与“h”形空腔(7)顶部的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竹制靠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腿 (2)的中部设有呈平面状的腰部(8),椅面(1)固定在腰部(8)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竹制靠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腿 (2)的下端呈圆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竹制靠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椅 面(1)由弹性坐垫(9)和将弹性坐垫四周包围的坐框(10)组成,弹性坐垫(9)是坐面由竹 藤编制而成的外侧高里面低的结构,坐框(10)是由竹片弯曲而成的四角为弧形的方筒体。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制靠背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直衬(6)为S形, 设有5-25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竹制品领域,涉及一种椅子,具体涉及一种竹制靠背椅,其主体由椅面、椅背和椅腿构成,椅腿为由竹片弯曲形成的若干个弧形体连接而成的带“h”形空腔的壳体,壳体为连续封闭结构。本实用新型该竹制靠背椅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和视觉冲击,椅腿采用一体式造型,即由竹片弯折成椅腿主体结构,在搬运和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松动和变形,靠背椅整体采用竹材制成,既环保又结构稳固;另外,可根据需要通过调整靠背直衬的竹条数量来制成单人、双人及三人以上乘坐的靠背椅,应用性较强,解决了现有的竹椅结构不稳定、无法制成双人及三人椅的问题。
文档编号A47C5/00GK201630693SQ20102014059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5日
发明者蒋同昌 申请人:富阳市同昌竹地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