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92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内设备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一个示例性传统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在以下专利文献1中披露了车辆电子钥匙系统(检测系统)。在该车辆电子钥匙系统中,装配在车辆中的控制装置通过相互无线电通信执行关于由控制装置的用户携带的便携式设备的核对,并且基于核对的结果控制车内设备。该车辆电子钥匙系统包括装配在车辆中的智能安全控制装置和控制装置的用户所携带的便携式设备。智能安全控制装置将对响应频率进行指定的指定请求信号发送至便携式设备。当在发送指定请求信号之后的预定许可时段内没有接收到无线电信号时,智能安全控制装置通过将响应频率改变到一不同频率来发送指定请求信号。便携式设备选择由指定请求信号所指定的响应频率,并且将所选响应频率的接收响应信号发送至智能安全控制装置。这防止了由于响应信号的干扰而导致响应信号未被接收到。借此使得该无线电通信对干扰无线电通信的因素(诸如,干扰)的影响不太敏感,可以正常地操作控制对象。然而,在当检查结果表明不成功核对时切换通信频率以再次执行核对的系统的情况下,频率需要被切换,直到检查结果表明成功核对为止,每次甚至在车辆和便携式设备所在的无线电波条件不改变的条件下仍执行该核对。从而,由于通信的次数和时间增加导致响应特性很可能降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JP 2008-190173A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具有提供能够抑制响应特性的降低而同时使无线电通信对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的影响不太敏感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包括便携式设备和车辆侧单元。车辆侧单元装配在车辆上,用于通过车辆侧单元发送请求信号并且便携式设备响应于车辆侧单元的请求信号返回响应信号的相互通信来执行关于便携式设备的核对,从而基于检查结果控制车内设备,当检查结果表明不成功核对时,车辆侧单元切换通信频率以再次执行相互通信和核对。便携式设备包括便携式设备通信部,用于作为与车辆侧单元的相互通信而接收从车辆侧单元发送的请求信号并返回响应信号。响应信号包括ID码,并且以由车辆侧单元指定的通信频率被发送。车辆侧单元包括检测部、频率设置部、车辆侧通信部、核对部和存储部。检测部检测启动核对的用户操作。频率设置部设置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的通信频率。车辆侧通信部作为与便携式设备的相互通信将请求信号发送至便携式设备并接收响应信号。车辆侧通信部将表明由频率设置部设置的通信频率的频率信息发送至便携式设备。核对部核对ID码和预先注册的注册码。ID码被包括在从便携式设备发送的和由车辆侧通信部接收的响应信号中。存储部存储当检查结果表明成功核对时所使用的通信频率。 频率设置部被配置成切换当检查结果表明不成功核对时指定的通信频率。频率设置部被配置成对于由检测部检测到的每次用户操作执行多次核对,并且将当由核对部执行的多次核对中的第一次核对成功时存储在存储部中的通信频率设置为将在执行下一次核对和随后核对时使用的通信频率。在每次进行用户操作时多次重复核对的情况下,通常预期车辆和便携式设备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不改变很多。如果在响应于每次用户操作而多次执行核对的情况下,核对被成功地执行一次,则非常可能在随后核对操作中,通过使用导致成功核对的通信频率在车辆侧单元和便携式设备之间执行相互通信。根据上述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在响应于每次用户操作的多次核对中第一次核对导致成功核对之后,可以仅将第一次能够成功核对的通信频率指定给便携式设备。从而,可以选择对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不太敏感的通信频率(在成功核对时使用的通信频率)。 结果,不必在每次执行核对时都切换通信频率,并且抑制了响应特性的降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包括便携式设备和车辆侧单元。车辆侧单元装配在车辆上,用于通过车辆侧单元发送请求信号并且便携式设备响应于车辆侧单元的请求信号返回响应信号的相互通信来执行关于便携式设备的核对,从而基于检查结果控制车内设备,当检查结果表明不成功核对时,车辆侧单元切换通信频率以再次执行相互通信和核对。便携式设备包括便携式设备通信部,用于作为与车辆侧单元的相互通信而接收从车辆侧单元发送的请求信号并返回响应信号。响应信号包括ID码并且以由车辆侧单元指定的通信频率被发送。车辆侧单元包括检测部、频率设置部、车辆侧通信部、核对部、存储部和估计部。检测部检测启动核对的用户操作。频率设置部设置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的通信频率。车辆侧通信部作为与便携式设备的相互通信而将请求信号发送至便携式设备并接收响应信号。车辆侧通信部将表明由频率设置部设置的通信频率的频率信息发送至便携式设备。核对部检查ID码和预先注册的注册码。ID码被包括在从便携式设备发送的和由车辆侧通信部接收的响应信号中。存储部存储当检查结果表明成功核对时使用的通信频率。估计部估计车辆和便携式设备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在由核对部进行成功核对之后的改变。频率设置部被配置成当检查结果表明不成功核对时,切换将被指定的通信频率。频率设置部被配置成当估计无线电波环境不改变时,将通信频率固定为响应于成功核对的存储在存储部中的通信频率。从而,在成功核对之后无线电波环境不改变的情况下,通信频率被固定至当核对导致OK时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通信频率。从而,可以选择对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不太敏感的通信频率(在成功核对时使用的通信频率)。结果,不必在每次执行核对时都切换通信频率,并且抑制了响应特性的降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频率存储处理的流程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频率擦除处理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至第四修改实施例的频率存储处理的流程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修改示例的频率擦除处理的流程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修改示例的频率擦除处理的流程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三修改示例的频率擦除处理的流程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四修改示例的频率擦除处理的流程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频率存储处理的流程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修改示例的频率存储处理的流程图。图1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操作历史的存储处理和擦除处理的流程图。图1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一修改示例的操作历史的存储处理和擦除处理的流程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第二修改示例的操作历史的存储处理和擦除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首先,将描述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包括车辆侧单元100和便携式设备200。车内设备控制系统通过相互通信(无线电通信)执行关于便携式设备200的核对,在相互通信中,便携式设备200发送响应信号作为对从装配在车辆中的车辆侧单元100发送的请求信号的回答。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基于核对操作的检查结果控制车内设备(例如,门锁机构、引擎启动机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在检查结果表明不成功核对时,通过切换相互通信的通信频率来再次执行核对。车辆侧单元100装配在车辆中。车辆侧单元100被提供以控制车辆侧单元100的功能,并且包括E⑶(电子控制单元)110,E⑶110装配有CPU 111、存储器112等。在车辆侧单元100中,E⑶110连接至发送器120(车辆侧通信部)、接收器130(车辆侧通信部)、门锁传感器(检测部)140、门锁控制器150和引擎控制器160。发送器120用于朝向车辆外部的预定检测区域发送请求信号(包括频率信息)。接收器130是用于接收从便携式设备200无线电发送的响应信号的调谐器。门锁控制器150用于控制和驱动门锁电动机,门锁电动机对车门进行上锁和解锁。引擎控制器160用于控制装配在车辆中的引擎的启动。门锁传感器140可以是开关或触摸传感器,其设置在车门的外部把手上或外部把手附近。车辆侧单元100可以设置有扬声器等,其输出警报。发送器120、门锁传感器140、门锁控制器150、门锁发动机等被提供用于每个车门。虽然未示出,但是对于每个车门,车辆侧单元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检测车门的上锁 /解锁状态的锁定状态检测传感器和用于检测开门的门打开检测传感器。E⑶110的存储器112存储ID码、频率信息(例如,频率Fl至而)等。ID码在核对中使用。频率信息指定多个通信频率,其在与便携式设备200的无线电通信中可用。存储器112(存储部)进一步存储ECU 110的CPU 111成功地执行核对所用的频率(频率信息)οE⑶110的CPU 111基于来自门锁传感器140的信号,输出用于命令发送器120发送请求信号的控制信号。CPU 111(核对部)还基于来自接收器130的信号,执行包括在来自便携式设备的响应信号中的ID码和预注册码的核对,并且将控制信号输出至门锁控制器150和引擎控制器160。E⑶110的CPU 111在不成功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切换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当为用户对门锁传感器140的每个操作执行多次核对时,CPU 111将在多次核对中的第一次核对被成功执行的通信频率设置为用于下一次和随后核对的频率(频率设置部)。从而,CPU 111设置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随后将详细地描述E⑶110(特别是CPU 111)的处理操作。发送器120通过无线电波的FM调制或AM调制发送预定数据,无线电波具有LF (低频)带(例如,约134KHZ)的载波。接收器130被配置成能够接收预定范围中的无线电波, 例如,UHF(超高频)带。接收器130具有用于以高接收器敏感度接收预定频率的无线电波的调谐功能。当便携式设备200在随后描述的门锁控制中以指定通信频率输出响应信号时,接收器130通过将接收频率调谐至从便携式设备200发送的通信频率来接收响应信号。便携式设备200包括微型计算机(未示出)、接收器部(便携式设备通信部)210 和发送器部(便携式设备通信部)220。微型计算机控制便携式设备200的功能。接收器部210用于与车辆侧单元100的相互通信,并且通过接收器天线接收从发送器7发送的请求信号,使得包括在请求信号中的数据被输入到微型计算机。发送器部220通过发送器天线发送(返回)包括从微型计算机输出的数据的响应信号。便携式设备200存储标识便携式设备本身的ID码。发送器部220在用于发送响应信号的多个通信频率中选择指定通信频率,并且通过对具有所选通信频率的载波的无线电波的FM调制或AM调制来发送预定数据。当便携式设备200接收表明从车辆侧单元100发送的指定通信频率的频率信息时,便携式设备200 以与该频率信息对应的通信频率将响应信号发送至车辆侧单元100。UHF带的范围(例如, 300MHz到400MHz)内的无线电波被设置为发送器部220可选择的通信频率。多个频率信息被设置在该范围内(例如,频率Fl到频率而)。在车内设备控制系统中,与由车辆侧单元100使用的LF带中的无线电波相比,便携式设备200用于发送的UHF带中的无线电波对由通信电缆、大尺寸显示设备等产生的噪声(干扰噪声)更敏感。从而,干扰(即,通信异常)很可能发生。从而,当响应于每次用户操作而多次重复核对时,车内设备控制系统被配置成降低便携式设备200的响应信号对干扰噪声的影响的敏感度和响应信号的响应特性的劣化度。将参考图2描述该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处理操作,其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在此,将描述门锁操作的示例。例如,当所有车门被关闭时,图2的流程图的处理开始。在步骤S10,CPU 111通过门锁传感器140检查传感器检测是否存在。即,基于门锁传感器140的检测结果,CPU 111检查用户是否已经操作门锁传感器140以输入车门锁定命令。从而,检查用户是否已经操作门锁传感器140以启动用于对门锁定的核对。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传感器检测(即,用户已经操作门锁传感器140),则执行步骤S11。如果检查结果表明没有传感器检测(即,用户未操作门锁传感器140),则CPU 140重复步骤SlO的核对操作。在步骤Sl 1,CPU 111(核对部)执行外部核对,以通过改变频率(即,通过可变频率)检查便携式设备200是否存在于车辆的外部。从而,如果车辆侧单元100确定核对 NG (不成功核对)JUCPU 111(频率设置部)用于通过切换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来执行外部核对。即,该处理是用于当便携式设备200发送响应信号时,通过切换通信频率检查便携式设备200的外部核对。从而,CPU 111发送包括频率信息的请求信号,其中,频率信息表明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频率。便携式设备200在响应于请求信号发送响应信号的情况下,通过指定通信频率将响应信号发送至车辆侧单元100。核对NG表明核对不成功。当在从发送请求信号开始的预定固定时间内未接收到响应信号时,或者当包括在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中的ID码与存储在ECU 110的存储器112中的ID码不具有预定相应关系(例如,一致)时,确定核对NG。核对OK表明核对成功。当在从发送请求信号开始的预定时间内接收到响应信号时,或者当包括在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中的ID码与存储在ECU 110的存储器112中的ID码具有预定相应关系(例如,一致)时,确定核对OK。在步骤S12,CPU 111检查该检查结果是否为0K。即,检查包括在接收到的响应信号中的ID码与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ID码是否具有预定相应关系(例如,一致)。如果检查结果表明核对0K,则CPU 111执行步骤S13。如果甚至当所有频率信息均被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时(即,甚至当指定便携式设备200可用的所有通信频率时),检查结果仍表明核对NG,则CPU 111执行步骤S14。在步骤S13,CPU 111将便携式设备200发送并且导致核对OK的响应信号的通信频率(即,已经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12(存储部)中。即,此时的通信频率是响应于由门锁传感器140检测的每次用户操作而执行的多次核对中、核对被第一次成功执行的通信频率。通信频率被存储,使得以下通信频率可以被用作用于执行下一次核对和随后核对的通信频率在响应于由门锁传感器140检测的每次用户操作而执行的多次核对中该通信频率能够使第一次核对成功。在步骤S14,CPU 111检查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通信频率)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S卩,检查在步骤Sll中的外部核对导致核对OK的通信频率是否被存储。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不存在所存储频率,则执行步骤S15。如果检查结果表明存在所存储频率,则执行步骤S16。在步骤S15,CPU 111(核对部)通过改变频率执行内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 200是否位于车厢内。该步骤用于当在车辆侧单元100中确定核对NG时,通过切换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来执行内部核对。即,通过改变便携式设备200发送响应信号的通信频率来执行内部核对。从而,CPU 111将包括表明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的频率信息的请求信号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当便携式设备200响应于请求信号发送响应信号时,便携式设备200通过由车辆侧单元100指定的通信频率发送响应信号。在S16,CPU 111(核对部)通过固定频率执行内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200是否在车厢内。这用于通过指定步骤S13中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执行内部核对(频率设置部)。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该通信频率是在响应于每次用户操作的多次核对中的第一次核对的通信频率。从而,CPU 111将包括频率信息的请求信号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其中,该频率信息在S13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并且表明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当便携式设备200响应于请求信号发送响应信号时,便携式设备200通过由车辆侧单元100指定的通信频率发送响应信号。在S17,CPU 111检查检查结果是否为0K。即,检查包括在所接收的响应信号中的 ID码与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ID码是否具有预定相应关系(例如,一致)。如果检查结果为OK JUCPU 111执行步骤S18。如果甚至当所有频率信息被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时(甚至当指定便携式设备200可使用的所有通信频率时)检查结果仍是NG^UCPU 111执行步骤 S20。在步骤S18,CPU 111通过从例如扬声器输出声音来输出警报,其表明便携式设备 200被锁定在车厢中。在步骤S19,CPU 111(重置部)对存储器112重置。对存储器112重置是擦除当检查第一次导致成功核对时所存储的通信频率。从而,通信频率(频率信息),当检查在响应于由门锁传感器140检测到的每次用户操作而执行的多次核对中第一次导致成功核对时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当用于每次用户操作的多次核对结束时,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非常可能改变。从而,当在步骤S19执行时,当响应于由门锁传感器140检测的每次用户操作而完成多次核对(外部核对和内部核对)时,优选擦除当第一次核对被成功执行时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在步骤S20,CPU 111检查检查结果是否为OK。S卩,CPU 111检查包括在所接收的响应信号中的ID码与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ID码是否具有预定相应关系(例如,一致)。 如果检查结果是0K,则CPU 111执行步骤S21。如果甚至当所有频率信息均被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 (指定便携式设备200可使用的所有通信频率)时检查结果仍是NG,则处理结
束ο在步骤S21,CPU 111将表明对车门锁定的控制信号输出至门锁控制器150,使得车门被锁定。在步骤S22,CPU 111(重置部)对存储器112重置。对存储器112重置是擦除当
10检查第一次导致成功核对时所存储的通信频率。从而,通信频率(频率信息),其当检查导致在响应于由门锁传感器140检测到的每次用户操作执行的多次核对中的第一次成功核对时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当关于用户的一次操作完成多次核对时,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很可能改变。从而,优选擦除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以下通信频率,在对门锁传感器 140所检测到的每次用户操作的多次核对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核对和内部核对) 第一次成功地执行核对所用的通信频率,如步骤S19所执行的。在门锁传感器140每次检测到用户操作时都多次重复核对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核对和内部核对),通常希望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不改变太多。如果在响应于每次用户操作执行多次核对的情况下核对被成功地执行一次,则很可能通过在随后核对操作中使用导致成功核对的通信频率,在车辆侧单元100和便携式设备 200之间执行相互通信。根据本实施例中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可以在响应于每次用户操作的多次核对 (在该示例中,外部核对和内部核对)中导致成功核对的第一次核对(在该示例中,外部核对)之后,仅将第一次能够使得成功核对的通信频率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S卩,在执行随后核对(在该示例中,内部核对)时,便携式设备200通过使用能够进行第一次成功核对的通信频率执行与单元110的通信。从而,可以选择对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不太敏感的通信频率(在成功核对时使用的通信频率)。结果,不必在每次执行核对时都切换通信频率,并且抑制了响应特性的劣化。(第二实施例)接下来将描述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提供估计部,以估计车辆和便携式设备 200所在的无线电环境的改变。而且,根据本实施例,车辆侧单元100被提供有定时器。首先,参考图4和图5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中的通信频率存储处理和通信频率擦除处理。首先将参考图4描述通信频率存储处理。在步骤S130,CPU 111检查外部核对或内部核对的检查结果是否为OK。S卩,检查包括在所接收的响应信号中的ID码和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ID码是否具有预定相应关系 (例如,一致)。如果检查结果是OK JUCPU 111执行步骤S131。如果甚至当所有频率信息均被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甚至当指定便携式设备200可使用的所有通信频率)时检查结果仍是NG,CPU 111完成频率存储处理。在步骤S131,CPU 111将响应信号的通信频率(便携式设备200发送并且导致核对OK的通信频率,即,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存储在存储器 112(存储部)中。只要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操作并且检查导致OK的无线电波环境不改变,就存储通信频率用于使用其作为通信频率。在步骤S132,CPU 111对定时器清零。接下来将参考图5描述通信频率存储处理。在步骤S140,CPU 111检查在定时器(时间测量部)被清零之后(即,在作为核对 OK的结果而存储通信频率之后)是否经过固定时间。该固定时间被设置为时间间隔,其中, 无线电波环境不改变。如果确定经过固定时间,则CPU 111执行步骤S141,以擦除在存储处理中存储在存储器111中的通信频率。如果确定还没有经过固定时间,则重复步骤S140的核对。如果其在成功核对之后的固定时间内,则CPU 111(估计部)估计在该无线电波环境中没有出现无线电环境。在该间隔期间,不擦除作为核对OK的结果而被存储在存储器112 中的通信频率。从而,可以基于是否仍然处于从成功核对开始的固定时间内来检查(估计部)该无线电波环境是否改变。接下来将描述图3中所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处理操作。在步骤S110,类似于图2中的步骤S10,CPU 111检查传感器检测是否存在。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传感器检测,则执行步骤S111。如果检查结果表明没有传感器检测,则CPU 111重复步骤SllO的核对。在步骤Slll,CPU 111检查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通信信息) 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即,检查在存储处理中在固定时间内检查导致核对OK的通信频率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即,对通信阻碍因素(诸如干扰无线电噪声)不太敏感的通信频率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不存在被存储的频率,则执行步骤 S112。如果检查结果表明存在被存储的频率,则执行步骤S115。在步骤Sl 12,类似于图2中的步骤Sl 1,CPU 111(核对部)通过改变频率来执行内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200是否位于车厢内。在步骤Sl 13,类似于步骤Slll,CPU 111检查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通信信息)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不存在被存储的频率, 则执行步骤S114。如果检查结果表明存在被存储的频率,则执行步骤S116。在步骤Sl 14,类似于图2中的步骤S15,CPU 111(核对部)通过改变频率来执行内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200是否存在于车厢中。在步骤S115,CPU 111(核对部)通过固定频率执行外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 200是否位于车厢外部。这用于通过指定在存储处理(图4中的步骤S131)中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来执行外部核对(频率设置部)。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该通信频率是在固定时间内导致OK的检查的通信频率。该通信频率对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通信阻碍因素不太敏感。从而,CPU 111将包括频率信息的请求信号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其中,频率信息在图4中的步骤S131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并且表明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当便携式设备200响应于请求信号发送响应信号时,便携式设备200通过由车辆侧单元100指定的通信频率发送响应信号。在步骤S116,CPU 111(核对部)通过使用固定频率执行内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200是否在车厢内部。该处理(频率设置部)用于通过将在存储处理(在图4中的步骤S131)中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来执行内部核对。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该通信频率是在固定时间内产生核对OK的通信频率。 即,该通信频率对阻碍无线电通信的因素(诸如干扰无线电噪声)的影响不太敏感。从而,CPU 111将包括频率信息的请求信号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其中,频率信息表明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当便携式设备200响应于请求信号发送响应信号时,便携式设备200通过由车辆侧单元100指定的通信频率发送响应信号。步骤Sl 17至S120与步骤S17、S18、S20和S21相同,从而,相同描述将不再重复。
从而,在成功核对之后的一段固定时间,用于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被固定至当检查导致OK时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从而,可以选择对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不太敏感的通信频率(在成功核对时使用的通信频率)。结果,不必在每次执行核对时都切换通信频率,并且抑制了响应特性的劣化。<第一修改示例>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在从确定成功核对到打开车门的时间间隔期间不太可能改变。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修改示例,可以基于在确定成功核对之后门是否被打开来估计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假设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侧单元100具有门打开检测传感器(门打开检测部),其检测门的开启。该第一修改示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频率存储处理和频率擦除处理。即,除了频率存储处理和频率擦除处理之外,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基本处理操作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图3)。首先,将描述第一修改示例中的通信频率的存储处理。除了步骤S132被省略之外,通信频率的该存储处理对应于图4中所示的存储处理。根据第一修改示例的通信频率的该存储处理类似于第二至第四修改示例,其将随后描述。接下来将描述图7中所示的根据第一修改示例的通信频率的擦除处理。在步骤S1401,CPU 111基于门打开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检查在确定成功核对 (即,存储通信频率)之后,车门是否被打开(打开门)。如果确定门被打开,则执行步骤 S141。在S141,CPU 111擦除在存储处理中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如果确定门未被打开,则重复步骤S1401。无线电波环境被估计为在从确定成功核对到打开门(打开车门)的时段内保持相同。为此,在确定核对OK时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在该时段内不被擦除。从而,可以基于在确定成功核对之后车门是否被打开来估计(估计部)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第二修改示例>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在从确定成功核对到接通车辆的点火开关(IG)或配件开关(accessory switch,ACC)的时间间隔内不太可能改变。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修改示例,可以基于在确定成功核对之后车辆的IG或ACC是否接通来估计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假设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侧单元100具有点火传感器,其检测车辆的IG或ACC的接通/断开状态。该第二修改示例与第二实施例和第一修改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频率擦除处理。即,除了频率擦除处理之外,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基本处理操作和存储处理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图幻和第一修改示例(图6)。首先,将参考图8描述第二修改示例中的通信频率的擦除处理。在步骤S1402,CPU 111基于点火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检查在确定成功核对(即, 存储通信频率)之后,车辆的IG或ACC是否处于接通状态。如果确定车辆的IG或ACC处于接通状态,则执行步骤S141。在步骤S141,CPU 111擦除在存储处理中存储在存储器112 中的通信频率。如果确定车门的IG或ACC不处于接通状态,则重复步骤S1402。估计无线电波环境在从确定成功核对到车辆的IG或ACC接通的时间间隔内不改变。为此,在确定核对OK时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在该时段内不被擦除。从而,可以基于在确定成功核对之后IG或ACC是否被接通来估计(估计部)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
13
<第三修改示例>而且,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在从确定成功核对到接通引擎的时间间隔内不太可能改变。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第三修改示例,可以基于在确定成功核对之后引擎是否被启动来估计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假设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侧单元100具有起动传感器,其检测车辆的引擎的起动。第三修改示例与第二修改示例、第二实施例和第一修改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频率擦除处理。即,除了频率擦除处理之外,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基本处理操作和存储处理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图幻和第一修改示例(图6)。将参考图9描述第三修改示例中的通信频率的擦除处理。在步骤S1403,CPU 111 基于起动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检查在确定成功核对(即,存储通信频率)之后引擎是否起动。 如果确定车辆的引擎起动,则执行步骤S141。在步骤S141,CPU 111擦除在存储处理中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如果确定车辆的引擎未起动,则重复步骤S1402。无线电波环境被估计为在从确定成功核对到车辆的引擎起动的时段内保持相同。为此,在该时段内不擦除确定核对OK时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从而,可以基于在确定成功核对之后车辆的引擎是否起动来估计(估计部)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第四修改示例〉而且,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在从确定成功核对到检测到车辆行驶(车辆行驶速度)的时间间隔期间不太可能改变。作为第二实施例的第四修改示例, 可以基于在确定成功核对之后车辆是否开始行驶来估计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假设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侧单元100具有检测车辆的行驶的行驶速度传感器。该第四修改示例与第二修改示例、第二实施例以及第一修改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频率擦除处理。即,除了频率擦除处理之外,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基本处理操作和存储处理类似于第二实施例(图;3)和第一修改示例(图6)。将参考图10描述第四修改示例中的通信频率的擦除处理。在步骤S1404,CPU 111基于车辆行驶速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检查在确定成功核对(即,存储通信频率)之后是否检测到表明车辆的行驶的车辆行驶速度。如果确定检测到车辆的车辆行驶速度,则执行步骤S141。在S141,CPU 111擦除在存储处理中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如果确定未检测到车辆的车辆行驶速度,则重复步骤S1404。无线电波环境被估计为在从确定成功核对到检测到车辆的车辆行驶速度的时段内保持相同。为此,在该时段内不擦除在确定核对OK时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从而,基于在确定成功核对之后是否检测到车辆的车辆行驶速度来估计(估计部)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第三实施例)接下来,将参考图11和图12描述第三实施例。将不描述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配置。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提供估计部,以在基于车辆的位置成功地执行核对之后,估计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侧单元100被提供有位置检测设备,诸如 GPS,其检测车辆的当前位置。首先,参考图12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中的通信频率存储处理。在步骤S230,CPU 111检查外部核对或内部核对的检查结果是否为OK。S卩,检查包括在所接收的响应信号中的ID码和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ID码是否具有预定相应关系 (例如,一致)。如果检查结果是OK JUCPU 111执行步骤S231。如果甚至当所有频率信息被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时(甚至当指定便携式设备200可使用的所有通信频率时)检查结果仍是NGJUCPU 111完成处理。在步骤S231,CPU 111将便携式设备200发送并且导致核对OK的响应信号的通信频率(即,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12(存储部) 中。只要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操作的无线电波环境不改变并且检查导致0K,存储通信频率就用于使用其作为通信频率。在步骤S232,CPU 111通过使当前位置与通信频率配合,将位置检测设备所检测到的车辆当前位置存储在存储器112(位置存储部)中。当检查结果是OK时,CPU 111与通信频率关联地将检查导致成功核对的位置存储在存储器112(位置存储部)中。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通常根据位置而改变。从而,甚至当下一次核对和随后核对在此执行时,核对被成功执行的位置很可能不会在无线电波环境上有所改变。从而,在那里非常可能成功地执行核对。根据本实施例,基于在相同位置先前是否成功地执行核对来估计(估计部)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接下来描述图11中所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处理操作。在步骤S210,类似于图2中的步骤S10,CPU 111检查传感器检测是否存在。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传感器检测,则执行步骤S211。如果检查结果表明没有传感器检测,则CPU 111重复步骤S210的核对。在步骤S211,CPU 111检查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通信信息) 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即,检查在存储处理中检查导致核对OK的通信频率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即,检查对诸如干扰无线电噪声的通信阻碍因素不太敏感的通信频率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不存在所存储的频率,则执行步骤S212。 如果检查结果表明存在所存储的频率,则执行步骤S215。在步骤S212,类似于图2中的步骤Sll,CPU 111(核对部)通过改变频率来执行外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200是否位于车厢外部。在步骤S213,类似于步骤S211,CPU 111检查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通信信息)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不存在所存储的频率, 则执行步骤S214。如果检查结果表明存在所存储的频率,则执行步骤S218。在步骤S214,类似于图2中的步骤S15,CPU 111(核对部)通过改变频率来执行内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200是否存在于车厢中。在步骤S215,CPU 111基于由位置检测设备检测的车辆位置(当前位置)与同通信频率配合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位置是否是相同位置来检查车辆的当前位置。如果CPU 111在步骤S216确定当前位置与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位置相同,则执行步骤S217。如果确定当前位置与所存储位置不同,则执行步骤S212。在步骤S217,CPU 111(核对部)通过固定频率来执行外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200是否位于车厢外部。这用于通过指定在存储处理(图12中的步骤S231)中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来执行外部核对(频率设置部)。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该通信频率是核对导致在当前位置为OK的通信频率。该通信频率对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通信阻碍因素不太敏感。从而,CPU 111将包括频率信息的请求信号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其中,频率信息在图12的步骤S231中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并且表明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当便携式设备200响应于请求信号发送响应信号时,便携式设备200通过由车辆侧单元100指定的通信频率发送响应信号。在步骤S218,CPU 111(核对部)通过使用固定频率执行内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200是否在车厢内部。该处理(频率设置部)用于通过将在存储处理(图12中的步骤S231)中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来执行内部核对。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该通信频率是在当前位置产生一次核对OK的通信频率。 即,该通信频率对诸如干扰无线电噪声的阻碍无线电通信的因素的影响不太敏感。从而,CPU 111将包括频率信息的请求信号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其中,频率信息在图12中的步骤S231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并且表明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当便携式设备200响应于请求信号发送响应信号时,便携式设备200通过由车辆侧单元100指定的通信频率发送响应信号。步骤S219至S222与步骤S17、S18、S20和S21相同,因此不再重复相同描述。根据本实施例,基于执行核对的位置是否是与先前成功地执行核对的位置相同的位置来估计(估计部)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通过这样在成功地执行核对时存储车辆的位置和通信频率,在成功地执行一次核对的相同位置再次执行核对的情况下,对于便携式设备200,这样的通信频率可以被选择为不太受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影响的通信频率。即,在成功地执行核对的相同位置(无线电波环境被估计为不改变)执行核对的情况下,在成功地执行核对时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通信频率被固定为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 200的通信频率。从而,可以选择对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不太敏感的通信频率(在成功核对时使用的通信频率)。结果,不必在每次执行核对时都切换通信频率,并且抑制了响应特性的劣化。〈第一修改示例〉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有时根据时区(例如,夜间或白天) 改变。作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修改示例,可以基于执行核对的时区从成功核对的时间估计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如图13和图14所示。假设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侧单元100具有检测时间的时间检测设备。首先,将描述在图14中所示的第一修改示例的通信频率的存储处理。类似于第三实施例(图12),当在步骤S230的检查结果是OK时,CPU 111将便携式设备200发送并且导致在步骤S231处的核对OK的响应信号的通信频率(即,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12(存储部)中。只要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不改变并且核对导致0K,存储通信频率就用于使用其作为通信频率。在步骤S2321,CPU 111通过时间检测设备检测当前时间,并且通过与通信频率配合将包括所检测的时间的时区存储在存储器112(时区存储部)中。S卩,CPU 111关于在该时间使用的通信频率,将成功执行核对的时区存储在存储器112(时区存储部)中。车辆和便携式设备200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通常根据时区(例如,白天和夜间)而改变。例如,霓虹灯多数情况下仅在晚上被启动,并且可能不利地影响无线电波环境。从而,在附近位置有霓虹灯的位置,甚至在相同位置无线电波环境可能在白天和晚上之间有所改变。从而,核对被成功地执行一次的时区可能甚至当在类似时区中执行下一次核对和随后核对时无线电波环境仍不改变。从而,很可能核对被成功地执行。根据本实施例,基于执行核对的时区是否是先前成功地执行核对的相同时区来估计(估计部)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接下来将描述根据图13中所示的第一修改示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处理操作。在图13中,仅示出与第三实施例(图11)不同的部分。如果在图11中的步骤S211的检查结果表明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 则执行步骤S215。即,检查核对结果变为OK的通信频率是否在存储处理中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更特别地,检查不太受到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的不利影响的通信频率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在步骤S2151,CPU 111通过时间检测设备检测当前时间,代替图11中的步骤 S215。然后,CPU 111执行时区检查,以检查包括所检测时间的时区是否是与存储在存储器 112中的通信频率配合的相同时区。CPU 111执行步骤S2161,代替图11中所示的步骤S216。如果CPU 111在步骤 S2161确定当前时区和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时区相同,则CPU 111执行图11中所示的步骤S217。如果时区不是相同的,则CPU 111执行图11中所示的步骤S212。根据本实施例,基于执行核对的时区是否是与先前成功地执行核对的时区相同的时区来估计(估计部)无线电波环境的改变。通过当成功地执行核对时这样存储时区和通信频率,在成功地执行一次核对的相同时区再次执行核对的情况下,这样的通信频率可以被选择作为不太受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的影响的用于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即,在成功地执行核对的相同时区中执行核对(无线电波环境被估计为不改变) 的情况下,当成功地执行核对时所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通信频率被固定为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从而,可以选择对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不是很敏感的通信频率 (在成功核对时使用的通信频率)。结果,不必在每次执行核对时都切换通信频率,并且抑制了响应特性的劣化。(第四实施例)接下来,将参考图15和图16描述第四实施例。将不描述与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相同的配置。本实施例与第二和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允许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不固定。而且,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侧单元100被提供有定时器。首先,参考图16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中的操作历史的存储处理和擦除处理。在步骤S330,CPU 111检查是否作出智能操作。即,根据本实施例,CPU 111基于来自门锁传感器140的信号检查门锁传感器140是否被操作。如果确定门锁传感器140被操作为智能操作,则执行步骤S331。如果确定门锁传感器140未被操作,即,未作出智能操作,则重复步骤S330。在步骤S331,CPU 111检查操作历史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如果确定操作历史被存储,则执行步骤S334。如果确定操作历史未被存储,则执行步骤S332。在步骤S332,CPU 111对定时器清零。在步骤S333,CPU 111将操作历史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在步骤S334,CPU 111检查在智能操作之后是否经过预定固定时间。如果确定经过固定时间,则执行步骤S335。如果确定未经过固定时间,则执行步骤S337。在步骤S335,CPU 111对定时器清零。在步骤S336,CPU 111擦除存储在存储器 112中的操作历史。在步骤S337,CPU 111检查用户是否做出相同操作(相同智能操作)。如果确定做出相同操作,则执行步骤S338。如果确定未做出相同操作,则执行步骤S340。在步骤S338,CPU 111将相同操作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在步骤S339,CPU 111擦除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操作历史。在步骤S340,CPU 111对定时器清零。在步骤S341,CPU 111擦除存储在存储器 112中的操作历史。接下来将描述图15中所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的处理操作。在步骤S310,类似于图2中的步骤S10,CPU 111检查传感器检测是否存在。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传感器检测,则执行步骤S311。如果检查结果表明没有传感器检测,则CPU 111重复步骤S310的核对。在步骤S311,CPU 111检查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通信信息)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即,检查核对导致核对OK的通信频率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 中。即,检查对诸如干扰无线电噪声的通信阻碍因素不太敏感的通信频率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不存在所存储的频率,则执行步骤S312。如果检查结果表明存在所存储的频率,则执行步骤S315。在步骤S312,类似于图2中的步骤Sl 1,CPU 111(核对部)通过改变频率来执行外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200是否位于车厢外部。在步骤S313,类似于步骤S311,CPU 111检查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通信信息)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如果检查结果表明不存在所存储的频率, 则执行步骤S314。如果检查结果表明存在所存储的频率,则执行步骤S315。在步骤S314,类似于图2中的步骤S15,CPU 111(核对部)通过改变频率来执行内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200是否存在于车厢中。在步骤S315,CPU 111基于图16中所示的处理来检查相同操作是否存在。如果确定相同操作存在,则执行步骤S316。如果确定不存在相同操作,则执行步骤S317。在步骤 S316,CPU 111擦除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相同操作。在步骤S317,CPU 111 (核对部)通过固定频率执行外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 200是否位于车厢外部。这用于通过指定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的存储处理中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来执行外部核对(频率设置部)。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该通信频率是对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通信阻碍因素不太敏感的通信频率。从而,CPU 111将包括频率信息的请求信号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其中,该频率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并且表明将被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当便携式设备200响应于请求信号发送响应信号时,便携式设备200通过由车辆侧单元100指定的通信频率来发送响应信号。在步骤S318,CPU 111(核对部)通过使用固定频率执行内部核对,以检查便携式设备200是否在车厢内部。该处理(频率设置部)用于通过将在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中的存储处理中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频率信息)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来执行内部核对。指定给便携式设备200的该通信频率是对诸如干扰无线电噪声的阻碍无线电通信的因素的影响不太敏感的通信频率。从而,CPU 111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频率信息的请求信号发送至便携式设备200。当便携式设备200响应于请求信号发送响应信号时,便携式设备200通过由车辆侧单元100指定的通信频率发送响应信号。步骤S319至S322与步骤S17、S18、S20和S21相同,因此不再重复相同描述。在用户在固定时间内执行相同操作的情况下,通常预期作为被控制对象的车内设备不正常地操作。通过这样执行前述处理,这样的通信频率(成功地执行核对的通信频率) 可以被选择为不太受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影响的通信频率。结果,不必在每次执行核对时切换通信频率,并且抑制了响应特性的劣化。然而,当作为被控制对象的车内设备很可能不正常地操作时,将被指定的通信频率可以不是固定的。在步骤S337的核对中,不仅可以核对单个相同操作,而且可以核对相同操作的连续性。即,在用户操作是相同操作但是不连续的情况下,可以不使将被指定的通信频率不固定。〈第一修改示例〉作为第四实施例的第一修改示例,当用户重复相同操作固定次数时,可以允许将被指定的通信频率不固定。第一修改示例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当用户重复相同操作时,可以允许通信频率不固定。即,除了车内设备控制系统中的频率擦除处理之外,基本处理操作与第四实施例(图15)相同。将参考图17描述根据第一修改示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中的操作历史的存储处理和擦除处理。在步骤S360,类似于图16中的步骤S330,CPU 111检查是否做出智能操作。如果确定门锁传感器140被操作为智能操作,则执行步骤S361。如果确定门锁传感器140未被操作,即,未做出智能操作,则重复S360。在步骤S361,类似于图16中的步骤S331,CPU 111检查操作历史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如果确定操作历史被存储,则执行步骤S364。如果确定操作历史未被存储,则执行步骤S362。在步骤S362,CPU 111对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操作计数清零。在步骤S363,类似于图16中的步骤S333,CPU 111将操作历史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在步骤S364,类似于图16中的步骤S337,如果在步骤S361确定操作历史存在,则 CPU 111检查相同操作(相同智能操作)是否被用户执行。如果确定做出相同操作,则执行步骤S365。如果确定相同操作不存在,则执行步骤S369。在步骤S365,CPU 111检查用户是否重复相同操作固定次数。如果确定相同操作被重复固定次数,则执行步骤S366。如果确定相同操作未重复固定次数,则执行步骤S367。 在步骤S366,CPU 111更新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操作计数。
在步骤S367,CPU 111将相同操作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在步骤S368,CPU 111擦除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操作历史。如果在步骤S364确定未执行相同操作,则CPU 111清除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操作计数。在步骤S370,CPU 111擦除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操作历史。从而,检查相同操作是否被用户做出固定次数。在用户执行相同操作固定次数的情况下,通常预期核对未被成功地执行,并且作为被控制对象的车内设备不正常地操作。通过这样执行以上处理,这样的通信频率(成功地执行核对的通信频率)可以被选择作为不太受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的影响的通信频率。结果,不必在每次执行核对时都切换通信频率,并且抑制了响应特性的劣化。然而, 当作为被控制对象的车内设备很可能不正常地操作时,将被指定的通信频率可以不是固定的。在步骤S364的核对中,可以不仅检查单个相同操作,而且可以检查相同操作的连续性。即,在用户操作是相同操作但是不连续的情况下,可以不使将被指定的通信频率不固定。〈第二修改示例〉作为第四实施例的第二修改示例,当用户在固定时间内重复相同操作固定次数时,可以允许将被指定的通信频率不固定。第二修改示例与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当相同操作在固定时间内被用户重复固定次数时,允许通信频率不固定。即,除了车内设备控制系统中的频率擦除处理之外,基本处理操作与第四实施例(图15)相同。将参考图18描述根据第二修改示例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中的操作历史的存储处理和擦除处理。在步骤S380,类似于图16中的步骤S330,CPU 111检查是否做出智能操作。如果确定门锁传感器140被操作为智能操作,则执行步骤S381。如果确定门锁传感器140未被操作,即,未做出智能操作,则重复步骤S380。在步骤S381,类似于图16中的步骤S331,CPU 111检查操作历史是否被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如果确定操作历史被存储,则执行步骤S385。如果确定操作历史未被存储,则执行步骤S382。在步骤S382,类似于图16中的步骤S332,CPU 111对定时器清零。在步骤S383, CPU 111对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操作计数清零。在步骤S384,类似于图16中的步骤S333, CPU 111将操作历史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在步骤S385,类似于图16中的步骤S334,CPU 111检查在做出智能操作之后是否经过预定固定时间。如果确定经过固定时间,则执行步骤S386。如果确定未经过固定时间, 则执行步骤S389。在步骤S386,类似于图16中的步骤S335,CPU 111对定时器清零。在步骤S387, CPU 111对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操作计数清零。在步骤S388,类似于步骤S336,CPU 111 擦除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操作历史。在步骤S389,类似于图17中的步骤S364,CPU 111检查用户是否做出相同操作 (相同智能操作)。如果确定做出相同操作,则执行步骤S390。如果确定未做出相同操作, 则执行步骤S394。
20
在步骤S390,CPU 111检查用户是否重复相同操作固定次数。如果确定相同操作被重复固定次数,则执行步骤S392。如果确定相同操作未被重复固定次数,则重复步骤 S391。在步骤S391,CPU 111更新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操作计数。在步骤S392,CPU 111将相同操作存储在存储器112中。在步骤S393,CPU 111擦除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操作历史。在步骤S394,CPU 111对定时器清零。在步骤S395,CPU 111对存储在存储器112 中的操作计数清零。在步骤S396,CPU 111擦除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操作历史。从而,检查在固定时间内相同操作是否被用户做出固定次数。在用户在固定时间内执行相同操作固定次数的情况下,通常预期核对未被成功地执行,并且作为被控制对象的车内设备不正常地操作。通过这样执行前述处理,这样的通信频率(核对被成功地执行的通信频率)可以被选择作为不太受诸如干扰无线电波的因素的影响的通信频率。结果,不必在每次执行核对时都切换通信频率,并且抑制了响应特性的劣化。然而,当作为被控制对象的车内设备不正常地操作时,将被指定的通信频率可以不是固定的。在步骤S389的核对中,可以不仅检查单个相同操作,而且可以检查相同操作的连续性。即,在用户操作是相同操作但是不连续的情况下,可以不使将被指定的通信频率不固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包括 便携式设备O00);以及车辆侧单元(100),装配在车辆上,用于通过所述车辆侧单元发送请求信号并且所述便携式设备响应于所述车辆侧单元的所述请求信号而返回响应信号的相互通信来执行关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核对,从而基于核对结果来控制车内设备,当所述核对结果表明不成功核对时,所述车辆侧单元切换通信频率以再次执行所述相互通信和所述核对, 其中,所述便携式设备(200)包括便携式设备通信部(210,220)用于作为与所述车辆侧单元的相互通信而接收从所述车辆侧单元发送的所述请求信号并返回所述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包括ID码并且以所述车辆侧单元所指定的通信频率被发送, 其中,所述车辆侧单元(100)包括 检测部(140),用于检测启动所述核对的用户操作; 频率设置部(111),用于设置将被指定给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所述通信频率; 车辆侧通信部(120,130),用于作为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相互通信而将所述请求信号发送至所述便携式设备并接收所述响应信号,所述车辆侧通信部将表明由所述频率设置部设置的所述通信频率的频率信息发送至所述便携式设备;核对部(111),用于核对所述ID码和预先注册的注册码,所述ID码被包括在从所述便携式设备发送的并通过所述车辆侧通信部接收的所述响应信号中;以及存储部(112),用于存储当所述检查结果表明成功核对时所使用的所述通信频率, 其中,所述频率设置部(111)被配置成当所述检查结果表明不成功核对时,切换将被指定的所述通信频率,以及其中,所述频率设置部(111)被配置成对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每次用户操作执行多次核对,并且将当所述核对部执行的所述多次核对中的第一次核对成功时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通信频率设置为将在执行下一次核对和随后核对中使用的通信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辆侧单元进一步包括重置部(111),当响应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每次用户操作完成所述多次核对时,重置部(111)对所述存储部的存储内容重置。
3.一种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包括 便携式设备O00);以及车辆侧单元(100),装配在车辆上,用于通过所述车辆侧单元发送请求信号并且所述便携式设备响应于所述车辆侧单元的所述请求信号而返回响应信号的相互通信来执行关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核对,从而基于检查结果控制车内设备,当所述检查结果表明不成功核对时,所述车辆侧单元切换通信频率以再次执行所述相互通信和所述核对, 其中,所述便携式设备(200)包括便携式设备通信部010,220),用于作为与所述车辆侧单元的相互通信而接收从所述车辆侧单元发送的所述请求信号并返回所述响应信号,所述响应信号包括ID码并且以由所述车辆侧单元指定的通信频率被发送, 其中,所述车辆侧单元(100)包括 检测部(140),用于检测启动所述核对的用户操作;频率设置部(111),用于设置将被指定给所述便携式设备的所述通信频率; 车辆侧通信部(120,130),用于作为与所述便携式设备的相互通信而将所述请求信号发送至所述便携式设备并接收所述响应信号,所述车辆侧通信部将表明由所述频率设置部设置的所述通信频率的频率信息发送至所述便携式设备;核对部(111),用于核对所述ID码和预先注册的注册码,所述ID码被包括在从所述便携式设备发送的并通过所述车辆侧通信部接收的所述响应信号中;存储部(112),用于存储当所述检查结果表明成功核对时所使用的所述通信频率;以及估计部(111),用于估计所述车辆和所述便携式设备所在的无线电波环境在通过所述核对部进行所述成功核对之后的改变,其中,所述频率设置部(111)被配置成当所述检查结果表明所述不成功核对时,切换将被指定的所述通信频率,以及其中,所述频率设置部(111)被配置成当估计所述无线电波环境没有改变时,将通信频率固定至响应于所述成功核对而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的所述通信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辆侧单元(100)包括用于测量时间的定时器部(111);以及所述估计部(111)估计所述无线电波环境在通过所述核对部进行所述成功核对之后的由所述定时器部测量的固定时间内没有改变。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辆侧单元(100)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门打开的门打开检测部;以及所述估计部(111)估计所述无线电波环境在通过所述核对部进行所述成功核对之后没有改变,直到所述门打开检测部检测到所述门打开为止。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辆侧单元(100)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功率条件的功率条件检测部;以及所述估计部(111)估计所述无线电波环境在通过所述核对部进行所述成功核对之后没有改变,直到所述功率条件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车辆的IG或ACC接通为止。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辆侧单元(100)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引擎的启动操作的启动检测部;以及所述估计部(111)估计所述无线电波环境在通过所述核对部进行所述成功核对之后没有改变,直到所述启动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引擎的所述启动操作为止。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辆侧单元(100)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的车辆行驶速度检测部;以及所述估计部(111)估计所述无线电波环境在通过所述核对部进行所述成功核对之后没有改变,直到所述车辆行驶速度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车辆的所述车辆行驶速度为止。
9.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辆侧单元(100)包括位置检测部,用于检测所述车辆所在的位置;以及位置存储部,用于存储所述核对部执行所述成功核对的位置;以及估计部(111)估计当通过所述核对部做出所述成功核对的位置被存储在所述位置存储部中时,所述无线电波环境没有改变。
10.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所述车辆侧单元(100)包括时间检测部,用于检测时间;以及时区存储部,用于在所述核对部执行所述成功核对的情况下存储所述成功核对的时区;以及所述估计部(111)估计当所述核对部做出所述成功核对的时间被存储在所述时区存储部中时,所述无线电波环境没有改变。
11.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检测部在固定时间内检测到所述用户的相同操作时,所述频率设置部(111)允许将被指定的通信频率不固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检测部在所述固定时间内检测到所述用户的一系列相同操作时,所述频率设置部(111)允许将被指定的所述通信频率不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由所述用户进行的相同操作固定次数时,所述频率设置部(111) 允许将被指定的所述通信频率不固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到由所述用户进行的所述一系列相同操作固定次数时,所述频率设置部(111)允许将被指定的所述通信频率不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检测部在固定时间内检测到由所述用户进行的所述相同操作固定次数时,所述频率设置部(111)允许将被指定的所述通信频率不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当所述检测部在固定时间内检测到由所述用户进行的所述一系列相同操作固定次数时,所述频率设置部(111)允许将被指定的所述通信频率不固定。
全文摘要
一种车内设备控制系统,其中,通过执行便携式设备(200)响应于安装在车辆中的车辆侧单元(100)所发送的请求信号返回响应信号的相互通信来执行便携式设备(200)的核对,并根据核对结果来控制车内设备。如果未建立核对,通信频率被切换以执行相互通信并再次执行核对。当门锁传感器(140)被用户操作时,车辆侧单元(100)首先执行车辆外部核对,并且如果建立核对,则车辆侧单元(100)将建立核对时的通信频率存储在存储器(112)中(S10-S13),并将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通信频率设置为下一次在车辆侧单元(100)执行车辆内部核对时被指定用于便携式设备(200)的通信频率(S16)。
文档编号E05B49/00GK102292510SQ20108000549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
发明者中岛和洋, 冈田广毅, 木村有伸, 村上纮子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电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